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

*市所辖县区的信息化建设是*市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的决定》(南发〔*〕11号)文件精神,落实《*市“十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南府办〔*〕116号),加快*市信息化建设整体步伐,根据《*市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南府发〔〕7号),现对推进*市县区信息化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县区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县区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遵循国家、自治区和我市信息化建设指导方针,围绕我市“十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以“标准统一、条块协调、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宗旨,以网络为基础,以应用为重点,以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化软环境为保障,大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人民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应用,提升辖区管理、生产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建设,加快社会发展。

县区信息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原则。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牵头,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组织推进、统一标准、政策导向等作用,通过政务信息化和行业信息化试点,带动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来加快信息化建设。

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原则。各县区要按照全市信息化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县区现有的信息化基础条件以及发展战略,对县区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实现与市信息化总体规划的衔接,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抓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信息化的推广应用,以应用和需求带动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促进县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分级负责、整合发展原则。加强与市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其他各县区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联系,发挥各自优势,分级负责建设县区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有效整合和充分共享各县区的信息资源,以发挥其整体优势。

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县区信息化是*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县区应该立足实际,抓好辖区内公共应用系统的应用与培训,抓好特色信息化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克服“大而全”思想,减少重复投资。

二、县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县区信息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实现*市“十五”信息化建设目标与任务,加快步伐,持续发展。

县区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是:调动和依靠各方面力量,突出重点,高标准、高起点地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2010年完成以下任务:实现城镇和乡村语音、数字和广电网络的全覆盖;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工程,推进政府信息化,基本实现政务网络化办公;通过在各行业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广大农村能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享受农业信息服务,能初步开展农产品网上交易,企事业单位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能初步开展在线商务服务;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县区所属中小学校实现“校校通”、课件资源共享和多媒体教学;通过整合政府公众服务业务,推广电子社区应用,做到便民服务,并加大信息化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力度,推广建立覆盖社区的信息化培训体系,基本普及居民信息化知识与技能。

县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设和完善信息基础网络

协调组织电信、广电、移动、联通、网通等网络运营商,加快辖区内语音、数字和广电骨干网络的建设,实现社区、乡镇、村屯的“最后一公里”网络覆盖;积极引导和鼓励个人和企事业单位通过各种方式使用语音、数字和广电网络,鼓励家庭、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宽带接入互联网。结合本县区实际,可在必要、安全的前提下搭建移动办公环境。

(二)建设和整合统一的县区电子政务网络

各县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可能,以业务和应用为导向,建立起连接县(城区)、乡镇(街道)、村屯(社区)的政务信息网络系统,构筑辖区内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并以统一的出口和市电子政务网络互联;县区政务网络平台的维护和运行根据县区的实际情况,可选择自主维护、外包或者托管等方式。

(三)推广使用电子政务公共应用系统

大力推进由市统一组织开发的公共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在本县区的使用,即内网网站及办公自动化系统、通用公文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政务信息系统、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等系统的推广应用。

(四)逐步建设和完善县区政府部门业务系统

县区各部门要加强与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共同规划和建设好相关的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和业务系统(如项目数据库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统计信息数据库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社保医保等五保系统,人口数据管理系统等),实现资源共享和经验共享,减少重复投资。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较为成熟的情况下,逐步将部分政务工作搬到网上,实现网上办公。

(五)建立县情/区情数据库系统

建立和完善县情/区情数据库系统,对辖区内地理信息、资源信息、法人信息、工农业产品信息、服务业信息、社会经济信息和科教文卫体信息等进行采集和加工,并通过市政府网站、县区政府网站、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呼叫中心系统、信息服务终端)等途径进行。

(六)建立面向社会的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各县区要建设、运行、管理好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各自的二级网站,落实相应的人员与机构,定时更新政务及相关服务信息,不断增加网上政务服务的内容。

(七)抓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

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应用。加快农业信息采集网建设,收集、开发和利用各种农业产销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统计信息、乡镇企业信息和农业的预测预报信息;建立土地的基本数据和动态数据库,为农田及作物建立育种、灌溉、施肥等有效指导,实现节能、降耗、增产的信息保障系统;抓好农业信息服务,做好信息进村入户工作,以农业信息服务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种植专业户、农业专业协会上网;积极推动农业电子商务服务。

(八)抓好企业信息化工作

通过示范效应,推动有条件的直属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通过使用业务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提升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水平;通过在研发和生产各个环节中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产品数据管理(PDM)、MRPII/ERP等先进的信息应用系统,实现企业研发与生产的信息化;通过使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和电子商务技术等提升企业采购销售系统的市场化水平;大力鼓励企业上网,积极倡导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九)提升服务业信息化水平

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是“十五”期间市信息化工作三项示范工程之一,县区要把推动商贸企业的管理信息化与电子商务、餐饮宾馆和旅游业的信息化改造、社区服务信息化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同时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服务业的信息化改造及全市现代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有条件的县区,可根据自身实际,规划和建设现代物流信息平台。

(十)培育并扶持辖区内的信息产业

有条件的县区,可以建立信息产品销售市场;各县区可以根据自己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结合*市的总体规划,重点培育和扶持辖区内的软件企业、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和信息服务企业。

(十一)抓好教育信息化工作

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进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按照全市规划,配合市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及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建设好辖区内的教育专网,实现辖区内中小学校的“校校通”,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

(十二)加快电子社区建设

进行电子社区建设可以方便群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信息化成果。要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和引导相关企业,对辖区内基础较好的社区,进行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建设社区服务信息系统,提供家政服务、房屋维修、防火防盗、监控报警、水电气数据自动采集、家庭医疗保健、社区文化娱乐健身活动等业务,积极拓展网络银行、一卡通、视频点播、宽带接入、电子书城、电子商城等新业务,最终使信息消费和电子商务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市社会应急联动平台,建立和完善区县应急救助与非应急求助体系。

(十三)做好信息化宣传培训工作,普及信息化知识与技能

应制定县区信息化知识普及宣传计划。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及各种宣传手段,对辖区广大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普及信息专业知识,强化信息化意识。

要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切实有效地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展电子政务知识与技能培训。重点针对全市公共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内网网站及办公自动化系统、通用公文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政务信息系统等)进行培训。

制定公务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标准和培训计划,制定考核标准和制度,编制培训教材,落实培训机构;要大力推广建立覆盖社区的信息化培训推广体系,使社会和公众掌握信息技术和技能,享受便民的电子政务服务和便捷的电子商务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和办事效率。

三、加快县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与领导,推进具体工作

各县区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信息化对县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认识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推进具体工作,首先要健全领导机构,各县区要成立以县区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称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办公室的设置要做到编制、机构和经费的“三落实”,并赋予管理和协调本县区信息化工作的相关职能。

要制定和完善信息化工作制度,落实责任制,强化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按时完成。

要加强与上级信息化主管部门(*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其他各县区主管部门之间的互动与协调,形成“全市一心”的信息化工作整体合力,保证县区信息化建设按照我市和县区发展规划,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

(二)专项投入与多渠道筹资相结合,保证信息化建设资金

县区要将信息化经费纳入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财政上确保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积极争取上级各有关部门的经费支持,并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辖区内行业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进程。

(三)建立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

信息化建设需要大批优秀的管理与技术人才作保障。县区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要立足对现有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对各行各业人员进行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重点对在职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专业人员、信息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或继续教育,培养一批精通信息技术、业务及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加大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引进、培养和造就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逐步在本辖区形成丰富的信息化人才资源。

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引进。要更新观念,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引进高素质的信息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