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委农业农村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委农业农村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市委农业农村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意见

2009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届三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六届六次全会部署,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机械化和服务社会化“四位一体”,奋力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主要目标是:力争农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实现粮食增产1亿斤,比上年增2%;油料总产40万吨,增长16%;生猪出栏400万头,增长25%;家禽出笼4000万只,增长18.9%;水产品产量40万吨,增长25%。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一、坚持多措并举,发展现代农业

(一)着力培植现代产业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通过开发利用冬闲田、推进高产农田建设、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双低”改造、汉江流域的综合开发等多种途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整粮食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粮食品种。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水稻优质率达到90%以上。

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积极争创全省畜牧大县和水产大县。加快发展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加大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大力推广秸秆养畜。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费防疫,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严格疫情监测,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机制,落实村级防疫员补助经费。加大畜产品安全投入,健全饲料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检疫监督,建设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区。加快推进标准化鱼池改造,扩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建设,建成10个市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

突破性发展现代林业。新建速丰林基地15万亩、特色经济林5万亩(2万亩优质柑橘、2万亩沙梨、1万亩黄桃)、花卉苗木2万亩。开展百村绿色家园创建活动,评选表彰10个绿色家园示范村,培育10个大中型林产品交易市场。切实抓好油茶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和民营资本进入油茶产业领域,办好油茶良种繁育基地。

加快建设农业园区。完成屈家岭现代农业示范区、京山食品加工园、沙洋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钟祥台湾农民创业园、东宝生态农业园和掇刀花卉科技园规划编制,加快建设步伐,把农业园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的样板园。

大力开发多功能农业。积极开发农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着力培育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大力发展城郊特色农业,加快建设掇刀、东宝花卉苗木基地。积极发展农家乐、乡村游等多功能农业。扶持千佛洞、大口、虎爪山等国家森林公园投资开发建设生态旅游项目。办好中国.荆门第二届油菜花旅游节。

(二)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大力推行产业化经营。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为主的产加销一体化型、合同型、股份合作型等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建立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推进“一袋米”工程建设,重点实施湖北“一袋米”工程第三步发展战略,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实现国宝桥米公司年加工能力100万吨、销售收入30亿元;加快实施“一壶油”工程,以中粮祥瑞、洪森天利、日月油脂公司为龙头,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打造双低菜籽油品牌;支持钟祥雨润等企业加快建设,突破性发展畜禽加工业,实现年屠宰加工能力生猪200万头、家禽2000万只;支持湖北楚玉、东湖水产公司等企业发展,实现水产品年加工能力10万吨;大力支持李宁(服装)工业园、众和(纺织)工业园等园区和纺织企业的建设,推进棉纱、织布、服装、印染后整理等产业链发展。支持宝源集团投资开发建设年产22万立方米定向结构刨花板新生产线项目和森工工业园项目,支持汇源集团和爱斯曼集团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的食品加工项目,支持凯迪集团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的生物质能源和10万吨木本油料开发项目,着力培育木材加工、森林食品、生物质能源龙头企业。继续加大1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项目争取力度,搞好原料基地配套建设。2009年产值过1亿元的龙头企业增加10家,过5亿元的增加2家,过10亿元的增加1家。新增省级龙头企业5家。支持加快推进钟祥农产品加工销售百亿元市和京山县打造桥米百亿产业,支持其他县区培育50亿元园区。加强板块基地建设。全市建成200万亩优质稻和10万亩有机稻基地,建成200万亩优质双低油菜、50万亩优质棉、40万亩优质菜基地;新建畜禽养殖小区10个;建成100万亩特色水产基地,其中40万亩小龙虾。

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强化农产品标识管理。促进品牌农业建设,争创1个中国名牌、2个湖北名牌产品。支持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采取贴牌等多种方式经营农产品,开展原产地保护申报、地理标志认证和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力争新认证“三品”标识产品50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达到80%。

大力推行集约化经营。坚持以培育专业大户为重点,实施集约化经营。通过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09年种植业规模经营占种植业总面积达到15%,生猪规模养殖率达到65%,家禽规模养殖率达到70%。

大力推行合作化经营。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快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支持力度,开展“荆门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活动。鼓励龙头企业、民办非企业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009年全市新建120个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网罗农户10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0%以上。

