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施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为贯彻落实《无锡市提升人口素质行动计划(2007年―2010年)》(锡委发〔2007〕68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快我市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深刻认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建设学习型社会,是顺应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时代要求,提升个人与组织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现我市“一当好、三争创”宏伟目标的重要支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一当好、三争创”,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新的目标,新的追求,需要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集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就是要营造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活力源泉。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市民素质的提高和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建设学习型社会就是要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以个人与组织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和创造力为支撑,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供不竭的活力源泉,就是要强化城市整体建设特别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增强干部群众的创业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我市的竞争优势、发展地位和现代化水平。
(三)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的关键举措。一个城市从小康迈向基本现代化,既是城市发展模式的转换,也是市民思想观念和学习、工作、生活方式的转换。建设学习型社会,就是要以学习与工作的双向强化,促进市民思想观念的转化,不断提升市民的学习力和创造力,持续增强城市自我发展能力,使城市在创新与开放的良性互动中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我市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目标是:(一)确立先进的学习理念。确立“学习、学习、再学习”、“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理念,使学习成为整个社会的基本生存状态和运行准则,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二)健全系统的学习体系。市(县)、区建立社区培训学院,街道建立社区学校,乡镇建立社区教育中心,形成具有特色的社区教育体系。积极发展老年教育,努力构建老年教育体系。面向全体市民加强日常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教育培训。
(三)形成社会化学习网络。建立覆盖全社会、开放式的全民学习教育网络。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推进学校资源与社区资源互动开放。建立社会化的学习型组织,到2010年,学习型组织占社区内各类组织的比例达50%以上。
(四)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设施。发挥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潜能,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培养市民使用公益性文化设施的习惯,提高人口素质。到2010年,逐步实现各级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社会公益性场所和设施免费向市民开放。
三、加快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主要措施(一)整合学校资源与社区教育资源,推动建设学习型社区1.建立组织协调制度。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等部门组成“学校教育资源开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有关工作。各市(县)、区参照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基层由街道牵头,建立由街道、社区、开放学校和当地派出所等部门组成的“协调管理小组”,协调解决在开放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明确学校教育资源开放范围。教育资源开放学校包括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和部分高校等。学校教育资源开放范围主要包括:运动场地及设施;辅助教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实验室、实习实训室、多功能厅等。同时,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利用知识优势、专业特长为社区提供教育服务,担任社区教育辅导员,参与社区各项教育活动。
3.建立安全保障和成本补偿机制。以政府为主体,积极组织为参与开放共享设施活动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对开展活动时段发生的意外人身伤害,通过保险补偿解决矛盾,解除学校后顾之忧。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学校资源开放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量,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学校每年给予一定额度的经费补贴。
4.明确学校和街道工作职责。学校和街道签订资源开放协议书,明确资源开放的内容、方式、时间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街道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担任学校资源开放的牵头协调部门;对社区学生、居民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及时了解学生、居民需求并向学校反馈;落实专人协助学校对教育资源开放工作进行管理,保证学校教育资源开放工作有序进行;对申请使用学校教育资源的社区学生、居民进行登记并发放活动卡;组织社区家庭、志愿者等协助和配合学校做好资源开放工作;教育学生、引导居民遵守学校纪律、爱护学校设施、注意活动安全;协调解决社区学生、居民与学校的纠纷,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学校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按照协议书的要求开放学校教育资源,在学校门口张贴“学校教育资源开放告示”,明确各类设施的开放形式、开放时间和开放要求;组织教师或招募志愿者参与有关管理工作,对开放的场馆设施实行专人负责;加强门卫值班制度,实行出入人员登记制度;坚持免费开放;确保开放的资源和设施符合安全和卫生要求;做好入校活动学生、居民人数、类别的统计工作。
(二)构建社区教育网络,形成具有特色的社区教育体系1.在原无锡市成人教育管理协调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无锡市社区教育管理协调委员会,强化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制订《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加快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意见》,明确“十一五”期间推进社区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把创建工作列入对各级政府工作的考核指标,加大推进力度,坚持城市、农村同步推进。到2010年,所有市(县)、区全部达到省级实验区的水平。
2.制订无锡市市(县)区社区培训学院、街道社区学校、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方案和评估标准,明确各级教育机构的性质、定位和功能,坚持因地制宜,独立建设和资源整合相结合,强化和完善各级社区教育载体和网络体系的构建。各地要制订建设计划和方案,尤其是加强对原老城区街道和农村薄弱乡镇的指导和推动。到2008年各级社区教育基地建设完成80%,2010年全面完成各级社区教育基地建设。
3.促进各区骨干型成人学校、职教中心和乡镇成教中心转变办学方向,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拓展办学功能,向区域性社区培训学院和社区教育中心转化。促进街道(乡镇)加强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将加大建设投入和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相结合,对辖区内市民学校、法制学校、老年学校等功能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基础教育布局调整富余的教育资源,建设社区学校。促进基层社居委(村)和社区加强教育阵地建设,设立社区学校分校或教育点。积极探索在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筹建无锡市开放大学。
4.建立社区教育保障机制,多渠道筹措社区教育经费,专门用于基层社区教育基地建设和社区居民教育活动的开展。加强社区教育专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在学校系统和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拔热爱社区教育、具备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充实到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建设一支正规化、现代化的社区教育管理队伍。
