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总书记“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切实做好20*年全区农村农业工作,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20*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20*年全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打造“五个*”、建设“六个区”的要求,全面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意见”,增强“三化”对“三农”的带动力。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西部山区扶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化农村配套改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按照*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各级必须充分认识全力抓好“三农”工作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客观需要,必须充分认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工作路线的内在要求,必须充分认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是全力抓好我区“三农”工作的根本措施,各级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自觉把“重中之重”的要求落实到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总的工作上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把农业发展、农村繁荣进步以及农民增收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统筹,充分发挥城乡互动作用,扎实推进“三农”工作的新发展。
20*年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要求是:农业增加值确保增长3%,力争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确保高效生态农业项目投入1亿元以上;农业实际利用外资2300万美元,实际利用区外内资2.8亿元;新增“双五一千”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增投资千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培育省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2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5万亩,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0只;农产品外贸出口达到2000万美元以上,供沪农产品销售额达到8亿元以上;新增土地整理开发及优质园地面积3.4万亩,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7400万元;培训农村劳动力1.9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7万人。
二、继续抓好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以稳定粮食面积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提高单产和发展优质粮食为重点,以强化耕地保护、科技与服务为手段,继续抓好粮食生产,落实粮食安全生产的各项有效措施,确保粮食总产保持11万吨以上。一是严格土地使用审批制度,严格审批程序,区国土分局和农林局要严格把关,高度负责,切实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二是坚决制止耕地全年抛荒,减少季节性抛荒,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发展粮田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大力推广优质品种和无公害高产技术,确保粮食稳产增效。四是继续稳定各级已出台的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继续对种粮大户实行直接补贴和水稻良种补贴,对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的实行以奖代补,对粮食加工企业和“订单”型粮食生产继续实行贷款贴息政策
三、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围绕省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和我区“一园一区一带”产业群发展规划,全面实施“3510”工程,即抓好三个园、五大特色产业和十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一是规划建设“黄泥拱”笋竹生态科技园,20*年市政府、市林业局和区政府投资300万元,完成核心区道路和实验区喷灌设施建设。二是规划建设好南太湖*绿色农业科技园,重点抓好500亩核心区的建设。三是加快*食品加工园建设,20*年要全面完成水、电、气、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签约项目全面开工建设,10家企业建成投入生产。四是着力培育发展五大特色主导产业,通过强化服务,优化种养结构,深化机制和体制改革,做大做强五大特色主导产业,提升主导产业的竞争力。五是大力培育十大农业龙头企业。区政府继续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培育10家与农民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的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发展科技型、加工型、外向型、带动型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各乡镇都要建立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要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依法登记、规范运作,着力提高广大农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加快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宽农业发展领域。一是加大农业利用外资力度。突出农产品加工和生态旅游开发,充分利用已建的食品加工园平台和环太湖、西部山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二是积极开拓市场。依托上海市场大力推进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积极培育农产品出口外贸主体,开拓农产品多元化国际市场,加大我区农产品对外开放力度。三是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对现有优势农产品通过积极引进、建设加工项目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鼓励龙头企业到区外市外建立农产品专用原料基地,逐步形成基地、市场在外,种子种苗、深加工在我区的梯渡发展模式;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提高农业开发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四、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创新农技推广体制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努力提高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一是继续组织实施以省级草龟良种场、省级骨干苗木基地为重点的种子种苗工程,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标准化。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打造“绿色生态农业”,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无公害农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的争创工作。三是加大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力度,在研究解决农技人员社会保障的同时,积极鼓励农技人员参与农业产业化;加强动植物检疫防疫队伍建设,并将检疫防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一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乱占滥用耕地的行为,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确保11万吨年粮食生产能力。二是全面实施“1113”工程,全面完成1万亩土地整理、1万亩造田造地、1万亩优质园地划转和3000亩土地复垦。既为经济发展争取用地指标,又切实保护好耕地,努力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三是加快重点水利建设步伐,重点抓好老虎潭水库的建设,全面完成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政策处理,抓好移民新村的规划建设,继续加强水利工程防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洪抗台、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继续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实施水库保安达标、清水河道整治、农民饮用水和节水灌溉等四大工程,抓好东部新区城市防洪工程规划的编制工作。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公益林、绿色通道、城乡一体化建设为重点,在区划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推进16.8万亩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强化林木采伐管理,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松材线虫病等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按照农业生态区建设规划,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畜牧生态养殖小区和应用沼气等清洁能源,进一步推进农村生产生活资料连锁服务网点建设。
六、统筹城乡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加快村庄整治进度,建设文明安全农村新社区。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继续大力增加投入,20*年完成4个示范村和15个环境整治村的建设任务。示范村和实力较强的中心村要按照农村新社区建设要求,切实搞好环境整治、垃圾集中处理和改路、改水、改厕、改房。同时加快配套工程建设,20*年完成河道整治54公里,全面完成改水工程,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围绕村庄环境整治,全面完成“康庄工程”建设任务,建设100个公交点,实现村村通等级公路、村村通城市公交的目标,并按“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落实教育、卫生、文化新增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在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普及农村学前3年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加快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争创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重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农村中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即征即保、失地必保。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不断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重视做好农村孤寡老人的生活保障工作,提高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率。
七、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提高农民就业致富能力
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以扩大非农就业为导向,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就业服务,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就业率,促进农民在二三产业稳定就业。整合现有农村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技中心、成校、农业产业协会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建立比较完备的农民培训教育体系,各乡镇财政要继续加强对农民培训工作的支持,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民培训、职业技术等级考试、发放证书以及收费使用的管理。
八、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和保障政策,确保支农支出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率,重点加大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投入,加大对“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以及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一是认真落实从土地出让金净收入中安排15%的资金用于农业开发的政策,推动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地力培育和村庄环境整治等工作。二是乡镇从20*年起都要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制度和农业创新资金制度,乡镇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农业发展基金和农业创新资金,确保农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三是继续稳定和执行已出台的扶持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外向型农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推广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四是加大对农产品出口创汇的奖励力度,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申报自营进出口权,凡当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并发生出口业务的奖励1万元,凡自营出口,每创汇1美元奖人民币3分。五是加大信贷支农力度,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扩大农户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覆盖面、建立小额信贷农业风险保障机制的政策意见。六是继续稳定对西部乡镇、经济薄弱村的财政补助政策。
九、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一是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做好二轮土地承包完善的扫尾工作,加强日常管理工作,探索土地承包纠纷解决机制,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二是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完善村务财务公开。三是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依法搞活土地使用权流转,积极推进家庭经营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四是积极探索和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允许农户土地承包权入股。五是依法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巩固完善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坚决查处涉农乱收费行为,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十、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要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一是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三农”工作,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加大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度,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各级农业发展基金制度。二是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为民服务、廉洁奉公意识,提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能力,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三是强化“三农”工作督查考核力度,要把对“三农”工作的考核等同于对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工作的考核,提高在综合考核中的比重。四是加强农村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作为党委政府“三农”工作职能部门的作用,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体系,充实工作力量,强化调查研究、参谋咨询、综合协调和检查督促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