(三)强化农业现代装备

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要求,搞好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服务队;抓好农机大市场建设,着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切实抓好示范区重点村、镇建设和6个万亩核心示范片建设,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科技水平、作业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2009年实现农机总动力330万千瓦(千亩900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4%以上。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争取并高标准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国土整治、优质稻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低丘岗地改造、低产林改造、板块基地建设等项目,建设高产稳产农田。2009年新增耕地5万亩。加强防洪抗旱能力建设。完成龙泉、金鸡等12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整治脱险小型水库25座,更新改造泵站30座。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步伐,硬化末级渠道200公里以上,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加强汉江流域及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继续实施和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奖代补”政策。

提高农业科技化信息化装备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整合资源,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推进“院(校)地结合”、“院(校)企合作”,积极引导科技资源向农业产业一线聚集。支持龙头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到农技推广一线工作。完善市、县、乡镇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实施“百名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实施“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和“千村万户信息惠农”工程。加强农村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信息化程度。

(四)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巩固和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健全和完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加强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巩固和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通过完善岗位设置、资格准入、考核管理、激励约束和社会保障等措施,构建新型农村公益事业服务体系。切实保障财政经费,落实服务人员,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细化服务合同,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考核办法,定期对“以钱养事”的实施情况进行考核。采取委托、招标等形式,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社会力量承担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项目。

搞活农村经营性服务。加快构建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性服务体系,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经营服务体系。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基层干部、科技人员创办直接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经营实体,为农民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和生活方面全方位的服务。

完善农村市场流通服务体系。抓好县乡村农村三级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继续实施“万村千乡”、新网工程建设,升级改造双百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现代粮食物流体系、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建设。加快建设东方百货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落实国家“家电下乡”政策。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商贸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发展农用生产资料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保障农用生产资料供给。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

(五)加强农业项目建设

围绕建设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国家农机化示范市和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完成总投资千亿元规模的农业项目库建设。完成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总体规划及各专业规划。认真研究国家的投资政策,切实把握我市的有利条件,整合资源,抢抓机遇,规划储备、申报和争取一批综合性、流域性、区域性、全局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争取国家的大投资。牢牢抓住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机遇,策划包装、调研储备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力争引进1--2家国家500强龙头企业。加快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等在建项目建设进度。

二、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民生

(一)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在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支持掇刀区整区推进,创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积极创建“楚天明星镇”,抓好10个工业重镇、10个旅游名镇建设。加大扶持力度,继续抓好省、市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以实施国土整治项目为契机,实行“山、水、田、林、路、宅”综合治理,抓好彭墩、横店、胡冲、泗水桥、来龙、蔡院等村的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继续实行科研院校、金融机构、龙头企业和企业家“四联村”制度,村企共建新农村。坚持和完善市、县派驻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制度。

(二)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科学制定和完善镇、村建设规划。2009年,全市所有建制镇、80%的乡集镇、75%的行政村要完成总体规划编制或编修工作。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载体,以实施生态景观、住宅建设与改造、生态家园、环保清洁等工程为抓手,以城乡结合部、主要交通干线、工业和旅游三产重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抓好东宝区整区推进清洁工程试点,其他县市区要办好1?3个乡镇,每个乡镇要办好1?2个村,整镇整村推进清洁工程试点。各县市区要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钱养事”新机制,以村、自然村为单位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和保洁制度,构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三)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启动农村义务教育专项工程。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以上。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村疾病预防控制、艾滋病和血吸虫病防治、农村药品配送和监管等公共卫生工作。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完善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政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强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村文化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和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多种形式的文化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农村防雷设施的安全管理和雷电灾害的防御工作,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四)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执行新的扶贫标准,切实做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基础性工作。实施“雨露计划”,提高贫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继续坚持县级干部和市直部门参与的结对扶贫、对口扶贫。认真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扶持柴湖镇移民新建户用沼气池300口。扎实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工作,将屈家岭管理区叶坡移民安置点打造成全省示范工程。切实做好移民的稳定工作。

