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安监局灾害处置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
液化石油气属易燃易爆物质,在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极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年3月5日,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储罐区11号球罐排污阀上部法兰密封局部失效,造成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扩散后遇火花发生爆炸,火灾造成12死亡、30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47.8万元。处置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是公安消防部队经常遇到的,因此,研究和掌握此类事故的处置技术和战术,极具现实意义。
一、液化石油气特性
1、液化石油气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石油加工过程中所得出的各类烃类化合物,包括丙烷、丙烯、异丁烷、丁二烯、异丁烯等。
2、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加压以液态储存和运输。液体的密度约为水的一半,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泄漏出来易聚集在低洼处,随着地形填满沟、坑、下水道等,不易扩散,但可以漂移很长的距离。
3、液化石油气由液相变气相,体积扩大约250倍,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通常为1.5%~10%。
4、液化石油气无色、无臭,吸入后会造成恶心或头痛,吸入过多有麻醉性。一般在液化石油气中加有特殊臭味的醛类或硫化物,便于探测出该气体的存在。
二、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
(1)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
液化石油气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并随风飘移,形成大面积扩散区,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大量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
(2)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由于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低,泄漏后与空气混合,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3)处置难度大
由于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的部位、裂口大小及容器内的压力等各不相同,采取堵漏、输转、引火点燃等措施时,技术要求特别高,处置难度大。
三、处置程序与措施
(1)现场询情
消防人员接警到场后,要详细询问是泄漏还是燃烧,有没有发生爆炸;泄漏部位,是液相还是气相泄漏,泄漏量大小;储罐区总体布局,泄漏罐容量、实际储量;邻近罐储量,总储存量,有没有采取堵漏措施,有无堵漏设备,是否能够实施堵漏,能否采取倒罐措施等。
(2)侦察检测
掌握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利用检测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气体浓度;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
(3)设立警戒
根据询情和侦检情况,确定警戒范围,设立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严控人员出入,并在整个处置过程中,实施动态检测。
(4)禁绝火源
切断警戒区内所有电源,熄灭明火;高热设备停止工作;关闭警戒区内抢险人员的BP机、手机。切断电话机线路;不准穿化纤类服装和带铁钉的鞋进入警戒区,不准携带铁质工具进入扩散区参加救援。
(5)疏散人员
疏散泄漏区域及扩散可能波及范围的一切无关人员。
(6)选准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
消防车要选择上风方向的入口、通道,停靠在上风方向的适当位置,使用上风方向的水源;在扩散区上风、侧上风方向选择进攻路线接近扩散区,并设立水枪阵地和现场指挥位置。
(7)有效防护
进入现场或警戒区内的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或其他各种防护器具,穿着全封闭式消防防化服;外围人员要穿纯棉战斗服,扎紧裤口、袖口,勒紧腰带,必要时全身浇湿进入扩散区。
(8)喷雾稀释
组织一定数量的喷雾水枪,驱散、稀释沉积飘浮的气体;对储罐顶部开口泄,要用喷雾水枪托住下沉的气体,往上驱散,使之在一定高度飘散;驱散稀释不准使用直流水枪,以免强水流冲击产生静电;如果储罐场(站)有蒸气管线,可接出蒸气管道放蒸气来稀释泄漏的气体。
(9)关阀断源
管道发生泄漏,泄漏点处在阀门以后且阀门尚未损坏,可采取关闭输送物料管道阀门,断绝物料源的措施,制止泄漏。关闭管道阀门时,必须设开花或喷雾水枪掩护。
(10)器具堵漏
1、管道泄漏或罐体孔洞型泄漏,应使用专用的管道内封式、外封式、捆绑式充气堵漏工具进行堵漏,或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拧,或利用木楔、硬质橡胶塞封堵。
2、法兰泄漏。因螺栓松动引起法兰泄漏时,可使用无火花工具,紧固螺栓,制止泄;若法兰垫圈老化导致泄漏,可利用专用夹具夹卡法兰,并高压注射密封胶堵漏。
