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局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局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业局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以建设“商品供应”、“加工专用”蔬菜基地为重点,以“保障有效供给、实现加工转化、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调整生产布局,优化品种结构和种植模式,突出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无公害、绿色蔬菜认证和龙头企业建设,全面提升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全县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发挥优势原则。依据各地地理位置、种植习惯、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找准优势,突出特色,扬长避短,明确主攻方向,确立主导品种,集聚产业优势。

2、分类指导原则。依据全县蔬菜品种资源的丰富性、气候条件的多变性、灾害发生的多样性等特点,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分类指导,分村推进,梯度发展,逐步提高。

3、市场导向原则。依托十堰市区和郧县城区两大市场,面向省内、外市场,积极适应多样化、优质化的消费需求,大力开发优质、安全、高效蔬菜,努力实现产销对接。

4、龙头带动原则。依托蔬菜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订单生产,积极培育“企业+农户”、“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经营实体,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5、科技支撑原则。依靠科技进步,突出“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等良种良法的引进示范推广,加大对菜农的重点培训,加快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蔬菜产业的质量效益。

6、质量安全原则。依靠产地环境,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及其生产过程等环节的监测与管理,积极组织申报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认定、产品认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三)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计划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2万亩,实现总产量30万吨,总产值4.3亿元。

主要任务:围绕高速公路沿线蔬菜产业带、加工专用蔬菜生产区、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区“一带、两区”基地布局,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及“一村一品”的发展要求和“重点主攻加工专用蔬菜、稳步发展设施精细蔬菜、努力拓展高山反季蔬菜、大力开发名优特蔬菜”的发展思路,全县计划新建蔬菜专业基地1万亩,新建蔬菜专业村10个,争创县级十大特色产业专业村3个。新培育蔬菜种植大户或科技示范户10家。注册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4家,规范提高蔬菜专业合作社3家,争创市级蔬菜示范专业合作社1家,争创县级蔬菜示范专业合作社2家。培育市级蔬菜产业开发之星1人,培育县级蔬菜产业开发之星2人。培育蔬菜营销大户10家。新认定无公害或绿色食品蔬菜基地1万亩、认证产品4个。

(四)工作重点

1、突出基地建设。一是着力打造高速公路沿线蔬菜产业带两个核心板块。即:以柳陂、青曲为重点的商品蔬菜供应核心区和以安阳、杨溪为重点的西甜瓜种植区。在商品蔬菜供应核心区建设上,要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柳陂、青曲、城关、杨溪、原种场等乡镇现有蔬菜基地的巩固提高,增强老菜地示范效应;一手抓柳陂、青曲、茶店、青山、白桑、大柳等乡镇0.35万亩新辟蔬菜基地建设。在西甜瓜种植区建设上,一方面要通过设施栽培和地膜覆盖,主攻早春瓜和延秋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库区消落地进行种植,扩大种植规模,确保全县西甜瓜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以上。二是着力建设江北加工专用蔬菜生产区和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区。加工专用蔬菜生产区建设,主要依托渝川食品有限公司,突出辣椒、萝卜、三叶菜、豇豆等主导品种,按照订单农业生产模式,重点在南化、青曲、梅铺、刘洞、白桑、杨溪、安阳、原种场、城关等乡镇,新建泡菜加工专用基地0.65万亩。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区建设,主要依托大柳、鲍峡、白桑、胡家营、杨溪、红岩背、叶大等高海拔乡镇自然气候条件,大力推广“油菜”兼用、“粮菜”兼用生产技术和粮菜套种模式,重点发展夏秋鲜销蔬菜,全面提高种植水平,力争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亩以上。同时,积极组织采收野生蔬菜,拓展外销市场。三是着力抓好蔬菜专业村建设。结合新农村示范村和乡村生态旅游示范村建设,重点培养一批蔬菜种植大户、营销大户、科技示范户,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多村连成片”的路子,重点抓好*滩,*沟,*坪等10个蔬菜专业村建设。

2、突出龙头培植。一是牢固树立“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民”的观念,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蔬菜加工企业给予支持,为蔬菜产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和成长壮大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引导十堰渝川食品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加工能力,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做大做强“武当红”泡菜品牌,使当年销售收入达到千万元以上。积极扶持谭家湾“甘绿特”泡菜分厂和安阳横山泡菜分厂建设,使其迅速走上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的路子。三是坚持用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的办法,推行“企业优价、农户自愿、订单种植、产品统购”的运作模式,规范“订单合同”,引导农户按标准进行生产,督促企业按保护价进行收购,建立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

