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司法局加强街道依法治街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司法局加强街道依法治街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司法局加强街道依法治街意见

20*年街道司法行政工作将努力实现“五大突破”,即一是“五五”普法、依法治街工作要从教育的普及率和覆盖面上进一步突破;二是人民调解工作要从组织建设和调解质量上进一步突破;三是社区矫正(归正人员)监管工作要从防止、降低重新犯罪率,在各类管理考核水平上进一步突破;四是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要从民生的改善、维护、保障和研究为民、便民、利民的具体措施上进一步突破;五是夯实基础建设,在做大做强司法行政工作上进一步突破,提升司法所在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度。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有序运作新时期司法行政的机制,为钱江新城建设、望南望北旧城改造保驾护航,为实现街道党工委确立的创建“全国模范司法所”的目标而扎实努力。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具体贯彻到司法行政各项职能工作中。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坚持建设、管理工作并重,全面加强司法所建设和管理,立足*街情,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机制,研究新思路、制定新举措,更好地承担起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责。

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街活动

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今年是实施“五五”普法教育的第三个年头,也是具体落实普法规划初见成效的关键年份。街道依普办要积极组织辖区各单位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即“进单位、进学校、进工厂、进社区、进行业、进家庭”,将法制宣传落到基层、将法律送到群众手中。在今年的普法教育上具体抓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1、科学认识和把握普法工作对司法行政工作指导作用

按照《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和深化普法工作,树立坚定不移的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抓好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作为街道司法所干警和社区治保调解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组织和开展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制宣传、依法治理、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安置帮教等职能是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普法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着司法行政工作的绩效,它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原动力。今年普法工作面临阶段性考核任务,我们要秉承和恪守依法治街、公平正义和执法为民理念,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法律援助站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工作,始终保持在法治规范的前提下履行和完成各项司法行政工作。

今年在普法教育中继续以“法律六进”为主题,着力抓好普法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带动全民普法不断深入。同时创新方式方法,更多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推进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的依法治理工作。

2、突出重点、充实内容,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今年要在大力促进法治文化建设上下功夫,把培育法治文化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各层面的学法和普法宣传活动。

(1)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系列中,大力宣传《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刑法》、《行政许可法》和《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深入持久地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街道党工委中心组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4次,法律知识考试不少于1次,公务员全年不少于40学时。通过学习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理念,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提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能力。

(2)在行政执法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合同法》、《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保护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学法时间不少于40课时,职工法制宣传全年不少于3次。通过学习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法制氛围,促进*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3)在特殊群体和青少年中大力宣传《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全年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不少于10课时。通过学习营造依法治校、依法维权的社会法治氛围。

(4)在社区公民和外来人员中大力宣传《信访条例》、《人口计划生育法》、《义务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土地管理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刑法》、《民法》、《社区矫正相关规定和制度》等与公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全年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教育不少于15课时。通过学习培训等形式引导公民依法有序理智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3、分阶段创新普法教育机制,提高依法治理效果

(1)3-5月中旬,在10个社区分别举办“法制演讲会”活动同时组织开展社区网络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深化家庭学法评选活动,为“民主法制社区”的创建打下基础。

(2)6-7月上旬,辖区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主题为“迎奥运,争做守法小公民”活动,构筑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积极培育校园法治文化。

(3)8-9月中旬,分别在企业单位和外来人员中开展主题为“创业在杭州,争当文明人”活动。各企业单位要充分利用板报、墙报专栏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街道以*公寓为基地,围绕主题展开对流动人口的系列法制教育活动。

(4)10-12月下旬,在街道各科室,辖区公安、城管、工商、房管、市容各职能部门中开展主题为“依法公正、执法为民”活动,各行政执法部门要认真抓好文明窗口服务活动,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今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街道组织各基层单位参与,突出《宪法》和“五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的宣传,突出对法制教育工作经验和典型事例的宣传,突出对法制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宣传。

三、深刻认识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和肩负的任务

今年是奥运之年,每一名华夏儿女无不为此动容,在世人面前展示中华民族之文明和改革开放之成果。为此,“维稳”自然就成为一项当今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街道司法所和各基层“维稳”工作站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与此同时,各级人民调解组织要善于分析处于不同时期的“街情、区情、社情”,并结合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诉求复杂化、表现激烈化、相互关联化、化解难度大等特征,紧紧围绕“民生”这一核心问题来开展人民调解工作。

1、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通过换届选举调整和充实了治保调解队伍,优化其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但基层调委会的整体水平、规范化程度参差不齐,部分组织名存实亡,组织发展十分不均衡,尤其在发展民营企业调委会、市场调委会上存在严重的不足,这与目前遏制各类凸显的矛盾纠纷非常不协调。为此,今年街道司法所将会同本级调委会在基层调解组织中开展“五好调委会”、“星级调委会”等评比和争创活动,对现有调委会建设回头看,对工作倒退、名不副实的调委会组织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使其达到人民调解“四有五无”的工作标准。同时把发展民营企业调委会、专业市场调委会等作为调解组织新的增长点来抓,因势利导,建立一批特色调委会。

2、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大调解”格局。人民调解工作具有较强的群众性,健全组织网络体系、完善工作网络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础。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本街道的人民调解工作已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民调解网络体系,然而如何发挥这张网的攻坚克难作用,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我们还缺少方式方法。对此,今年6月份前,建立以秋涛路为界的东、西两片“五委联动”机制。所谓东片包括在水一方社区、近江西园社区、近江东园社区、耀华社区、徐家埠社区五家调委会;西片则包括大通桥社区、始版桥社区、莫邪塘社区、兴隆社区、清泰门社区五家调委会。凡涉及经济标的在10000元以上的民事纠纷案由接案地(案发地)的调委会牵头,该片的其余成员单位参与、攻坚克难、聚众家智慧共同破解疑难纠纷案。与此同时,继续坚持以街道调委会为核心的联动联调机制,实现对突发性纠纷的动态控制,进一步深化司法所与公安、法院、交警、工商、房管、城管、劳动监察等职能部门的协作互动关系,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和信访工作的互助结合,为各类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报告、早调处、早平息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民调解大格局真正发挥作用。