(三)积极发展老年教育,努力构建老年教育体系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列入终身教育体系,统一规划,加强管理,不断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巩固提高老年学校教育,创新发展远程教育,加强推进社会教育,形成学校教育、远程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老年教育体系。市老年大学要成为全省一流、国内领先的老年教育活动阵地。各市(县)、区和镇、街道都要建有一所老年大学(学校),村和社区要建立老年学校(分校),形成我市老年教育四级网络。继续办好空中老年大学,利用各种远程教育手段,为更多老年人就近或居家接受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加强社会教育资源整合,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教育机构,积极开展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技知识普及教育,在老年人中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1.建立健全我市老年教育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全市老年教育的统一管理和协调,设立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老年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统一管理、综合协调老年教育工作。
2.制定《无锡市老年教育工作意见》。把老年教育列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明确我市老年教育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使全市老年教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不断提高我市老年教育质量和水平。
3.加强老年教育规范化建设。(1)建立健全老年教育管理制度,规范老年教育行为。(2)加强老年教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老年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3)加强老年教育载体建设,开展老年大学(学校)争先创优活动,争创达标学校、示范学校。
(四)面向全体市民,加强日常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教育培训
1.将加强市民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提升人口素质的重要工作抓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全体市民,加大普及培训的力度。“十一五”期间,全市参加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教育培训、考核的市民达50万人次。
2.进一步加强学校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服务能力,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贴近市民工作、生活的实际需求,开发培训考核项目,加大普及教育的力度,组织外语和计算机教育培训进社区活动,引导学校和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发挥人才、资源等优势,将教育培训的重心下移,积极深入社区,开设实用实效的教育培训课程,为基层管理工作者、社区居民提供外语和计算机教育培训服务。
3.加强优质外语和计算机培训项目的引进和开发,加强行业部门的合作,开发服务行业、涉外行业职业外语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外语应用能力。结合无锡IT产业的发展,引进开发各类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培训项目,围绕动漫、软件、网络、多媒体等,加强从业人员计算机技术的教育培训工作。
4.举办各类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学习,提升素质。
(五)公益性场所和设施逐步实现免费开放到2010年,享受国家财政支持的各级各类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革命陈列馆、名人故居、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非营利性社会服务场所和设施,向全社会免费提供公益性设施的参观、展览、讲座、辅导和图书馆的馆内阅览、借阅等服务。
1.各相关管理机构要加强公益性文化场所、设施的建设,完善服务条件,建立健全服务规范,开展与公益性文化设施功能、特点相适应的服务,建立与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相适应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
2.各免费开放单位要坚持面向社会、服务群众的宗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常组织开展各类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广大市民的参与意识、求知意识。
3.各免费开放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开放时间。开放时间应当与公众的工作、学习及休闲时间相协调;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并增设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文体活动项目。
四、加快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保障措施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全市各级党组织、政府和有关各方面要共同努力,抓紧抓好这项工作。
(一)建立健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组织机构。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一项长期的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重要议程,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抓紧抓好。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文化局等部门组织成立建设学习型社会工作指导委员会,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督促检查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各市(县)、区和市各有关部门也要建立相应机构,明确主抓部门、处室,抓好工作落实。群团组织要发挥群众性组织的优势,积极动员和吸引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加强学习,积极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加大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投入。每年市财政及各级财政安排必要经费,并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关活动以及对先进典型的表彰奖励。各市(县)、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也要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教育培训工作及学习型组织的软硬件建设。
(三)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领导干部要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率先垂范,带头学习,通过深学政治理论,精学本职业务,勤学修身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驾驭全局、协调各方、解决矛盾的能力,以适应时代前进的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以对党的事业、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学习,以实际行动带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在全市上下形成学习的风气、研究的风气、探索的风气、实践的风气。
(四)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与运用相统一,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充分运用到工作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全民读书学习活动中,要注重围绕我市“一当好、三争创”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来进行;注重结合我市积极实施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发展战略的要求来开展;注重在提高全市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上下功夫。
(五)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和专题节目,加强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宣传。引导干部群众适应时展的要求,更新思想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大力宣传建设学习型社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介绍推广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的先进经验;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创业、创新、创优、创造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