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奉贤科技三年推进计划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奉贤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王崇贤
奉贤区科技兴区推进计划是全区经济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构成,也是贯彻落实《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促进科技事业的全面发展将有利于奉贤更好地融入全市发展战略格局,加快区域经济崛起,壮大重要科技力量,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展示奉贤新风貌。
一、科教兴区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奉贤区广大干部群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的精神以及市委八届四次会议精神,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加紧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努力向着“科教兴市”华山天险之路进军,有效提升了区域综合竞争力,推动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整体科技事业稳健发展;科技实力增强,产业优势逐步凸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科技服务深入扎实,科技创业氛围浓郁;科技兴农工作取得实效;各项社会事业的科技进步有了提升。
我区科教兴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全社会科技进步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有待加强;科技产业布局不够平衡;科技投入总量存在欠缺;提高市民科学素养的任务也相当艰巨。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两个“第一”的思想,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科教兴市战略,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以“创新、产业化”为主题,以科技体制创新为动力,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具有奉贤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对奉贤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体制创新,突破瓶颈制约。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各部门对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工作合力,健全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挖掘技术创新原动力,探索高技术产业发展新机制。
2、坚持政府引导,完善市场机制。发挥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引导和逼迫的激励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搭建社会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示范效应,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发展。以人为本,大力培养、吸引和集聚科技人才,完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
3、坚持统筹兼顾,实现重点突破。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科技进步意识,改善科技企业、科技人才成长环境。把握本区重点产业发展导向,着力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壮大重要科技进步力量,整体推进科技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
到2007年,完善奉贤区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成果和产品;塑造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知名科技企业;建立和完善若干个功能互补的高科技园区;培养、凝聚和吸纳一批优秀科技人才。到2007年全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
(二)任务
——产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围绕我区“四六七”产业布局,重点攻克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标准技术,使我区输配电、现代通信、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生态农业、物流装备产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现代化,建立新型现代的制造基地。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体系,建立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为支柱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大幅度提高;高新技术产值力争占工业总产值的15%以上。大力扶持科技型企业,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实施科技“新苗”企业扶持计划,促使我区科技企业做大做强。优先扶持年销售额1000万元左右,销售额利润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通过3-4年时间能够形成4000万元以上生产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通过阶梯培育使我区市、区两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20家,形成具有规模经济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全面提升运行效能,提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和推广工作;大力促进知识产权技术和成果的实施及产业化;完善保护制度,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合理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努力提高我区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快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建立实时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应急和预警机制;推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大力加强各级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自身建设。
——建立具本土资源优势的现代农业框架。大力发展种源农业、外向型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发挥郊区农民增产、增收的示范效应,处理好“三农”关系,为广大农民谋福址。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强化要素积聚优势,建好一批农业产业基地,构筑科技兴农平台,强化都市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体系,通过系统化大生产经营模式,充分发掘和拓展都市农业的产业功能和外延性经济功能,并运用市场机制,形成能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经营机制。
——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形成以镇、街道社区、学校为枢纽向各行业延伸拓展的科普网络。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贯彻落实《科普法》,推动科普工作进入法制轨道。实施“奉贤区科普工作行动计划”,建立科普激励机制,认定扶持一批科普基地,建立科普场馆,开展专项性的科普活动,利用网络、媒体在更广的层面上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社会氛围。
——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财政资金用于科技投入的总量不断增加,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区本级科技三项费用占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的比例到达2%以上,形成企业自主投入自主创新的机制。一般科技企业每年的科技投入力争达到当年销售收入的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投入力争达到5%以上。全社会科技研发(R&D)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较大幅度增长。
