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体育事业发展总结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体育事业发展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市体育事业发展总结

*年,全市体育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届五中全会、党的*大、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体育事业发展全局,围绕“创建全国一流、国际瞩目的体育强市”的目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锐意进取,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有效促进了我市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紧抓“五要素”不放松,推动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突出群众体育的根本地位,以发展群众体育、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狠抓“意识、组织、场地、活动、效果”五要素,加强宣传引导,挖掘场地潜力,形成了政府正确引导、社会大力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局面,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

市民体育意识明显增强。利用“迎奥运、办亚运”和举办重大体育活动、赛事的契机,主动联系媒体加强体育宣传;结合国民体质监测知识的推广和普及,不遗余力地进行健身知识宣传教育,深入机关、院校、社区广泛开展体育知识咨询、科学健身讲座等推广活动,全年市、区(县级市)、街镇组织宣传活动超过300场次,进一步引导广大市民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体育观、健康的生活观和科学的健身观,“我要健身、自觉健身”的市民越来越多,“关心体育、支持体育”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

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体育骨干队伍进一步壮大,新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800多人,其中一级370人,二级487人,三级近1000人,培训力度超过往年,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1.5万名,按户籍人口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量超过18名,高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指标要求,位居全国城市前列;通过深入开展“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评选”与“1个活动点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活动,有效促进了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的发挥。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为广大市民提供健身指导和活动组织等服务。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网络得到完善,全市共有1个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辆监测车,44个监测站,100%的区及40%以上的街镇建有兼职国民体质监测队伍,方便了市民进行体质监测和健身咨询。

体育设施建设与开放得到加强。认真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若干问题的决定》(“惠民66条”)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意见》,重点推进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与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力度两项工作。去年拨出经费2000万元,引导、带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投入超过8000万元,建成健身路径266条、篮球场279片、全民健身广场(健身苑)24个等一批健身设施。大力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越秀、荔湾区各选出10所学校作为全国试点学校,其他区(县级市)也分别选定1所学校作为我市参加全省首批开放试点学校,使试点学校遍布城乡,进一步缓解了基层体育设施的供求矛盾。我市学校体育设施率先向社会开放的做法和经验得到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的肯定,被推荐在“全国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各类健身活动常年不断。举办了以“迎奥运、办亚运”为主题的元旦万人健步行、春节体育花会、端午龙舟竞渡、盛夏横渡珠江、万人健康长跑、金秋万人登山等全市性大型活动62项,区(县级市)活动201项,街镇活动656项,参加市民383.97万人次;创办了每年一度、规模宏大的“市长杯”*市业余羽毛球系列大赛;启动了百万青少年学打羽毛球活动。各级各类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全民健身和体育文化氛围。

全民健身工作成效突出。组建体育人口调查工作组,按照社会学规定的抽样方法,对我市体育人口进行调查,各区(县级市)以样本量不少于300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体育人口比例稳步增长。去年为市属24个部门共1650名公务员进行了体质测试,合格率达96.5%。大力推进社区体育创建工作,创建广东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街道)12个,*市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街道)18个,创建单位全部高标准通过验收。*市体育局荣获“全国推行健身气功突出贡献奖”(全省唯一获奖城市)、“全国百城健身气功交流活动优秀组织奖”以及“全国体育节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花都区体育局等15个单位荣获“全省第八届体育节优秀组织奖”。组织5支竞赛队伍和4支表演队伍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取得6枚金牌,占省代表团金牌数的50%,4支表演队伍全部获得金奖,为广东省夺取优异成绩作出了重要贡献。组团参加首届广东省体育大会,夺取了大会127个奖项中的63项第一,并获优秀组织奖。组织召开2002—2006年*市群众体育工作表彰大会,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后的工作设想,通报表彰了83个先进集体和84名先进个人。成立了北京2008年奥运火炬接力活动*站筹委会,制定了初步的工作方案,开展了一系列筹备工作。

(二)围绕“四环节”使实劲,确保竞技体育成绩稳居前列,竞技体育的窗口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

