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发改委经济监测年终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20*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以虚促实,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
1、做好计划编制下达。在对20*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恢复设置固定资产投资、商品零售总额、自营出口总额指标,增设“R﹠D支出占GDP比重”指标,起草*区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提交区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及时编制并下达全区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中小学招生计划、人口计划、营林计划等专项计划。
2、启动规划中期评估。为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的发展成果,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管理和调控,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完成,制定了“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明确评估内容、部门分工和时序安排,首次开展了对全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中期评估。采取第三方评估的方法,较客观地总结分析了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提交区人大常委会审议。组织相关部门对重点专项规划实施进行评估,农业、工业、三产、科技、教育、劳动等重点专项规划评估已如期完成。
3、注重经济监测分析。围绕全区经济工作大局,针对20*年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发展低迷,中央宏观政策调整等实际,加强与部门、基层的联系沟通,健全信息统计网络和经济形势分析制度,逐月对全区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通过三次产业、三驾马车、三大收入等重点内容的“模块化”研究,开展态势预测,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区委、区政府及时研判经济形势、作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4、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点,以及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按课题调研责任制要求及时落实课题内容和责任人,并由局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努力为有效破解难题、加快发展寻找对策思路。全年完成了经济形势、社会发展、工业转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城乡一体化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政府项目管理、重点工程推进、信息网络安全、价格监管与预测、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等各类分析研究课题30项,为区委、区政府提供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决策参谋建议,有些成果已上升为政策文件。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由我局历时一年承编的40万字的《*改革开放30年》一书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涵盖了我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回顾、总结、展示了我区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成功经验和巨大成就,对我区今后的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抓住结构调整机遇培育“内生*”》、《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如何争取利用》两篇文章在《*经济》上发表,《从上半年物价形势看*区*价格走势》一文在《市场与价格瞭望》上刊登,《试析*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文将在《*投资》上刊发;《改革开放30年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一文获*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理论文章评选三等奖,《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准确把握新“五区”定位努力探寻发展新路径》两项课题分别获得了*市发改系统20*年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关于加强党代表团(组)建设的思考》一文获全市纪念党代表大会常任制20周年理论研讨征文三等奖;在*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征文活动中,《*服务业发展回顾和展望》、《改革开放30年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两篇文章获得了一等奖,《*企业改革30年》一文获得了三等奖。
(二)围绕机制创新,促进投资增长和重点工程建设
1、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制定出台《*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为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投资的安全性,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管理,提供了一个较规范的指导性意见。筛选区法院、检察院、科技创业孵化中心、中心渔港后方基地、市立医院二期等项目进行重点指导,推动项目的顺利开展。切实做好区重大建设项目储备库建设,已储备了总投资达160亿元的11大类109个入库项目,力求形成“建设一批、启动一批、研究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加强对项目开工情况的管理,开展了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的信息上报公示工作。