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房地产业文明服务规划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房地产业文明服务规划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房地产业文明服务规划意见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㈠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定增长,房地产业贡献度不断增加

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开发商参与*开发建设,世茂国际、半岛酒店、凯德置地、中信泰富等一批著名企业集团相继入驻*,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到296.0亿元,比“九五”增长12.6%;房地产业增加值62.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3%,其中20*年达到15.1亿元;房地产税收(区级)39.23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22.7%,其中20*年达到10.36亿元,房地产业成为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最大的产业。

㈡旧区改造快速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十五”期间,累计拆除旧房230万平方米,至20*年底,“撤二建一”时确定的需改造旧里(291万平方米)已完成177万平方米,占61%;以全装修、“四新”成果集成应用为切入口的住宅产业现代化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建住宅小区智能化配置基本普及,住宅竣工219.3万平方米,公建竣工32.6万平方米,新增住宅绿地14.6公顷,创建“四新”成果集成应用小区8个,建成“四高”优秀小区12个,新建住宅落实全装修83.1万平方米、创无渗漏工程和“三个必须”(空调外机统一设置、管线入地、围墙透绿)均达到100%。

㈢新一轮商务楼建设初见成效,城区功能显著提升

根据区域功能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需要,积极推进外滩CBD地区、人民广场地区、老城厢豫园地区及西藏路、南京东路和延安东路沿线新一轮商务楼开发建设。“十五”期间,商务楼竣工量累计2*.6万平方米,其中甲级写字楼117万平方米。随着金光外滩中心、莱福士广场、明天广场、天安广场、银晨数码广场等一批甲级写字楼相继建成,逐步改变了我区办公楼数量多但高档商务楼比例不高的状况,我区甲级写字楼累计约188万平方米。

㈣房地产三级市场快速发展,市场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在推进旧区改造和城区建设的同时,我区房地产的一、二、三级市场得到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共实现经营性土地出让159.4公顷,新建商品房开工量340万平方米,竣工量429万平方米;房地产交易量710万平方米,与“九五”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新建商品房预销售量501万平方米,二手房交易量209万平方米,二手房交易量显著上升;房地产交易价格年均增长25.6%。随着上房置换、21世纪不动产等一批品牌中介机构的进入,以及我区二手房网上交易平台的开通,为活跃和繁荣本区房地产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㈤为民办实事力度加大,老百姓的居住环境不断改善

围绕人民群众居住生活中的“急、难、愁”问题,加大为民办实事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旧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和旧住房综合整治,解决无人管理小区问题,分步推行面向特困家庭的廉租住房制度和低收入家庭的租金减免政策,多渠道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和条件。五年间,累计完成旧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38.4万平方米、旧小区综合整治66.7万平方米,解决13个旧小区长期存在的无物业管理的问题,累计完成2900户人均居住面积7平方米以下廉租对象家庭的配租工作。

当然,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十五”期间我区房地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动拆迁政策调整、动迁房源紧缺,动迁矛盾较为突出,旧区改造动拆迁难度加大,影响了一些市、区重点工程及住宅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我区办公楼分布面较广,与周边区相比,集聚和规模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三是老大楼保护性开发机制尚未形成,政策不配套、市政设施不完善等仍然是老大楼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四是由于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撑不够,住宅产业现代化进程较为缓慢。这些都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并在“十一五”发展中不断改进或完善。

二、“十一五”房地产业发展的形势背景分析

“十一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阶段,“入世”过渡期结束后,对外开放将进一步加快,随着*“四个中心”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世博会举办,*将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在这一进程中房地产业将继续发挥支柱性和载体性产业的作用,在新的平台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本区房地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和挑战。

