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环境保护总结3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环境保护总结3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环境保护总结3

同志们: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和第五次全国环保大会以及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年全省环保工作的进展,研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部署2002年环保工作重点任务,经省局党组研究,并报请省政府同意,决定召开这次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这次会议适逢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两会”期间,中央召开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从新闻报道中我们都看到,无论是人大代表建议,还是政协委员的提案,都对环保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和殷切期望,这对我们开好这次会议,做好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环保工作,都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和有力的鞭策。刚才,许苏卉同志传达了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和第五次全国环保大会以及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等一会,省人大环资委张佩琦副主任将作重要讲话,明天,赵智勇省长助理将代表省政府与设区市政府签订环保责任状并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几点意见。

一、年主要工作进展

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环境保护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指导下,全省各级环保部门以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和江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为改善环境质量,保证环境安全,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环保工作取得进展的主要标志是:

(一)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被赋予崭新的理念而更加协调,公众环境意识明显增强

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和在历次环境保护会议上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经济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环境保护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和“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存”;朱镕基总理在第五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指出:“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这些重要的论述和崭新的理念,是动力,是鞭策,为我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增添了信心,指明了的方向,同时也强化了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两会”期间,召开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会上,省领导和人大代表听取环境保护工作的汇报,省委书记、省长在会上均作了重要讲话;去年5月以来,省委、省政府将全省环保系统列为行风评议八个重点部门和重点行业之一,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去年7月开始,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开展为期近半年的《环保法》执法检查和组织部分省人大代表对省环保局进行工作评议。另外,省人大代表建议和省政协委员提案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提案逐年增多。这些,都充分体现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和热切期望。(2002年3月15日)

(二)在解决环保“体制不顺、投入不足、能力不强”方面取得初步进展,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密切

环保“体制不顺、投入不足、能力不强”是长期困扰环保工作的三大问题。一年来,我们各级环保部门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并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在完善环境管理体制方面,省委、省政府明确了环保部门的职责是实行“三统一”,核心是统一监督管理。

在增加环保投入方面,强调了政府、企业、社会、外资的多元化环保投资渠道。各级政府重点加强了对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投资,如南昌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朝阳污水处理厂、麦园垃圾处理场的建设与管理和城南排渍道管网改造以及青山湖的治理。企业按照污染者负担的原则筹集资金治理污染,政府对重点企业污染治理给予一定的补助和贴息。同时我们鼓励社会资金以及外资以多种方式投入环保设施建设、运营,实行污染治理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在能力建设方面,首先是环保机构有所加强。继省局升格为正厅级的省政府直属工作部门之后,各设区市环保局机构建设得到加强,在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市县乡党政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列入必设机构,上饶、宜春、抚州、吉安四个市环保局已经挂牌,其中抚州市环保局的领导班子开始到位,人、财、物的关系正在理顺之中。县(市、区)一级的环保机构也呈加强趋势,近1/2的县(市、区)环保机构独立设立。为加强对环保产业指导,组建成立了省环保产业协会。其次是环保工作经费正在逐步解决。省局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使用的通知》,明确规定了环保行政机关、监理、监测、科研和宣教的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有的地方已经落实。第三是能力建设得到一定加强。去年,省局重点加强了全省环境监测、监理能力的标准化建设。四个城市信息化建设国际援助项目基本完成。南昌市投入600多万元,在市内建立了6个空气质量及酸雨自动监测点,在新闻媒体上每天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长江九江段水质实现了在线监测。

在与有关部门的协作关系方面,积极联合各部门共同开展工作,形成了统一协调、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一是省政府在撤消很多非常设机构的情况下,保留了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并对成员单位进行了调整;二是与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一批行政规定,先后与省监察厅联合下发了《江西省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与南昌铁路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铁路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意见》等;三是与省委宣传部、省人大环资委、省教育厅、省建设厅、省广电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环保赣江行”、创建绿色学校、环保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有力地促使一些环境问题的解决。