3、罐体撕裂泄漏。由于罐壁脆裂或外力作用造成罐体撕裂,其泄漏往往呈喷射状,流速快,泄漏量大,制止这种泄漏可利用专用的捆绑紧固和空心橡胶塞加压充气器具塞堵的措施;不能制止泄漏时,可采取疏导的方法将其导入其他容器或储罐。
(11)注水排除
根据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泄漏部位等情况,在采取其他措施的同时,可通过排污阀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造成罐内底部水垫层,配合堵漏,缓解险情。
(12)引火点燃
采用点燃措施,应具备安全条件和严密的防范措施,必须周全考虑,谨慎进行。
1、点燃原则。根据现场情况,在无法有效实施堵漏,不点燃必定会带来更严重的灾难性后果,而点燃则导致稳定燃烧、危害程度减少的情况下,可主动实施点燃措施,但现场气体扩散已达到一定范围,点燃很可能造成大量爆燃,产生巨大冲击波,危及气体储罐,造成难以预料后果的,禁止采取点燃措施。
2、点燃准备。主动点燃泄漏火炬,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措施:一是担任掩护和防护的喷雾水枪到达指定位置。二是泄漏点周边地区经检测没有达到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三是使用安全的点火工具,并按正确的战术行动操作。
3、点燃时机。点燃泄漏火炬,一般要把握两种时机:一是在罐顶开口泄漏,一时无法实施堵漏,而气体泄漏的范围和浓度有限,同时,又有多支喷雾水稀释掩护以及各种防护措施准备就绪的情况下,用点火棒点燃。二是罐顶爆裂已经形成稳定燃烧,罐体被冷却保护后罐内气压减少,火焰被风吹灭,或被冷却水流打灭,但还有气体扩散出来,如不再次点燃,仍能造成危害,此时在继续冷却的同时,应予果断点燃。
(13)彻底清理
处置任务完成后,应使用喷雾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
四、行动要求
1、指挥部的设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泄漏区域保持适当距离,并设在上风方向。
2、进入泄漏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个人防护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
3、严禁处置人员在泄漏区域的下水道等地下空间的顶部、井口处滞留,以防爆炸冲击造成伤害。
4、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引发爆炸,当遇有紧急情况然及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应果断下达撤离命令。
5、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
(二)、液氯泄漏事故处置
液氯是剧毒物质,是引发化学灾害事故的常见危险品之一。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极易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区域性污染。
一、液氯特性
1、液氯常温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剌激性臭味的气体。
2、其本身不燃,但能助燃。比空气重约2.5倍,在空气中不易扩散。
3、绝对压力为1个大气压的纯气体,在-35°C时成为液态,其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约400倍。
4、能溶解于水,但溶解度不大,并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5、氯与绝大多数有机物均能发生激烈反应,如果在钢瓶等装氯容器中混入有机化合物,一定条件下,引起激烈反应而导致爆炸。
6、氯气有剧毒,对眼睛和呼吸系统的粘膜有极强的剌激性,在肺中发生淤血和水肿,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mg/L,超过2.5mg/L人吸入后立即死亡。
二、液氯泄漏事故特点
(1)扩散迅速,危害大
液氯泄漏后,由液相变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并随风飘移,形成大面积染毒区,需及时疏散危害区域内的人员,以及转移能与氯气发生激烈反应的有机物质。
(2)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剧毒的氯气可通气呼吸道、眼睛、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引起无有效防护人员严重中毒,造成伤亡。
(3)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大量液氯泄漏,严重污染空气、地面及水体,并易滞留在下水道、沟渠、低洼等处,不易扩散,全面、彻底洗消困难,将在较长时间内危害生态环境。
三、处置程序与措施
(1)现场询情
消防人员接警到场后,要详细询问有无发生爆炸;泄漏罐储量、泄漏部位、泄漏量、扩散面积;有无人员伤亡;是否采取堵漏措施以及可能采取的堵漏方法等。
(2)侦察检测
利用有毒气体检测仪测定氯气浓度及扩散范围;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
(3)设立警戒
根据询情和侦检情况,确定警戒范围,设置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严控人员出入,关在整个处置过程中,实施动态检测。
(4)有效防护
进入事故现场的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进入内部执行关阀堵漏任务的消防队员要着全封闭式消防防化服或其他型号的防化服。
(5)疏散人员
疏散染毒区域及扩散可能波及范围的一切无关人员。
(6)转移与之反应的化学物品
对事故现场内能够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的乙炔、氢气、烃类等化学物品,能够转移的立即转移,难以转移的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引起爆炸。
