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工商局加快服务业发展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各镇人民政府,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工作力度,扩大服务业发展领域,做大服务业产业总量和提高服务业综合水平,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根据《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7号)、《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就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和全省服务业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两创”总战略,坚持“改革推动和开放拓展并举”、“城市化战略和服务业发展互动”、“区域特色经济和产业融合互促共进”以及“改造传统行业和培育新兴行业并重”的原则,结合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建立良好机制环境,不断创新业态和商业模式,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使服务业成为与一二产业相融合、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对外开放相联接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重要支撑产业。
二、发展目标
1、服务业发展提速。到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对财政的贡献率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
2、服务业总量扩大。到2011年,年均新增服务业法人单位300家以上,年均新增服务业个体工商户300个以上,新增法人单位注册资本年均增长20%;引进外资服务业项目到位资金实现翻番;服务业从业人数年均递增6%以上,增加到13万人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幅达到16%以上。
3、服务业结构优化。到2011年,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邮政电信业、生产性服务业、休闲旅游业、商贸流通业和会展会务业等成为我县服务业的支柱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县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
4、服务业占比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到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5%。
三、工作重点
(一)抓产业融合,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县经济开发区、西塘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姚庄光伏产业园“三大制造业新高地”作为承载吸引平台,通过支持鼓励企业重组、引进优势服务业企业、拓展领域和业态创新等手段,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制造业提升发展,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每年培育、引进和组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20家以上,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年均增幅达20%以上,使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我县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1、支持鼓励企业重组,开展“主辅分离”试点工作。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鼓励制造企业进行内部结构优化重组,开展“主辅分离”试点工作。选择具有一定行业代表性并具备相关条件的生产制造企业进行试点,支持企业逐步将采购、运输、仓储、产品设计、产成品包装、售后服务和后勤保障服务等内部辅助功能从企业主体生产功能中分离出来,整合增强后组建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企业。研究制定鼓励生产制造企业“主辅分离”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县的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2、积极开展“二次招商”工作,引进国内外优势企业。进一步加大服务业招商力度,引进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先进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落户*。充分挖掘现有制造业企业中的潜力资源,积极开展二次招商活动,引进与行业相关联的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推广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引进营销中心、结算中心,促使制造企业逐步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发展。
3、拓展发展途径,促进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鼓励生产企业利用现有厂房、仓库、车辆以及原材料等,投资组建独立的物流配送公司,对外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成立独立核算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在做好服务自身的基础上,发展第三方贸易。积极引导生产制造企业,拓宽投资视野,投资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走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道路。鼓励扶持具备一定拓展能力的中介咨询、产品检测、设计研发和人力资源等一些现有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不断拓展专业服务范围和提升专业服务水平,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制定重点扶持企业和个人投资发展研发设计、广告会展、咨询策划、服务外包和职业培训等新兴业态的政策,逐步实现二产反哺三产的和谐融合发展的目标。
(二)抓产业提升,优化生活性服务业。依托现有服务业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提升休闲旅游业、商贸流通业和会展会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在强化特色的同时不断创新业态,积极拓展生活性服务业的新领域,努力使之成为我县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
1、积极打造休闲旅游胜地。抓住古镇西塘休闲观光旅游区和大云生态度假旅游区两大特色旅游区的深度开发与建设。丰富西塘旅游区旅游要素,设计和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系列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项目,努力延长旅游产业链,策划开发新的特色旅游项目,实现从观光旅游模式向休闲度假模式的全方位转变,游客数量每年增幅达到20%以上,到2011年创建成为国家5A级景区。统一规划大云生态度假旅游区,有效整合十里水乡风景带、大云寺、碧云花园、拳王休闲农庄、自然美生态园、鲜切花园区和温泉旅游度假区等资源,突出温泉特色概念,努力打造成为“温泉度假、田园绿洲、幽静水乡、休闲农庄”特色休闲旅游区,到2011年力争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西塘、大云旅游区为龙头,带动发展魏塘历史名人观光游、陶庄汾湖生态湿地游、姚庄桃花岛休闲观赏游和丁栅白鱼塘渔家风情游等旅游业,力争到2011年有2家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努力把*打造成为长三角休闲、文化旅游胜地。
