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环境保护年终总结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环境保护年终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我们这次会议是经省政府批准,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感谢11个设区市和10个县级市政府分管环保工作的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会议。孟书记、黄省长为大会发来贺信。凌副省长还将到会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把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和这次会议的要求带回去,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和《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议》要求,回顾总结“十五”和年全省环保工作,研究部署“十一五”和年全省环保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十五”环保工作,进一步增强做好全省环保工作的信心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真正得到高度重视和全面提高的五年,也是环境保护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环保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环保战线的广大干部和职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各级环保部门执法能力为重点,以切实保护好江西的青山绿水为目标,开拓进取、奋发图强,克服困难,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部分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全省“十五”环境规划主要目标得以完成。环境保护工作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得到全省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重视和关注,实现了新跨越。

一是部分区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年,全省11个设区市有9个设区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比年增加3个;110个地表水省控监测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比率为76.4%,比年提高了16.5个百分点。全省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水质基本能够满足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全省10个设区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国家二类标准,与年持平。

二是部分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城市污染综合防治取得进展。年,全省烟尘、氨氮、工业固体废物、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汞、六价铬和铅等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均比年有不同程度下降,烟尘、氨氮、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总量达到了“十五”计划控制目标。全省各城市强化了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部分河段水质得到有效改善;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空气污染问题,景德镇和萍乡市的空气质量在“十五”期间得到了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都由三级上升为二级。“十五”期间,有2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和5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同时,连续三年开展了“打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矿山生态修复,清查放射源等专项行动,抚州市环保局、上高县环保局等3个单位被评为全国专项行动先进单位;“十五”期间,全省环保系统审批新建项目10574个,拒绝了严重污染型项目448个。

三是生态保护得到较好发展。截止年,全省共建有各级自然保护区128个,比年增加73个;已开展6个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作,其中鄱阳湖和江西东江源为国家级建设试点,赣江章江源已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全省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市有3个、试点县22个,其中5个已通过国家验收。

四是环境法制不断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加大。省人大修订了《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和《南昌市赣江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制定颁发了《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关于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关于加强生活饮用水源污染防治,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的决议》,省监察厅与省环保局联合制定了《江西省环境保护违法违规行为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加强了对环境保护执法的监督检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得到强化,颁布执行了一批环境保护管理技术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点向面推进,公众参与手段和力度不断加强;开始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依法制定了《江西省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实施方案》,截止年底,全省共发放排污许可证1863份;辐射环境监管工作得到加强,成立了辐射环境监管专门机构,监管工作开始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轨道。

五是环境宣传教育与信息不断加强。切实推进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教育基地等创建活动,开展环保宣传年活动和环境保护三十年的纪念活动,利用网络媒体强化环保宣教,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保取得重要进展,公众环境意识大为提高。

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过去的一年中,全省环保系统着力推进了九方面的工作:

(一)以依法审批为手段,从源头控制污染

一是继续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南昌市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在全市推行了“六小”行业开业许可联审制,严格规范“六小”行业条件。抚州市实施了建设项目联审联批制度,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二是省环保局组织开展了对公路、港口、煤炭等行业环境违法建设项目清查,对52个违法项目及时要求依法补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三是对全省80多个新建项目进行现场执法检查,对违法企业实施了行政处罚,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上饶市对辖区23家未履行“三同时”验收核准手续擅自投产的项目进行了处理。四是各类工业园区环评工作继续推进。全省96个各类工业园区已做或正在做环评的已达67.7%,其中:吉安、九江、鹰潭和新余市工业园区环评执行率都达到了100%。年全省共审批各类建设项目2488个,否决了136个采取落后生产工艺或选址不当的项目,有效地控制了新污染源。

(二)以执法检查为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减轻污染

一是积极配合和参与全国人大及省人大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积极开展了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污染隐患。宜春市结合实际,对畜禽养殖污染开展整治工作,仅高安市就清查整顿了水源保护区内企业25家,对9家养殖场实施了关停或限期治理。

二是加大对老污染源的治理力度。萍乡市拨款近108.5万元,拆除倒焰窑烟囱217根。对106座窑炉实施了煤改气、改电、改油;对45条年产10万吨水泥生产线下达了限期治理任务,已有39条生产线安装了窑尾收尘器,有36条生产线通过了验收;对68家单位84台燃煤锅炉进行了集中整治。市政府先后二次下文对没有完成整治任务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南昌市结合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工作,引进一批智能型噪声自动监控仪器,对市区建筑施工噪声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九江市组织实施“十件环保惠民实事”,对城区855家中的817家餐饮业进行了油烟整治,对辖区的机动车尾气进行监测和净化治理,全市95.4%的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鹰潭市对市区所有“三产”服务行业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环保不达标的进行了综合整治。

