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加强企业发展管理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加强企业发展管理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民政局加强企业发展管理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特别是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持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

(一)充分发挥金融机构融资主渠道作用。金融机构要落实好国家已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在总量和增量指标上,单列中小企业信贷指标,促使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快速增长;简化中小企业贷款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优先安排信贷资金,重点满足符合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流动资金需要;对暂时无法按时偿还贷款的成长性较好、讲信用的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适当放宽还贷时间。经贸部门要抓住国家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契机,坚持每季度向金融机构推荐10家优质企业,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帮助企业稳定发展。(由金融办牵头,会经贸局、人行*市中心支行、*银监分局办理)

(二)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深化改革与创新,开发适合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加强对企业的金融服务。积极稳妥地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运行效果、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适时推广。积极研究推进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区域性中小银行和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引导民间资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由金融办牵头,会经贸局、工商局、人行*市中心支行、*银监分局办理)

(三)积极推进银企合作。各级企业主管部门要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向金融机构大力推介“千百亿”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千百亿”名牌培育工程和成长型中小企业等重点项目,促进银企合作。通过融资洽谈实现合同性签约的,各金融机构要确保贷款资金按时到位;完成意向性签约的,各金融机构要加快审贷进度,提高贷款落实到位率。(由经贸局牵头,会金融办、人行*市中心支行、*银监分局办理)

(四)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强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指导和管理,促其不断壮大实力,充分发挥担保效能;调整和完善现有的扶持奖励政策,按照向企业贷款担保额进行奖励,鼓励担保公司多为企业融资担保。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的担保机构,市政府筹措资金30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金,成立*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利用财政资金扶持担保机构发展,提高担保机构的抗风险能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由经贸局牵头,会财政局、金融办办理)

(五)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HT〗引导、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推动企业上市,利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实现直接融资;充分利用现有的产权交易市场,通过产权转让、质押、拍卖、典当等方式直接融资。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债券、集合债券,以及开展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和信托产品等形式的直接融资。(由经贸局牵头,会金融办办理)

(六)有效减少占用企业资金。〖HT〗各部门要专项清理不合理占用企业的资金,有效减少对企业资金的占用。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用电信用评估制度,缩小预存电费制度的适用范围,梳理原实施预存预收电费的企业名单,除缴费信誉不良、流动性大及国家产业政策不鼓励的企业外,对信用较好和已经改正拖欠电费现象的企业取消预存预收电费的做法,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由供电局牵头,会经贸局办理)

(七)在涉企收费上减轻企业负担。〖HT〗全面实行收费目录管理制度,清理核定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定期公布收费目录,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控制出台新的地方政府收费政策。对已出台的收费政策,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缓则缓,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对我市企业缓收2009年度50%堤围防护费。适当降低养老保险金企业征缴比例,暂缓调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物价局牵头,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水利局、经贸局及其他涉企收费部门办理)

(八)积极为企业融资提供条件。〖HT〗各有关部门在办理涉及企业融资贷款需要的证照、材料时,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开通“绿色通道”,为企业贷款做足资料,提供相关抵押资源,为满足信贷准入条件提供方便,促进企业尽快贷款融资。与各信用担保公司会商,争取在为企业融资担保时,取消资料费、调查费,担保费减收0.5%-1%,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由经贸局牵头,会国土资源局、房管局、交警支队办理)

二、加大对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

(一)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扶持。积极申报省用于扶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贷款贴息或补助的“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用于扩大对一般贸易出口、企业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商品出口退税征退差额资助的“扩大出口专项资金”等项目,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壮大。(由外经贸局牵头,会财政局、经贸局办理)

(二)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税费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好国家扶持企业的8项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最近出台的增值税转型、提高出口退税率、暂停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实转”、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等新的优惠政策,通过制订高效快速简便的操作办法,尽快落实到企业。研究制订充分利用国家税收政策出台对特殊行业、特殊困难企业的扶持措施。加快出口退税速度,减少企业资金占用。(由国税局牵头,会地税局、财政局、经贸局、外经贸局办理)

(三)适当调整土地使用税征管办法。在市、县级政府事权范围内,适当调整我市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我市企业2007年度土地使用税按我市报省政府审批的标准征收(肇府报〔*〕20号),已征收超出上述标准部分作为财政扶持企业技术改造、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方式支持企业,*年未征收的企业暂缓征收,待省政府批复后按标准补征。(由地税局牵头,会财政局办理)

(四)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政策。对企业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费,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由科技局牵头,会经贸局、国税局、地税局办理)

(五)制订实施鼓励企业再投资政策。对企业利润再投资、增资扩产的,由财税部门研究制订优惠、奖励办法,增强企业再投资的积极性。(由财政局牵头,会国税局、地税局办理)

(六)抓好财政扶持资金的落实。在争取上级更多财政扶持资金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扶持资金的跟踪检查。市成立督查组,对财政扶持资金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确保扶持资金及时、足额到企业,使企业尽快形成产能。(由财政局牵头,会经贸局、审计局办理)

三、帮助企业解决用电、用地、用工等难题

(一)加强企业用电保障。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向上争取用电指标,保障我市电力正常可靠供应。抓好电力生产调节,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各地用电指标,确保全市电力协调有效供应。保障优质企业的用电需求。(由经贸局牵头,会供电局办理)

(二)整合和集约利用土地。进一步整合工业用地,盘活存量土地,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土地集约使用,降低企业用地成本。积极向省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使企业项目建设用地尽快得到落实。(由国土资源局牵头,会城乡规划局办理)

(三)加强企业人才培养和培训。建立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保障企业技能招聘需求,抓好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加快建设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引导和支持企业与职技院校挂钩,解决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由劳动保障局牵头,会教育局办理)

四、扶持企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一)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引导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专项资金、省挖潜改造资金、节能专项资金、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民营科技专项资金等项目。支持企业开发新材料、新能源、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支持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力。(由经贸局牵头,发改局、财政局、科技局、外经贸局、环保局办理)

(二)帮助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通过“政府资助、市场运作”方式,增强我市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开拓市场能力。引导和支持企业申报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广东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优化升级,重点培育四会金属加工、高要压铸、广宁竹纸制品、德庆林化产品、封开水泥等企业集群区域,积极创建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不断增强我市企业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由经贸局牵头,会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

五、加强和改善对企业的领导和服务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和落实责任。各级政府、各部门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把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把*建设成为未来广东发展的新增长极、能够代表广东科学发展成果的城市的重大举措,坚持“五个结合”,即加大财政投入与深化改革相结合,解决当前困难与解决长期性、根本性问题相结合,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拉动当前经济增长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相结合,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相结合。上述各项工作的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加强督促检查,实行工作考核;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由监察局牵头,会有关部门办理)

(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经济大运行”工作机制。做好综合协调服务,加强对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与分析。各级统计部门要在2009年上半年建立起中小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经贸部门要加强与重点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动态,做好指导、监测、协调和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