——构建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培养一支专业化的技术创新队伍,造就一批懂技术、精管理、善经营,适应市场竞争的科技型企业家和能够解决重大系统工程技术难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专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先进技术跟踪和关键技术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1、瞄准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对本区高技术产业有决定意义的技术预见和技术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施有利于推进奉贤经济加速发展的科技项目计划,加快产业链间互补整合,积极跟踪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最新成果,推动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的产业化。
2、根据我区产业导向,围绕电子信息、通讯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发展领域,拓宽技术创新源头,加快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特别是上海化工区奉贤分区、上海综合工业区、闵奉出口加工区内大项目的实施。
3、找准目标,寻求突破。在科技项目层次上廓清来源、层次、等级,以国家、市、区三级创新基金计划项目、高新技术成果项目、重点新产品和火炬计划为引导,通过财政资金及企业投入共同作用,扶持一批技术处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的高科技项目,加强科技企业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攻关、引进、吸收、消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化实施能力、规模经营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4、加强科技创新软环境建设,引导企业实施创新项目过程中,在技术改进、管理方式、质量控制、市场渠道等内容的完善和进步,树立科学管理、科技进步的企业发展观。对承担项目的主要科技人员创造宽松工作和生活环境,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激励他们的持续创新蕴能。
(二)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壮大重要科技力量。
1、集群创新,扩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围绕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根据我区“四、六、七”产业布局特征,以七大产业基地为中心,汇聚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产业衔接、辐射明显的新型产业体系。在促进电子通讯、电力装备、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等优势产业的同时,在燃料电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有所突破,加强成熟技术的集成创新、融入本土特色的创新,形成整体的创新优势,提升我区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和能级,建立布局合理、权重突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到2007年,我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争取达到120家,实现销售额120亿元。
2、塑造产值高、规模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创造条件使高科技“领军”企业脱颖而出。到2007年以数家高科技“领军”企业为先导,在先进制造技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技术四块重点高新技术领域,通过帮助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形式领衔实施一批重大技术专项计划,使之成为我区新经济的领头羊。
3、培育“新苗”重点民营科技企业。将区内重点民营科技企业纳入发展体系,每年滚动扶持若干家符合支持条件极具潜力的企业,帮助企业引进技术、培养人才、科学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对在实施期内效益明显提高的企业,在政策上、项目上、资金上给予集中扶持,促进企业滚动发展、快速壮大,成为实力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到2007年重点扶持成长性良好,属地化、实业型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通过3年时间使每家企业达到5000万元的规模,成为管理制度完善、技术装备先进、市场定位准确、竞争力明显、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性企业。
(三)加强科技兴农工作,建立都市现代农业体系。
1、增强以奉贤现代农业园区为主的示范、辐射效应。抓住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经营,在农业产业化组织形态上进行创新,积极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公司+农户”、“市场+企业+农户”型龙头企业。
2、突出优势产业,培育区域性支柱产业。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市场适销的高附加值经济作物;调整优化养殖业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和生态养殖。抓好林果、特种水产、特种禽、出口蔬菜四大优势产业,加快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进程、以成为区域性的支柱产业群。
3、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积极实施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和优质水稻良种栽培技术,保护和加强“三高”粮田建设,确保粮食正常供应。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都市重大农业科技资金,保障农业健康发展。设立重大农业科技专项经费和重大疫情专项经费,以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及防范和控制突发事件。重点支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能明显带动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科学家队伍,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开发一批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
5、实施、建立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形成区、镇、生产场三级检测机制,建立农业信息体系、管理信息系统和质量监测体系,为市民提供优质、放心、安全的农副产品。
(四)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环境。
1、全面贯彻知识产权战略。按照《上海市知识战略纲要》要求,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研究和制订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政策,掌握动态、把握重心,调动各方力量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工作氛围,使之适应“科教兴区”战略的总体部署。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确立企业在知识产权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大力推进专利试点、示范企业培育工作。争取认定市级知识产权专利管理试点及示范企业8家,培育扶持区级知识产权专利管理试点企业20家以上,专利示范企业15家以上。积极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工作步骤、目标、策略,动态跟踪,耐心指导,提升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专利资助、奖励措施,依据《上海市专利资助办法》,制订相匹配的扶持方法,更好地激励发明创造和原始创新工作。3年内申请总量达到3000件以上的基础上,使授权数达800至1000件。促使企业走上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道路,使一批高起点的核心专利技术推陈出新,点面结合形成联动效应。