三是继续开展“打击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专项行动,全省共受理群众有关环境污染投诉4675件,出动检查人员9826人次,检查企业4805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897件,纠正环境违法行为2647件。省环保局与省监察厅联合,取缔了全国九大挂牌督办环境违法企业之一莲花纸业公司,追究了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为关停、搬迁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两家水泥厂,新余市三次召开现场市长办公会,对辖区内的洗矿、冶炼企业进行治理整顿。

四是有效保障了核与辐射和危险废物环境安全。按照全国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铀矿冶放射性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并对涉源单位进行了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处理。

五是开展全省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对115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地检查,检查面达89.8%。通过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秩序,促进了自然保护区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开展。

(三)以创建生态市为导向,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

南昌市、宜春市先后完成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大纲》的审查,吉安市也明确提出了“生态立市”的目标,正在积极开展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各设区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我们完成了全省生态功能区划编制工作,为制定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上又有新的进展,东江源生态功能保护区已被列为《全国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近期优先建设的5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鄱阳湖生态功能区也已被列入全国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及“十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省环保局编制的《九江种质库总体规划》,已报省发改委列入了全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婺源县江湾镇已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察验收组的验收。

(四)以加大执法力度为着力点,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一是狠抓执法。年,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共实施行政处罚1230起,处罚金额434.7万元,与上年相比,处罚案件数下降8.8%,处罚金额增长51.6%。其中:省局行政处罚案件14起,处罚金额91万元,与上年相比,处罚案件增长100%,处罚金额增长6倍。南昌市、萍乡市的处罚案件和处罚金额各自分别比上年增长了42.1%、45.9%和1%、38.7%。

二是积极开展立法工作。完成了《江西省生活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办法》和《江西省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送审稿)的起草,已报送省政府待批。南昌市制定了《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九江和宜春市出台了环境保护和严重环境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

三是认真做好环保投诉处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年全省共受理群众信访15891件,比上年减少347件。其中:省局接待群众来访来信265件,比上年增加17件,办复率为99.6%,比上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其中,南昌、九江、上饶、新余、景德镇等市的信访及时回复率100%。6月份,省局开展了局领导信访集中接待月活动,7位局领导带案下访和上门回访,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信访件。吉安市针对辖区医药化工生产污染严重、群众上访投诉不断的情况,对16家医药化工企业作出了停止建设或停产治污的决定,并实行局领导挂牌督办制度。

四是依法征收排污费,成效明显。年全省共征收排污费19659.5万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九江市全年征收3431万元,比上年增长41.2%。

(五)以循环经济为抓手,促进环保科技与产业稳步发展

一是积极指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与省经贸委联合下达了50家清洁生产企业审核计划,组织做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二是指导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制定了《江西省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申报、命名、管理规定》,在各市指导创建具有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工业园区。三是加大了科技投入,在前两年已经联合的基础上,我们继续会同省科技厅对3个环保类科研攻关项目,面向社会公开进行招投标。四是强化科技服务意识,指导环保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创新基金。

(六)以活动日和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深化环境宣教和信息工作

组织开展了环境保护工作30周年纪念活动,把纪念活动与“六.五”世界环境日、省政协委员活动日和创建绿色社区的等一系列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先后开展了“我与环保事业同成长”演讲、邀请中央主要新闻媒体记者来赣采访、“江西省环境保护事业30周年回顾展”大型展览等活动,钟起煌主席、王君副书记等省四套班子领导和历任省环保局的老领导参观了回顾展,给予很好的评价。同时,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绿色创建活动。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绿色学校12所,省级绿色学校108所,市级绿色学校177所;国家级绿色社区2个,省级绿色社区21个;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教育基地10个。

信息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全省环保业务专网基本建成,完成了国家总局组织的环境信息广域网络一期工程及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环保政务信息应用平台已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省、市环保部门之间的政务信息互通、电子公文及环保数据、环保电子地图信息的共享。

(七)以规划为龙头,进一步加强队伍能力建设

一是在总结全省环境保护“十五”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编制了《江西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草案),其中全省环境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已列入我省“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二是加强了环境统计工作。通过强化数据的采集和审核,全省环境统计质量明显提高。三是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硬件条件有所改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系统逐步完善。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配备了一台环境空气应急事故监测车。南昌市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9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九江市先后投资470多万元建成了6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6块城市噪声自动监测电子显示屏及鄱阳湖水质自动监测站。四是全省环保队伍不断壮大。全省99个县(市、区)现有71个独立建制的环保局,比上年增加3个。目前,全省环保系统正式在编职工4072人,比上年增加132人。