(7)稀释降毒
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或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但不宜使用直流水。
(8)关阀断源
生产装置发生氯气泄漏,应由事故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熟悉情况的人员负责关闭输送物料管道阀门,切断事故源,消防人员负责出开花或喷雾水枪掩护并协助操作。
(9)倒罐转移
储罐或容器发生泄漏,无法堵漏时,可采取疏导的方法将氯液倒入其他容器或储罐。
(10)化学中和
储罐或容器壁发生小量泄漏,可采用化学中和方法,即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苏打粉等碱性物质向罐体或容器喷射,以减轻危害;也可将泄漏的液氯导致碳酸氢钠溶液中,使其中和,形成无害或微毒废水。
(11)浸泡水解
运输途中,体积较小的液氯钢瓶阀门损坏,发生泄漏,又无堵漏器具,无法制止外泄时,可将钢瓶浸入氢氧化钙等碱性溶液中进行中和,也可将钢瓶浸入水中,但要防止流入河流等易造成公害的场所。
(12)器具堵漏
1、管道壁发生泄漏,且泄漏点处在阀门以前或阀门损坏,不能关阀止漏时,可使用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袋等专用器具实施封堵。
2、微孔跑、冒、滴、漏,可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入孔内的方法堵漏。
3、罐壁撕裂发生泄漏,可用充气袋、充气垫等专用器具从外部包扎堵漏。
4、带压管道泄漏,可用捆绑式充气堵漏带或使用金属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实施内外堵漏。
5、阀门法兰盘或法兰垫片损坏,发生泄漏,可用不同型号的法兰夹具,并注射密封胶的方法进行封堵,也可直接使用专门的阀门堵漏工具实施堵漏。
(13)洗消处理
根据液氯的理化性质和受污染的具体情况可采取下述方法洗消:一是化学消毒法,即用氢氧化钠、氨水、碳酸氢钠等碱性物质溶液喷洒在染毒区域或受污染体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改变毒物性质,成为无毒或低毒物质。二是物理消毒法,即用吸附垫、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回收转移处理;对污染空气可用水驱动排烟机吹散降毒,也可对污染区暂时封闭,依靠自然条件,如日晒、雨淋、通风等使毒气消失;也可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
四、行动要求
1、指挥部的设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染毒区域保持适当距离,并设在上风方向。
2、进入毒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精干,个人防护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
3、实施洗消作业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同时要注意观察参与处置氯气泄漏的人员身体状况,并进行健康检查。
4、对现场轻微中毒人员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对接触毒物的皮肤、面部可用水冲洗,症状严重者立即送医院诊治。
5、液氯的生产、储存装置发生泄漏,主要由事故单位负责处置,事故单位不能有效止漏时,公安消防应在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合指导下行动。
6、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
(三)、公路交通事故处置
公路交通事故是最常见的,也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地面交通事故。研究和掌握其处置措施对提高处置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路交通事故特点
1、车辆事故频率高
受路况、车况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公路交通事故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据统计,我国现在每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约30万起,平均每天约800起。
2、人员伤亡大
在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往往造成数辆甚至上百辆汽车首尾相撞,直接导致驾驶员和客伤亡。若汽车失控后坠入江河(悬崖)等事故,群死群伤的可能性就更大。1981年发生在法国里昂近郊高速公路的特大交通事故,共造成400余辆各类车辆相撞,100多人伤亡。
3、易引发次生灾害
汽车相撞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常伴随火灾事故的发生;装载化学危险物品的车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可能导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外泄,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并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4、车辆损坏严重,救援技术性强
事故造成车辆严重毁坏变形或翻车坠入河谷、悬崖,以用可以造成爆炸燃烧、危险品泄漏等,需要采用各种技术实施救援活动。
二、处置程序与措施
