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政府工业经济安排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政府工业经济安排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市政府工业经济安排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雷河发展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工业新型化进程,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实力,现对**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实施“一主两辅”发展战略为主线,围绕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与地方传统产业提升集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依托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平台,创优经济环境,抢抓发展机遇,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扩大开放引进,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实现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奋斗目标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个数达到100家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55亿元,增长41%;增加值达到14亿元,增长29%;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7%以上;利润8000万元,增长33%;税金17000万元,增长30%;两项资金占用升幅控制在2%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30%以上。

三、主要措施

㈠以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招商引资是培育工业增长极,加速工业新型化,实现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的最佳途径。全市各工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单位主要领导拿出2/3的时间抓招商,副职领导拿出1/3的精力抓引资,一般干部人人抓项目。以提高产业层次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着力抓好“四个一批”,即发展一批重点行业、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培育一批重点产品、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向技术自主化、制造集约化、装备成套化、产品品牌化,产业集聚化、市场国际化发展。要抓住三大机遇,坚持三个“一起”,推行三种招商方式,实现三个一目标,促进三大产业的迅猛发展:即紧紧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机遇,抓住宜城工业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政策的机遇;坚持一二三产业一起上,大中小项目一起抓,各种生产要素一起引;重点推行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三种招商引资有效方式;做到专班落实、经费落实、目标落实。每个部门至少牵头引进一个投资过千万元的新项目,帮扶做大一个竣工项目,服务协调一个在建项目,力争全市工业招商引资项目资金总额在10亿元以上,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在20个以上,以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的引进为方向,选准产品,协调东风公司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努力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业(含纺织)、精细化学工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4:3:1比例发展,产出占总量的80%以上。

㈡以产业集群建设为方向,全力培植产业支柱,打造特色促进发展

产业集群是充分利用资源,培植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产业定位,走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路子,以“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新格局来着力构建三大产业集群和两大支柱产业,着力培育工业经济增长板块,形成经济增长的倍增效应,努力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对地方经济拉动大的企业集团,引导我市的产业尽快形成集群效应,实现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的局面。一是依托矿产资源和现有基础化工资源,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以新东方、金源公司、永屹化工为龙头,以冠翔佳铝、龙祥磷化、乾兴化工等企业为基础,发挥化工人才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延伸空间大的优势,从基础化工做起,以产品辐射和产业延伸来加粗精细化工产业链,形成龙头牵引,产品延伸,相互关联,互为促进的磷化工产业群、硝基化工产业群和煤(氨)化工产业群。二是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食品饲料产业集群。以燕京啤酒、大山农业、天鑫油脂、襄大农牧、楚台食品为龙头,以楚都酒业、**饲料、**植物油等企业为基础,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上做文章,以龙头带基地,把田间变车间,贸工结合,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畜牧、水产加工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三是依托棉花资源和化纤基础原料资源,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以万众纱业、楚天化纤、富亿织造、雅新家纺为龙头,以万洋棉业、红升棉业、鸿海纺织、天王实业等企业为基础,提高装备水平,纺纱上质量,编织上台阶,印染上档次,终极产品上规模、上品牌,逐步构建“纺织—印染—加工”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的纺织服装产业新格局,并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制鞋工业。产业集群要以龙头企业为重点,整合集群企业的人才资源、技术优势,组建集群“科技研发中心”,集人才培训、技术推广、产品研发于一体,以科学技术来紧密企业的关联度,保持产业的旺盛生命力。四是依托襄樊汽车工业辐射带动,加快发展汽车零部件支柱产业。以银轮机械、凯吉汽配、天神蓄电池等企业为基础,加大机械、电子、橡胶、铸造等项目的引进力度,以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五是以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主导,优化配置矿产资源,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支柱产业,以山马水泥、永城水泥和即将落户的葛洲坝水泥为依托,培植钢屋架和管桩生产等支柱企业,大力发展新型建筑砌块和装饰材料产业,年底建成年产石灰50万吨、产值1.2亿元以上的襄樊最大的石灰石生产基地;以华明光学元件公司、大平水晶为依托,加大技术提升和花色品种开发力度,将水晶饰品延伸至建筑、电子、化工、机械等领域,水晶产品年产值突破1亿元,全力打造水晶之都。支柱产业中的重点企业,要夯实产业基础,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加大人才技术引进力度,加速产业扩张,企业裂变,做大规模,做强产品,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㈢以科学进步为主导,提高核心竞争力,开拓创新循环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必须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技术需求实施科技创新,培植创新型企业,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工业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要更为广泛地开展产学研活动。部门要发挥职能为企业与科技联姻搭桥。要通过多种途径把“科技”请进来,送科技下乡,送成果进厂,让企业与科研院所面对面,企业选择项目与科研成果面对面,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企业要主动走出去,带着原材料,带着样品,带着意向,寻找对口的科研院所,与科研院所结对子,让专家学者来诊断企业,量身研制产品,将企业变为科研院所的试验基地,开展技术、资金等全方位合作。二要大力开展提质增效、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活动。要提高全市工业经济的技术装备水平,必须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技术革新。小磷肥、小矿山、小化工、小造纸、小水泥以及小米面、小油厂等小企业要认真研究好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安全生产政策、食品卫生政策,淘汰、改造落后设备与工艺。要通过资产重组、产品更新、技术引进等多种有效方式来实现有效资产的联合及规模的扩张。三要积极开展精品名牌的创建活动。部门和企业都要保持和提高争创精品名牌的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品牌创建,利用产品供货会、展示会等方式,充分展示自己和提高自我。相关部门要在引导和指导上下功夫,对创牌产品要跟踪服务,为企业提供市场、技术、信息服务及资金、人力、物力等必要的支持和帮扶。到**年底,确保全市有1-2项科技成果挤进省、襄樊市技术进步奖笼子,1-2个产品登上省及省以上精品名牌榜。

