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目前,我省有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近100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20%,他们是未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面临严峻挑战。西方敌对势力同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日益尖锐和复杂,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向我未成年人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达到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随着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一些成年人不正确的价值观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国际互联网以及其他传媒传播的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也产生了不良作用。总之,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种社会消极因素和思想观念依然存在,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还比较多。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之处和薄弱环节,切实负起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紧密结合贯彻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要任务是:

1.着眼于增强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文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爱家乡、爱祖国,增强爱国情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着眼于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深入进行国情、省情和改革开放成就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弘扬“浙江精神”,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立志成为建设浙江、建设祖国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3.着眼于规范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未成年人养成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学会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

4.着眼于提高基本素质,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对未成年人进行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教育,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他们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三、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进一步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

1.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学校的全部工作是教书育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责任。要加快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加快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的分量。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目前仍然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投身到社会实践和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增长才干。

2.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层施教。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完善日常行为规范。对幼儿园到小学低龄段的学生,重点是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讲卫生、讲礼貌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小学高段到初中学生,重点是进行以责任感为主要内容的品德教育,学会对他人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然负责、对自己负责;对高中学生,重点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共同理想的思想道德教育,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充分整合德育资源,有计划、针对性地实施德育教学方案。积极探索“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等各种课外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新载体,力求做到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严格执行初中学生每年20天、高中学生每年30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改进课堂德育教学方法,鼓励师生平等对话,倡导“情景教学”、“活动教学”、“价值辨析”和“道德反思”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德育教学效果。

4.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认真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小学校要利用革命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等,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题教育活动,定期举行相关的主题班会或团队活动。要建立“中小学生德育卡”,记录学生在校德育实践情况,并作为评优条件之一,使德育实践活动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

5.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以高尚的情操为学生树立榜样。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引导教师自尊、自爱、自重,做到为人师表。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拔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建立对班主任的培训机制,力争在两年内对所有班主任培训一遍。总结德育导师制的经验,拓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每两年召开一次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研究、交流、部署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表彰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在教师职称评定,名教师、特级教师评选中,增加德育教师的比例。

6.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融入到智育、体育、美育等各个方面。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主抓德育的责任制,以及考核评价和奖励机制。今后校长的任用、教师的晋级、先进人物的评定,都要把重视和做好德育工作并抓出成效作为重要依据。要充分考虑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将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和演出、外出参观学习和参加生产劳动实践等活动的费用列入有关收费项目。

(二)进一步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要把中学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总体布局,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把对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的指导纳入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估范畴。要以“全团带队”为总抓手,从思想上、组织上、队伍上进一步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把少先队建设纳入团建的总体规划,把少先队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团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考核指标。

2.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丰富团队活动。继续深化“中国少年雏鹰行动”、“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等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建设,全面开通未成年人维权服务热线,健全“青少年维权岗”机制。

3.强化青少年德育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荐、选派业务过硬、工作热情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团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市、县两级应在同级团委或教育行政部门设少先队教育团工委书记和总辅导员。加强中学团干部和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选聘优秀社会人士担任志愿辅导员。

(三)进一步发挥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1.发挥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第一课堂作用。家长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要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教育,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实践和经验,树立一批科学培养子女的典型,努力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2.规范和发展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的覆盖率。以先进示范和评估督查为手段,进一步规范、巩固和发展家长学校,促进家长学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办好中小学、幼儿园的家长学校,丰富培训内容,提高规范化办学水平。大力发展社区家长学校,把科学育儿思想、内容、方式渗透到社区市民学校、妇女学校、老年学校的学习培训中,覆盖到社区、学校、单位和流动人口。

3.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与指导。建立党委领导下的以妇联、教育部门为主,关工委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各级家庭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努力探索家庭教育的新途径、新手段、新模式,重点对家庭道德教育、家庭教育规律、家庭法制建设、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等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并纳入基层文明创建工作。

四、努力形成全社会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举措,又是紧迫的现实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参与。当前,要抓好一批社会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未成年人欢迎的实事好事,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1.积极实施以建设使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阵地工程”。加强各级各类文化场馆建设,完善文化基础设施,落实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其他文化场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政策,在各级公共图书馆开设少儿阅览室,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浙江秀丽山水、现代化建设成就相融合,形成“红色旅游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成果教育。加强对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以及风景名胜地等解说人员和导游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讲解业务水平。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督查和评估机制,切实加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专门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到“十五”期末全省每个县(市)至少建有一所青少年活动中心。已有的未成年人专门活动场所,要以面向未成年人、服务未成年人为宗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融思想道德建设于生动活泼的宣教活动之中。