(三)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深化,重点污染治理成绩明显

省局加强了对新建项目环境监督管理,对全省108个在建项目的环保设施建设进度进行跟踪督查,动态管理,效果很好。在辐射环境管理方面,省局对全省电磁辐射项目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辐射项目申报登记,严格辐射建设项目的审批,全年共妥善收贮了70个放射性废源。在老污染源限期治理方面,加大了对近两年下达但未完成项目的清理督促,全年共完成限期治理项目验收22个。去年还对污染防治科研项目向社会实行公开招标。南昌市以创建花园城市为契机,同时,加大了油烟、噪声污染治理力度,一批餐饮摊点、娱乐场所和沿街金属加工点得到整治;九江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加大了水泥行业的环境管理,治理和关闭了一批小水泥厂、小造纸厂;景德镇的窑炉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先后经历了从烧柴到烧煤、从烧煤到烧油、从烧油烧煤到烧气三个阶段,现在用梭式窑,既解决了污染的问题,又解决了节能的问题,成品率特别是优质品率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非常明显;萍乡市组织各方面力量,对南坑河水污染进行了集中治理,现南坑河水已清澈见底,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二类标准,得到沿河群众的好评。同时对城区500多家排档、餐馆油烟废气、废水污染进行了整改,对200多家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餐盒的店、馆下达了整改通知;吉安市开展了城区1吨以下小型燃煤锅炉的整治,并取得成效;新余组织人员对“四湖”污染进行了调查研究,完成了《新余市“四湖”治理措施》,分别对仙女湖和市内三湖提出了治理规划等。

乐安河的污染问题,引起了省人大、人大代表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妥善解决乐安河沿线严重污染地区农田污染赔偿问题,省局先后多次召开协调会。景德镇、上饶、乐平和德兴三个市环保局配合做了大量的工作。经反复协调,几个有关单位已就赔偿问题达成了五年协议。同时省局还组织对乐平市农赔打井进行了验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坞河老窿酸性水污染问题,省局组织省内有关单位和专家召开了现状调查监测与规划协调会,研究讨论了工作方案的技术问题,确定了工作责任,组织力量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正着手编制《德兴大坞河水域污染源及水质现状和污染治理规划方案》。

(四)生态保护工作稳步推进,一批生态保护区形成规模

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并重的工作思路,加强对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与管理,努力改善全省自然生态环境。国务院批准我省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政府正式批准马头山、黎川岩泉、浮梁瑶里、万载三十把及宜黄华南虎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正式批准了我省鄱阳湖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正式命名赣州市信丰县、宁都县和抚州市东乡县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批准星子、南城、资溪、靖安、崇义和金溪县6个县为全国第六批生态示范区试点单位。省局还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推荐江西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织论证并批准了赣江章江源头和仙女湖水源涵养等为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五)政务环境不断优化,环境执法力度明显增强

环保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环保工作实行统一执法监督,以强化环境法制宣传、法制教育和秉公执法作为工作重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优化政务环境,省局开展了行风评议和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实行了政务公开,精简了行政审批事项,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建立了十项执法保障制度,并将考核评议与工作目标责任制、政务公开有机地结合起来,与部门工作评定、公务员的年度考评挂钩。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树立了行业新风,规范了执法行为,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据统计,2001年,全省实施行政处罚717起;处理来信4253封,来访1958批;办理人大建议139件,政协提案181件。开通江西环保网站,接受网上投诉和信访。

环境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批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查处。从去年5月份开始,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省局对全省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进行了统一部署,全省各级环保部门出动人员万余人次,检查了2300多家企业,省局重点查处31家污染企业,直接下文要求取缔关停的7家,停产治理并处罚款的6家。10月份,省局组织开展全省中小型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专项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制革、造纸、农药、印染、冶炼、矿山开发、建材、医药、化工、电镀等对环境影响大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前不久,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经省政府批准,省局在《江西日报》上对25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全省环境监理部门多次上下联合行动,对城市油烟、噪声污染进行现场查处,还对重点污染治理企业进行不打招呼地检查。环境监测部门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工作,努力为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及时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

(六)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结硕果,环保队伍面貌一新

全省各级环保部门认真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开展了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廉政警示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环保队伍呈现出崭新的精神面貌。一是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素质。省局做到年初有学习安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评。处室主要负责人轮流在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会上亲自讲座,局领导带头听讲,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学习风气浓厚;二是普遍开展了创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楼院等活动,既树立了环保部门的良好形象,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南昌市、九江市环保局在本市的行风评议中名列前茅,赣州、抚州、鹰谭市环保局被评为本市精神文明单位;三是广泛开展了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如,举办了全省环保系统文艺汇演,既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又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四是制定了反腐败抓源头工作三年规划,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和完善了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滋生,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反腐败工作。

