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局农业产业化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局农业产业化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业局农业产业化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县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1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的意见》(*政〔20*〕46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的通知》(*政办〔20*〕27号)精神,继续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跨越行动计划,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现就20*年农业产业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壮大基地规模。围绕毛竹、茶叶、蚕桑、百合、畜禽、鳗鱼等*大优势产业和板栗、油茶、葛业、中药材等四大特色产业,全年计划新栽毛竹13000亩、引鞭扩园7000亩,新辟无性良种生态茶园1100亩、良种茶无性系扦插苗圃75亩,新辟和低改桑园10000亩,种植百合50000亩,推进良种改良、提纯复壮试验示范,新栽油茶1000亩、抚育油茶5000亩,新增土池养鳗500亩。积极发展中药材、石斛、畜禽、水产和绿色蔬菜等基地,全年计划发展和改造特色农产品基地6万亩。加强大沙埂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加大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入园,现有入园企业年内投产见效,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种养业标准化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装备先行区、现代农业生产组织试验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带动区”。各乡镇、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积极发展示范基地、示范片1个以上,搭建发展平台,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和“一村一品”。每个示范基地(片)都要做好规划,设立简介牌,明确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以点带面,促进全县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二、增强龙头实力。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产业龙头。加大国家、省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力度,组建龙头企业甲级队和乙级队,重点在毛竹、茶叶、油茶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上下功夫、求突破。紧紧围绕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后备队,充分发挥能人大户示范带动作用,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营销专业大户。20*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5家以上、超5000万元10家以上、超1000万元30家以上,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30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户均增收2000元。

三、发展中介组织。大力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县农委、工商、科技、科协、民政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指导与服务,抓好培训,搞好示范社建设,每个乡镇要围绕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以上。进一步规范提高现有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功能,达到“五有”标准。巩固和发展主导产业行业协会,乡村要围绕主导和特色产业兴办专业联合社,形成组织网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四、抓好技术培训。开展各种现代农业技术培训,重点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推广与应用,发挥科技节本、增产、增收作用。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继续抓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训,鼓励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民转移培训,开展定向、订单培训,扩大转岗就业,组织开展“神农杯”创业活动。全年计划培训农民5万人次,农户受训面达30%以上。

五、打造特色品牌。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农产品生产环节推行标准化生产,在食品加工流通环节强化企业质量安全责任,健全政府全程监管体系。按照“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志溯源、适时监控、消费安全”的监管模式,构建完善全县农产品监测网络,重点加强农产品药残的监测、检验,依法加大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按照“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的要求,建成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争创一个品牌、连接一个企业、带动一片基地、开拓一方市场”的思路,大力实施品牌带动、市场拉动和项目推动战略。扎实推进国家级鳗鱼和蚕桑标准化示范区建设。20*年新增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10个,农产品注册商标3-5个,争创著名或驰名商标1-2个、安徽名牌农产品1-2个。

*、拓展流通市场。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加大宣传促销,切实解决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阶段性滞销问题。筹办好20*年霍山黄芽茶展销会,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和名优农产品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和交易会,重点组织参加北京、上海、合肥、武汉农产品交易会。引导支持绿色、有机食品、名牌产品进入省内外大中型超市,加快在省内外大中城市设立农产品直销中心,今年建立合肥“绿色之窗”。完善和繁荣大别山绿色商城、大化坪黄芽茶市、单龙寺香草茶街、太平畈中药材、漫水河百合等为龙头的市场体系建设。鼓励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产销直挂、电子商务等流通方式,抓好农业信息引导和农产品市场服务,促进产销衔接和农产品市场开拓。加强农村信息传递,充分发挥霍山农业信息网平台作用,抓好延伸,扩大覆盖,提高登录率,抓好信息“进村、入户、到企业”。乡镇建立信息和收集制度,及时将网上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促进市场流通。

七、加大资金投入。一是整合各项涉农资金。继续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资金,突破1000万元。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县发改委、农委、林业局、水务局、茧丝办、农机局、财政局、扶贫办、水库移民局、商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等相关单位要编好项目,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三是扩大金融资金支持力度。县农行、农发行和农合行等金融机构要安排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倾斜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四是大力开展农业招商。整合项目和资源,吸引外资开发建设,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建设。

八、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五个一”(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项制度、一笔经费、一抓到底)要求,切实强化领导,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加强指导、协调和服务,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建立完善县、乡(镇)领导联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龙头企业和大户发展中的问题。县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组要加强调度,适时开展督查,根据县农业产业化考核办法进行考评,兑现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