(八)以迅速有效地处理环境突发事件为重点,提高环保队伍的应急能力

去年我省共发生环境突发事件5起,省、市、县环保部门有关人员均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积极应对,及时处理,有效地控制了污染。去年5月15日,赣州市钴钨冶炼有限公司违法排污造成城区30万人口停水22小时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省、市环保局及时组织调查,依法对该企业进行处罚,督促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了行政处分。11月26日九江县和瑞昌市之间发生5.7级地震,九江市环保部门及时赶赴现场对城乡饮用水源水质加大监测频率,并及时公布监测结果,省环保局也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成立工作组到灾区一线,对城乡饮用水源、重点污染源及重点放射源进行检查监控。11月28日,九江县九江中浔矿业有限公司发生硫精矿泄露事故,经省、市、县环保部门调查后,作出了立即停产、控制污染、整改治理、依法处罚的决定。12月8日,梨温高速公路进贤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危险化学品泄露。孟书记、黄省长作出重要批示,省、市、县环保部门有关人员带应急监测车及时赶到现场,对泄露的三氯氧磷立即进行处理,同时设置了8个水质、5个大气采样点开展应急监测工作,监测结果及时通告指挥部,使疏散出村的5000多村民在事故发生9个小时后恢复了正常生活。12月25日,吉安遂川江出现大面积死鱼事件,黄省长、吴副省长、危副省长等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省局领导带队立即赶赴现场调查,迅速查明原因,要求公安部门控制投毒人员并采取相关措施,妥善解决了有关问题。通过环境突出事件的处理,全省环保队伍接受了考验,锻炼了意志,也提高了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九)以重点建设为目标,规划环保事业发展的格局

一是国债资金项目江西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九江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已被列为省重点工程,第一批资金已到位,已完成设计招投标工作;二是江西省环境监察指挥和生态保护基地的建设,已完成选址和设计招投标,现正在进行施工设计工作。这两大工程和正待批的省放射性废物库完成后,我省危险废物将得到安全、可靠、有效的处理,对重点污染源和流域、区域环境质量的监控能力将大为加强,全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将迈上一个新台阶。三是年我们争取到国家环保总局项目资金3807万元,其中用于我省环保系统能力建设的资金占30%。省环保局向设区市、县下达的能力建设资金3316万元,其中国家级资金1307万元,省级资金2009万元。省财政厅加大对全省环保监察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各设区市和部分县(市)环境监察部门配备监察执法用车54辆,资金总额近700万元。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全省环境保护工作能够实现稳健、迅速地发展,关键在于一是党中央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二是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确决策和省人大、省政协大力支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写入《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议》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中,省政府率先落实到年全省开放型经济先进单位和全省经济先进县(市、区)的评选工作中,对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地方和新建项目不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单位,实现了一票否决权。省政府还批转了省环保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级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省、市对项目环保审批的权限。省环委会成员单位也认真履行职责支持环保部门的工作,省发改委将环境保护能力建设项目列入全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之中,省经贸委制定了全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各单位依法努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有力地保护了江西的绿水青山。三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重视。赣州市对新建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要求“坚决不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项目,对沿江两岸的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哪怕是少收几百万或是几千万税收,经济发展慢一点,也在所不惜”。省委常委、南昌市书记余欣荣多次强调:“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用过硬的措施,确保今后在水源保护区不新增污染源,保证南昌天常蓝、水常绿,造福人民”。资溪县县委、政府领导把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作为干部年度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率先在我省实施“领导干部生态保护责任审计”制度。赣州市、九江市、宜春市高度重视辖区环保机构建设,特别是赣州市、宜春市每个县(市、区)均成立了独立的环保行政机构。铜鼓县政府要求所有新建项目都必须经过环保审批。四是全省各级环保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新余市及时为一企业办理排污许可证,使该企业通过了外方的审查,促成价值120万美元的产品顺利销往美国。宜春市环保局联合农业部门制定了《关于宜春市年规模养猪场(户)沼气工程建设实施意见》。萍乡市启动了青山、湘东区大气污染整治工作。上饶市针对德兴中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环保审批便投入生产且排放臭味引起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采用行政许可听证制,邀请项目所在地群众、政府、人大、法律和新闻等10余个部门和单位代表参加,通过听证,依法否决了该项目,企业主动拆除了生产线;南昌、九江等市在审批敏感项目时,也采取召开听证会等形式,既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又使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

二、认真分析当前形势,组织制定好“十一五”环保规划,实现全省环保事业更好的发展

做好“十一五”期间的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环保事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环保工作的各个环节。

