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发展学期教育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质,实现各类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推动我区新一轮大发展,建设“品质之城”、“美丽之洲”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主要任务
1.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各类教育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
2.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平稳、有序地做好临平城区四街道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工作。
3.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确保各类建设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
4.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全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进一步扩张。
5.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妥实施2009年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和新高考工作。
6.加快“名师名校长工程”实施,干部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
三、工作措施
(一)坚持均衡、优质、协调,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学前教育。认真落实省市和区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政策,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积极推进全区和各镇乡(街道)《学前教育十年发展规划》实施,大力拓展学前教育资源,努力满足适龄儿童(含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园的需求。不断完善政策,进一步解决经费保障、师资稳定、非公办教师待遇等问题。继续完善公办幼儿园“一园多点”的管理体制,有效盘活、整合教育资源,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农村规范化幼儿园建设。推进市学前教育先进和达标镇乡(街道)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全区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优质教育覆盖率达50%以上。坚持多元办园体制,进一步规范民办托幼园所和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工作,全区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保持在98%以上,学前第4年幼儿入园率达40%以上。
——义务教育。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继续实施教育帮扶工程,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和扶持力度,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办学差距。以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加强管理与指导,进一步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全区义务教育段优质教育覆盖率达85%以上。认真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坚持“随班就读”为主,注重资源教室建设,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工作水平,努力为“三残”儿童少年提供优质教育。
——高中教育。加快*中学迁建项目实施进度,确保按期交付使用。继续完善各高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验中学、良渚职高、闲林职高等学校改建、扩建工程,进一步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积极做好塘栖中学、*中学争创省二级重点中学工作,不断增加优质高中资源的供给总量。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的比例保持在99%以上,普职高招生之比继续保持1: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积极构建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继续加强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区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
——成人教育。加快区社区学院新校建设,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为我区全民终身教育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方便、丰富、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加强成校现代化建设,继续做好农民素质培训、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和职工“双证制”教育,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综合素质。
(二)强化政府责任,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
1.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推进“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平稳、有序地做好临平城区四街道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工作。进一步健全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年提高,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巩固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扎实推进免费教育实施,继续做好全区义务教育段学生免除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工作。
2.继续做好困难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管理,进一步完善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加大助学力度,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认真贯彻落实区政府《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暂行管理办法》,按照以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严格准入条件,妥善解决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进一步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扶持力度,加强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加强学校监督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3.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加强督政工作,督促镇乡政府进一步落实办学责任,不断加大投入,推进区域内各类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协调发展,继续开展对镇乡(街道)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工作。加强督学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督导评估体系,全面开展中小学综合督导发展性评估工作,并实施督导结果公布制度。
(三)以“项目建设行动年”为契机,加快学校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1.启动校舍新建和整治计划,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根据区“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结合修订后的全区中小学布点规划,启动实施全区校舍新建和整治计划,力争通过三至五年努力,对全区破旧校舍通过新建、扩建、改建或学校撤并等多种形式进行彻底改造,确保所有校舍使用安全。加大建设项目的推进力度,确保闲林镇中学、仓前镇中学扩建项目按期交付使用;加快推进径山镇中学、乔司中心幼儿园新建和*镇舟枕小学、星桥中学扩建等项目;启动仁和镇中学、良渚镇天阳中学、南苑中心小学、*镇二小、临平城北小学、塘栖镇二幼、*镇永建小学等新建、扩建项目的实施,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2.推进教育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继续推进“校校通”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和资源库建设,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水平,促进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城乡学校共享。加快政务电子化进程,启动教育公文流转系统建设,逐步实行无纸化办公,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不断加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力度,为教学改革和新课程实验提供高效服务,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1.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向纵深发展。积极引进省、市优质教育资源,依托其师资、管理和品牌资源,试行跨区域的集团化办学,着力推进我区学校文化的整合与教育品牌的打造。进一步完善“名校+新(分)校”、“名校+民校”、“名校+农(弱)校”等办学模式,继续组建若干新的教育集团。深化名校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研究,推进办学体制、投入体制和人事制度创新,加强管理、指导与考核,推进名校集团量与质的协调发展。