2、努力培育长三角区域会务商务新基地。以承接2010年上海“世博”为契机,突出长三角中心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和营销方案,进一步整合现有高星级宾馆酒店资源,鼓励各大宾馆完善会务设施功能。积极引进、组建专业化会务会展企业,下功夫培育一批专业化营销队伍。三年内在县城以外的重点会务集中区投资建设3家以上高星级度假型、会务型酒店。规划建设功能齐全的综合性会展设施,努力将*打造成长三角区域休闲、会务、商务的新基地。
3、打造上海现代服务业产业辐射和转移的承载地。紧紧抓住沪杭客运专线*设站契机,突出“高铁”概念,全面接轨上海的现代服务业,提升接轨上海第一站内涵。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悠久的人际交往优势,及时掌握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最新趋向和产业动态,结合我县服务业发展的短腿症结,主动接触、全面出击,将上海现代服务业的优势项目引入我县。同时引入服务业相关行业的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逐步弥补自身的一些薄弱环节。在以往对沪招商联络工作取得一定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县今后发展的重点行业和上海的优势及可能外移的行业,开展综合招商、专业招商和主题推介等活动,力争成为上海服务业产业链延伸的承载地。
4、打造浙北区域商贸流通繁荣之地。整合*商城、华东建材市场、国际农商城和*车城等专业市场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创新招商模式,分阶段推进市场提升改造,通过三年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百亿商品交易市场。编制废旧钢铁资源回收利用总体规划,加快陶庄五金机械园及资源综合利用市场建设,使市场与产业有机融合,努力形成百亿资源综合利用市场。依托新城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以培育特色街区为方向,坚持业态多样化的原则,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贸易合作、高档百货、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特许经营和专卖店等现代流通形式和特色项目,推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力争到2011年形成1个年营业额超10亿元和5个年营业额超5亿元的大型商贸流通骨干企业。
(三)抓平台构建,着力推进集聚区建设。把握城市发展和产业集群发展机遇,围绕魏塘、西塘主副双核,加快编制县域服务业集聚区规划,重点打造“*新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西塘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使之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战场。同时积极打造软件产业基地,培育虚拟网络平台,不断拓展服务业新领域。
1、加快推进县城新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以“功能集聚、配套完善”为发展目标,在新城区规划区域内,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大力提升新城区要素资源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大力发展楼宇特色经济形态,打造行政文教公共服务、中高端商务商业服务和居民消费服务三大服务平台,使其成为楼宇(总部)经济集聚地和时尚消费新型商业区。引进国内知名的地产商,借用其先进成熟的开发理念,精心打造集商务商业住宅为一体的高档核心精品区域。三年内力争完成40万平方米商务办公楼建设目标,引进100家以上各类服务业企业注册入驻,到2011年期末,该集聚区初步具备县城新型服务业中心的各项核心功能。
2、积极拓展西塘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根据古镇西塘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祥符荡三产发展区建设规划,开发建设拥有图书馆、展览馆、特色餐饮、主题酒吧、咖啡吧、茶楼、画廊等业态的文化特色街,引进大型影视制作基地项目、大型休闲度假项目和其他文化创意项目,重点发展深度休闲度假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以差异化发展来丰富、拓展西塘古镇旅游内涵。通过三年努力,使其显现高端休闲度假基地和文化创意基地的雏形。依托西塘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建设,规划建设集生产性、生活服务业为一体的商业配套区,重点引进总部楼宇、酒店式公寓、宾馆会所和中心商业区等大型项目。通过三年努力,使其成为既能满足信息产业园内部需求,又能满足周边城乡居民各类商业商务需求的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3、努力打造软件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商务低成本优势、宜居优势、交通优势以及上海、杭州软件外包服务和数据处理业务外溢契机,大力引进软件外包企业和软件开发企业进驻落户。加快落实《*县关于推进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引导和扶持软件产业的发展。加快科创中心二期软件园的规划建设,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配套服务功能,营造软件产业“集聚区”。通过三年努力,力争打造10亿产值的区域性软件研发及外包基地。
4、积极培育网络虚拟交易平台。依托特色产业的集聚优势和商品交易市场的资源平台,加快信息化改造步伐,推动西塘纽扣产业园、*商城等特色产业和传统商品交易市场,广泛运用新型交易业态和流通模式,支持网络交易平台和网上交易市场建设,利用网络巨大无形的影响力,不断拓展产业和市场的营销辐射力。积极探索利用网络的先天优势来满足城乡居民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引导投资商投资构建县域居民消费购物的网络虚拟交易“一卡通”结算体系,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覆盖的消费便利。
(四)抓统筹发展,推动城乡服务业互促共进。发展服务业突破口在城市,增长点在农村。要统筹推进,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努力实现城乡服务业合理布局和一体化发展格局。
1、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继续强化县城和中心镇的服务业综合功能,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重点发挥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和邮政电信业四大行业在整个服务业产业中的龙头带动作用。针对房地产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调整思路,探索新型开发模式,防止大起大落,确保房地产的稳定健康发展。同时,要不断完善和增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等行业的公共服务内容和服务能力。
2、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抓住培育新市镇、城乡统筹试点,以及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契机,加快小城镇建设力度,特别是姚庄、西塘、大云、洪溪等高速公路出口新市镇,按照个性明显、功能齐全、市场繁荣、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市镇目标,建设成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新节点、服务业快速发展先行地。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服务,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积极发展农村金融,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服务。建立和完善一个便捷规范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推进农村集贸市场改造升级,发展各类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培养一大批合格规范的农业经纪人,继续深入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