(一)增强责任感,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做好“十一五”期间的环保工作

“十五”期间,全省环保事业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与兄弟省市相比,差距还很大。一是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全省地表水质劣于Ⅲ类水水质断面达到23.5%,城区河段局部污染严重现象依然存在;全省酸雨污染加剧,污染面积扩大,酸雨频率上升9.8个百分点;全省超过一半的城市声环境质量属于轻度或中度污染;森林生态功能低下,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农业面源污染特别是畜禽粪便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治理;一些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在加剧;全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特别是废水COD排放量持续增加,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仅21%,还有大部分设区市没有符合要求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厂。二是环境违法现象依然较严重。一些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有些项目投产后未建污染防治设施,有的地方“十五小”、“新五小”企业“死灰复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情况还普遍存在。三是环保投入不足。据最近四年的初步统计,我省环保投入年均值占全省GDP的0.8%,还低于周边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尽管目前我省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但这是在经济欠发达、人均经济总量小的水平上实现的。“十一五“期间,在我省以实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人均GDP达到美元的目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更快的情况下,可以预计,我省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工作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十一五”期间我们如何抓住机遇,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建设以适应新发展形势?如何在前进和发展中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理性地思考,科学地规划,才能切实履行好职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二)我省“十一五”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目标

按照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大力推进“五化”、建设“三个江西”的“十一五”发展总体要求和对建设绿色生态江西的具体要求,我们要坚持一个统领,围绕一条主线,实现六大目标,完成六项任务,实施九大工程。

坚持一个统领,就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环保工作全局。

围绕一条主线,就是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生态江西这条主线,坚决贯彻执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战略方针,保护和改善我省的生态环境质量,以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强化环境监管为抓手,努力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

基于以上思路,到2010年,全省环境保护事业要力争实现以下六大目标:一是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城镇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全省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11个设区市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到二类标准。二是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基本稳定。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重达8%,占国土面积10%的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得到保护。三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化学耗氧量年排放量大约控制在47.3万吨,氨氮年排放量大约控制在3.4万吨,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大约控制在50万吨。四是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基本得到安全处置。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6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五是核与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废放射源收贮率达到100%。六是基本建成全省环境安全监控体系,具备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响应能力。11个设区市环境监测站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部分县级环境监测站达到省级标准化建设要求,省环境监察总队标准化建设基本达到国家一级标准,11个设区市环境监察支队标准化建设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县级环境监察大队标准化建设基本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创建省级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等。

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要努力完成以下六大任务、实施九大工程。即:以构建区域生态功能保护结构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以保护饮用水安全、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加强水环境保护;以燃煤电厂脱硫和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整治为重点,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以加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为重点,促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以强化放射源安全监管为重点,加强核安全与电磁辐射环境管理;以建设全省环境安全监控体系为重点,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实施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工程,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程,危险废物处置工程,燃煤电厂脱硫工程,核安全及辐射环境保护工程,环境保护基础研究工程,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和农村小康行动环保工程。

全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草稿编制完毕,已经各设区市环保局和省环保局各单位的审议,今天提交大会讨论,希望大家积极发表意见,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这次会议,我们还将《江西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代拟稿印发给大家,希望与会的领导和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三、年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做好年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顺利实施“十一五”环境计划意义非常重大。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要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绿色生态江西为目标,以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为着力点,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按照这一思路,本年度的工作目标是:环境质量稳中有升,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环境安全得到较好维护。为实现这一目标,省局决定,年为环境执法年,强力推进各项环境监管工作,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编制环境发展和污染防治规划,强化源头防治污染

一是编制并出台江西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和推进环境建设和监管,为全省“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二是以保护和防治并重,组织编制赣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长江流域(江西段)、珠江流域(江西段)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启动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调研。三是建立和启动赣江流域协商议事工作机制。四是尽快制定江西省环境保护局环境污染应急预案,并落实责任到人。

(二)开展环境执法年活动,强化环境执法

一是巩固连续三年环保专项行动的成果,在重点行业、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继续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二是继续开展建设项目专项执法检查,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的执行。年6月底前,全省各类园区都要依法进行环评。未经环评的园区,新上项目一律不予环保审批。三是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处罚法,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环境执法考核办法,对市、县区域内主要河流水质和城区空气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四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协助有关部门对市、县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质量进行考核,做好建立环境保护一票否决考核标准和方法的制定工作。