2.进一步加快城乡学校(幼儿园)互助共同体建设。努力创造条件,加大推进力度,使城乡学校(幼儿园)互助共同体成为“名校集团化”在农村的有效实现形式,加速城镇优质教育向农村辐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城乡学校(幼儿园)互助共同体建设新途径,深化工作内涵,提升工作实效,力争全区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参与率达到100%,幼儿园互助共同体参与率达到85%以上。充分发挥名师在农村和薄弱学校教育教学帮扶工作中的作用,深化名优教师跨校带徒活动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支教活动,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3.促进民办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积极研究制定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机制,引导和促进民办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在解决“上学难”中的作用,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严格民办学校(培训机构)的审批和管理,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逐步形成公民办学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五)坚持教育创新,加强教学管理,推进全面素质教育
1.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积极推进德育创新,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德育导师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基础工作。组织开展纪念建国60周年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认真贯彻实施《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第二课堂活动的深入开展。积极推进以营造浓厚育人氛围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与学科课程教学相衔接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化文明学校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师资队伍建设。
2.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巩固国家级实验区基础地位,并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选修课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和中小学考试招生制度,逐步规范民办学校(国有民营学校)招生工作,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改革高中招生志愿填报办法,进一步扩大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招收保送生比例,规范特长生录取,试行重点职业高中招收保送生制度。认真研究《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确保2009年高考平稳。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推进学校特色品牌建设。认真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改革,明确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的基本规范,紧紧围绕“三条底线,四个转移”开展具体工作,进一步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完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加强教育质量监控。进一步确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理念,以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难点和瓶颈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推进学校特色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发展品质。
4.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科技教育等工作。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全面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做好学生体能素质的检测工作,并实施公布制度。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和学生常见病的预防教育和防治工作,继续开展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工作。加强中小学生艺术、科技等社团建设,继续开展中小学生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积极推进科技实践、创新教育和劳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突出重点,创新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1.以农村为重点,大力推进教师教育工作。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领雁工程”,引领和促进农村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素质与教学能力。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开放式培训体系,立足校本培训,创新成长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的整体水平。大力推进“名师名校长”工程,将评选区第四批名师名校长和第九批学科带头人,积极做好省第十届特级教师人选的推荐工作。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研究制订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从教的政策,完善教师聘用、职务评聘、考核分配等制度,继续做好教师招聘工作,规范编外用工制度。
2.以管理创新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培训机制和形式,建立完善培训基地,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校长的改革创新意识和科学发展意识,促进专业发展,着力提高校长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大对学校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力度,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继续改革选人机制,开展第二轮学校后备干部“双推双考”工作,不断拓宽学校领导干部的用人渠道。
(七)加强行风建设,坚持依法治校,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1.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以暑期专题培训和校本培训等为载体,继续加强师德教育,在广大教师中进一步开展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责任、职业纪律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树立队伍整体良好形象。加大对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违规推销教辅资料、有偿家教等违背师德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实行师德在教师考核、评职、评优中的一票否决制。继续做好各类优秀教师的评选表彰和宣传工作。
2.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继续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工作。进一步完善保障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推进督导责任区制度的实施,继续开展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导。进一步规范周六假日活动管理,严禁举办文化补习班等各类违规办班活动。不断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和校务公开体系,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规范教育收费的各项政策,严格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食堂收支和预算外收入的监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3.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防控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定期认真开展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工作薄弱环节,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着力构建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中小学生防溺水和交通安全等知识教育,重点加强对学生接送车的管理、学生宿舍消防安全设施建设和学校饮食卫生的监管。继续做好信访(来访)、网上信箱、12345区长公开电话办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