2.积极实施以满足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为内容的文化产品“精品工程”。要高度重视面向未成年人的精神产品的创作、生产和有效供给。精心策划选题,创作、编辑、出版并积极推荐一批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让健康的文化资源进入校园、社区、乡村、家庭。继续做好面向未成年人的优秀少年儿童影视片、儿童剧、歌曲和图书的展演、展播、推介工作,积极探索优秀少儿影片优惠、免费观看的新路子,形成少年儿童电影的发行放映院线。抓好少儿文艺创作,推出一批表现新世纪少儿精神面貌、健康向上的戏剧、小品、曲艺、故事、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作品。定期举办浙江省少儿优秀文艺作品评奖活动。

各类大众传媒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制作、刊播符合未成年人欣赏需求,有助于开阔眼界、陶冶情操的节目、文章。各级电台、电视台都要开设和办好少儿和家庭教育专栏或专题节目。抓好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落地、覆盖工作。积极筹建浙江省少儿频道,力争在年底前播出。各类报刊要热心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宣传报道。面向未成年人的报纸、刊物和其他少儿读物,要把向未成年人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不断推出富于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的各类读本。要提高公益性广告制作水平,增加刊播的数量和频率。

3.积极实施以开展青少年健康上网、文明上网为内容的“绿网工程”。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启动全省青少年宫信息网络工程,在全省实施内容健康、形式生动、环境优良的“绿色生态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和“红色健康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建设。浙江在线等重点新闻网站,要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开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网页、专栏;启动“天天”社区青少年电子阅览室建设,组织建设一批非营业性的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网络空间;加强对校园网站管理,规范上网内容。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认真落实营业性网吧不得接纳未成年人的规定,对两次违规容留未成年人的网吧,除处以重罚外,取消其经营资格。对中小学校周边200米内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一律搬迁,坚决取缔“黑网吧”。严厉打击网上传播有害信息的行为,落实在网吧终端设备上安装封堵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和网吧日常经营远程监管软件。

4.积极实施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和清理银幕荧屏为内容的“净化工程”。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严厉查处各种非法出版物,大力打击面向未成年人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音像制品、卡通读物、口袋书、电子游戏软件等出版物。净化银幕荧屏。严格把好节目的制作关、审查关、播出关,严格控制电影、电视剧中的凶杀、暴力、恐怖等内容,严格控制涉案剧的播出量。严格审查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戏软件内容,严肃查处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和恐怖、凶杀等有害内容的游戏软件产品。制定相关法规,加强对玩具、饰品制作销售的监管,坚决查处宣扬色情和暴力的玩具、饰品。认真落实营业场所审核公示制,不得在可能干扰学校教学秩序的地方设立经营性娱乐场所。严格执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整治的有关规定,在2006年前关闭所有录像放映场所。各类媒体要坚持守土有责,自觉抵制低俗之风,消除广播影视和报刊中的不健康内容。

5.积极实施以加强法制教育、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内容的“帮护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切实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切实增强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重视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矫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工读教育和工读学校建设。对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的未成年人,要采取帮护措施。社会福利机构和流浪少儿救助保护机构,要针对流浪少儿和孤残少儿的身心特点,从规范行为习惯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要开展对这些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研究,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教育必需的教材、师资和场所。

要进一步加强、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的机构建设,充实人员,明确责任,做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挽救工作。加强司法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及时掌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对归正未成年人,要落实各项安置帮教措施,组织动员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安置转化工作中来。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重视做好未成年人罪犯和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育矫治质量。

五、积极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全党全社会齐抓共管、紧密配合、共同努力。

1.强化组织保障。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负起政治责任,认真研究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认真履行各自担负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文明委要切实担负起协调职能,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宣传、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信息产业、民政、公安、海关、财政、税务等党政部门,要各司其职,切实履行相应的职能。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要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优势,支持他们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要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投入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来。

要采取切实措施,从领导力量、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方面充实和加强文明委办事机构,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各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组织机构统一归口到文明委,其办事机构设在文明办。

2.强化队伍保障。按照专兼结合、注重素质的要求,着力建设好四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一是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的主力军作用;二是各类文化市场管理队伍,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依法监管、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三是青少年宫、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文化教育设施辅导员队伍,要把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于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作用;四是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五老”队伍,要充分发挥他们特有的优势,使他们成为可以依靠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骨干力量。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教书育人的名教师、名班主任,未成年人栏目节目的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名演员、名作家、名导演和研究未成年人问题的知名专家学者,使他们成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带头人。

3.强化经费保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加大投入。各地要保证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所需资金。各级财政应保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必要经费,并随着经济的增长有所递增。进一步完善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和管理办法,重点加强12个未建和重建青少年宫的建设。要制定激励政策,动员全社会投入未成年人文化设施建设。对欠发达地区的未成年人活动设施建设的投入,有关部门要实行适度倾斜政策。

4.强化政策保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涉及到阵地建设、经费投入等方方面面,各地各部门要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政策性规定。各级文明委等组织机构要加强督查,确保相关政策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