与有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努力做好项目筛选包装,积极寻求资金支持,破解政府投资资金短缺难题,全年共上报各类争资计划41项,其中,污水处理二期与再生水回用、沿海防护林、乡镇兽医站等3个项目已争取到国债资金606万元;开发大道东延段工程、大陈中咀渔船避风港工程、疾病控制中心迁建工程和第六中学操场体育设施等4个项目获得了省公共建设投资资金补助120万元;中心大道*段项目已与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达成3.7亿元的贷款意向,20*年底已到位1亿元。引进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在我区建设史上还是头一次,将为我区经济社会谋求新一轮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2、强化政府投资管理。抓住《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深入实施的机遇,按照“管好政府投资、激活民间投资”的工作指导原则,在做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对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管理、计划与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管理以及相关法律追究等予以明确规定,从而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健全了科学、民主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实施程序。并积极探索试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工作。
3、强化重点建设推进。制定出台《*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起草《*区重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指导协调、监督管理,对基建程序、资金筹措使用、工程质量等进行全程监管;继续改进去年在编制年度形象进度计划时的做法,多次会同财政、国土等相关部门与项目业主召开年度计划协商会,反复核实,找准项目;在“创业服务年”和“创新推进年”活动中,及时编制下发了重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区重点建设大会;统筹协调开展“行走在重点工程”采访活动。继续抓好重点项目形象进度按月报表、按季通报制度,编发《*重点建设》专刊20期,对重点项目概况、工程形象进度、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进行及时反映,并向区人大、政协常委会作了专题汇报;进一步落实政策处理街道责任制,制订《*区重点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工作考核办法》,切实做好征迁等重点项目前期的政策处理工作,确保重点建设进展顺利;不断拓宽项目争取新途径,提高项目争取准确率,20*年有*中心渔港后方基地一期工程、*发电厂五期扩建工程、*崇德山庄等10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
(三)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
1、强化政策资金引导。制定出台《培育“内生*”工作方案》,实施《关于加快推进全区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的若干意见》、《*区产业扶持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以《*市*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011年)作为指导和推进全区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的主要依据,按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产业划分标准,逐步建立以产业目录为导向的投资管理新机制。并围绕产业调整提升的目标和方向,在进一步梳理现行产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专门设立了产业扶持专项引导资金,从20*年起,每年安排1000万元的资金扶持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对发展新兴主导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培育行业优势企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整体竞争能力的支持力度和导向作用。
2、把服务业作为重点突破口。召开了全区服务业工作座谈会,新建和充实了服务业项目库、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名录库,开展了服务业“争先创优”活动,安排了132.7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比20*年增加31.8万元),完成了20*年各街道服务业考核指标设定和考核指标测算。以重点区块、重大项目为主体扶持塑造服务业品牌,全力推进服务业发展。葭芷物流功能区建设取得新进展,钟钢物流、中飞物流等项目进展顺利,天天物流网上交易市场正式启用;*先进制造业服务集聚区汽摩零配件产业服务中心建成,整体运作良好;核心商务区建设有新突破,新时代购物中心(一期)建成营业,乐购TESCO购物广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华府天地、凤凰铂金广场等大型商贸设施按计划施工;一江山岛战役保护性遗址开发旅游规划已通过评审,即将启动建设。
3、全力推进功能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仍然是今后优化工业企业布局、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20*年,区里已采纳我们的建议,重新恢复中断了三年的产业功能区块考核工作。目前,《*市*区20*年度产业功能区建设考核办法》已制定实施,产业功能区建设考核涵盖了我区可用于发展工业的所有9个功能区块,计划新开发面积1330亩,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625亿元,推动企业投入8.5亿元,新开工52家,投产27家。尤其在开发建设沿海工业功能区上,着力培育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积极利用前所5公里岸线及1500亩滩涂资源,按照准一级Ⅱ类标准,引进了6个船舶制造项目,并从完善区块功能配套角度出发,启动了*航道服务区及椒北物流中心、椒北石化储运物流中心项目前期工作。
