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委发展创新教育年终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今年以来,我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各项惠农富民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一、20*年农业和农村基本形势
20*年,我市农业先后克服春季干旱、夏秋罕见洪涝灾害、稻飞虱特大发生、生猪高致病性疫病威胁等不利因素影响,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体制改革取得实效。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首破80亿斤关口,达83.9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同比(下同,省略)增长6.9%。蔬菜总产125万吨,增长4%。肉类总产40万吨,增长8.4%。禽蛋总产9万吨,增长5.5%。奶总产0.85万吨,增长21.7%。水产品总产26.3万吨,同比增长6%。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全市优质水稻、专用小麦、双低油菜比重分别达78%、53%和98.6%,同比分别上升2个、3个和0.4个百分点。家禽、生猪、山羊良种比重分别达96%、95%和80%,分别提高1个、3个和20个百分点。猪、禽、羊和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50%、65%、96%和98%,分别提高10个、20个、1个和2个百分点。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比重63.5%,提高8.5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明显加快。全市新增13家龙头企业,总数达20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0个,总数达270个。绿色食品由69个增加到91个。无公害农产品由32个增加到47个。名牌农产品由29个增加到35个(含中国名牌1个,省名牌21个)。名优农产品进超市数量由47个增加到65个。
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农业部门抽样调查预计,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600元左右,增加约367元,增长约11.4%。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是劳务收入、粮食丰收和养殖业增收。农民劳务收入人均增收123多元;种植业人均增收116元;养殖业人均增收约78元。
新农村试点建设稳步推进。乡镇村规划全面完成。“一村一品”特色与支柱产业基本确立。“两主两辅”投入机制逐步完善。“市县共建、主抓靠县、实施在乡村、实惠到农户”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格局已经形成。一大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逐渐涌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广大农民群众新农村建设积极性显著提高。
五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种子管理与经营权实现分离。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取得新突破。兽医推广体制改革全面启动。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和国有农业三场税费改革全面完成。
尽管今年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如油料生产大幅下滑,生猪供给不足等现象,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二、主要工作
20*年,我委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以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活力,促进农民增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宣传好、落实好党和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我委领导班子成员就带头自学。春节后的上班的第一天(2月25日)我委就组织召开了全体机关干部和直属各单位班子成员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会议,要求广大干部认真研读,弄懂吃透,把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当做首要政治任务。结合中央一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委及时调整部署了20*年工作要点和目标任务。并通过送科技下乡、印发资料、举办培训班、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中央一号文件政策。通过努力,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一一落实,全年共发放粮食直接补贴16*6.78万元,水稻等良种补贴7542.3万元,农资综合直接补贴21305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94万元,能繁母猪补贴614万元。
2、狠抓五项牵动性工程,确保全年农业丰产丰收。一年来,我委认真组织实施了100万亩核心区水稻产业提升行动、80万亩核心区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畜牧进位工程、“六个二”渔业富民行动计划和渔业“三进”等五项牵动性工程,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栽培、规模健康养殖、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蟹鳜混养、网箱养鱼和稻虾连作等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和高效模式,有效辐射带动了80%以上面上生产,为我市今年夺取农业丰产丰收提供了积极而坚实的技术保障。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为粮食增产做出突出贡献,荣获省政府通报嘉奖。
3、以推广三新技术为依托,广泛开展生产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今年以来,我委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为依托,选择优质粮油、畜牧、水产和蔬菜等四大主导产业的14个优势农产品区域,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企业、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片生产基地、一套工作班子”的模式,着手建立了20个规模大、品种优、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通过主抓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农民应用三新技术、加强生产组织合作,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找到一条成功之路。