一年来,我们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全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从环境状况来看,全省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仍居高不下,有的地方已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部分江河水质受到程度不同的污染,有些城市河段污染相当严重;城市生活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水平很低,除南昌市以外,其它城市都没有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酸雨、噪声和扬尘成为城市三大突出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和水土流失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发展养殖业引发的面源污染成为农村环保的重点;辐射环境污染带来人体损害等危害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从环保工作本身来看,一是机构不全,整体执法能力不强。目前全省尚有上饶、吉安、宜春3个设区市环保机构独立设置还未完全到位,不少县的环保机构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监理设备老化,环保执法手段和装备落后,执法人员素质较低,执法程序不规范的问题亟待解决;二是意识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强,“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观念根深蒂固。在新建项目时,不按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执行环保设施与新建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在招商引资时,不经环保审批,新上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在利用矿产资源时,进行掠夺性或破坏性开发开采,加重了生态负荷;少数地方开发区或重点企业设立禁入“保护牌”,致使环境违法行为难以得到查处;三是投入不足。据粗略统计,“九五”期间我省通过各种渠道对环保的投入不仅居于华东六省一市的末位,而且与周边省相比,是湖南的42%,是安徽的38.5%,是湖北的31%;再加上我们如何运用市场机制,在招商引资中大力引进国内外资金投向环保项目不够,使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离国家环保“十五”计划的相关要求有较大差距,如国家要求到2005年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60%以上的目标,我省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四是执法不严。一些市县环保部门迁就污染,不敢坚持环境执法,少数基层环保执法队伍作风不正,吃、拿、卡、要,严重影响执法效果,破坏了行业的形象和风气。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危害城乡人民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重要因素。我们必须正视环保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矢志不移,持之以恒地作好工作。

二、满怀信心,全面推进“十五”环保工作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联合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国务院批复了国家环保“十五”计划,明确了“十五”环保的目标、任务和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的责任。这个批复实际上是国务院加强“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落实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环保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要与时俱进,满怀信心,振奋精神,努力实现“十五”环保目标。

省局从1999年开始着手对全省环境状况和环保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收集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和资料,经过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到今年1月份编制完成了《江西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征求意见稿)》。接着征求了省直20个相关部门和11个设区市环保局的意见。前不久,经省政府批准,由省环保局、省计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四部门联合正式实施。这个《计划》的出台,得益于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我们的干部职工的辛勤劳动。这个《计划》,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战略目标,贯穿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针对当前我省环境与发展的现状,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环保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按照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国家环保“十五”计划的要求,我省“十五”环保目标是:到2005年,环境污染状况有所减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城乡环境质量特别是设区市城市和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监督管理体系得到建立和完善。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以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依靠环境法治、社会监督、科技创新和市场手段,抓住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以点带面,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十五”环保各项工作。

(一)明确任务,抓住重点,将“十五”环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国家和我省都将污染物总量控制、重点地区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是实现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的三大主要任务。我们一定要理清思路,明确任务,抓住重点,努力工作。

第一、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要紧密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决控制新建项目的排污总量。要加强对现有污染源监管,巩固和提高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成果,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定期考核和公布制度。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开展经常性执法检查,防止“十五小”企业死灰复燃。严禁被关闭淘汰企业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转入我省,杜绝污染转移。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提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建设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在城市污染防治方面,以“后花园”建设为目标,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促进污水、垃圾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有条件的城市,特别是南昌市、赣州市要积极地率先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切实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在选址、选项和生产过程中,要督促做到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严重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项目坚决不搞,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项目坚决不搞,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把关。

在农村污染防治方面,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契机,防治农业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控制畜禽渔养殖业污染,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实施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积极开展环境优美小城镇创建活动。

第二、狠抓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力求区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加强对“四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监督检查,协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完成环境治理任务。制定袁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在乐安河流域实行排污许可证试点。与有关部门共同推进“两控区”洗选煤、低硫煤的使用和电厂脱硫工作。

加强辐射环境安全管理,积极防治电磁辐射污染。要加强对核电厂、其它核设施建设和运行以及放射性废物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尽快制订《江西省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积极鼓励和指导环保工业园区的建设。对既有条件又有积极性建设环保工业园区的地方,要切实提供一些优惠政策,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扶持。

第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加快生态功能区、生态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区“三区”建设。抢救性地保护鄱阳湖全区及五大水系上游地区的一些生态脆弱区。建立天然洪水调蓄区、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重点保护监管区和重要湿地保护区。建设鄱阳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赣江章江源头与仙女湖水源涵养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力争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个,完成70%的自然保护区(国家级90%)的建设规划,并积极争取国家的计划投资。建成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示范样板;新建6-9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保护珍稀、濒危生物、植物资源的生存环境,利用九江珍稀植物种质资源库、赣南树木园、东乡野生稻等基地,加快珍稀物种的繁育。