4、积极向上立项争资,扶持发展新兴产业。*市水产品交易中心改扩建项目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300万元,*先进制造业服务集聚区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200万元,并列入*省首批服务业试点示范项目;*利源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大功率柴油机曲轴及大型锻件、星星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台节能环保智能变温陈列柜2个项目入选*省“千亿产业提升工程”(*市仅有的2个产业项目),并列入20*年*省重大工业项目前期计划;8个项目成功列入国家、省、市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其中,水晶光电大面阵高清数字成像系统滤光器件产业化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获600万元资金补助,海正药用植物制剂项目列入国家产业技术进步投资计划获新增中央预算内资金2900万元,海正年产8千克抗肿瘤药物盐酸博来霉素及制剂、水晶光电晶圆级红外截止滤光片等2个项目列入*省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大陈岛风电场一期、*市*污水处理二期与再生水回用工程2个项目列入*省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20*年重点项目;中国飞跃集团公司获*省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单位(企业)称号;*德鑫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通过了*省资源综合利用和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双认定;生猪养殖小区管理有限公司和畜牧公司的2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共获得130万元的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全年向上争取到的各类产业专项补助资金已达5228万元,比20*年增加4.2倍。
5、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在电子政务方面,与区政府信息中心共同推进全区各项电子政务工程,协助做好全区电子政务网络的升级改造工作。帮助区检察院、计生局、民政局和环保分局等部门编制信息化投资项目技术方案。为了更有效地保障网络安全畅通,制定了《*区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应急保障预案》和《*区通信网络安全应急保障预案》,组建了信息安全专家库,邀请安全专家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对区直各部门的网络安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发现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在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组织了信息应用技术交流活动,完成了网络互助培训平台的开发工作。并根据我区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建立以技术培训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产学研信息化合作平台构想,目前主体架构已完成,核心企业有海正、飞跃、强鹰、真空设备等集团公司,参加的技术专家来自*大学、苏州大学、*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预计2009年可投运,为我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四)关注民生热点,推动和谐稳定社会构建
1、加强价格监督管理。一是建立和完善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动态,对苗头性问题及时预警。全年共完成9大类82个品种主要商品价格数据的汇集分析,上报主要商品42批次数据资料。共刊出《价格监测信息》12期,市场价格快报36期。从10月下旬开始,通过《*晚报》媒体,对粮、油、肉、禽、蛋、青菜、瓶装液化气等11个品种的市场价格实行每旬制度。并深入开展调研分析,密切关注油、电价格上涨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就*市供水二期价格核定提出核价成本、水量确定、同城同价等15条意见和建议。20*年度,被市发改委评为全市价格监测工作先进集体。二是通过加强成本监审,坚持集体审价制度,促进价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价格机制,促进和谐发展。分别在2月、6月实施煤、蒸汽价格联动。及时召开椒北引水工程临时价格听证会,核定临时价格。适时调整瓶装液化气、管道气中准销售价格。完善了幼儿园收费、公交车票价、前期物业管理费、城区人行道停车收费、城市道路占道和挖掘修复收费及培训收费标准。认真落实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4家流通企业,7个品种实行商品调价备案制度。三是在巩固历年来清费减负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理和收费验审工作,全年共验审收费单位91家,验审收费总额43326万元,验审发现违规现象27起,责令整改单位4家,要求补办和更换收费许可证15本。获得了市发改委授予的20*年度全市收费验审工作优胜单位称号。积极落实有利于改善民生的价格政策措施,加强了农民建房市政设施配套费征收、义务教育阶段免除杂费、课本作业费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价格收费监管。制定实施《关于全面开展清费减负工作的通知》,及时落实工商等各部门减、免、降的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整顿规范价格和收费行为,进一步疏导价格矛盾。四是加大执法力度,组织开展了惠农价格和收费、电力价格、安全培训收费、秋季教育收费、成品油价格、假日市场价格、商品和服务明码标价等各项检查。全年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8件,查处违法所得404.13万元,罚款0.1万元,其中退还用户184.64万元,上缴财政61.86万元。完善硬件设施配置,充分发挥“12358”价格举报平台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受理各类价格举报件32件,已办结32件,办结率为100%,切实为民排忧解难。五是深入开展《价格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宣传活动,积极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重点抓好进农户、进医院、进社区的“三进”工作。不断完善涉农、社区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重新制作公示牌400块,及时发放到各镇、街道的行政村和社区;帮助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督促落实收费公示和每日收费清单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各级医疗单位的价格行为。六是积极争取入围*市中级法院认证机构登记名册,不断开拓业务领域,切实做好价格认证工作。全年完成各类价格鉴证、评估业务347件,鉴定金额2874.5万元。获得了市发改委授予的20*年度全市价格认证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重视粮食安全保障。