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意见

*7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多种灾害频发、旱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呈现出经济发展、产业兴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但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目前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保持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力度。

*8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是: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8]1号)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全力打好农业灾后恢复生产硬仗,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着力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着力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8年要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380亿斤以上,确保农业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一、全力打好农业灾后恢复生产硬仗

近期我省遭受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侵袭,造成农作物受冻、养殖业受损、林果业损失严重。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坚定必胜信念,把全面恢复灾后农业生产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要及早做好春耕备耕的各项准备和服务工作,及时抓好春熟作物的中后期田间管理,强化农资市场管理,通过扩大夏粮、秋粮生产,把春粮损失补回来。要抓紧恢复和增加蔬菜生产,抓好畜禽养殖和疫病防控,尽快恢复渔业生产。要全力抓好林业生态恢复,安排苗木采购专项补助资金,抓紧落实造林种苗,加快损毁林地的补植补造,加强林政资源管理,加快受损木竹的清理和加工利用,对企业收购受损木竹贷款给予贴息支持。大力发展林下产业,加强林业技术服务,努力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要精心做好果树灾后护理,组织好优质果树苗木供应,进一步提高果品储藏、保鲜、加工能力,加快修订完善果业发展规划,确保果业生产稳定发展。救灾工作切忌一般化,要突出重点,科学指导,广泛宣传农业应用技术知识,着眼长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做好农业灾后重建工作,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在摸清核实灾情的基础上,科学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精心做好妥善安排受灾地区农民群众生活、恢复农林业生产、修复农业基础设施等工作,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正常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奋力夺取抗灾救灾、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全面胜利。

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走以工带农、以工促农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重点发展粮油、生猪、禽类、水产、油茶、毛竹、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加工业,增强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储存、保鲜能力,尽快把我省建设成为安全优质高效的、富有特色的全国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省里重点抓好10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和10个与之相配套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设区市重点抓好100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和100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市、区)重点抓好1000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和1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省财政新增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能力强、带动农民增收多的龙头企业发展。采取财政贴息和风险保障等方式,鼓励金融部门对龙头企业贷款,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向农业产业化领域集聚。继续实施农业大开放战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以引进农业产业化大项目为重点,发展一批优势产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壮大一批外向型龙头企业。对引进外来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市、县,在建设用地和资金支持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

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抓紧做好实施办法的立法工作,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扶持和信贷支持力度,抓紧出台税费优惠等配套政策,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切实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法权益。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相对接。加快建设一批与“双十”、“双百”企业相配套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突出抓好“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

三、切实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

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组织好春耕生产,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年活动,认真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实施粮食战略工程,抓好环鄱阳湖、赣抚平原、吉泰盆地、赣西等“三区一片”55个水稻主产县(市、区)为重点的水稻生产,着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大力发展油菜等油料作物生产,培育油菜优势产业带,继续实施低产油茶林改造工程,增加油料产量。扩大水果、茶叶、蔬菜、棉花等高效经济作物面积,提高经济效益。

大力促进生猪等畜牧业发展,加强20个生猪重点县、10个家禽重点县和10个牛羊重点县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标准化畜禽养殖基地,全省新增生态畜牧养殖小区1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个。积极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稳步增加大宗水产品产量,大力发展特色渔业,加快优势水产品和出口水产品发展,积极发展休闲渔业。支持农垦企业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示范带动周边农村的农产品生产。

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力争建设15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新增标准化建设面积300万亩,鼓励出口企业采用国际标准进行全程标准化生产。按照安全、优质、环保、高效的要求,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快培育和壮大名牌农产品。

四、增强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能力

严格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组织制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完善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抓好农产品安全生产指导与培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保证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切实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直接把良种良法送到农民手上。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在全省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植保、水稻机械化插秧配套、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柑橘早晚熟良种及配套、秸秆生物气化生成沼气、毛竹竹腔配方针注施肥、高产良种油茶丰产组装等10项成熟的实用技术。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新模式。加大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的扶持力度,改善工作条件,完善服务设施。

大力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抓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村建设,继续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继续实施“百万中专生培训计划”,重点培养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和村组干部等。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选拔招募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鼓励高等学校农林水类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

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集中力量抓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禽流感和口蹄疫等疫病防控,强化快速诊断和应急反应。切实抓好免疫工作,对列入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施免费强制免疫,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机制。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并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继续实施植保工程,强化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综合防治,加强植物疫情监测防控.

