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加强应急管理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加强应急管理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民政局加强应急管理意见

为切实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推进我县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以下简称“四进”)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以城带县、科教促县”战略,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致力推进应急管理“四进”工作,合力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大力提高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推进“平安*”建设。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四进”工作机制。

2、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根据各镇乡(街道)实际情况和部门职能,立足基层自我防范,整合现有应急资源,发动群众,多渠道、全方位构建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3、坚持快速反应,联动处置。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准确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减少危害和影响;完善联动协调制度,加强部门配合,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局面。

4、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确保安全生产,构筑长效机制为目标,确定“四进”工作不同载体,把当前和长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稳妥、有序的推进应急管理“四进”工作。

三、工作目标

20*年,基本形成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网络,编制完成应急预案,全面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工作;2010年,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得到规范,基层危机素养明显提高,应急管理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公共安全切实加强,突发公共事件明显下降。

1、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到今年年底,所有镇乡(街道)要建立或明确应急管理机构,50%以上的镇乡(街道)及社区(行政村)建立应急自救队伍,50%以上的社区(行政村)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所有镇乡(街道)都编制完成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预案组织宣传;对火警、交通肇事、医疗急救电话正确认知率城镇居民要达到80%以上,农村居民要达到60%以上;安全用电、用燃气、消防知识比率达到50%;50%以上的乡镇(街道)要建立群众热线,集日常服务与应急指挥于一体。到2010年,各镇乡(街道)全部组建完成应急自救队伍,80%的社区(行政村)要明确应急管理组织,落实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并普遍建立群众热线和突发性公共事件志愿者抢险救援队伍;居民应急知识正确认知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2、应急管理进企业。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把应急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危行业、生命线企业今年年底前要全部建立应急队伍;摸清企业危险源,落实动态监控措施。到2010年,全县各类企业实现应急管理经常化,应急队伍专业化,应急演练制度化,处置事件自主化,各类事故发生率严控在指标之内。

3、应急管理进学校。到今年年底,各类学校全面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全面做好各项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并将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防护知识纳入课堂教育,学生懂防火、防爆炸、防传染病、防溺水、防自然灾害、防交通事故、防绑架、防道梯拥挤踩踏等方面的知识要达到60%以上;在保证师生的饮食安全和生命安全方面,全面推行学校食堂“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进一步规范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到2010年,每个学生每学期应急知识授课数达到5课时以上,应急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各类事故的及时处置率达到100%。

四、工作内容

(一)注重配合,加强协作,推进社区应急管理建设。

社区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第一防线,做好社区应急管理工作,必须把准切入点,抓好落脚点。

1、建立社区应急体系。健全预案体系,制定完善各类社区应急预案,建立专群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开展预案演练,切实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健全网络体系,切实加强社区应急与社会治安、医疗救护等工作的协调,积极落实各部门的协作配合,扎实推进社区共建,实现险情预警、快速反应、应急处理的整体联动。健全保障体系,加快社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社区的应急保障人员应当掌握一定的应急知识和技能,能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引导和督促社区、楼院、家庭配备灭火器等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整合现有应急资源,及时提供应急基本保障,不断提高社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2、完善社区应急基础。从实际出发,探索建立人口综合信息、社会单位综合信息、环境和市政设施等三个数据库,收集社区家庭、事故隐患、公共设施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加强对社区安全的在线监察和巡回检查;发动社区民间组织、物业管理机构积极参与社区应急管理工作,公开应急举报电话,鼓励社区居民举报各类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充分发挥社区联防队伍的巡查作用,引导居民加强社区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3、切实加强宣传培训。抓好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宣传应急常识,普及应急知识,让广大社区居民了解安全,掌握应急逃生技能;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应急管理知识进社区活动,在搞好“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日等教育活动的同时,结合“六五”普法做好“应急管理进社区”活动,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活动中来。抓好培训,组织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应急管理人员开展专项业务培训和组织社区应急管理人员外出取经,学先进,补不足,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的牵头协调作用,强化部门联动机制,着力构筑综合性应急工作网络,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推动应急管理工作。

(二)注重基层,夯实基础,推进农村应急管理工作。

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布局,统盘谋划,全面推进。

1、建立农村应急平台。重视平台硬件和软件建设,依托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加强各镇乡(街道)的应急指挥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分析风险隐患,寓危机管理于日常管理之中,把灾害与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把事态控制在先期阶段并迅速加以处置;各镇乡(街道)要建立健全各行政村的信息报告制度,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做好风险调查、隐患分析等前期工作;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原则,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组建,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2、突出重点应急管理。农村应急管理工作,重点在自然灾害、消防安全、农村危房、农村卫生、道路交通、农机安全、农村用电等各个方面。要探索建立集应急信息员、生产安全员、森林防火安全员、维稳安全员、交通安全员、卫生安全员、农机安全员、农电安全员为一体的“多员合一”模式。在自然灾害方面,要修订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出台自然灾害扶助政策意见,特别要对地质灾害村搬迁实施政策倾斜;普及自然灾害防治知识,增强群众自防自救能力,完善群防群治体系。在消防安全方面,按照“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的原则,立足行政村实际,因地制宜配套完善相应的消防通道、消防设施、消防水源,建立健全专职或兼职义务消防队,确保拉得出、救得了。在农村用电安全方面,要积极实施农电线路改造,严格禁止私拉乱接,杜绝使用老化线路,设置高压用电警示标志,规范农村用电安全,确保农村居民人身安全。在农村危房管理方面,要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院、诊所、敬老院等人员集聚场所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提高房屋安全等级。在农村卫生方面,加强农村大型酒席管理工作,实施审批报告制度;加大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力度,推进农村卫生整治工作;加快农村卫生院建设,提高农村卫生院处置初始卫生应急事件的能力。在道路交通方面,开展道路交通专项整治,实施农村道路隐患排查和整改,在事故多发路段和学校附近等重点路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农机和农村运输车辆管理方面,开展农机、农村运输车辆专项整治行动,所有运输车辆、大型农业机械都要依法登记,按要求检验合格,司驾人员持证上岗,杜绝无牌无证、脱检脱审脱保、无作业证和持假作业证等违法行为。