为了保证“三大任务”的顺利完成,“十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实施“3211”工程:“三区”工程是指生态功能区、生态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要重点建设和保护好鄱阳湖、赣江章江源头、仙女湖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要创建3-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建”工程是指南昌市、赣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要抓好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以及电厂脱硫等工程建设;“一园”工程是指环保产业园区的建设。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快产业园前期建设及配套工程,将江西省环保产业研究开发基地、江西省有机食品检验认证中心等建设项目纳入产业园。“一江”工程是指赣江流域污染治理工程。我们在制定本地的“十五”环保计划或安排“十五”环保工作时,要切实把握这些重点,将国家的计划细化成省里的计划,将全省的计划细化成当地的计划,要将五年的计划落实到每年的计划中,落实到每年的具体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上下一致,上下一心,上下一行,“十五”环保计划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不辱使命,不畏艰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实现“十五”环保目标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各行其职、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公众的环境意识有了明显增强;二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解决结构性污染创造了历史机遇;三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行政审批,政府环境保护职能进一步增强;四是环保投入逐步增加,环境监测、信息、科技等基础能力将有大幅度提高;五是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环境政策标准体系已经形成,环保工作者经过三十年来的探索和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环境管理经验。这些都为做好“十五”环保工作奠定了基础。

尽管如此,“十五”期间,我们既要面对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欠账,又要防止在新的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既要推动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不负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殷切期望,工作任务相当艰巨。各级环保部门务必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原则,把握其中的分寸,切实履行职责,以创新的精神,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一、要多动脑筋,积极探索,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环境保护工作永恒的主题。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快,但运行质量不高;城市化进程快,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环保工作要求高,但污染治理、生态恢复见效慢;环保法律法规要求严格,但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面对这些复杂的矛盾,我们要多动脑筋,把握好其中的分寸,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尽量避免因政府决策失误而带来环境问题。在工作实践中,既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又要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要敢于迎接挑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

第二、要准确定位,协同作战,不断树立环保部门的威信。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根本,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重点解决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直接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突出问题。环保部门的职责是“三统一、五加强”,统一监管是法律赋予环保部门的基本职责。我们全省各级环保部门一定要上下联动,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保护环境。同时,我们要与各部门加强联合,不能一家独打天下,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其它部门在履行各自职责的同时,很好地落实环保责任。

第三、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环保工作的新路子。随着“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刚刚加入WTO,环境保护不可避免地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发展环保事业,用新的思路去探索环保产业建设和运营的各种有效形式,深入研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要求的环保投资多元化机制和污染治理市场化、产业化规律。要有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共同摸索出一条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成功之路。

三、2002年环保工作重点

2002年环保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和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防治重点区域的环境污染和遏制人为生态破坏,强化执法监督和提高环境管理能力,按照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2002年全省环保工作重点是: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和第五次全国环保会议精神

认真学习贯彻并广泛宣传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和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精神以及“十五”环保计划,使环保的大政方针和“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思想深入人心。各地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本地“十五”环保计划和年度环保工作计划,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层层分解落实总量控制指标,抓紧督促检查和落实。省局将在适当时候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座谈会、第五次环保会精神和“十五”计划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向省政府报告。

(二)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经省政府领导同意并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环保局、省教育厅、省建设厅、省广播电视局、江西日报社八个单位共同组织策划,确定今年为我省“环保宣传教育年”,主题为“生态江西,持续发展”。并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一是邀请总局主要领导同志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环保方面的院士来赣讲座,讲座内容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WTO与环保等专题;在省委党校地厅级、县处级领导干部研修班上进行环保讲座,将邀请知名环保专家作环境形势报告;举办一期县(区)长参加的环保专题研讨班。二是组织“生态江西行”采风活动,邀请中央驻赣、省、市主要新闻媒体记者,赴省内各生态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区采风。三是在南昌市举办全国环境警示教育图片巡回展览;拍摄一部生态环境警示教育片,力争在今年“6·5”世界环境日前播出。四是在“6·5”世界环境日前夕,举办全省大学生环保电视绿色竞答赛。五是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力争在全省创建一批绿色校园、绿色工业园、绿色办公区、绿色居住园区。全省各级环保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配合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另外,继续加强中小学环境基础教育,创建和完善一批环境绿色学校;配合各级党校加强领导干部环保知识的培训;开展“环保赣江行”等活动。

(三)扎扎实实落实污染物总量控制、重点地区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三大任务

“十五”期间“三大任务”是污染物总量控制、重点地区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总量控制是全面推动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措施,也是深化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继续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力争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内。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切实控制新污染的产生。加强老污染源的治理,对重点污染企业开展定期现场监理,对未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工业企业实行依法关停。加强辐射环境管理,进一步做好放射性废源的收贮工作。充分发挥环境监理队伍的作用,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引导和管理,巩固“十五小”取缔、关停工作和“一控双达标”工作成果。