五、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力度,在汛前基本完成348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实施我省列入国家专项规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确保用三年时间完成新一轮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抓好1-5万亩圩堤除险加固,汛前完成长江干堤加固整治续建工程建设。实施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二期工程建设。要根据近几年来我省旱情频繁、旱灾严重的新情况,抓紧研究抗旱工作的总体思路,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人工降雨工作。要着力抓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将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和小型排涝设施建设纳入补助范围,以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兴建山区小型抗旱水源工程。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规模。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方式,鼓励地方和民间投资新建小型水利设施。推进赣抚平原等12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建廖坊灌区,启动中型灌区建设,加快农村泵站更新改造,力争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4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0万亩。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质量不降、用途不变。强化农村土地管理,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将农用土地转为建设用地,加强农民住宅建设管理。继续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切实抓好土地开发整理,加大工矿废弃地、采矿塌陷地、闲置宅基地复垦整治力度,力争造地6万亩,整理耕地72万亩。继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争改造中低产田80万亩,建设标准化农田40万亩。通过国土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力争新增耕地10万亩。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收入,要重点支持基本农田建设、灾毁耕地复垦和耕地质量建设。

积极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加快先进适用、生产急需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重点加大水稻机插秧推广力度。完善农业机械化税费优惠政策,对从事田间作业的拖拉机免征养路费,农机跨区作业继续免费通行。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扶持发展农机大户。

六、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抓好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和销地大型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举办多种形式的农产品促销活动,培育壮大农村各类流通服务组织、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建设农产品网上展示购销平台,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农产品营销服务职能,广大乡村干部要为农民和企业及时提供农产品市场供求等信息服务,减少农产品销售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启动农产品出口促进计划,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储备体系建设,完善吞吐调节机制,引导企业建立商业性储备。

进一步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覆盖率,继续提高农家店服务功能。支持供销合作社加快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鼓励商贸、粮食、农资、邮政、医药、文化等企业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加强“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报和气象服务能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

七、加快推进农村绿色生态建设

围绕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的目标,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全面推进平原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在完成原定300万亩造林任务的基础上,新增造林面积*万亩,力争因灾损毁的林地全部造上林。精心组织实施长防林、珠防林、血防林、生物能源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在全面核查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以完善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为契机,大力发展油茶、毛竹、林果、茶叶等经济林,加快低产低效林改造。

抓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现有公益林的保护管理,确保面积落实、资金补偿、管理责任到位。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纳入中央和省补偿范围的公益林补偿标准,对“五河”源头和东江源生态保护成绩显著的县(市、区)进行奖励。抓好林地管理,禁止采挖春笋、禁止重灾县采割松脂、禁止重灾县采伐非受损木竹;能继续生长的受损木竹一律不准采伐,当年不能补植补造更新的林木一律不准采伐;停止对野生植物的采集、移植审批和放行。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开展采砂专项治理,恢复和提高“五河”、鄱阳湖生态功能。切实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年内完成治理面积300万亩以上。

加强农业节能减排工作,鼓励发展节约型、生态型、循环型农业,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支持农民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发展食用菌生产。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利用荒山、荒坡等,发展生物质能源作物。积极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

八、加大“三农”投入和农业支持保护力度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引导要素资源切实向“三农”倾斜,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新增财力继续重点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倾斜。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

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继续实施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和畜禽良种补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将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到所有农业县。采取“一卡通”的方式将财政补贴直接兑付到农民手中。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继续对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格。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扎实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挪用、截留、贪占支农资金的现象,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资金使用到位。

九、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在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增收潜力的同时,拓宽农村外部的就业增收空间。以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为引导,着力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县域块状经济。把发展县域经济与推动农民就业相结合,突出发展县工业园区和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容量。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转移就业,年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4万人,其中面向省内工业园区培训3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8万人,其中省内转移30万人。完善对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会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在劳动合同、工资保障、职业安全、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为农民工家庭提供子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

继续抓好180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整村推进,不断提高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水平。继续开展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的居民异地搬迁扶贫,将移民搬迁扶贫范围扩大到41个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县,全年移民搬迁5万人。实施好“雨露计划”,完成6万人的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继续实施产业化扶贫,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和基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扩大以工代赈实施范围,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社会扶贫,省直单位要认真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市县要组织更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定点扶贫,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扶贫开发。

十、探索整体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加强“三农”工作有机统一起来,把壮大经济实力与富裕百姓有机统一起来。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以农民增收为目的,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基本途径是发展特色农业,进行综合开发,实行产业化经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要重视农业就要发展工业,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要加快农业发展,就必须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基本目标,进一步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力,壮大县域经济实力。选择部分市、县,开展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