4、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优势品牌,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年来,我市加大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去年新增的8家省级龙头企业和33家市级龙头企业兑现了245万元奖励资金。争取了280万元的省财政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扶持了施集茶场等18家认证农产品进超市。先后组织了28家企业90多个品种参加了第七届上海农交会,组织68家企业158个品种参加了20*年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交易会,此外还组织了部分企业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4个展会,努力宣传和推介我市农产品,借鉴和采纳先进经验,积极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5、积极争取和落实好中央和省有关项目,为发展现代农业增添动力。今年以来,我委高度重视农业部和省财政农业项目申报工作,先后2次组织召开各县市区农委及二级机构负责人会议抓好项目编制与申报工作,要求各地各机构采取积极方式,跑省跑部,上下联动,有的放矢地提前做好项目申报前期准备工作。全年共组织各地申报了农业部基本建设项目28个,省财政支农项目85个,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专项70个,农业产业化专项17个,申请中央和省总投资9440.7万元(不含阳光工程培训补助、水稻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项目),预计实际到位资金年将突破1亿元。
6、集约农业生产要素,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农村综合能源利用方面,重点是新建户用沼气5500口,建设“猪—沼—菜”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基地60亩,普及太阳能热水器1万多平方米,推广光伏发电太阳能路灯27盏(套)。年累计节能节本折合人民币约180万元。在农业生产环节,推广测土配方面积472.5万亩次,节本增效2亿元左右;推广精少量播种面积300万亩,节本增效3000万元;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2000万亩次,节本增效8000万元。
7、加强宣传培训和引导,努力培育新型农民。一年来,我委以政策入户、科技入户和实施阳光工程为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强了对农民及乡村干部的政策法律宣传,组织合作能力、适用科技推广和实用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据统计,举办各类培训1132场次,广播宣传866次,电视宣传84期,报纸宣传104次,散发资料43.6万份,培训农民28万余人,培训乡村干部和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2000多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农民22138人、转移18776人。
8、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努力将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一是夏季特大洪涝灾情发生后,我委及时发出生产救灾意见,并争取省财政救灾种子资金140万元,下派指导组,帮助各地做好补改种。二是加强预测预报,有效开展了小麦赤霉病和水稻“两迁”虫害防治,挽回小麦损失1.8亿斤,挽回稻谷损失9.7亿斤。三是加强领导,强制免疫,有效防止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全市牲畜口蹄疫、禽流感免疫密度实现了100%,猪瘟免疫密度9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密度为85%。
9、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扎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今年以来特别是自9月份以来,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委扎实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猪定点屠宰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显著改善,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得到全面收缴,蔬菜药残抽检合格率达98%,畜禽和水产品药残抽检合格率达100%。县城和乡镇生猪定点屠宰率分别达100%和95%以上。据统计,全年全市共出动农业综合执法人员6*1人(次),检查了农资市场1875个次,检查经销企业1742个次,查获违禁农资6*04.5公斤,货值62.5万元。办理农资案件364件,结案总数224件。关闭不符合要求生猪定点屠宰企业13家,取缔私屠滥宰窝点19家,销毁病害肉2976公斤。
10、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一年来,我市围绕“四把一促”总体思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调整优化结构,抓好重点帮扶,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今年全市分水岭地区35个省、市级重点乡镇已累计新挖和整修塘坝148面、打机井76眼,集中供水工程2处,除险加固小型水库12座,新增蓄水1200万方,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5万亩,解决和改善了0.9万人的生活饮用水困难。完成植树造林0.6万亩。修建乡村道路总长累计达226公里。
11、结合部门实际,积极参与和推进全市农村综合改革。省市部署全面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我委结合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外出考察学习,认真组织会商,向市委、市政府及时提交了全市农技体系改革试点和完善兽医体制改革的建议并得到支持。今年5月份在凤阳县召开了全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重点推广凤阳县建立农技区域服务中心的做法。该做法得到全省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会议的肯定,并在大会上进行了典型发言。兽医体制改革工作已全面启动,进入攻坚实施阶段。
12、培育主导产业,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我市新农村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完成全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组织帮扶和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推进以培育主导产业,创新工作机制为重点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各项工作。确立了来安县林桥、琅琊陡岗苗木花卉村,凤阳县小岗蘑菇村,全椒县中心奶牛村,南谯区范桥蔬菜村,明光市新淮银杏村等近100个特色主导产业示范村。启动实施了全市新农村百村十镇信息化建设方案。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公益事业建设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投资投劳为辅;农民户办项目建设以农民自己投入为主,政府奖补为辅”的两主两辅投入机制。采取政治上给荣誉,政策上给扶持,税费上给优惠,建立了企业领建新农村建设新机制。全市有79家企业参加全省千企联千村共建新农村行动。此外,还建立了村民理事会民主管理新机制。
13、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我委以“抓管理、促规范、提效能、树形象”为主题,在全委系统深入开展“效能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活动和作风教育月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廉洁奉公意识,促进了全委系统党建、创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普法、双拥、信访、帮扶、维稳等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构建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还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全面补换发、村级债务清理化解、“三电一机”为农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直属单位财务监管和资产清查等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