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发展学校优秀党支部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永远踏着时代的节拍,永远迈着创新的步伐,在创新中延伸,以创新铸就业绩,是*小学创建党组织基层工作的基本理念。自*年五月建校来,这个年轻的支部以这一理念为信条,在教育局党工委的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一年来,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学校后取得“区文明单位”、“区级巾帼示范岗”、“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红旗大队”等殊荣。
追寻学校党支部这一年来走过的行行印迹,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时代合拍,构建新格局
新的时代,赋予了*党支部新的使命,按照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支部认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支部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必须构建以“学习型、研究型支部”的建设为目标,以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提高整体素质为保证,以转变育人观念为先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办学效益为生命的工作新格局。为此,学校党支部切合学校实际,提出了“五有要求”的学习制度,制度种要求做到一有计划(每个教师要有学习计划),二有对象(每个教师要有学习笔记),三有时间保证(周五全体教师活动日),四有内容(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体现时代精神风貌的专题为主),五有专题(以学期每人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文章)以此保证学习工作的落实,为构建党支部工作新格局,支部着重从三个结合入手来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工作。
1、做到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要求全体教师要始终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具体工作实践,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观念,勤于钻研业务,争做课堂质量攻坚战的排头兵。在每周五的“学习论坛”上,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们带头宣讲“二期课改”的学习体会,聊新型的师生关系、谈符合课改要求的“教学观”“学生观”、忆课程改革的辛路历程,交流着自己的学习感受,发表自己的学习感言。这样的学习形式使教师们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所得结合,得到的是理论支撑、理性思考及教师们专业化地成长。
2、做到理论学习与学校的具体实情相结合。
*是所新学校,要在新学校绘制新画卷,创出新业绩,必须不断挖掘新的资源,在党员中形成一种榜样在前,见贤思齐的新气象,才能带动和辐射全体教职工,在正确的舆论引导下,去躬身耕耘教坛,忘我勤奋工作,为此,支部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是由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刚刚合并的一所新学校),邀请华师大的博士组织了一次“让我们荡起双桨”参与式活动,让两校教师们通过活动增进了解,共绘学校的美好蓝图;针对两支教师队伍磨合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又开展了“体验同感”的参与式活动,活动让教师们感受到竟然有那么多的相同,交流着自己被人误解的事例,在那一刻,似乎教师们的心而更进了;在每个学期结束前,支部均以“爱生”为载体,开展师德教育专题会,迄今为止,组织了两次这样的交流会,分别以“我的事业我的爱”及“走进学生的心灵”为主题,在交流中,教师们感受别人的先进师德事迹,反思自己行为的同时,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像这样的学习活动,通过立表率,强化示范教育;铸灵魂,强化爱国教育;树形象,强化文明教育;抓凝聚,强化创优教育等措施,丰富了学习内容,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鼓足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士气,进一步凝聚了人心,形成了*人“精、实、新”的工作作风和“携手奋进”的团队精神。
3、做到理论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发动广大师生员深入讨论和总结学校的优良传统,明确了学校的精神,学校党支部以“创建健康的校园”为研究课题,以学校成员的身体、心理及交往健康为研究内容,为此学校开辟了由“健康加油站”、“心灵放飞园”和“开心直通车”组成的“成长空间”,以此作为支部课题研究的阵地。本学期里,支部将它的建设及使用的研究作为子课题,力图让它真正地为学生及教师的成长发挥作用。学校党支部的课题研究就是把运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以健康的学校精神为核心精心培育、建设学校文化,凝聚教师对学校的向心力。
二、瞻时代前沿,注入新活力
支部书记要求我们的每一位党员走在时代的前列,体现时代的精神风貌,仅靠单一理论学习,仅靠“一人读、大家听的说教方式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恐难以奏效。”因此,为了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两个学期分别开展了以“今天怎样做党员教师”及“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微型党课活动,每一位党员都走上讲坛,将自己对党的最新理论的学习、理解及感受以党课的形式宣讲。这样的“微型党课”,理论联系实际,从党员自身的经历,身边发生的事来阐明深奥的政治理论。