㈣以加快中小企业成长为契机,引导企业资本扩张,壮大块头规模发展

加快中小企业成长,促进成长型企业提档升级是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工作。从国家、省到我市,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我们必须抓住这一良机,理顺中小企业管理体制,理清工业企业家底、理出加快企业成长的工作思路。首先,要理清家底。年头、年尾各镇(办、区)、工业主管部门都应开展工业企业调查摸底工作,只有理清家底,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才能找准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着力点,才能加速企业由“个头”向“块头”转变。对企业成长的苗子,各镇(办、区)、各部门要倾注心血,帮助企业完善从财务核算到规章制度、到企业管理、到营销服务的管理体系建设,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调动企业的发展热情。其次,要理清思路。要鼓励成长型的企业做大、做强,要引导企业走集团化经营的路子,跨区域兼并,跨行业联合,主业做大,副业做宽,多业并举,齐头并进;小而全的企业要通过裂变来诞生新的市场主体,寻找自我发展的新空间,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扩张;要瞄准市场,走产业延伸发展的路子,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新花色,形成产业链、产业群。**年,全市要以中天矿业、粟兴米业、华威公司、农丰公司和即将投产的永屹化工、力隆钢构、新登管桩、天健矿业为重点,确保每个镇(办、区)和工业主管部门都有1-2个企业成为规模以上企业,净增规模企业总数在20家以上,新增产值在4亿元以上;以金源公司、新东方公司、襄大农牧为重点,力争1-2家企业年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实现5亿元企业零突破;以盈丰粮油、天佐饲料、宇帆农产品、天鑫油脂、冠翔佳铝、华明浆粕、兴达粮油、广发纸业为重点,确保5-6个企业跨入亿元企业行列。