3、推行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提高其综合素质。根据杭司[2007]103号文《关于在全市乡镇(街道)试行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的通知》精神,今年第二季度将推出这项工作,在实施中由街道司法所负责对各基层调委会成员的审核和证照的发放、注销工作。为了稳定有序地完成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的各项工作。3月份组织专题培训,各基层单位要高度认识推行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制度的重大意义,把它作为提高人民调解员素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扩大人民调解在社会民众中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来抓紧抓好。

4、优化机制,进一步增强人民调解工作活力。即①矛盾纠纷大排查机制。继续坚持每月一次矛盾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集中排查,定期进行矛盾纠纷动态分析,及时掌握和消除一批潜在的不安定因素,把握工作主动权;继续坚持各级调委会的例会制度。②预警预案预测机制。从对矛盾纠纷“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置得了”的总体要求出发,由街道司法所牵头开展矛盾纠纷预警性信息报送、突发性群体民事纠纷应急调处预案制订、群体性不安定因素预测等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以预警、预案、预测为主要内容的“三预”工作机制。③指导协作机制。街道司法所要根据2005年省厅省高院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的意见》精神,积极支持和辅导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员的政策业务培训,全年不少于5次;同时做好与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公安派出所等职能部门的互动协作。20*年要充分发挥新建的人民调解庭作用,标的额在50000元以上的民间纠纷均由街道调委会受理。

四、有的放矢的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开展

有针对性的建立个人矫正档案,实施个案矫正是今年夯实社区矫正工作基础的重点。反思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其成功之处在于探索了一条适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和规章制度,整体发展趋于平稳。我们也不像试点当初那么茫然,其不足之处也令人十分揪心。比如每年总有重新犯罪的现象,从表面分析是监管不严,然后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对此,今年街道社区矫正指导思想是严格执行和履行社区矫正的各项规章制度,奖惩分明,整合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帮教组的作用,根据个案特点,抓重点、抓质量,杜绝重新犯罪现象。

1、严肃各类规章制度: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要有足够的责任意识,制定定期的例会制度,及时研究对策、细化监管程序,不能擅自简化工作标准,对有可能激化的矛盾要务必想在先、做在前,拟定应急处置方案(预案)。今年各社区要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只有做好走访工作才能有效沟通协调各方工作,找到社区矫正机构和家庭、单位、社居合适的契合点。

2、严格绩效考核制度:街道矫正办每月向社区矫正机构通报分级考核结果。各社区要建立健全基础台账,突出平时的行为监督,强化其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街道将各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责任制目标考核中。

3、实施心理矫正:对有心理问题的社区服刑人员,街道矫正办聘请心理学专家和专业医务人员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及心理咨询和治疗,在条件成熟后街道司法所将设立心理疗法工作室。

4、加强帮教力度:首先是积极营造社会化的帮教模式,聘请一批专家、学者、离退休老干部和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同志参与社区矫正的帮教工作。各社区要与上述人员签订帮教责任书,具体落实帮教措施;其次是定期了解服刑人员家属(监护人)的帮教情况,努力做到“思想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照”,重点突出对青少年罪犯的帮教,各社区要具体制定家访对象日程表,使动态监管富有成效。

5、提升队伍素质:社区矫正工作政策性强、责任重大,在某种意义上讲“非执法者之能”,对待这项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我们通过实践深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不仅要掌握矫正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程序,更要矫正其行为恶习,最难的还在于化解矫正对象的心理压力。为此,如何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技巧是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的关键。今年4月由街道矫正办组织专兼职干部政策业务培训班,全年各类辅导提高班学时不少于40小时,今年在夯实基础性工作上,要求各社区力求达到“档案规范、内容全面、记录真实”的标准。

五、扎实抓好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

在全国司法所建设工作会上吴爱英部长强调:“司法行政工作特别是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要围绕改善民生、维护民生、保障民生,研究制定为民、便民、利民的具体措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就是今年街道开展这项工作的指导思想。

1、街道法律服务所要围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这一实践主题,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切入点,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立足点,提倡法律工作者法律服务进社区,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特别要为家庭困难者、打工者以及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优质的法律援助。要牢固树立“民生”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社会效益为重,不断总结和完善本地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机制。

2、街道法律服务援助站要简化法律援助申请、受理和审批程序,克服以往援助“门槛”高、不少求助者望而却步,今年在不违背法律援助工作原则的前提下,适度降低标准,扩大受援面,充分理解和考虑百姓在疑难纠纷中渴望得到法律援助的心情,全年力争完成法律援助案5起,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来广泛宣传法律援助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知晓率,“12348”法律服务热线要努力做好窗口接待,热情、及时、准确解答当事人来电来访和反馈信息工作。各社区要因地制宜的组织有特色的法律咨询服务活动。街道法律援助站将配合主题法的宣传,设立咨询服务台,为当事人释疑解惑。

3、注重法律志愿者队伍建设,指导帮助民众提高法律观念并有序规范的操作法律援助程序,除司法所工作职能外,主要还是依托社会志愿者的平台予以实现。对此,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尤为重要。今年着重从提高志愿者综合素质入手,坚持全年办班不少于4次以上,使广大法律志愿者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进一步增强,促进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的触角和生命力,努力做到“应援尽援”。

20*年街道依法治街普法和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以奋发向上的工作理念,凝聚各方力量,努力担负起构建“和谐*、打造钱江新城”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