大力实施“金牌工程”和“争光计划”,围绕“抓竞赛、铸品牌、建体系、办赛事”四个环节,助推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攀升,为*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增添“引擎”,为和谐*建设注入活力。

以参加六城会为标志的竞技水平进一步提升。瞄准“在全省绝对领先,在全国同类城市列前,在国际综合性大赛金牌榜上有位”的目标,科学组织队伍训练,精心挑选队员参赛,带领运动员顽强拼搏,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去年,我市共产生14项世界冠军、22项亚洲冠军、81项全国冠军和231项全省冠军。与此同时,在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我市以金牌40枚、奖牌106枚、总分1105分,一举夺得奖牌、总分2项第一,金牌数创历史新高,并获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出色完成了参赛任务,继续保持了我市竞技体育“在全省绝对领先,在全国同类城市列前”的地位,充分展示了*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技体育实力。

足球、羽毛球两个品牌项目基础进一步牢固。坚持按照“五个一流”(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群众基础、一流的重大赛事、一流的训练基地、一流的市场开发)推进足球、羽毛球两个品牌项目建设。*职业足球经过九年磨砺,去年以中甲积分榜首位提前三轮晋级中超,为创建足球品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职业足球加速回升并实现重振雄风打下了良好基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小丹同志专门发来贺信,对*医药足球队全体教练员、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给予诚挚祝贺和热情勉励。市长张广宁同志对此给予高度关注,专门以市政府名义召开冲超成功庆功大会,对*足球发展提出殷切期望。与此同时,青少年足球培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一批优秀苗子,*男、女子足球队双双进入六城会四强,朱小丹书记得知喜讯后,专门致电代表团表示祝贺,鼓励男、女子足球队乘*足球冲超成功的东风,再接再厉,为*争光。去年2月,朱小丹书记还专门对羽毛球发展作出批示:“羽毛球运动是我市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事业的强项……要继续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力争在奥运会、亚运会上作出*应有的贡献,并进一步促进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大发展。”我们以此为动力,进一步打造羽毛球运动品牌。去年,夺取了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双冠军和苏迪曼杯世界混合团体锦标赛团体冠军,举办了*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启动了*国际羽毛球培训中心基地建设,全市群众性羽毛球运动蓬勃开展,羽毛球人口超过百万,品牌效应得到增强。

以“选材、训练、竞赛、输送、跟踪、安置”六个环节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年,我市共有8个市属训练单位、19个市属场馆业余体校、163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含体育实验学校),10个区(县级市)业余体校,*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等6个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开设32个竞技体育项目,其中奥运会项目28个,非奥运会项目4个。注册的市、区(县级市)业余运动员9000多人。共有市属教练员233人,各区(县级市)业余训练教练员300多人,各类兼职教练员超过1000人。初步形成了层层衔接的训练网络体系。在运动员培养的“六个环节”过程中,我们坚持科学选材、系统训练、求实竞赛、积极输送、紧密跟踪、妥善安置,全面提高我市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去年我市共向国家队、八一队输送运动员90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迎接2009年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筹备工作全面启动,番禺、花都、增城等区(县级市)新体校落成使用,越秀、荔湾等区“体教结合”工作有所加强,使我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以成功举办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十四届*市运动会,协助省政府举办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为标志的大赛组织能力得到增强。民运会共设15个竞赛项目,4类表演项目,市体育局圆满完成所有竞赛表演组织工作任务。第十四届市运会全部区、县级市组团参赛,项目设置、参赛人员均创历届之最,还专门增设外来务工人员项目,市运会期间同时举办开闭幕式、群众体育工作表彰大会、体育科学大会和全民健身活动月等大型活动,办成了“隆重、热烈、快乐、和谐”的体育盛会。我们还配合省政府做好了全国大运会开幕式及部分竞赛组织工作。与此同时,举办了19项国际、23项全国单项体育比赛,并成功取得了2008年亚洲铁人三项锦标赛、2009年亚洲田径锦标赛的举办权。

