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局发展秋冬季农业开发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业综合开发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2009年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州委、州政府关于抓好2009年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的意见,促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现就2009年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围绕农民增收,抓好秋冬播生产,确保明年农业丰产丰收全县围绕夏粮种植面积达到34.2万亩、总产6万吨的目标,积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一是着力发展马铃薯产业。认真落实省、州提出的把马铃薯作为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来抓的战略决策,把马铃薯产业培育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县种植面积要确保22.5万亩以上,产量4.6万吨以上。大力推广鄂马铃薯3号和5号品种。特别要重视鄂马铃薯5号原种的扩繁基地建设,今年完成50万粒以上,由农业局牵头在海拔高的地区集中建立300亩良种繁殖基地。同时要大力推广切块育芽移栽、地膜覆盖、精细管理、防虫治病等技术,努力扩大繁殖系数,为来年扩繁打下基础。二是大力发展油菜生产。各乡镇要努力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全县确保种植面积9万亩,产量0.9万吨。加大双低油菜的推广力度,大力推广中油杂8号、9号、11号和华油杂12号、重油杂2号、油研10号等高产优质油菜品种。抓好育苗移栽、免耕稀植和秋发栽培等实用技术的推广,提高油菜单产水平。三是巩固“两豆”生产,全县种植3.7万亩,产量0.4万吨。重点推广中豌4号、中豌6号等品种,“两豆”实行打窝播种,重施磷肥,提高单产和品质。四是大力发展优质小杂粮和城效特色蔬菜。要把补栽补种作为重要的抗灾措施来抓,大秋作物因灾绝收的田块,低山地区要及时补种秋红薯、秋马铃薯、蔬菜等作物,二高山以上地区要及时补种秋荞、蔬菜等作物,实现多种多收。五是加大冬闲田的开发利用,科学利用耕地,加大耕作制度的改革,合理安排作物种植,努力减少“三冬田”,切实提高耕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六是抓好烟叶生产。重视烟叶后期的田间管理和烤晾工作,做好烟叶收购工作。落实烟叶收购政策,切实维护烟农利益。安排好烟叶茬口,落实好7万亩“两烟”基地;切实抓好16个烟叶生产新村建设,强化规范化种植,提高烟叶生产水平。二、抓好特色
农产品基地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围绕魔芋、蔬菜、鲜干果、中药材、茶叶、桑蚕等特色产业,按照“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要求和“六个一”的工作模式,加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一是抓好以柑桔为主的鲜干果产业基地建设。由农业局牵头,今年要突出柑桔基地的管理,确保已建基地早日发挥效益。全县在平阳坝实施1000亩以上高标准柑桔培管基地样板,以此带动整个基地的管理。新建柑桔基地1万亩,使全县柑桔总面积达到10万亩,同时由农业局牵头,在江北地区再建500亩高标准柑桔示范园。板粟、银杏的高接换种分别达到0.8万亩和0.2万亩。加大品牌的整合力度和标准化绿色果园建设。二是抓好以高山无公害反季节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基地建设,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高山蔬菜4万亩,特色蔬菜2万亩,山野菜1万亩,城郊蔬菜3万亩。重点抓好优良蔬菜品种的推广,狠抓规范化种植,努力提高蔬菜的质量和市场知名度。重点推广好天鸿春白萝卜、高冷地大白菜、中椒6号、湘研3号辣椒、合作903蕃茄等优良品种。继续建设好绿葱坡白萝卜标准化示范区。三是壮大药材产业的种植基地,新发展地道药材3万亩,其中草本药材2.2万亩、木本药材0.8万亩,积极培植专业乡镇、专业村和种药大户,抓好玄参gap规范化基地种植,启动巴东独活gap试验示范工作。四是稳定魔芋产业基地面积,新增面积0.5万亩,全县魔芋基地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把好病害防治、土地轮作和标准化种植“三大关”,大力推广新品种“清江花魔芋”,实行规模种植、精细种植。加大芋鞭良种繁育力度,加快魔芋产业发展步伐。各乡镇在年前要认真做好规划,加强与加工企业和营销大户的衔接,大力发展专业村、专业户。五是加快桑蚕产业基地建设步伐,新增桑蚕基地面积1万亩,使基地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六是巩固茶叶基地,提高茶叶品质。完成5000亩老茶园改造任务,积极整合茶叶资源,加大无性系良种茶基地建设,新建母本园30亩。三、以重大疫病防治为重点,切实抓好畜牧业生产以畜牧生产发展为核心,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为重点,突破性发展畜牧产业。一是积极有效地抓好疫情过后生产恢复,引导扶持广大养殖户消毒补栏,抓好科技培训,推广生猪“1121”和山羊“1251”养殖模式,“猪+沼+x”生态养殖模式,扶持培植万头生猪养殖小区