㈤以环境建设为平台,整合相对发展优势,营造洼地聚集发展

环境是发展孵化器。首先,要把环境变成洼地,变成更好、更宽阔的投资平台。经济开发区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的硬件,“工业经济走廊”是我们优化环境的构想。要把经济开发区建成全省示范开发区,按照“合理布局、综合配套、突出特色、注重环保、开放发展”的要求,在完善项目承接功能的同时,加速中心城区搬迁企业的聚集发展,启动商住区建设,加快标准化厂房的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入驻环境,安居才能乐业,才能提速签约项目建设周期,尽早发挥项目效益。襄樊雷河•**工业园建设已纳入重要日程,要按照“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高强度”的基本要求,把园区建成襄樊市级化工工业园区,高标准地规划园区建设标准,高质量地筛选入驻项目,科学地布局建设项目,在完善水、电、气供应基础设施的同时,提升宜城火车站建设等级,重点发展医药、生物肥料、农药等精细化学工业,发展物流业。新东方、金源公司、永屹化工、冠翔佳铝等基础化工生产企业,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产品延伸,扩张企业的经营规模。其次,要持续完善软环境建设,增强宜城的投资魅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以金博信用担保公司为载体,发挥担保协会的纽带作用,更加广泛地吸纳企业、社团和个人参股、改造担保公司,增大担保公司的资本金额度,力争年底增资扩股达到3000万元,担保额度放大到1亿元以上。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完善人才培训体系。按照“政府补偿、企业下单、学校培训、服务企业”的思路,重点培训技术工人、特种作业技术人员,提高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等级,每年为企业培训和提供各类优秀人才2000人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职务晋级在100人以上,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劳动用工及劳务输出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提高信用等级企业的覆盖率。要抓住现在资本市场条件好、股市逐步成熟和产业、产品、市场大好的机遇,解放思想,把发展与资本市场和全国市场的发展联系起来,通过上市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达到企业依法经营、长治久安的目的。要按照《襄樊市鼓励和促进企业上市若干意见》来建立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对企业进行分门别类、动态管理,在土地、税收、财政、房产、金融、工商、发展项目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要抓住建设全省最佳信用县市的良机,在全市工业企业中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倡导明礼诚信的金融环境。特别要规范规模以上企业的财务统计等基础工作,积极开展政银、银企合作,将企业资信等级的覆盖率提高至60%以上,打造诚信企业,改善金融、财政支持企业的环境。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依托科技、财政、司法、网络等部门和社团组织,组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积极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政策咨询、市场信息和法律援助,提高资源、设施使用效率和创办企业的成功率。

㈥以强化管理为手段,推行企业现代化管理,提高素质全面发展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年各工业企业要以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办法为重点,着力推进管理方式上的转变,广泛推行“6S”管理,以燕京(襄樊)公司、银轮汽配公司、天神蓄电池公司、雅新家纺公司、金源化工公司、襄大农牧公司、楚天化纤公司、楚都酒业公司、新东方公司、天鑫油脂公司等10家企业为试点,借鉴浙江银轮公司“6S”管理的经验,制订本市企业“6S”管理的推广手册,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推行要领、实施方法、检查考核标准。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方法,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选派企业管理骨干到浙江银轮现场观摩,邀请浙江银轮的管理专家来宜授课,对全市规模以上的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业主管部门的中层以上干部分批进行培训,拓宽全市工业企业的视野,树立崭新经营理念,引导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规范运作。在工业企业中广泛开展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活动。一方面加大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促使企业积极改造生产工艺,优化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对企业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制定企业节能减排目标,将目标纳为年终实绩考核的目标之一,形成级级抓节能,层层抓减排的氛围,引导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另一方面,加大企业降耗增效、扭亏增盈指导力度,对资源消耗企业、亏损企业要责任到部门,责任到领导,分类进行指导,分企业制定降耗、扭亏方案,分月进行调控,促进企业自觉降耗,发挥潜能,增产增效,以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的影响力。

㈦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目标,完善经济运行调控机制,发挥职能引导发展

经济运行调控是发挥政府职能部门职能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协调统一的手段之一。**年,各工业主管部门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和工业企业运行动态,建立健全工业经济运行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经济运行的监测和经济信息的收集、分析和,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运行态势,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突出问题;密切关注各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和走势,加强对煤、电、油、资金、交通运输方面的管理、协调和服务,加强电力运行调节,对煤炭、矿石等资源优化配置,实行有偿机制。积极落实各级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争取项目贴息、专项资金落实和专项基金扶持上有所突破;密切关注进出口市场的需求动态,同时要推进全市工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工业经济信息网络,及时为企业提供进出口市场变化信息和政策信息,逐步推进出口企业的产品调整,协调解决创汇企业的物质、资金需求矛盾,引导企业在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提高企业创汇获利能力;密切关注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两个第一责任人”,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落实安全生产危险源的监控手段,落实危险源和隐患的治理和整改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开展企业的全员安全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提高企业安全防范技能,实现生产安全,推动全市工业经济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