(三)重点在“四方面”下功夫,挖掘体育产业市场巨大潜力,体育事业发展物质基础得到夯实。

牢固树立“体育为国增利”观念,加强体育系统的经营管理。积极加强“体育不但能为国争光,还能为国增利”这一理念的宣传,认真开展提高体育系统经营管理水平的对策研究,通过政策引导各单位开源节流,体育事业储备金大幅度提高。全年进入市属场馆活动人数约412万人次,市属场馆服务总收入达1.43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6%;销售体育彩票8.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6.64%。

引导体育市场健康发展。从“立法、审批、监管”六个字入手,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工作局面。一是执行好《*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管理办法》,既对体育竞赛表演市场进行规范化监管,又通过降低市场门槛活跃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推动了我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健康发展。二是执行好《广东省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管理规定》,选取游泳项目作为试点,对全市公众游泳场所进行材料审查和现场核查,符合条件的颁发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限令整改,努力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的健身环境。三是成立了体育经营市场监察组,联合公安、消防、工商等执法部门开展整治行动,对市内体育经营场所进行多次联合检查,有效纠正违规经营行为。四是成立了*市体育产业促进会,加强政府、行业组织和经营单位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为各类体育经营单位提供合作和拓展业务的平台。

优先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努力争取更多的高水平体育赛事落户*,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繁荣发展。在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拨出专款作为赛事启动经费的基础上,按照“政府管理、协会承办、商业开发”的运作模式,借鉴国际知名赛事的资源开发经验,搞好冠名冠杯的推广开发,挖掘赛事的广告资源,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赛事。去年举办的比赛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体育赛事强大的综合效应有效带动了体育健身服务、体育用品制造、销售等相关产业,以及旅游、通讯、交通、饮食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精心经营好公共体育场馆。坚持“以体为本、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坚持公益性与经营性并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方针,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综合效益。培育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本体产业,*市体育局“一点(天河体育中心)两线(陆上场地和水上场地)”的体育经营格局得到巩固。充分利用筹办亚运会和举办单项体育大赛的契机,加快场馆改造升级,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的硬件环境。场馆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取得新的突破,为场馆发展扫除了障碍,增添了活力。

(四)积极协助亚组委开展工作,第*届亚运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

积极参与亚运会新建场馆的选址、功能设计,提出场馆的赛后利用规划,拟定市属场馆的改造计划及预算草案。大力申办、举办国内外体育大赛,为筹办亚运会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积极培养、输送亚运会筹办人才,根据工作需要,调动了一批业务骨干到亚组委工作;通过举办大赛,全方位培养办赛人才;启动亚运人才培训计划,与悉尼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合办*体育系统领导干部国际赛事组织管理培训班,市体育局领导、局机关处室、直属单位、区(县级市)体育局、亚组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共35人参加了培训学习。以“迎奥运、办亚运”为主题,举办了遍布全市、常年不断、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大力宣传2010年亚运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体育文化氛围。多渠道、多形式培养*籍优秀运动员,为参加2010年亚运会作好准备。根据市政府的部署,编制实施*2010亚运城市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亚运会筹办工作开展。

(五)党的建设、体育人才建设、体育法制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一是以我市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年市体育局系统各级班子先后两次召开民主生活会,进一步查找差距、整改问题、增进团结、推进工作。局党委针对两次民主生活会征求到的37个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局领导和机关职能处室深入到局属32个基层单位和区(县级市)、街镇排忧解难,局机关党委给我市44个单位发函征求意见,反馈满意率达到100%。与此同时,市体育局加大了对直属单位班子的调配、教育和监管力度,重点抓好民主集中制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班子的核心领导作用。二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三级纪委全会精神,坚持把经常性的反腐教育与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相结合,把坚定理想信念、党纪政纪条规、总书记倡导作风建设“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反对商业贿赂、党的*大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部署等作为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党员干部在理论上有所收获,在思想上有所感悟,在心灵上有所触动,在行动上得到规范和自律。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在全局系统对1300多个重点项目、75个重要部门、445名重点人员进行了自查自纠,对查找出的17个问题和20个薄弱环节进行了认真整改,在市治贿办开展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的检查评估中,市体育局被评为“合格”。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监督检查,努力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全局系统共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等制度209项,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把加强工程建设(维修)、政府采购管理,规范程序作为堵塞漏洞的重要环节。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组织全局系统领导干部开展了廉洁从政、廉洁自律方面的6个专项清理和检查。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信访工作,对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回复。抓好第十四届市运会和第六届城运会赛风赛纪教育和跟踪检查,为市运会成功举办以及夺取六城会优异成绩提供了坚强保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年被考核的14个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40名局管领导成员全部被评为“好”和“较好”等次。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局机关帮建和基层自建相结合,突出抓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党员三支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体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战斗堡垒。