3、加强农村应急宣传。大力实施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及时编印应急管理宣传手册,送应急管理知识进农村、进家庭;切实加大农村妇女、农村孤寡老人、精神病人、智障人员、身体有残疾或行动不便人员的教育和监护,组织上门开展应急指导;不断强化农村学生应急常识教育,免费向中小学生赠送应急管理知识读本,并结合不同阶段实施的新农村建设主题活动,适时组织师生开展应急自救和训练,形成宣传教育的辐射效应,起到“教育一人、带动一家、推动一片”的作用。

4、推进农村应急共建。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三联系三走进”活动、联系村帮困结对活动;积极组织落实各个领域突发公共事件的防范对策及应急措施;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农村公共安全员要有针对性地对电路、道路、农机作业现场、公共场所、大型家宴聚餐、村民生活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巡查,鼓励村民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及时整改事故隐患,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或紧急事件要及时上报。

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积极牵头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各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采取措施推动农村应急管理工作。公安、教体、民政、建设、交通、卫生、文广、安监、供电、质监消防等相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内加强对农村的应急管理和服务,认真履行农村应急管理归口监管和服务职责,共同推动农村公共安全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注重安全,凸现主体,推进企业应急管理建设。

企业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基础单元,是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发生的重点单位。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进企业应急管理建设,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人员培训、预案演练,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实现企业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预防与处置的有机结合。

1、完善企业应急预案。企业预案必须针对风险隐患的特点和薄弱环节,覆盖所有类型的突发事件,覆盖所有生产经营环节,覆盖所有岗位和人员。要把岗位预案做成活页纸,准确规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要领,让每一名员工都能“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及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力度,帮助企业科学编制应急预案,并组织企业开展实战演练,不断提高预案质量。

2、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从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能力建设入手,切实加强企业应急队伍建设。在危化企业,要建立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中坚力量,以应急救援志愿者为辅助力量,职工队伍为基础力量的企业应急队伍;在其他工矿商贸企业要建立专兼职应急队伍。同时,要切实抓好企业应急队伍训练和管理,加强职工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培训,特别是安全生产关键岗位的职工,要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事件的处置方法,增强自救互救和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3、开展隐患排查整治。要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全面分析可能造成的灾害和衍生灾害,并制订切实可行的隐患整改方案,限期落实整改,严格跟踪督查。对隐患较大的要采取停产、停业整顿和停止使用等有力措施。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管,做好重大危险源的调查摸底、登记建档工作,督促重大危险源单位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应急预案,开展定期检测、评估,实时监控,并告知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改制企业要重视矛盾纠纷和其他影响社会安全的隐患排查化解工作,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要强化“三合一”企业的整治,该停业整顿的责令停业,该关停搬迁的通知搬迁,该限期整改的实行整改。

4、建立应急报告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信息报告和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应急事件发生企业必须按规定时间及时、准确地向当地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谎报;鼓励社会公众报告、举报企业突发事件,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建立完善统一的预警信息通报制度,不断加强信息和舆论引导;各新闻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新闻宣传纪律。

5、抓好应急事件处置。企业发生突发事件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并按照分级标准迅速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各有关职能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能,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服从应急统一指挥调度,有序开展应急救援和群众疏散工作。

企业在各属地政府的领导下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安全生产是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各属地政府、安监部门和其它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监督指导有关企业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四)注重管理,落实责任,推进应急管理进学校。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深入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应急管理,积极创建平安校园,全面提高学校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1、强化基础工作。教体部门要在完善自身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督促各类学校落实各项基础工作,重点放在“八有”上,即:一有应急机构,二有应急场地,三有应急教材,四有应急课时,五有应急教学师资,六有应急工作制度,七有应急预案,八有应急演练,通过加强基础工作,全面提高学校应急管理水平。

2、强化宣传教育。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环境、季节变化的规律,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开辟科普知识专栏、播放应急音像制品、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活动等,提高学生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爆炸、防传染病、防溺水、防自然灾害、防交通事故、防绑架、防道梯拥挤踩踏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剖析学校在遭遇突发事件时的正确做法;加强对初高中学生、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学生、家庭贫困学生等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做到防患于未然。

3、强化部门联动。严格学校食物中毒、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紧急灾情、传染病流行病疫情等报告制度;教体部门要加强与公安、卫生、文广、建设、安监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协作,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共同做好学校应急管理工作。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应急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应急管理“四进”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各镇乡(街道)、有关部门要成立应急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层层设置或明确应急工作机构,督促社区、农村、企业和学校层层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应急管理“四进”工作。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应急管理“四进”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推动“四进”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3、加强指导,搞好协调。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在认真履行本单位工作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主动配合和统筹协调意识,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联系沟通,按照分工要求,细化责任,恪尽职守,认真抓好应急管理“四进”指导和服务工作。

4、健全机制,完善考核。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强社区管理、推进新农村建设、严格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和强化学校管理纳入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研究实施方案,落实工作措施,稳步有序开展“四进”工作。应急管理“四进”工作纳入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县委、县政府将定期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确保“四进”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