㈠发展机遇

1.经济社会发展为房地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将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并着力改善现代服务业“短腿”的状况,全力做好主动服务全国和加快自身发展两篇大文章,*作为*的中央商务区、中心商业区核心区域和行政文化中心,将在“服务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本区情况,“十五”期间,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房地产业贡献度不断增加,所占比重远高于周边区的水平;针对近年来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和*市已着手采取一系列调控政策和措施,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和有序发展,这些都将为本区房地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为房地产业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联动发展,三地的经济协作和渗透力不断增强,到*和本区投资置业的企业和个人不断增多。据统计,“十五”期间,在本区投资开发房地产项目的江浙企业有7家,投资总额约35亿元。在我区新建商品房购房主体中,江浙两地的投资者也有相当比例。“十一五”期间,“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将继续加快,随着金融联动、工商联合、旅游联手、人才联用和交通联网等合作平台的建立,将为本区房地产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3.世博会举办为房地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0年,*将举办第20届世界博览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无疑为房地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提供了更好的展示舞台。一方面,世博会举办将加快本区南部沿江地区的改造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将得到巨大改善,从根本上改变南部地区的区位条件,并促进本区的区域功能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另一方面,我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老城厢历史风貌区、外滩历史风貌区和南京路商业街区等历史名胜浓缩了*城市发展的轨迹,充分反映了*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特征,更全面地诠释世博会的主题和内涵。世博会举办不仅让世界更多了解*,也使*走向世界。

4.新一轮城市建设为房地产业提升新的发展能级

*新一轮城市建设中,将实施若干重大市政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这将促进本区房地产业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并提升房地产业发展能级。一是以高架、轨道交通和高速干道为主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将进一步缓解本区交通不畅的状况;二是随着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不断深入,*江由传统运输功能向旅游、休闲、观光功能转变的速度加快,将对本区房地产业产生较强的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三是*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中,本区将面临“再中心化”建设的问题,如何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升和深化*的金融、商务和购物功能,房地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㈡面临挑战

1.旧区改造动拆迁难度加大

“十五”期间,通过加快推进旧区改造和城区建设,促进了区域经济和房地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近年来商品住宅的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以及中心城区实行“双增双降”的规划控制,旧区改造成本不断上升,加上市场上适合动迁居民需求的安置房源非常紧缺,老百姓对动迁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我区旧区改造动拆迁的难度逐渐加大,这些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区建设的瓶颈。

2.可开发土地资源日趋减少

经过“十五”时期大规模的改造建设,我区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日趋减少,相反已批待建项目数量却较大,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今后对增量开发的控制力度将显著加大,注重增量开发的传统发展模式有待更新,房地产业发展的内涵有待丰富;此外,我区老大楼数量较多,如何在市政、功能配套不完善和政策不到位的前提下实现老大楼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也是今后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

3.社会稳定的压力不断增大

近年来,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区旧区改造动拆迁、私房落政、居住物业管理、购房纠纷和居民住房困难等方面的社会矛盾也不断增多,居民的信访量较大,这些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并给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十一五”期间,如何加大各种信访矛盾特别是突出矛盾的化解力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和协调发展,是房地产业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三、“十一五”房地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思路

㈠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和*“繁荣繁华、文明和谐”的发展主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浦江两岸综合开发为动力,以世博会举办为契机,以区域功能提升和房地产结构调整为导向,强化土地供应调控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不断提升土地的级差效应,促进房地产一、二、三级市场的联动发展,使房地产业成为推动商、旅、文和现代服务等产业发展的载体,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㈡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房地产开发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一方面,要在对市场需求进行客观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旧区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总量;另一方面,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有效引导市场需求。此外,涉及土地资源配置及建筑工程、房地产评估及物业管理等的业务委托,也必须通过招标、拍卖等途径实施市场化运作。

2.资源集约利用原则

城市资源是有限的,“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发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型建筑,特别在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要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存量盘活与增量开发之间的关系,科学制定中长期规划,实现资源的集约、高效与可持续利用。

3.经济效益平衡原则

针对前几年土地开发经营成本不平衡的实际,加大重大项目周边的土地储备力度,通过先储备后出让,增强土地供应的计划性和前瞻性,不断提高政府的土地收益,形成土地开发的良性循环,实现政府土地开发投入与产出的整体平衡。