大力加强人才建设。坚持加强现有人才的培训、培养,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充分挖掘潜在人才,适度引进高尖人才,着力改善全市体育系统人才结构。去年,市体育局共选送7名处级领导、19名普通公务员、16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组织了500多名干部参加市体育局举办的业务培训班。通过竞争上岗,局机关提拔了10名干部;通过社会公招,局属事业单位录用了24名适用型人才;推行专项运动队管理体制改革,将运动专项组改为运动专项部,通过竞争上岗,任命了22名部长兼领队、32名副部长兼副领队。目前,市体育局系统共有博士研究生4人,研究生56人,本科生377人,体育队伍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大力加强体育法制建设。进一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推动管、办分离,认真履行市政府公告的市体育行政部门46项行政执法职权。初步完成我市第一部体育地方性法规和第一部群众体育立法《*市全民健身条例》的起草工作。认真开展全市体育系统干部职工年度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水平,从而提高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努力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建设等工作。成立了市体育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制订了《*市体育局政务公开实施办法》,健全了政务公开监督检查工作机制。采取“一网、一站、一屏、一会、一架、一栏”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政务信息。坚持向局系统公布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以及其他事项。建立了*市体育局协同办公网络系统,推进办公自动化,缩短了公文流转周期,方便了公文电子存档,提高了办事效率。完善了外网信息系统,强化了我局官方网站的为民服务功能,网站自12月改版以后,以定位准确、内容丰富、版面清新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市民的充分肯定。市属体育场馆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进入招标阶段。完成了《2001—2005年*体育志》和《1979—2006年广东省体育志(*)》的编写工作。坚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严把各类公文的语言文字关,大力推广普通话,体育系统的语言文字水平有效提高。

坚持不懈做好工会、共青团、妇女、老干部等工作。以党建带团建,大力促进团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团组织的助手和突击队作用,去年组织1500多名青年志愿者,为9项国内外体育赛事提供了3万多小时的高质量服务,为赛事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关爱干部职工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努力做到“伤病职工必访,家庭纠纷必访,婚恋大事必访,困难家庭必访”,为干部职工购买重大疾病保险,为女职工购买安康互助保险,并经常组织文体活动和健康咨询。坚持主动为离退休老同志解难事、做实事、办好事,较好地落实了老同志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创建了稳定的局面。

二、存在问题

(一)群众体育方面:广大市民的健身意识,特别是科学健身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对市政府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意见》落实不够到位,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不平衡;缺乏国际影响力大的大型群众体育活动;全民健身管理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竞技体育方面:项目发展不够平衡,还存在着强项不突出、弱项较明显的状况;品牌项目优势不足,以“五个一流”来衡量,存在一定的差距;少年体校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训练工作开展有待加强,“体教结合”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举办体育大赛的水平、影响力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也有差距。

(三)体育产业方面:体育经营执法力量薄弱,执法力度不够强,对市场管理存在缺陷,制度落实不够到位;政府职能部门在对体育产业的引导与指导方面做得不够,体育产业发展缺乏深度、广度和力度;体育场馆经营未能真正体现“以体为本、全面发展”,体育服务的时间和空间也拓展不够;举办体育大赛的经费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

(四)队伍建设方面:日常体育工作与亚运筹办工作的统筹不够到位;广大干部职工的素质和能力与体育事业发展要求存在差距;政务公开和网络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