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信息三电一厅建设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为认真落实农业部“三电合一”农业信息工作座谈会精神,促进全市农业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现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加快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两大任务,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市情,抓住机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互联网信息传媒为载体,以信息收集、为突破口,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大力推广农业信息“三电一厅”模式,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提供全程信息服务,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二、实施阶段和步骤
(一)第一阶段(*5年9月一*6年7月)
依托现有基础,建设完善市、县信息服务平台,重点建设乡镇信息服务大厅和村级信息服务室,夯实农业信息化基础。
1.努力完善市级信息服务平台
(1)提升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充实完善果、牧、林、烟、菜、
菌、药、草等8个技术数据库,建设科技成果、农业专家、农民经纪人、农业生产资料、质量标准、龙头企业6个数据库。要搭建先进的处理软件及数据库平台,通过互联网和社会共享资源搜集整理数据,开展本地数据的采集整理工作,建成先进的农业信息采编系统。
(2)完善农业热线电话咨询。开发完善“96398”热线电话人工咨询、专家在线、统计分析、数据管理、录音记录、语音合成等功能,组织高素质的农业专家咨询队伍,拓宽服务领域,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市场信息、政策法规、文化教育等多方位的信息服务。
(3)加强核心网站建设。进一步做好黄河农网和优质果品网、畜牧网、蔬菜网、食用菌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等专业骨干网站的更新维护,提高技术手段,增加信息容量,提升网络服务水平。开发视频文件下载和在线播放系统,实现农业科技视频节目网上播放。
(4)健全电视节目制作。完善农业科技电视节目制作平台,加强人员培训,围绕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合量、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和热线电话反映的共性或热点问题,制作专题节目,力争每周制作一期农业科技节目。组织开播农业电视栏目,每周播出3次以上,广泛普及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5)建设农业部门网络办公系统。开发完成农业系统市、县、乡三级网上办公系统,实现远程文件签发传输、信息资源共享等,提高办公效率。
2.完善县乡信息服务平台
(1)突出抓好乡镇农业信息服务大厅建设,在*5年底前完成60个,全部临街建设,确定专人负责,成立专家咨询组,由办公式服务转向窗口式服务,配备电脑、投影机、数码相机、DVD、电视等设备,为农民群众开展综合性农业信息和科技服务。建成500个村级信息服务室,配备必要设备,可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一并建设,同时建立一支较高素质的乡村信息员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向农民开展免费信息咨询和。
(2)做好1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20个农业龙头企业和3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信息网点建设,向农民开展信息服务,同时作为农业信息采集点。
(二)第二阶段(*6年8月一*7年12月)
到*7年底,全市农村电脑拥有量达到3万台以上,上网农民10万人以上。在全市真正实现电脑、电视、电话“三电一厅”的农业信息服务立体交叉覆盖,“三电一厅”模式广泛应用并发挥实效;市、县、乡、村四级信息网络体系上下畅通、运作灵活、服务全面,形成现代农业信息化运作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信息化。
1.全市乡镇全部建成农业信息服务大厅,行政村全部建起
信息服务室,购置必要网络设备和信息服务设施,面向全市农民有效开展信息咨询和网上信息服务。
2.在10个批发市场、30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50个龙头企业建成农业信息服务站(点),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信息站(点)的带动和辐射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进程。
3.在全市批发市场和基层种养加大户、涉农企业中建成100
个农业信息采集点,完善三门峡市农产品市场价格采集和体系。在农村树立1000名信息能人典型,辐射带动农民对网络和信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
4.建成市、县两级完善的农业电视节目制作和播放系统,中央七套和市、县自办农业电视节目入户率达到90%,“96398”热线电话的服务功能完善,村民组覆盖率达100%,满足农民群众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需求。
三、实施原则
各县(市)、区要在统一技术规程和建设内容的同时,因地制宜,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与当地经济基础和“三农”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硬件、软件的配置可一步到位;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设备配置可适当低些,条件具备时再逐步提升。在
信息资源开发上,要与服务区域和服务对象的需求相一致,信息
内容紧扣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农民需要以及农民接受信息服务的能力,体现区域特色,围绕促进农产品的产销衔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广泛开展农业信息服务。
(二)与农业信息工作基础相结合的原则。立足现有基础,着眼于发挥当地优势,有条件的地方推广“三电”,条件不完全具备的可先搞“两电”。
(三)与农业产业化组织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发挥专业协会、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等产业化组织的信息服务功能,为农业产业化组织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通过对信息进行再加工,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实效。
(四)与模式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三电一厅”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便捷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进一步做好信息服务的交流互动,力争服务模式和效能有新的突破,全面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都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综合协调,指导服务。各县(市)、区要尽快建立健全农业信息领导和工作机构,核定编制,充实人员。各级农业部门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牵头单位,要采取扎实措施,具体组织实施。
(二)保障资金投入。“三电一厅”建设是公益性建设项目,要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畴,各级财政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发挥投入主渠道作用。市、县两级在财政支农支出预算中,要明确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三电一厅”建设。农业信息服务机构要积极筹措并严格管理建设经费,制定资金管理办法,管好用好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抓好队伍建设。市、县、乡三级都要建立起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信息员队伍。市农业局要进一步加大对全市农业信息管理人员以及农村信息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四)强化督促检查。各地要建立“三电一厅”工作考评和责任制度,把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具体落实到单位和人员。强化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健全工作报告制度,各县(市)、区政府要定期向市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建设进展情况。
(五)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鼓励、支持和引导各网络通信公司、信息产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公司、专业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村经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市、县农业部门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的信息意识;社会各界对农业信息工作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为农业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