坚持并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推进工业反哺、城市支持、企业带动、社会帮扶,加快“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步伐。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促进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要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对农民群众的服务,引导城市资金向农村流动,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十一、下大力气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运行模式,继续采取省、市、县共建的方式,选择9000个自然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以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为首要任务,加大“一村一品”和产业化建设力度,力争60%以上的试点村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坚持不懈地抓好以“六改四普及”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建设,重点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等问题。创新机制,抓好农村新社区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确保全年解决1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硬化农村公路1万公里,行政村通水泥路比例超过80%;加快农村特别是滨湖地区渡改桥工程建设,推动县乡公路改造工程进度,进一步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发展。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推进水电电气化县建设,实施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加强村镇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创建“绿色家园”行动,抓好以村镇道路硬化、房前屋后绿化、周边环境净化为主要内容的村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抓好自然村整治建设的同时,要探索集镇整治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十二、加快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公共事业

着力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在普遍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基础上,免费提供教科书,大幅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前一年达到中央要求的农村义务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选派和组织城市教师到农村交流任教。

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实现全省农村地区全覆盖。继续实行农村医疗救助,将新增农村低保对象全部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围。积极改善县、乡、村卫生医疗服务条件,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及药品快速检测工作。加强农村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在血吸虫病流行区,要加快改水、改厕、建沼气池,封洲禁牧,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推行以机代牛、肉牛圈养,*8年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投入,大力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千方百计控制政策外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切实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农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维修进行补助。继续推进农民群众免费看电影、看演出、开展文化活动等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继续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和通宽带网络工程,积极开展“农家书屋”建设,广泛开展农村体育健身活动。

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扩大农村低保范围并适当提高财政补差标准,增加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对象,对农村低保常补对象住房维修改造进行补助,改善农村敬老院设施。增加农村离任老村支书、村主任生活补助。资助农垦企业务农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继续提高国有农林水困难企事业单位中未参加养老保险、且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低的退休职工生活补助水平。重视和关心农村老年人,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十三、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切实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认真开展延包后续完善工作,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到户。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期内不得调整、收回农户承包地的法律规定,切实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做到土地流转公开化、透明化,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要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登记、备案等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继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试点,规范征地程序,提高补偿标准,逐步建立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土地征收征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宅基地整理等工作中,要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格审批管理,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十四、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围绕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明确乡镇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将更多精力转向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理顺省、市、县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所有乡镇全部推行“乡财县代管”,开展“村账乡”试点;增强基层财政实力,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巩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继续开展重点领域农村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快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规范引导民间金融。继续推进农业银行改革,加大农业发展银行支持“三农”的力度,进一步发挥开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支农功能。加大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力度,强化对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信贷服务,全面推广农民建房贷款,扩大农民小额信用贷款的受益面。全面开展林木火灾保险,实施好能繁母猪保险,积极探索其他农业政策性保险品种,并对保险保费给予补贴。加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继续做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支农工作,加快组建林业担保机构。

巩固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全面完成主体改革验收工作。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加快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大力推行林权证抵押贷款,改革木材采伐管理方式,积极组建林业“三防”协会和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全面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清理和整合林木加工企业优势资源,加快建立有利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农增收的长效机制。

整体推进粮食流通企业改革,积极探索市场化条件下粮食购销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粮食宏观调控,保持粮食市场稳定。深化国有和集体所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核发水利工程产权证制度和水费核定及征收机制,推动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实施好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全面免除农工承担的土地承包费,切实减轻农工负担。

加快对乡村债务的清理,在锁定旧债、制止新债的前提下,区分性质,分类进行处置。重点抓好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审核化解试点工作,按照以奖代补的办法,支持各地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通过增加财政投入,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

十五、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管理

进一步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享有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完善一事一议制度,保障农民群众依法管理农村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健全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制度,扩大公开内容,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在农村广泛开展基本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农民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行使权利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探索新形势下乡村有效治理的途径,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农民权益机制,发挥农村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和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推进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做好新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完善农民自治组织,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深入开展平安农村建设,加强农村警务和消防工作,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活动,推进多种形式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和节俭意识,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尚。

十六、加强和改善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断深化对“三农”工作的认识,认真履行对“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切实把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供给、稳定市场物价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要认真落实中央制定的各项农业和农村政策,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和干部配备等方面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调查研究和监督指导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科学把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提高领导“三农”工作的水平。

全面巩固和发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和不断创新农村党的建设。继续开展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为内容的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在农村继续实施以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和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内容的“三培两带”工程。重视和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选好配强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加强对乡镇党委书记、村支书的培训,支持发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要十分理解和关心爱护农村干部,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村干部的报酬待遇,逐步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离职补偿制度。制定鼓励政策,组织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和当“村官”,选派县乡年轻干部到乡村任职,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工作力度。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建设等问题,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