(场)1个,3000头养殖规模小区8个,4000头养殖规模小区3个,千头养殖大户10户,百头养殖大户100户,50头养殖大户1000户,“1121”模式养殖户10000个,新增能繁母猪1万头,出栏生猪30万头;培植山羊“1251”模式养殖户150个。组织实施三峡库区生猪品种改良项目,完成各乡镇“三群一站”(核心群、繁殖群、生产群、品改站)的规划及建设工作,新建整顿规范人工授精站135个;积极调整畜牧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种草养畜,发展草食畜牧生产,实现山羊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50户。二是切实抓好秋季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防疫工作机制,认真组织好秋季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羊痘等各种动物病的强制免疫,确保达到“三位一体”、“四个百分之百”、“五个不漏”防疫目标。四、抓好生态家园和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以“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9-12月建沼气池3387口,全年完成1*口的任务。加快“三改”配套,充分发挥沼气池的综合效益,加强沼气池的后续服务与管理工作,建管并重,尽快建成“县有服务站、乡有服务部、村有服务网点”的体系,提高后续管理服务水平。二是全力办好全县12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各帮扶单位要按照分工,切实深入到各试点村,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帮扶。今年要在第一批重点投入的6个试点村有所突破,取得实质性效果,并以此积累经验,稳步推进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各旅游景区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全县的“旅游强县”工程,打造神农溪国家5a级旅游区和清江水布垭国家4a级旅游区,提升巴东对外开放的形象,努力把沿渡河高岩、东壤口雷家坪、溪丘湾白湾、水布垭三友坪等一批试点村建成生态家园精品旅游点。三是狠抓生态家园示范乡镇、“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示范村、“乡村清洁工程”示范点建设,加大政策、资金、技术投入力度,确保实现预期目标。五、抓好农田水利、乡村公路、烟水配套工程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重点抓好溪丘湾乡白湾村优质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由财政局牵头,农业局、水利局等单位配合,结合
新农村建设,打造优质高效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认真组织完成总投资1000万元、惠及25758人的安全饮水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好东壤口镇上垢坪村水库渠道整修项目(小农水公益项目),整修渠道4200米,总投资2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重点抓好已建乡村公路的改造、升级和养护,由交通局牵头,会同各乡镇人民政府完成今年75公里的通达工程和2009年180公里通畅工程的路基整修任务,不断提升村级公路的质量和等级。认真抓好库区二期移土培肥工程,提高移民安置质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成封山育林建设任务2.8万亩,强化森林管护,对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进行补植与抚育,确保天保工程的建设成效。抓好烟水配套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进行区域规划布局,并明确对已建工程的责任管理,确保长期发挥效益。六、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品牌开发,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食品安全在建好绿葱坡白萝卜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玄参gap规范化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启动魔芋标准化示范区和柑桔标准化示范区工作。选用安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综合防治病虫害,确保农产品安全和质量标准,尽快普及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所有板块基地和龙头企业的产品都要实行无公害化,力争今年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0个。要积极培植品牌、整合品牌,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加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启动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七、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培植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有市场竞争力、成长性好的龙头企业。每个农业产业重点扶持1—2家企业培植成为骨干企业,促进产业链的延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农业在加工流通中增值。按照“建设大基地、培植大龙头、创造大品牌”的思路,实行“一个基地、一个龙头企业、一个特色品牌”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企业管理标准化认证,重点抓好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qs认证。加强政策扶持,指导企业加强管理,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科技、市场信息咨询;财政产业化专项资金、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等倾斜于重点龙头企业;采取措施,扩大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股份有限公司资本金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