(五)办好解决农村民生的10件实事。(1)新建通村公路460公里,新建通组公路碎石路面1000公里、路基2000公里;新建85个候车棚、150个招呼站。(2)解决21万人的农村安全饮水问题。(3)继续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同网同价。(4)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4万口。(5)建设40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或文化中心户,建设12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建成“农家书屋”200家。(6)改造和建设100家村级综合服务社和400家农家店。(7)扶持农户新建“丰产仓”2000套。(8)整村推进25个贫困村扶贫开发,整合资金村平70万元以上。(9)帮助1500户特困群众改造危房。(10)完成农民转移培训、再培训5万人,新增转移和返乡人员就业4万人。通过政策扶持实现返乡人员自主创业2000人,带动就业1万人。

三、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一)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认真落实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各项措施,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以县级服务组织为平台、乡村服务站点为依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大力发展土地存贷合作社。按照集约和节约用地的要求,积极开展城乡统一的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建设试点。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充分发挥林业要素市场作用,进一步落实好林权抵押担保贷款制度,拓展林业投融资渠道,促进林地林木依法有序流转。

(二)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财政支持引导、社会主动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综合运用税收减免、费用补贴、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激励办法,引导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入农村。从2009年起,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林权证和农机、畜禽水产养殖企业的有形资产质押贷款。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开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质押担保贷款试点。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信制度。以县为单位,组建农业担保公司。市、区联建农业担保公司。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

(三)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切实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资金的管理发放工作,完善发放办法和补贴方式,降低发放成本。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测和涉农收费监管。实施农民创业工程。出台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性文件。加强农民创业培训和创业辅导,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切实解决好回归创业人员在用地、资金、人才、服务等方面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创办大企业、大产业,以创业促就业,增加财产性收入。大力发展家庭经营。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提高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依靠资源优势发展工艺品、特色食品加工和绿色家园等具有生态特色产业,挖掘生态、文化潜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做好“迎接新市民”工作,强化技能培训和职业中介、岗位对接等就业服务,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服务平台。加强区域间劳务合作,发展订单式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大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开展第二届“农村经济十大状元”评选活动。

(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强化管理和服务。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加强县乡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监管。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国有农场和农牧渔良种场改革。开展农村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按照依法依规、民主公开原则,在东宝区开展化解村级债务工作试点。

(五)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新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推进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进一步盘活集体资产,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归属,明确集体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理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分配管理,确定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盘活存量资产,开发“三荒”资源,村企共建、改造升级现有企业、实施中介服务等多途径增加村集体收入。对于村办企业税收,县级留成要按一定比例转移支付到村,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力争2009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5%,新增无债村10个。

(六)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在钟祥市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做到即征即保,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长期有保障。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扩大农村最低生活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分散、集中供养对象分别达到1300元和1800元。加大“福彩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七)健全乡村治理和民主管理体制机制。完善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乡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各项措施落实

(一)强化“三农”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并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等方面要突出“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建立健全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进一步强化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使其更好地履行政策研究、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督办检查等职能。坚持“三农”工作责任目标管理制度和“三农”工作奖励制度。建立农业强市指标考核评价体系,把粮食生产、特色产业、农民增收、耕地保护、环境治理、和谐稳定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县(市)乡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内容。开展建设农业强市“十强”创建活动。

(二)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组织设置体系,积极推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社联建,建立健全区域性党组织、产业型党组织、流动型党组织,实现党组织的全方位覆盖。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通村工程建设,实行城乡活动场所双向开放,增强整体功能。继续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职,选派农村干部到城市社区和企业挂职。继续做好选聘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选任乡镇领导干部的力度。逐步增加村干部报酬待遇,不低于当地劳力平均收入水平。推行在职村干部的养老保险制度和正常离任村主职干部生活补贴制度。让村干部工作有合理报酬,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注重在优秀青年农民、农民工中发展党员,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素质。大力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实行城市党员和农村困难党员、农村党员经济能人和城市困难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增强城乡困难党员的脱贫致富能力。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

(三)加强农村社会管理。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妥善解决农村因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移民搬迁、集体资产处置等引发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坚持群防群治,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农村警务建设,切实做好法制宣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治安联防、平安创建工作,把矛盾纠纷和治安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加强督办指导。各级各部门要转变作风,改进方法,经常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加强督办,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要层层分解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抓好重要工作、重点措施、重大项目的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用优异成绩向国庆6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