4.以人为本原则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将房地产业发展与不断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拆、改、留、修”并举,加快推进旧区改造和旧住房的功能完善,使房屋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更为经济、实用和舒适,外部环境更为优雅、协调,功能配套更为齐全、便捷,实现自然、建筑和人的和谐统一。

㈢发展思路

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按照“重点盘活存量,适度拓展增量,调整优化结构,切实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区房地产业的发展思路是: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不断提升土地的级差效应

针对我区土地利用中居住、交通用地比例偏高,商服、市政用地比例偏低,以及“十五“已批项目中住宅用地比例较高的实际,通过项目用地性质调整、优先保证商务楼项目供地等措施,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提升土地级差效应;加快存量土地、房产资源的盘活,推进已批未开工项目启动和外滩地区老大楼的开发利用,不断拓展房地产开发的内涵,继续保持*作为*地价峰值区的地位。

2.重点发展商务楼项目,不断拓展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坚持从拓展城区综合服务功能的要求出发,把商务楼建设作为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培育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载体,科学合理制定并有序实施“一带三区”商务楼开发计划,加快建设适应现代商务发展需要的高档商办楼,加快建设为现代商务功能配套的高星级宾馆、酒店、公寓,全面提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商贸商务服务功能。

3.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高房地产业发展能级

充分利用*的地域优势、交通优势、传统文化优势,发挥外滩、南京路、豫园和世博的品牌效应,加大房地产业对外开放力度,优化房地产开发的投资环境,认真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注重引进国际房地产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模式,积极吸引、聚合国际国内优势房地产企业参与旧区改造和“一带三区”功能开发,全面提升区域房地产业的发展质量和能级。

4.保持旧区改造强劲态势,推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围绕“繁荣繁华,文明和谐”的发展主线,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旧区改造,将之作为提升城区功能、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的重要手段;坚持“拆、改、留、修”并举,继续保持旧区改造强劲推进态势,加快改善城区形象,优化城区发展环境,有效促进城区的功能开发和房地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四、“十一五”房地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根据集中体现*繁荣繁华、文明和谐总体形象,建设功能完善、配套齐全和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功能区的城区发展战略,未来五年我区房地产业要以拓展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改善生态和居住环境为主线,充分发挥土地供应的调控作用,继续保持旧区改造的强劲态势,加快高档商办楼、高星级酒店、高品位住宅的开发建设,更好地发挥房地产业在拓展区域功能、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能级、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中的支撑作用,使房地产业成为对区域经济发展高贡献度的支柱产业。

至2010年,基本形成经典老大楼和现代商务楼功能互补、设施先进、配套完善的商办楼宇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形成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的高星级宾馆酒店集群,成为国内外商务投资和观光旅行者的优选区域;形成配套设施齐全和富有海派文化特色的现代居住区域,成为体现*现代都市中心居住功能的新亮点。

五、“十一五”房地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定位

㈠总体布局

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区总体规划纲要,结合*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房地产的功能布局主要围绕“一带三区”展开:“一带”即外滩沿江发展带,是沿*江岸线并含中山路两侧一定纵深腹地的范围,包括外滩金融贸易区、十六铺商务休闲娱乐区、董家渡滨水商务宾馆区等功能板块;“三区”即南京路地区、豫园地区和世博园地区,其中:南京路地区北起北京西路、苏州河,南至淮海东路、人民路,东起*路,西至*路;豫园地区是以豫园为核心的历史文脉综合消费圈;世博园地区是以世博园选址范围为核心的区域。

㈡功能定位

外滩沿江发展带:根据浦江两岸开发总体规划,外滩金融贸易区主要是提升金融贸易功能,拓展商业、商务和文化娱乐等功能;十六铺商务休闲娱乐区重点发展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和商务功能;董家渡滨水商务宾馆区重点发展商务、酒店、宾馆和餐饮功能。

南京路地区: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完善若干功能区建设,其中:西藏路环人民广场现代商务集聚区主要是综合开发商务、办公、酒店、文化、旅游和休闲娱乐功能,形成大商务的概念;南京路(西藏路-河南路)主要以综合消费和商业商务功能为主,东部重点发展购物、餐饮和休闲娱乐功能,西部重点发展商务办公、综合消费功能;南京路(河南路以东)主要以经典、高档次消费功能为主,发展酒店、餐饮、高档零售、休闲娱乐和商务等设施。

