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村委科学发展观学习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村位于中堂镇东北部,辖区面积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000人,外来人口1.5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村坚持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创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喜人成绩。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文明村、省卫生村等多项荣誉,连续多年在全市村级两委会量化考评中综合得分排名前三甲。2007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村级集体总资产28.8亿元,净资产16亿元;村年可支配收入2.5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村民生活基本达到了殷实小康发展水平。*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如下:
一、善抓机遇,找准科学发展模式
一直以来,*村坚持发展第一要务,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善抓机遇,敢闯敢拼,以集体经济为主导、外向经济为带动、民营经济为补充,适时推动主导产业升级转型,在解放思想、创新创业中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是克服路径依赖,走自主发展之路。发展初期,*村在招商引资成效不大的情况下,毅然摒弃依靠厂房物业租赁收入为主的发展模式,坚定不移走自主发展道路,通过集体自办水泥厂、砖厂、小型纸厂等实业完成原始积累后,紧跟市场经济导向,果断进行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造纸企业,以集体全资或集体参股的方式先后建成了金洲、银洲、建晖等三家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的大型造纸企业,造纸年产能从*年的2000多吨逐步发展到目前的年产130多万吨。在逐年增资扩产的同时,不断丰富造纸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推动造纸企业向工业用纸、纸箱生产、印刷包装、生活用纸、特种用纸等领域延伸和拓展,实现了产品的转型升级。为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近年来*村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推动造纸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投资4.2亿元狠抓造纸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实行拆旧建新,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成功实现了主导产业从低级向高级方向发展,经济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走出了一条扎根本土、自办实业、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积极招商引资,走外向带动之路。*村坚持集体经济和外资经济统筹发展,随着集体经济的稳步发展,为加快外资经济发展步伐,该村从上世纪90年代起累计投入1亿多元全面完善村内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并于*年捐资2000万元、以优惠形式转让土地130亩引进大陆首家台商子弟学校,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引资服务,筑巢引凤。目前共有42家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外资企业在*村投资落户、扎根发展,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土地管理费和物业出租收入3000多万元,形成了集体经济和外资经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发展民营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村坚持发展集体企业与带领群众致富相结合,积极培育民营经济发展。一方面,结合造纸企业的发展,精心选择优质项目,按照“共担风险、自负盈亏”的原则,鼓励村民把闲散资金入股造纸企业。据统计,全村约有一半的家庭参股村集体造纸企业,共筹集闲散资金5亿多元用于扩大再生,每年可获得分红约1.5亿元。另一方面,大力扶持群众自主创业,优化创业服务,主动为创业群众解决融资、办证等问题。目前全村共有民营企业80多家、个体工商户780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通过集体、外资、民营经济三驾马车共同推动,*村的经济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实践磨砺,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科学发展靠干部、靠骨干,干部培养靠实践、靠锻炼。*村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在实践中提升干部素质,使干部成为引领科学发展的模范表率和驾驭经济发展的行家里手。一是坚持实践标准论能力。坚持以企业实践业绩比能力、论水平,以群众公认、群众满意为标准选干部。历届的村两委干部都是从车间工人到企业干部再到村干部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起来的,一般要经过10多年的培养锻炼才能进入村领导班子。通过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提高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通过在实践一线“摸爬滚打”,提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通过长期的实践锻炼,帮助干部形成团结、务实、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使村领导班子更注重体恤民情,更善于集中民智,更乐于为民谋利,始终代表广大村民的利益。二是坚持实践一线选干部。始终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用人选才的重要标准,逐步形成从实践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正确导向。在发展党员方面,重点吸收集体企业中思想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中青年入党。*年以来先后发展新党员27名,全村218名党员中有近30人在村集体企业担任中高层管理职务或技术骨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选拔干部方面,注重发掘集体企业中综合素质过硬、工作实绩突出、发展能力较强的年轻优秀党员,适时选为后备干部,通过委重任、压重担的方式,帮助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形成科学合理的干部梯队,为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三是坚持实践锻炼上水平。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大熔炉”,作为提升干部能力的“主阵地”。村两委干部任职后继续兼任集体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从事集体企业的经营管理,参加企业的实践锻炼,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能力、提高水平,更好地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奔康致富。
三、开发人才,夯实科学发展基础
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才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村把提高村民素质和加强人才引进作为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就业、培训、激励等多种手段,促进村民就业创业、岗位成长、实践成才,夯实科学发展的基础。一是重就业,实现岗位成才。针对部分地区农民依靠土地、房产、红利等取得一些实惠后,慢慢蜕变成有劳动能力却不务农、不读书、不经商、不做工的“四不”现象,*村不断深化认识,调整福利分配方式,在确保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和老年人生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不搞高福利分配,充分利用集体企业平台,广泛开辟厂区保安、车间工人、高级技工、中层管理等不同层次的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就业创业,群众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100%,在全村上下形成了以在企业就业为荣、为家业贡献自豪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了群众为家乡事业做贡献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二是重深造,实现培训育才。在推动群众上岗就业的同时,*村十分重视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培养本地造纸技术人才方面,每年挑选18至20名高中以上学历的青年,送到陕西科技大学造纸专业系进行深造,每人每年资助1万元,学成后安排到村集体造纸企业进行重点培养。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以来,全村累计自主培育实用型、技术型人才61人,为造纸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此外,*村还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对生产工人、技术人员、企业主管进行辅导,提高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使群众在实践锻炼中成长,逐步由农民转变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大军。三是重激励,实现行业聚才。坚持把培育本地技术人才与引进外地尖端人才相结合,大力实施“借脑”、“引智”战略,积极引进外地优秀人才,高薪聘请专业顾问,通过内外聚才,合力推动造纸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积极搭建竞争平台,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倡导有能者为之、有能者居之、有能者得之,给予尖端人才年薪40—50万元的优厚待遇,激发人才活力,实现人才集聚。目前,村集体企业已先后引进外地优秀人才10多人,常年聘请专业顾问团5个,有效带动了企业技术领先发展、企业产品持续升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四、转变职能,构建科学发展机制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村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目标,积极转变职能,加强服务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着力构建科学发展的机制。一是从直接经营向间接服务转变,建立健全经济服务机制。村委会成立了专门的外经办、民营办,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强化对企业生产、营销、宣传、管理等各个环节的配套服务,建立起一系列为集体经济、外资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服务的促进措施,村委会职能逐步从集体自办实业向加强经济服务方面转变,从直接生产销售产品向整体经营企业、经营品牌方向转变,从制度上推动了全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二是从单一化管理向多元化管理转变,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机制。以抓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着力推动社会管理方式从过去的单一化管理向多元化管理转变,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治安管理方面,充分调动治安联防力量,投资80多万元新建一个多功能警务室,增设200多个视频监控摄像头,对村内主要交通路口进行全面监控,努力构建长治久安的管理体制;社会综合治理方面,对安全生产、计生管理、食品卫生等工作实行“捆绑式”管理,建立联合巡查督导制度,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定期巡查和集中整治等多种方式,切实保障村民生产生活安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三是从福利分红向共享发展转变,建立健全民生保障机制。*村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高度重视民生、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着力推动利益分配机制从单纯的福利分红向共享发展成果转变。在村民生活保障方面,全村每人每年可获得集体分红款3000元,6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可获得生活补助7500元;在教育医疗保障方面,村集体每年拿出170多万元用于奖教奖学,对村内贫困户的重病治疗及其子女读书的费用,由村集体根据实情给予适当补助。通过多措并举、落实保障机制,村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村将在市委和镇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攻坚克难,奋力前进,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大的热情和干劲争创发展新优势,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带领全村群众建设和谐幸福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