扎实开展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及时做好粮食购销工作计划,研究制定储备粮油轮换计划,测算确定新增储备粮规模,不断探索粮食产销合作方式,与江西、安徽等毗邻粮食主产区签订了8000吨采购意向合同,为我区储备粮轮换建立了稳定的粮源。并根据粮油市场行情变化择机进行轮换,缩小新陈差价,仅此一项为财政节约资金80万元。同时严把轮换粮油质量关,重点加强了轮入粮油的质量检验。经过努力,保质保量完成了全年6197吨粮食、100吨菜籽油的轮换任务;建立健全了市场粮油价格监测体系,对全区20个粮食市场粮油监测点加强了粮油价格监测,及时掌握全区粮油价格变化动态,全年上报粮油监测信息48期。加强粮食流通统计管理,28家涉粮企业的统计质量逐步提高;组织全区粮食保化人员进行了4次全区性的“一符四无”大检查和一次粮食库存大检查工作,共检查3家粮食购销企业、4家粮食收储企业和储备粮库点10个,检查库存粮油1.4万吨,应急成品粮600吨,菜籽油150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开展粮食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抗台防汛工作,结合“百日安全生产”活动,以出租房屋为检点,以防火、防台、防汛为主要任务,先后组织4次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安全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对事故苗头及时进行处理。共投入27.5万元对章安、三甲等公司的粮仓和储油罐进行了修缮、维护,改善粮油仓储设施条件。*收储公司新建了药剂库,实行了熏蒸药剂集中保管。从而确保了局属粮食企业安全生产无事故;根据《*区粮食安全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粮食应急供应体系建设。按照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的原则和粮食应急加工的需要,完善粮食应急加工网络和应急供应网点,保证在应急状态下有效组织市场粮食供应,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积极主动开展区粮食储备中心建设项目的前期各项工作,项目规划选址、土地预审、环境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报批工作已完成。
为稳定我区粮食生产,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确保粮农增产增收,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支农惠农各项政策,积极开展为农服务。及时出台早、晚稻粮食收购价格,适时开展“订单粮食”和粮食敞开收购工作,继续实行预购定金发放贴息政策,全年早、晚稻粮食收购量达1000多吨,创近10年来我区粮食收购之最,被市贸易与粮食局授予粮食收购工作优秀单位称号;严格执行军粮供应政策,落实主席关于改善“三无”海岛粮食供应的指示精神,协助指导军供站采取“三统一、三定点”措施,执行“一批一检一报告”制度,确保军供粮油质量合格,提高军粮供应服务水平。
3、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指导和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合科室职能,将分散在多个科室的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归并到行政审批科,行政审批科科长及派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到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公。积极解决项目进驻中心和审批授权的关系,做到“能进则进、需进必进”,并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推行阳光政务,大力提高局工作和决策的透明度,将工作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在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做到应保必保,完成了试点的各项任务,为农户应对台风等自然灾害撑起了“保护伞”;开展了弃海渔民的社保问题调查,研究制定城市弱势群体有关社保、医疗、生活保障、招工就业等有关政策,参与制定了《*区原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等人员参加生活保障的意见》等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粮油批发市场和*农资贸易公司2家企业的资产评估已完成,改制方案已上报区政府,方案的可行性正在与相关部门协调。积极探索大陈粮管所改制工作思路,妥善处理原*面粉厂等已改制粮食企业遗留问题。协助粮食企业做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继续指导*水晶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二次改制”扫尾工作,促成三甲肉食商店改制,帮助完成二轻供销公司改制,协助政府及企业主管部门处理各类改制遗留问题,积极参与联谊公司改制指导组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五)立足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1、加强学习宣传教育。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以党员干部为重点、以集中学习为重要手段的理论学习格局,推动理论学习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推进学习型机关创建。通过中心组学习、发改论坛、《*发改》简报、专题报告会、领导授课、专家讲座、培训等多种方式,丰富学习载体,强化学习教育。同时,注重学与研的结合,与破解发展瓶颈、解决实际问题的结合,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积极组织参加全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创业创新理论研讨会及征文活动,报送的3篇文章均获奖;充实新闻通讯队伍,充分利用《*发改》简报、发改局区政府门户子网站、新闻媒体等,宣传介绍当前发改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好的工作方法,全面展示发改事业发展建设成果。积极配合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树立和挖掘各类典型,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在*改革开放30年影响力事件和人物评选活动中,由我局推荐的“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两项获*改革开放30年影响力事件提名奖;扎实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对机关和下属单位中的基层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和形势政策宣讲辅导。