3、探索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新路,通过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平台形成互动,构筑一条面向社会、沟通企业的便捷通道。帮助区内主要行业建立专利特征数据库,并通过市场化、产业化途径,以推介会、会、对接会等会展形式促成专利技术与产业化两者的对接,使专利授让和成果转化相契合,使专利技术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4、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工作。通过开展打击惩处专利侵权、假冒伪劣等活动,维护相关权利人合法利益,净化商品流通领域的环境。认真处理涉及专利纠纷投诉案件,初步建立知识产权应急处置制度。继续做好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培训工作。对青少年学生结合素质教育进行知识产权知识教育,创建青少年知识产权创新示范学校3家。同时结合“4.26”知识产权宣传日、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多方宣传,营造氛围。
(五)完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构筑良好的发展环境。
1、以市级孵化器——奉浦现代农业专业孵化器为中心,力争使孵化器的创新示范和辐射效应功能充分释放。根据本区的资源、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积极创办专业孵化器,提高孵化器的发展质量,通过全方位的服务来营造适于科技创业企业迅速成长的环境。紧密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连接,提供相关中介服务,实现与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资、经济技术咨询、人力资源、财务、法律事务和商务策划等机构的链接和引入。到2007年争取孵化基地总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以上,并逐步形成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聚集一批高水平的创业人才,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同时加强信息沟通,让各种所有制企业集团,投资主体通过资本市场提早进入孵化器,寻找合作投资伙伴,实行投资期权计划,提前介入新技术、新成果和新企业的投资计划,找好对象,缩短孵化周期,迅速使孵化扩张做大,政府则通过对有倾向性的资本对接孵化项目,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或匹配资金支持。
2、根据我区科技发展主战略要求,结合土地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目标,专门辟出地方资源,设立科技产业化特色鲜明的发展基地,成为新型工业化先导区、项目转化的示范区及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到2007年,建立若干个规模相当、特色鲜明、技术优势明显的产业化基地,在政策平台、资金平台、环境建设上,给予基地内的项目和企业重要扶持,争取有利资源,创造宽松环境,吸引一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承担企业在基地加速发展。使基地成为我区六大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的智力支撑,探索基地+资本+重大科技项目的融合模式,同时推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与政府引导的良性互动。走出一条“项目起步、突出重点、立足产业、滚动发展”的路子,成为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的中心枢纽和科技项目集群培育,高新产业发展的高质量生产力促进中心。
3、利用上海市建成的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改善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创新资源品质、降低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成本。引导科技企业借助上海科技研发公共服务系统及“一网两库”等资源,使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效能。畅通产学研联盟信息渠道,建立相应的科技信息综合数据库,发展与科技咨询、检索机构互联互通的科技网络终端查询系统,尽快建立我区科技系统为广大企业、科技人员服务的科技数字图书馆和科技文献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根据产业优势、行业特点、技术要求,通过政府配置、企业参与,建立我区为高新产品在设计、研发、调试、检测过程中急需的有共性功用的先进公共科研及技术测试平台,以提供规范、科学、诚信的技术服务,为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及先进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六)加强科普事业建设,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1.通过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在组织、指导和统筹协调区科普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各镇科协、区级学会工作网络切实贯彻落实科普法,用好区科普专项资金,镇财政安排镇级科普经费入预算,展开争创“1+40”科普示范工程。即1个市级科普示范社区,10个区级科普示范小区、10个区级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10个区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10个区级科普示范企业。
2.加强科普设施建设,满足公众高水准的科普需求。在南桥新城和奉城中心镇城区建成2座公共科普电子画廊,中心城区设有公众科普活动主题场馆;建立1座具有现代科技教育和展示功能的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在各镇、社区、街道,建成一批科普影视室、科普活动室、科普展示厅。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3.利用“科技周”、“科技下乡”等大型群众性科普活动,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各种活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人文素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信息渠道的宣传优势,通过专题科普片、科普专栏、科普网络虚拟平台等载体,营造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生活方式的强大舆论氛围。
4.加强科普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科普志愿者队伍,扩大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建立一支科普讲师团队伍,定期举办高质量的科普报告会;建立一支社区科普指导员队伍,提高社区、街道的科普层次、质量。
5.联合教育部门,整合科技教育资源,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向纵深发展。积极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普基地、少科站的中心作用和辐射功能,积极培养、组织、鼓励青少年参加区、市乃至全国的各项科技比赛和科普活动,争取获得优异成绩。
五、实施和评估
1、实施和执行科技兴区推进计划。各镇、园区和科技企事业单位要将实施推进计划列入议事日程和发展目标,增强实施科技兴区推进计划责任意识,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对照各项任务和目标,把科技兴区推进计划落实到位。
2、健全科技兴区领导体制。成立“科教兴区”领导小组,健全组织领导体系,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挂帅,协调落实具体实施措施,从而促进社会化科技创新体系发展。通过领导、决策、咨询的共同作用,建立起科技创新六个机制,即科学、高效的决策、咨询机制;快速协调的审议机制;独立、完备的评价监督机制;合理、优化的资源配置机制;产学研联盟结合机制;基于人才为核心的创新激励机制。
3、建立科技兴区推进计划实施情况评估和考核制度。2005年起,评估工作每年进行一次,组织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界专家参加的评估小组,对计划量化指标的实现、各项计划措施的效果以及企业技术创新成效、公众科技进步意识提高等,进行综合的、全方位的、科学的评估。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工作指导和监督,同时建立对各镇(街道)和科技兴区涉及单位的考评制度,优化科技发展计划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使科技贡献产出效能,推进科教兴区工作向纵深发展。
本推进计划可以根据上海市科教兴市战略以及本区未来发展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