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财政局预算管理改革实施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财政局预算管理改革实施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财政局预算管理改革实施意见

为了建立健全部门预算制度,稳步推进我县部门预算管理改革,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推进县级预算改革的指导意见》(财预〔*〕732号)和《关于全面推进县级预算改革的通知》(财预函〔*〕577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党的*大关于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大力促进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快建立起一套框架体系完整、内容有机结合、运转高效有序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机制,逐步实现预算管理的公开、公正、公平。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部门预算编制内容

编制部门预算要做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具体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部门预算的编制主体是部门,部门对编报的部门预算负责;二是部门所有收支全部编入部门预算;三是部门及其所有下属单位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都要编入部门预算,单独反映;四是部门及其下属单位所有收支细化到具体的预算项目和相应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乡镇预算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皖政〔*〕13号)规定和要求,实行县乡“预算共编”。

(二)部门预算编制方法

1、部门收入预算编制:根据各类收入预算情况和现行财政体制,认真测算预算可用财力,并进行统筹安排,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部门收入预算编制参考历年收入情况和预算年度收入增减变动情况,剔除一次性因素,分项目进行科学测算,核定年度收入计划列入部门预算。收入预算的编制要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保证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2、部门支出预算编制:坚持综合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优先保证基本支出,合理安排项目支出。对基本支出预算,采取定员定额的方法,分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类编制;对项目支出预算,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部门行政工作任务、事发展目标,结合财力状况,合理安排。部门和单位预算支出中,凡符合政府采购范围的项目,统一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对难以具体细分到部门,由本级财政统筹安排、统一拨付使用的支出,作为非预算部门的支出预算列入县级部门预算。凡能够细分到部门和单位的支出,尽量细分到部门,缩小非预算部门支出的范围。

⑴人员经费:按照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登记在册的人数和现行工资、定期定量补助标准、福利政策等规定据实预算。

⑵公用经费:按照单位的职能和性质,将单位分类分档,确定分档定员定额标准,在定员定额标准的基础上,依据编内人数及核定的公用经费支出定额标准计算部门公用经费,根据政府收支科目下的商品服务支出款级科目编制;通讯补贴,按担任实职的县科级以上领导人数补助;燃修费,按照纪检委审批的单位实有车辆编制。

⑶项目支出:部门在申报项目前,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论证,提出项目支出标准和测算依据,财政部门视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统筹考虑。因重大政策调整或不可预见因素而发生的临时性项目,视财力和超收情况酌情安排。

(三)部门预算编制规程

部门预算遵循“二上二下”的基本规程,明确预算编制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和有关方面的职责分工,合理延长部门预算编制时间,逐步推行标准周期预算制度,实现部门预算编制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1、一上:各部门根据县财政局的要求,按照初步确定的定员定额标准和本年度支出需要,提出本部门的预算草案,报送县财政局。

2、一下:县财政局对部门上报的部门预算草案进行审核,按照《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管理办法》,结合部门的基础数据和相关资料审核部门基本支出预算,按照《项目预算管理办法》审核部门项目支出预算,对部门预算建议计划进行调整并上报县政府。经县政府同意后,向部门下达预算控制数。

3、二上:各部门根据财政局下达的部门预算控制数,调整本部门预算草案,报送财政局。

4、二下:部门预算草案经县人大批准后,县财政局按规定批复到各部门。

三、改革的实施步骤

在省财政厅统一布置指导下,按照以下几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实施准备阶段(8月份)。按照省财政厅文件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保障措施,健全相关预算管理制度,制订部门预算改革实施方案。

(二)动员布置阶段(9月份)。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布置,明确改革要求,分清工作责任,争取领导重视,取得部门支持,推进改革落实。

(三)组织实施阶段(10-12月份)。积极适应部门预算改革要求,转变预算编制管理方式,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按照规范的部门预算方式编制2009年预算。

四、部门预算的执行

列入县本级部门预算的各项收支,按照《颍上县预算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属于一般预算、基金预算的各项收入,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财政;属于专户管理的各类收入,按照“收支两条线”规定,全额缴入财政专户。支出预算按资金渠道分别执行,一般预算、基金安排的支出,由财政局分别按预算进度拨付;预算外资金安排的支出,按“收支两条线”规定拨付。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后,按照集中收付改革的要求,逐步调整、完善现行财政资金管理办法。

五、改革的配套措施

一是清理界定财政供给范围。进一步界定财政供给范围,规范单位预算管理方式,切实加强机构、编制和财政供给人员的管理,认真清理核实现有财政供给人员,对不属于财政供给范围的人员要坚决予以剔除。

二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一步清理核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掌握部门资产底数,保证预算分配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实物资产基础之上,逐步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

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严格非税收入预算管理,部门和单位组织的各项非税收入,按规定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并全部纳入综合财政预算。要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逐步实现收支彻底脱钩。

四是建立预算基础信息数据库。加强对预算单位机构、编制、人员、资产、财务等基础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建立预算单位基础信息库,力求全面准确掌握预算单位的基本情况。充分开发利用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核算资料,使之成为预算编制的重要基础数据,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五是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财政预算管理规章制度,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具体的预算编制管理办法、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证县级部门预算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规范透明。

六是按照“金财工程”建设要求和省财政厅布置,准确掌握使用“e”财部门预算软件,积极稳妥推广应用部门预算编制软件,促进部门预算编制的规范化。按照部门预算准备模板要求,对目前执行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补缺补差,做好部门预算推广的前期准备工作;在上年度基础上,按照部门预算软件要求,准备相关基础材料,在编制2009年度预算时使用部门预算软件,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

六、本方案从*年8月10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