3、突出中介培育。大力支持发展“企业+支部+合作组织+农户”、“企业+支部+农户”、“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经营实体,把农民与基地、市场、企业连接起来,共同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一是按照“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产品销售”模式,引导“川绿”、“柳绿”、“洪绿”等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广泛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增强自我服务和发展能力。二是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营销大户、种植能手建立跨镇村、跨行业的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三是支持县、乡机关干部和技术人员领办、创办蔬菜产业开发综合服务实体与基地,为农民进入市场牵线搭桥,作好示范。

4、突出技术服务。一是加强与省市蔬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和农业高校的联系和合作,聘请专家顾问在关键技术、关键环节上给予指导,强化科学技术在蔬菜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上的应用与推广。二是着力构建县、乡、村和科技示范户四级蔬菜生产技术服务网络。每一个主产乡镇固定1-2名专职蔬菜农技人员,每一个蔬菜专业村创办一个示范基地、培植5-10个示范户,对蔬菜生产实行全程指导。三是注重新品种的引进和新技术的推广。年引进试种新品种10个以上,示范推广5个以上;推广高效栽培模式、无公害栽培、测土配方、生物农药、杀虫灯(板)、遮阳网、防虫网等新技术、新材料各5个(种)以上,力争全县蔬菜良种和实用新技术普及率分别达80%以上。四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通过层层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普及蔬菜生产实用技术,力争全年培训菜农达0.5万人次以上。

5、突出质量监管。一是加大无公害、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力度,在柳陂巩固提高万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新建核心示范基地0.5万亩,以点带面推动标准化生产,扩大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二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杜绝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和不合格的生产投入品,从源头上保证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三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健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重点加强蔬菜生产环节的质量检测,年检测菜样1000个以上。四是积极探索蔬菜经营环节的检测与管理,逐步建立可追溯制度。五是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产品的认证、认定工作,努力提高无公害蔬菜的市场份额。

(五)推进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一名县领导联系一个产业、组建一个专班、制定一个规划、实施一个方案”的农业特色产业开发领导组织机制。县蔬菜办负责全县蔬菜产业推进方案的制定、组织实施、督办检查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等日常工作管理。各乡镇建立相应组织机制,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2、加大扶持力度。县菜办要积极申报项目、筹集资金,对蔬菜产区给予扶持。县发改、水利、移民、国土、交通等部门对蔬菜基地建设中涉及的道路、用水和排灌等配套设施,优先支持,优先安排。县经管、工商、民政等部门要加大蔬菜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的扶持培育力度。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要广泛开展小额贷款,支持蔬菜产业发展。保险公司要积极开办蔬菜政策性保险业务,探索蔬菜产业发展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机制,提高蔬菜产业和农民抵御风险能力。

3、抓好示范引导。县蔬菜办要重点办好城关泡菜、*设施蔬菜、*反季蔬菜等示范样板。各乡镇要突出新辟蔬菜基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和泡菜高产高效栽培等重点,因地制宜,积极创办1-2个示范样板。同时通过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大户、种菜能手、合作社集中,重点培育5-10个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营销大户等典型,用典型指导、推动面上工作。

4、扩大宣传影响。利用报纸、电视等宣传工具,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干部、群众走出去参观学习,邀请本地蔬菜专业大户巡回演讲、现身说法,多途径、多形式扩大宣传。通过宣传引导,提高农民发展蔬菜的自觉性;通过效益比较,调动农民发展蔬菜的积极性;通过“市、县示范专业合作社、产业开发之星、十大产业专业村”的推选评比活动,激发各级发展蔬菜的主动性,动员和组织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蔬菜产业发展中去,努力为全县蔬菜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5、强化督办落实。县委、县政府年终将对各蔬菜主产乡镇的工作进行考核,对任务完成好的给予重奖,对任务完成差的将给予通报批评。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将采取定期检查与平时核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督办。县政府督查室、蔬菜办将定期、不定期对蔬菜产业发展中的规划布局、基地建设、科技服务、组织领导等方面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收集工作进展情况,反映工作动态,督促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