在惊闻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局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纷纷响应中央号召,共捐款和缴纳特殊党费10.2万元;结合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重品行、讲操守、增本领、提效率、转作风”专题教育读书会;紧紧围绕区委“两创”总战略,开展了推进“两创”“两年”工作汇报暨作风效能建设专题教育会,并紧密结合干部队伍的工作和思想实际,各科室查摆了思想观念、工作作风、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我为创业创新作贡献”大讨论活动,机关干部职工就如何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水平,优质服务基层,进行专题探讨。全体同志个个发言,人人表态,纷纷表示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要从我做起,服务群众要换位思考;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三届十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推进“五区”建设,紧扣发展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查找差距上下劲,在转变理念上使力,在理清思路上用功,在改进工作上动真,在提升水平上出招,重点围绕区委提出的“三个如何”开展了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鼓励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各种专业讲座、外出进修活动,共派出56人次参加省发改委、粮食局、物价局举办的定期培训班。此外,还适时开展了“五五”普法、依法治理教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进一步促进干部职工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培养高尚情操、高雅情趣。
2、修订完善规章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机关服务意识和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行政效率,提高为经济社会、为基层、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服务承诺制、失职追究制、绩效考评制等11项制度。为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出台了《*区发展和改革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实施意见》和《20*年*区发展和改革局反腐倡廉建设和作风建设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这次《规章制度汇编》修订涵盖了工作纪律、党风廉政建设、行政执法责任、财物管理、工会、计算机网络管理、车辆管理等制度方面内容,并涉及科室、事业单位工作职责的相应调整和补充,较修订前版本更加系统、详尽、规范和实用。其中,新制定出台的局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依照“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原则,明确了执法职能,规范了行政行为,并从范围、方式、程序、举报制度四方面进一步强化了责任追究机制。同时,制定计划,分解任务,将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纳入工作目标管理,完善出台了《20*年度局机关科室工作目标考核办法》。为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机关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贯彻实施机关党员先进性指数考核评价活动。
3、建立完善监督机制。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好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编制,将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承诺时限、联系电话、监督电话等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开展了一次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职工“谈心交流,共促和谐”活动,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机关干部之间谈心交心,规范班子运作机制,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设立意见箱、意见簿,召开意见征询座谈会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对征询到的意见进行专题研究,及时解难释疑;加强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对他们提出的建议、提案,专门成立工作小组进行解决,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4、扎实开展主题实践。紧密结合《20*年局机关加强作风建设、推行“一线工作法”实施方案》、《局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方案》、《局深入创建“人民满意机关”活动工作方案》,具体研究制定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方案,使主题实践活动内容具体,责任到位,目标明确。在蹲点调研促“两创”活动中,相应开展了十七大精神主题宣讲、指导村级组织换届、走访慰问、专题调研等工作,围绕“两创”撰写了1篇调研报告、2篇蹲点手记;在“结对联系、助推两创”活动中,同基层群众、项目单位进行零距离接触。不仅对蹲点的赞扬村开展了多次“走访”、“回访”,帮助该村做好村综合楼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而且组织局职能科室7位负责人,分赴十一塘围垦、*中心大道*段等重点工程,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对接服务,有力地推动了重点工程建设进展。还分类确定了大陈岛风电场、三甲盐田30家企业和处于前期阶段的利源重工等13个重大工业性项目,建立局领导联系制度;在“创业创新送服务”活动中,着重开展了三项特色活动:以“出点子、解难题、促发展”为主题的项目服务进工地活动,以“问需求、签订单、保供应”为主题的粮食服务进农户活动,以“送政策、减负担、促维权”为主题的价格服务进社区活动;在“创业创新民主恳谈和民主听证”活动中,重点抓住椒北水价听证之机,邀请社会各界19名代表就椒北供水有限公司提出的椒北引水工程自来水临时价格方案进行了讨论,促进了我区公用事业价格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在“创业创新破难攻坚”活动中,针对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政府基础性、公益性项目投资资金短缺问题着力进行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