四、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的“五大”机制
(一)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组织协调、统分结合机制。强化统筹协调,明确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健全统分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局工作职能,规范服务业管理,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三产服务业强势崛起。成立*县服务业联合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作用,成为沟通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与纽带,社会多元利益的协调机构,实现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服务和保障公平竞争的社会组织。同时,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和配合,形成协调、顺畅的服务业工作组织机制。
(二)建立健全服务业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根据我县服务业发展状况,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不断完善年度《*县服务业发展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同时完善镇级服务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季度服务业发展工作例会制度,出台《*县服务业重点成长型企业评选办法》等配套考核奖励办法。
(三)建立健全服务业工作长效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年度工作分步目标推进制,2009年为重点项目推进年,2010年为产业发展突破年,2011年为整体跨越提升年。实行服务业重点项目联挂制度,形成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实施、项目主管部门协调管理和县领导挂钩联系“三位一体”的管理制度。建立服务业运行情况监测分析机制,定期召集各主体及相关部门对我县服务业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效益进行分析。
(四)建立健全创业创新机制。强化创建服务业品牌、商标意识,积极引导服务业企业创建著名品牌、商标,提高产业竞争力,每年引导10-20家服务业企业申报服务业注册商标,着力培育罗星阁宾馆等服务业重点企业创建省、市著名商标,努力形成雄厚的品牌群。大力开展服务业助民创业活动,通过推介服务业创业项目、宣传服务业创业典型、扶持服务业创业项目,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推动发展。
(五)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统计机制。根据*市《关于加强全市服务业统计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建立和及时更新统计单位名录库和个体工商户名录库。切实开展服务业专项统计调查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做到“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促进服务业发展。
五、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六项”保障措施
(一)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凡法律法规没有禁止进入的服务业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凡是向外资开放的服务业领域,都向内资开放;凡是对本地区开放的服务业领域,全部向外地企业开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一般性服务业企业降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除法律、行政法规和依法设立的行政许可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降低到3万元人民币;对创新性、示范性强的服务企业,在营业场所、投资人资格、业务范围等方面适当放宽条件。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研究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支持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产业等行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强在税收、用电、用水、用气价格以及投融资等方面对服务业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三)加强服务业用地保障。利用编制《*县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及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服务业集聚区等三个子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契机,保障全县服务业发展用地,逐步提高服务业用地比例。积极支持企业单位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产和土地资源,兴办信息服务业、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四)发挥政府对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服务业。利用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扶持奖励生产性服务业试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社会公益性强、发展前景好的服务业重点项目。各金融机构应全力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服务业项目的信贷需求,积极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和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型服务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同时,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制定和落实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
(五)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依托我县职业类学校及各类社会机构的作用,加强校企合作,进行定向的职业技能培训,增设面向生产性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课程,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服务业人才。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在服务业领域创业和就业,积极吸纳国内外服务业高级人才,形成有利于服务业人才培养和流动的良性机制,着力营造以“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制度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人才环境。
(六)加强服务业市场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服务业市场监管体系,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广泛推行服务承诺和服务公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对违规企业和服务产品质量问题依法追究查处,整顿和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