(三)围绕建设绿色生态江西目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强化生态保护工作

一是继续落实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已列入名单的50个企业,要逐一落实,并实行部门岗位责任制。二是继续推动江西生态工业园区的创建工作,推进全省加快绿色招商。三是继续着力推进东江源和鄱阳湖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开展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和试点工作;四是加大对我省各级自然保护区的监管力度,建设一批示范区;四是积极推进全省生态示范区建设,指导南昌市、宜春市做好生态市建设规划和建设,启动吉安生态市建设规划工作;五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环保小康行动计划,创建2—3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一批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四)加强环境安全监管,强化基础建设

一是利用好环境安全大检查的成果,建立重点污染源基础数据,完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定位及电子图的制作,及时掌握重点污染源的状况。二是启动全省环境安全监控指挥信息平台的规划与建设。三是开展设区市跨界主要河流水质断面布点工作,其中,在年3月底前完成赣江干流市界断面监测布点的工作。四是指导市、县环保部门制订环境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并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开展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演习,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实现年工作目标和任务,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忠实履行职责,强化环境监管,确保环境安全。环保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辖区内环境保护实行统一监管,对环境安全负有直接责任。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战略方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掌握环境情况、说清环境问题、迅速准确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目标,切实履行职责,强化环境监管。一是继续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树立全社会环境忧患意识,大力宣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与实际,提倡绿色生产生活和文明消费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二是组织开展全省危险废物与工业固体废物普查和电磁环境污染调查工作,加大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污染防治的力度和对重点污染源、危险废物、放射性工作场所的监管力度,逐步对沿江、沿河、沿湖及城市周边的重点污染源实行在线监控,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确保水环境安全。三是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重点加大对造纸、化工、冶金、矿山等行业的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对钢铁、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狠抓污染物达标排放。四是综合治理设区市城市环境,制定计划逐步淘汰建成区燃煤小锅炉,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布点进行调整。五是力争建立全省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着手开展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编目和建库工作。

第二,严格执法,规范程序,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一是严格督促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努力推动区域环评和专项规划环评工作;把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关,从源头控制污染,对未批先建违法项目,要依法查处;加强对已审批项目的监督,防止“重审批、轻监管”,督促落实“三同时”制度;落实省政府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分级管理规定,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国家产业政策和落后工艺、技术的项目,一律不予同意。二是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指导各地进行区域规划,使各地新建项目有序发展,促进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三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查环境违法行为。重点是查处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环境问题,擅自停运治污设施问题等,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四是要加大依法征收排污费的力度。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按照条例规定,规范征收程序,认真做好申报、审核和核定工作,认真实行排污费征收公示制度,要逐步规范全省矿山、建材、三产等行业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和程序,务求排污费征收工作公平、公开和公正,同时要加强排污费稽查工作。年全省排污费总额力争在年的基础上增长10%。

第三,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支持。

江西环保事业起步晚,基础差,这几年虽然有较大进步,但与全国乃至中部地区环保系统相比,差距仍然不小。机构不全、队伍不齐、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我们的队伍能力现状明显与当前形势发展不相适应。为此,我们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要求,一是加强机构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合理调整省局内部环境监管职责分工,理顺省环境监察总队的体制,积极推动环境执法人员纳入公务员序列工作;协调、促进县级环保机构的加强及其管理体制的理顺工作。二是加强环境监管体系建设,提升队伍能力。今年,要启动全省环境信息基础网络和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省、市两级环境数据中心和网络中心的建设;11个设区市必须开通12369环保投诉热线,畅通群众投诉、监督渠道。“十一五”期间,逐步建成11个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启动县级市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基本建成全省主要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和全省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系统,搭建重点污染源监控平台;初步建立辐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环境监察队伍标准化建设要达到相应标准,全面提升环境监管水平与应急响应能力。

第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新时期的环境卫士。一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机关、带直属、促系统”,树立行业形象,促进整体工作的开展。要继续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施阳光执法工程,搞好“五个公开”;以认真贯彻落实“六项禁令”为切入点,文明执法;对行政审批推行网上办理方式,规范行政审批人员的职务行为,继续推行“首问责任制”、“许可与审批资料一次受理制”、“限时办结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要重视群众信访工作,推行局领导挂牌包案督办制,对来信来访中的重要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二是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采取教育、制度、监督并举的措施,加强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要改变少数环保人员作风不正,“吃、拿、卡、要”等严重损坏环保部门形象的现象。要大力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推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三是要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业务学习,改变当前环保队伍特别是基层环保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四是要继续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丰富活跃系统队伍的文化生活,关心干部职工的生活,从各方面增强环保队伍的凝聚力,把环保队伍建设成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新时期环境卫士。

回顾过去,我们备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环保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积极投身到和谐兴赣、创业富民的宏伟大业中来,就一定能为建设“三个江西”、为实现我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