1、询问情况。消防人员接警时应问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等情况,并要求公安、医疗救护等部门到场协助救援。
2、侦察检测。处置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立即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根据需要,利用检测仪器测定泄漏的化学危险品的浓度及扩散范围。
3、设立警戒。封锁事故路段的交通,隔离围观群众,严禁无关车辆及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若事故造成化学危险品外泄,现场警戒的范围需根据侦察情况确定。
4、救生排除。
(1)使用液压切割、扩张等破拆工具,破拆变形的车厢外壳,积极抢救车厢内的遇险人员,并根据需要调集大型牵引起重车辆到场协助;破拆车体时,应使用雾状水掩护,防止金属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发生火灾。
(2)用喷雾水冷却事故车辆油箱,用泡沫覆盖地面流淌的燃油,消除潜在危险,为营救被困人员创造条件。
(3)对事故次生的化学事故,消防人员应采取关阀断源、器具堵漏、稀释降毒、筑堤导流等措施,有效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扩散和易燃易爆物品爆炸燃烧事故的发生,并按化学危险品性质处置事故。
5、现场急救。对重、危急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初步处理后,利用救护车或现场车辆迅速转送医院救治。
6、清理现场,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三、行动要求
1、公路交通事故及时救人是消防现场处置的主要方面,应最大限度抢救人命,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2、在遇险人员没有搜索完毕前,不得使用大型设备,如吊车,推土车等吊拉、牵引事故车辆。
3、处置高架路(桥)交通事故时,为防途中交通堵塞,同一消防站出动的车辆不能同一方向驶向事故现场,应从不同的入品登上高架公路,相向驶向现场。
4、救援车辆一时无法接近事故现场时,救援人员应首先携带轻便的破拆、救生、起重等装备,赶到事发现场投入救援。
5、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尽快解除警戒,恢复交通。
6、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
(四)、洪涝灾害事故处置
洪涝灾害是指由于过量的降水造成江河湖水泛滥,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灾难。
一、洪涝灾害事故特点
1、涉及地域广
我国受洪涝灾害威胁的地区总面积达73.8成平方公里,耕地5亿亩。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嫩江、辽河等八大江河的周边地区均受洪涝灾害的严重威胁。*年夏季发生的长江全流域和东北松花江、嫩江流域特大洪水,全国29个省(区、市)均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历史上罕见。
2、人员伤亡重
洪涝灾害往往造成江、河、水库堤坝溃决,形成遍地,导致大量城乡居民因无法及时逃生而遇难。1931年和1954年我国发生的长江全流域特大洪灾,分别造成14.5万和3万余人死亡。
3、经济损失大
洪涝灾害造成粮食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冲塌房屋,吞没财产;工矿企业单位被淹,被迫停产停业;毁坏铁路、公路和城镇基础设施;破坏水利设施等。据统计,我国仅1991年和*年两个年份的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分别达到779亿和2550亿元。
4、损坏道路桥梁,中断交通
洪涝灾害造成铁路、公路以及桥梁等毁坏,使地面交通基本陷于瘫痪,直接影响政治、经济以及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5、易引发次生灾害
洪涝灾害还常常伴随泥石流、滑坡、山崩,以及化工设施毁坏后所发生的化学事故和灾后出现的瘟疫、饥荒等次生灾害,使灾情趋于复杂化、扩大化。
6、救援困难
由于洪涝灾害涉及地域广、受灾人数多、灾害周期长,道路交通、通信中断等,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二、处置程序与措施
1、力量调集。根据上级指示,统一调派消防救援力量和救生船艇装备,调派的原则是确保重点及危急、险恶地段或区域的需要。
2、疏散人员和物质。根据灾情,严密制定灾民疏散方案;及时保护或转移国家和集体的重要物质。
3、救生排险。
(1)积极营救被困在屋顶、树梢等险恶环境中的遇险人员;搜寻失踪人员,尽可能早发现、早救助那些抓住水上漂浮物随水漂流的待救者。
(2)与社会力量一起全力加固江、河、湖的堤坝,堵疏水道,以免暴涨的洪水引起堤坝溃决。
(3)协助交通部门及时修复毁坏的道路,清除障碍,以保证救援所需的车辆及装备顺利抵达目的地。
(4)及时扑灭各类火灾,有效控制化学事故等一切次生灾害。
4、现场急救。对事故现场抢救出的窒息、休克、出血、溺水等重、危急伤员,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初步处理后,利用救护车、现场车辆或船只迅速转送医院救治。
5、做好保障。及时供给各类水上救生装备,以及饮用水、干粮、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确保部队长时间连续作战的需要。
三、行动要求
1、所有救援人员要加强行动安全,正确操作及使用救生船艇装备,实施水上救助时应穿救生衣,特别在险恶备件下,要以小组为单位,不准单独行动。
2、选准救援车辆在险恶地段的停靠位置,要有利于撤退。
3、任务完成后,要及时清点参战人员和装备,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4、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