加强流域污染治理工作,努力提高流域水质监控能力。继续加强对流域限期治理项目的监督管理,重点加强流域水污染防治。一是制定袁河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开展地方排放标准的试点工作;二是在乐安河流域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对湖口县长江水质自动监测站、鄱阳湖水质自动监测站以及赣江五个水质自动监测子站和一个主控中心站的建设和管理。开展流域尤其是赣江及鄱阳湖流域水质监测和监督管理,妥善解决跨界水污染问题。“3211”工程和环保基础能力建设,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环保工作的重点,我们要切实抓紧抓好。

重视和加强自然生态保护。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环保检查考核制度,加强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拟申报1-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争取新建3-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做好鄱阳湖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抓好星子县等6个县生态示范区规划和实施工作。

(四)加强城市和农村环保工作

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提升城市环境管理综合水平。在省委确定的“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建设中,环保部门要有所为,主动介入,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将环境规划、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后花园”建设之中。积极主动促成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的建设。加强城市油烟、燃煤、扬尘以及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南昌、赣州等有条件的城市,要加快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的步伐。

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农业和农村污染防治,主要防治畜禽、水产养殖和化肥、农药的污染,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开展环境优美小城镇创建活动。加强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开发,大力促进生态经济建设。

(五)大力发展环保科技产业

认真贯彻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把解决结构型污染纳入经济结构调整主渠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构筑面向市场的环保技术服务体系和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通过环境标准、技术政策、示范工程和重点实用技术等引导环保产业发展。加大环保技术改造力度,大力推广节能、降耗、减污的新工艺、新技术,坚决淘汰污染严重、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腾出环境容量,支持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环境保护关键技术和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鼓励大中型企业进入环保产业,建设环保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促进重大环保设备的成套化、系列化和标准化。将已建立的江西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运转起来,面向市场,增资扩股,带动全省环保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环保产业协会的作用,利用环保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中型企业等技术力量,加强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审核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各项经济产业政策,积极推广环保科技成果,推荐一批环保工程示范项目。

(六)全面推行依法行政

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30条和省政府“落实省委意见”60条,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把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贯穿于环保工作的全过程。今年是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也是行风评议“回头看”的一年。我们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行业新风,提高办事效率,对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切实整改。一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真正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扎扎实实研究问题,为基层排扰解难。二要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要减少会议,提高文件质量,集中精力解决实际问题,要苦练内功,提高管理水平。三要加强学习,研究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转变观念,改进管理,尽快适应WTO的要求。

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部门协作,拓展工作领域,按照法律规定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认真履行统一法规、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的职责,切实加强环境监测、监理、信息、科技和宣传教育等工作,配合计划、经贸、财政、建设、农业、国土资源、林业、旅游等有关部门制定促进环境保护的各项经济政策。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会同监察部门加强环境执法监督,敢于秉公执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环境权益和切身利益,决不徇私枉法或以权谋私。要继续推行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考核评议制,开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加大查处环境违法案件力度,对涉嫌犯罪的,要按国家规定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安排,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情况特别是中小型项目执行情况的全面检查,查处一批违法审批、违章建设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我们要把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作为今年工作重点,严格审批和验收程序,公开审批和验收结果,提高工作效率,自觉接受群众、舆论和有关机关的监督,提高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

(七)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

要适应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环保机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文明执法、廉洁奉公的高素质的环保执法队伍。要争取上饶、宜春、吉安三市的环保机构尽快独立出来,争取大部分市、县级环保机构能独立建制。在城市推行城区环保派出机构。积极主动协助组织部门做好对下级环保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双重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干部双重管理工作机制。

加快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信息的标准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环境执法能力。加强环境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加快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完整的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与有关部门实行环境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八)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继续开展环境执法监察活动,对于执法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及地方保护主义,要按照省局与省监察厅联合下发的《江西省环境保护违法违规行为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严肃查处,确保政令畅通。

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创建,贵在坚持。要按照中央关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沉着应付、趋利避害、转变作风、扎实工作”的要求,以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以实现“十五”环保计划目标为中心,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深入学习领会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在落实上下功夫。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从政行为。各级环保部门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设区市以下的环保机构改革正在进行,完成的单位应及时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机构,设区市环保部门应有专人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县级环保部门也要有人做这项工作。努力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牵头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建立一支素质优秀、专兼结合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干部队伍,进而把我省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同志们,国家和省的“十五”环保目标已经确定,各项工作任务已经明确,关键要真抓实干,落实到位。我们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第五次全国环保大会和全国环保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十五”环保计划,按照省委确定的发展战略目标,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省环保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