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局发展冬种生产意见市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局发展冬种生产意见市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业局发展冬种生产意见市

各乡镇(街道)农办(农业服务站),局属各有关单位:

冬种生产是全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冬季农业生产,对夺取我市明年春季乃至全年农业丰收,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业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浙农专发[20*]125号文件《关于20*年冬种生产意见》精神,结合本市实际特提出20*年冬种生产意见。

一、冬种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今年冬种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冬季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高效种植模式为抓手,充分利用温光水和土地资源,优化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积极发展粮、经、饲、肥等多种农作物,减少冬闲田,力争冬季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5%以上,努力实现“绿色过冬”。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要制止耕地抛荒,提高土地利用率。冬季耕地弃耕抛荒,不仅造成土地和温光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田间易滋生灰飞虱寄生的禾本科杂草,对防控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带来不利影响。各地要及早制定减少冬闲田的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采取各种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最大限度地制止耕地抛荒。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村委会作用,统一集中冬闲田对外招租,开发冬季农业。要出台冬种优惠政策,鼓励建立高产高效示范方、丰产片,提高冬种效益。

二要继续调整结构,大力开发冬季农业。冬季农业结构调整空间较宽,余地很大,是我市结构调整的潜力所在。各地要根据当地资源条件,总结推广近几年来涌现的冬季开发农业的成功经验,面向市场需求,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在作物安排上,大力发展“双低”油菜,扩种大、小麦,因地制宜发展有市场潜力的冬季蔬菜瓜果、鲜食蚕(豌)豆、马铃薯,稳步发展花卉苗木、食用菌和中药材,鼓励种植绿肥,适度发展优质牧草、黑麦草。

三要加强耕地地力建设、积极扩种绿肥。近年来,由于农家有机肥料施用减少,偏施化肥,导致耕地质量下降。要通过发展蚕豌豆、冬季牧草和冬季绿肥等,实行种养结合,过腹还田,既培肥地力,又提高耕地质量,为农民增加增收门路。今冬重点抓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实行秸秆还田,扩种冬季绿肥,增施农家有机肥等生物措施,实现耕地种养结合和绿色过冬,为夺取明年粮食生产的丰收打好基础。

四要推广适用品种和技术,提高单产和效益。提高冬种效益,调动农民冬种积极性,关键要靠科技。各地要因地制宜搞好规划,明确冬种生产的主导模式、主导品种,抓好新品种示范推广;要明确主推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冬季作物免耕、机械开沟播种、直播栽培、精量播种、化学除草等轻型栽培、节本增效技术和机械化作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大棚设施栽培等技术措施,注重农艺与农机结合,注重多技术集成配套,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冬种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五要创新经营体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要利用冬季相对的农闲时机,创办农村经济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创新农业经营机制。要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对冬种生产的带动与辐射机制,鼓励企业建设冬种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和规范农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培育种养大户、扩大规模经营,提高经营水平和生产组织化程度。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随着近年来粮食、蚕茧等农产品价格不断回升,农民冬种积极性有所提高,各地各单位要抓好这一有利时机,组织和发动群众搞好冬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冬种生产作为农业结构的重要内容,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把秋收冬种生产作为中心任务来抓,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全力以赴,通过政策指导、信息引导、典型示范、技术推广和产销协调等,全面落实秋收冬种措施。要当好领导参谋,在当地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从冬种开始,明确全年粮食生产责任制,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措施和扶持政策,层层抓好落实,为冬种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切实加强指导服务

局属各单位要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深入冬种生产第一线,及时掌握冬种生产的新动向,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农民安排生产布局,解决技术问题。要深入乡村举办多种形式、多类型的培训班,广播电视讲座,印发技术资料,扩大对广大农民的培训,要依托技术组织优势,深化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蹲点活动,培育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办好良种展示田、技术示范田和生产样板田,带动面上技术推广和普及。要充分发挥农技110的作用,加强农情信息调查,及时准确与生产有关的技术、农资、病虫害等信息,指导农民科学生产;种子公司、植物医院等经营单位要积极组织良种、良药、良肥、农机具等冬种农资的供应和技术服务。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要在抓好绿剑系列执法活动的基础上,与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和坑农害农事件。要做好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妥善搞好种子调剂,及时组织种子调运和供应,不能因缺种影响冬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