党员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在理想信念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更加坚定自己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学校党支部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以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为核心,重点讲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性质及指导思想、党史、党员的权利义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等内容。党支部以“创新活动形式”的理念组织积极分子们的每一次活动,“解读新党章”——让积极分子们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新旧党章进行研读、比较,直接感受“新党章”的“新处”、“新意”;“儿童权利公约”学习——以参与的活动理念,让积极分子们在大白纸上写下儿童的特征,对照权利公约分析儿童们应享有的权利,让每一位参与者学着理解孩子,并能据此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党支部始终坚持开放的原则,在自我学习的同时,也努力的拓展学习教育的空间。走出校门,组织党员及积极分子参走进“七宝古镇”,让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让积极分子们树立信念;走进社区,要求党员发挥自身教育工作者的优势、特长,积极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号召党员及积极分子们拿出不低于一个月党费的金额,参加“爱心工程”。同时,党支部还筹备创建了学校党建网站,将开辟理论学习、党员风采、保先活动、积极分子园地、心语交流等专栏,使信息的交流、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以实现对广大教职员工的互动式交流。
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别开生面的活动内容,为支部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党员的工作主动性,同时也吸引了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踊跃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正如老师们所说的那样:“激情在这里点燃,理想在这里升腾,信念在这里升华。”
三、按时代需求,强健新肌体
学校党支部应该是学校的魂,是质量的柱,是发展的源,是学校集体领导的舵。为了使支部这个肌体始终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始终充满着勃勃生机,支部十分注重自身的建设。
首先,坚持每周领导集体学习制度,建立以党支部为核心的中心学习组,重点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本、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和胡总书记关于两个“务必”教育的文献。为了提高领导成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支部专门为班子成员征订了《支部生活》杂志。其次,按照创建先进支部的要求,支部在建立和健全常规制度的同时,按照新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日常管理,认真落实“二会一课”制度和“民主生活”制度。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日常管理方面,支部多次组织党员党建资讯网学习了市委关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决定,先后与党员个人和党小组签订了廉洁自律目标责任书。并结合“十不准”的规定,要求全体党员务必端正教学行为,坚决杜绝体罚学生的行为和乱收费行为。
党支部根据学校党员的岗位分布特点,采取有效多样的活动载体:开展党员承诺制活动,签定党员目标责任书;开展党员共性标准和个性标准的大讨论;开展“评比党员示范岗”活动,充分发挥每位党员的才干,创设教育的舞台: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征文及论坛沙龙;帮困结对子活动。动员群众,发挥监督机制:开展民情约谈、群众个别座谈、问卷调查、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党支部力求通过以上多样的教育形式来落实教育内容,使广大党员在内心对党员的先进性标准产生真正的认同。尤其是在如何密切党群关系方面进行了有效的载体探素,成效明显。记得学校合并初,两校教师间、校领导与教师间无形中隔着一道“墙”,为了尽快地拆除这道心墙,党支部安排党员教师们带头走近原本与自己陌生的教师群体,亲切地攀谈、会心地微笑;党支部利用开学前的暑假,支部书记和委员们走访了每一位教职员工家,所作的这一切拆掉了教师间的“隔心墙”,架起了校领导与群众的“连心桥”。
党员责任区的区域直接建立在群众之中,是开展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最实在、最有效的载体。这一载体,最突出的意义就在于更有利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为此党支部着力进行了学校党员责任区的建设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制定了《*小学党员责任区制度》,以制度去规范党员在责任区内的职责、要求,真正起到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的作用。通过思想上关心、业务上联系、作用上带头、生活上帮助,实现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目的,做群众的贴心人,在群众中树立党员的先锋形象。
在落实“民主生活”制度方面,支部党建资讯网主要是通过民主生活会的形式进行,每年进行两次。具体做法是党员准备好发言提纲,先自评,后互评,再测评。民主生活会吸收党外群众参加测评。要求党员之间要畅所欲言,“不隐恶、不虚美、不饰夸”,成绩少谈点,不足多说点,客观少说点,主观多讲点。这种广泛评议,民主监督的生活制度,达到了纯洁肌体,整顿队伍,激励党员的目的,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这一年来,学校全体党员在支部的领导下,不仅严于律己,恪尽职守,而且在教育教学和其它各项工作中,同样以出色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信赖和赞誉。党员肩负着振兴*小学的重任,党员让*小学的支部工作始终充盈着时代的气息,不断创新,使*小学支部这个党的基层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在铸就党的宏伟事业中,始终有声有色,常新常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