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局加强粮食生产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大事。近期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根据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粮食工作的总体要求,现就加强全市粮食生产提出如下意见。一、正确分析当前我市粮食生产的基本形势连云港市所辖四县都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近年来,粮食生产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粮食种植面积适度调减。由高峰期(*7年)粮食播种面积658.55万亩,调整到*年565.4万亩。二是粮食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小麦、玉米、大豆等低产低效粮食作物得到压缩。三是一批优质专用品种得到推广应用。优质稻米、专用小麦、饲用和专用玉米、高淀粉甘薯、高蛋白大豆得到快速发展。水稻主要推广早丰九号、连粳3号、连9805,小麦生产上,推广种植济南17、烟农19。新品种在本市表现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也很好,“连粳3号”、“连9805”米质达到国颁二级米标准。烟农19、济南17达到优质专用面包小麦标准。四是粮食安全质量得到广泛重视。围绕粮食生产上的主体品种,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加大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已经形成优质无公害稻米产业带,主要分布于东海县和灌南东部几个乡镇,基地已达80万亩以上。并已通过一个有机大米品牌、一个绿色食品品牌、四个无公害大米品牌、一个无公害特用杂粮品牌认定。我市粮食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①粮田基础设施建设仍很脆弱加之年久老化失修严重,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沟渠林田路不配套,表现为粮食产量年度间波动较大,旱粮和小麦表现尤为明显,稻田面积难以稳定。②品种多、乱、杂现象依存,由于供种渠道多样化,以及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过去行之有效的以粮换种无法实施,给统一供种工作增加了难度。③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力度不够,技术储备少。处于改革过程中的农技服务体系不稳,服务能力下降,技术到位率低。④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下降,由于种田效益太低,农村一些素质较高的劳力纷纷外出打出或向非农产业转移,从业人员基本上以妇女和老人为主,田间管理水平下降。⑤对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化为压缩粮食种植面积,认为粮食种得越少越好,粮食生产没有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我市是产粮大市,粮食自给有余,人均占有粮食仍达千斤水平,口粮供给有充分保障。从全局、从历史经验来看,粮食生产的每一次波动,没有2-3年时间是难以恢复的,粮食生产易退难进,从长远来看,人增地减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不会改变。党中央、国务院强调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针对粮食供求出现的新情况,着眼于全局和长远来考虑,要求我们心中有数,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二、加强我市粮食生产的总体要求、目标与布局根据国务院、省、市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的生产实际,加强粮食生产总的目标是:保持人均占有粮食1000斤。优化内部结构,重质保量,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中强筋专用小麦,饲用和高油玉米、高淀粉甘薯、高蛋白大豆。主要思路是:稳定面积打基础,优化布局增效益,提高单产保总量,主攻品质上水平,产销联动促流通,政策扶持谋发展。要把我市的粮食生产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范围内考虑,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确保粮食安全多作贡献,不能认为我市粮食供给不存在问题就放松粮食生产;要把粮食生产与当前粮食产销形势结合起来考虑,要认识到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销形势发生了变化,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稻谷、大豆价格出现了近6年来首次较大幅度上涨,种粮已不是无利可图的产业;要把粮食生产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优化粮食作物内部结构,重点抓好水稻生产,该稳的要稳得住,该调的要调到位,不能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化为压缩粮食种植面积,坚持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结构调整;要统筹考虑粮食与畜牧、水产和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替代关系,适应膳食结构的变化,通过发展高产稳产粮食作物、提高单产,实现保持人均占有1000斤粮食的目标,让出更多的农业资源发展林、牧、渔、蔬菜等产业,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要把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提高粮食的质量与效益,提高粮食产业的竞争力,搞好粮食过腹转化和深度加工,让广大农民从发展粮食产业中增加收入。积极发展优质中强筋专用小麦。小麦面积稳定到220万亩,亩产达到320公斤,力争恢复到*7年亩产355公斤水平。根据自然条件,小麦生产应定位于发展以用于做面条、馒头、水饺的优质中筋小麦为主,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强筋小麦。力争到*年在东海中西部、赣榆建设70万亩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在东海东部、灌云、灌南建设80万亩的优质中筋小麦生产基地。当前要以烟农19作为主体品种,搭配种植济南17、淮麦19、泰山21,扩大示范苏徐2号、邯郸6172。这些品种都符合我市优质中强筋类小麦的发展定位,符合我市小麦生产上以争穗数拿产量的品种特性要求。要继续抓好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抓好基地环境保护、无公害优质麦配套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投入品的控制,使基地生产的优质麦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创建1-3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质专用面包小麦品牌,2-4个优质中筋小麦品牌。重点发展国标二级以上优质稻米。完成省下达的210万亩种植计划,产量力争突破600公斤大关。重点发展优质二级以上的粳米,种植面积要达到120万亩以上,突破国标一级米。现阶段优质稻米仍以连9805为主,2004年连9805播种面积要占水稻总面积的60%以上。搭配种植连粳3号、华粳2号、徐稻3号、早丰九号。在重点抓好优质中熟中粳水稻生产的基础上,面向市场需求及粮食部门的要求,集中连片发展优质杂交籼稻,推广Ⅱ优084、汕优559。有计划地开发富硒米、五彩米、有机米及有保健功能的专用稻米等。继续加大优质稻米新品种的引、繁、推力度,尽快筛选出米质达国标一级、综合抗性好、产量650公斤/亩左右的优质水稻新品种2个,以顺利实现新老品种的更替。大力推广稻米无公害生产技术,搞好基地认证和品牌认定,争取到*年优质水稻无公害基地面积达150万亩。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特用杂粮产业。发挥我市甘薯深加工较发达的优势,努力把甘薯种植面积扩大到40万亩。重点推广淀粉含量高的脱毒徐薯18,大力发展适合深加工的薯王868、苏渝303、苏薯9号等高淀粉山芋品种,积极开发水果型、烘烤型等专用品种;大豆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及菜用毛豆。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推广农大108、鲁单50,加大高蛋白玉米(高赖氨酸)、鲜食甜玉米、鲜食糯玉米的示范应用与产业开发。三、加强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抓好535万亩基本农田的保护,严禁随意改变基本农田的用途,严禁违规乱占、滥用和破坏耕地,严禁在基本农田上违规兴建各类开发区、开挖鱼塘、种树造林,严格执行“占一补一”政策。坚持对土地的用养结合,合理轮作,培肥地力,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做到存粮于田。(二)挖掘我市粮食生产潜力。通过品种更新及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挖掘我市粮食生产潜力。一是以国家级新品种区试站为龙头,抓好农作物新品种科研、开发、良种繁育、质量检测和种子加工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良种开发、推广能力。二是以良种补贴为手段,提高良种覆盖率,通过良种补贴等方式,对种粮农户进行直补,使农民得到收益,提高种粮积极性。三是积极抓好区域化种植。做到一乡一品或几村一品,成方连片,形成区域规模,生产技术要规范统一,以提高产品品质一致性。四是建立与优质品种相配套的优质安全高效节本技术体系。重点推广一批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推广一批省工、节本、轻型栽培技术。五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田水平。(三)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深加工,实现农业生产外环节的多次增值。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多形式、多渠道创办粮食龙头企业。增强龙头带动力和基地配套程度,多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系,实现双赢。加快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一批产地粮食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开拓国内外大中城市市场,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与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南京、杭州以及西北等地市场联系和协作,开拓粮食市场。发展优质稻米、专用小麦、特用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农商携手、科企联合搞好优质稻米、专用小麦的开发。(四)提高粮食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一是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倡科学施肥,防治肥料污染。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发展食用菌,实行废料还田;发展食草畜禽养殖,充分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实行过腹还田;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及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行农村沼气建设,搞好秸秆及其他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二是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步伐。主要粮食作物品种要制定出相应的地方标准或生产技术规程,按标准生产,并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狠抓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及产地认定,整体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切实加大无公害粮食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申报力度,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五)加大对粮食生产的依法管理力度。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无证生产、经营和生产、经营无产品登记证(号)或批准文号以及制售、使用假劣和国家明文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农资的不法行为。集中整治一些种子经营业主片面夸大种子在产量品质等某一方面的特点、掩盖种子自身存在的不足因而误导农民的行为;整治一些种子经营业主在我市销售未经试验示范的品种、增加农民种植风险等行为;整治一些农药经销点,为了扩大销量,擅自不切实际的病虫情报,开方卖药,扩大农药使用范围等违规行为。(六)认真落实粮食生产的各项扶持政策。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履行部门职责。既要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又要把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统一起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发展优质、专用、特用粮食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品质,提高粮食的种植效益。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要突出重点,加大事关粮食可持续发展、事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基础性的粮食科技研发、农业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建设的投入。争取按有关规定落实农技人员的工资待遇,搞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积极组织好部农业基本建设、国债项目、省三项工程、外向型农业、良种补贴、农业产业化开发项目的编报和争取,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投入粮食生产。要切实转变职能,不仅要抓好生产,而且要抓好营销,抓市场开拓。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粮食产销形势,及时提出对策建议,调整粮食产业发展规划,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