豫园地区:根据历史风貌区保护的总体要求,结合豫园地区发展旅游商业功能和延续历史文脉的需要,以发展商业、旅游功能为主,突显历史风貌的特色,增强文化、娱乐和服务功能,适度发展商务、餐饮功能,形成商旅文互动效应。

世博园地区:围绕南部沿江地区的世博园建设,重点拓展商务、商品展示、文化博览、现代商贸、都市旅游、生态居住和景观绿化等综合功能。

六、“十一五”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围绕“十一五”房地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布局和功能定位,按照“拆、改、留、修”并举的思路,继续推进旧区改造和城区建设,加大商务楼开发建设力度,加快老大楼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将*建设成为现代都市风格、优秀历史风貌和深厚文化内涵相兼容的中心示范区。

㈠加快推进商务楼开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楼宇经济

围绕“一带三区”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定位,按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商务区功能配套,强化商务楼项目跟踪服务,加快推进商务楼特别是高档商务楼的建设和招商,招商中要注重入驻企业的成长性和附加值,提高“三落地”率,实现招租与招商、引资与引税,增量与增收同步,逐步形成商务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楼宇经济。

㈡坚持“拆、改、留、修”并举,基本完成旧区改造任务

至20*年底,我区尚有旧里房屋164万平方米,其中:需改造的114万平方米,需保留保护的50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要走“拆、改、留、修”并举的道路,按照“统一规划、成片开发、综合配套、分步实施”的模式,对成片整街坊的旧里集中区域进行重点改造,累计拆除旧房138万平方米,基本完成旧区改造任务。

旧区改造方面,根据我区住宅开发的总体布局,深化新昌路、老西门、董家渡三大聚居区开发建设,基本建成老西门新苑、老西门广场,华润置地*滩花园,*滩新昌城等项目;世博园区周边地区,适当发展高档景观住宅,建成耀江花园等项目;老城厢地区,重点建设露香园路地块、松雪街地块等项目。至“十一五”期末,累计竣工住宅约200万平方米。

保留保护建筑改造方面,主要是对规划保留区内的新工房、新里、旧里建筑以及优秀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保留建筑与区域内的优秀历史建筑进行综合改造和综合整治,改造和整治总量约130万平方米。综合改造主要是因地制宜地进行旧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综合整治主要是通过房屋修缮工程,确保房屋安全和正常使用,并根据需要与可能,对合用厨房整治、增添消防设施,将液化气改为管道燃气等方式,使居民居住质量有所改善。

㈢强化土地供应调控管理,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和高效利用

围绕我区房地产业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要以存量盘活为主,适度扩展增量,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总量和规模,实行土地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和高效利用。

存量用地消化方面,对尚未动迁及规划调整的项目用地,要加强协调、跟踪和服务,促进项目重新启动,并可通过政府收购储备、用地性质调整等手段,多渠道地予以消化盘活。新增土地供应方面,由于目前存量建设用地总量较大,“十一五”期间计划将土地供应控制在50公顷范围内;在供地策略上,要在确保市、区重点工程用地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新增项目开发;在供地方式上,要通过加大政府土地储备力度,积极探索净地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在土地储备资金筹措上,要转变思路,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政府储备、企业参与前期开发的运作模式,多渠道解决储备资金不足的难题;在用地管理上,要重视批后跟踪服务,实现项目开发的全过程监控;对未按出让合同约定期限进行开发建设的,应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采取征收闲置土地费、强制收回(收购)等措施。

㈣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贯穿于住宅建设和使用的全寿命周期,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实现土地、能源、水和材料等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

一是加快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的集成应用,加大全装修住宅的建设力度,完善全装修住宅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售后服务等的技术标准体系和管理机制,至“十一五”期末力争实现80%左右的新建住宅全装修;二是优化住宅功能布局,合理配置绿化种类、数量,倡导垂直和屋面绿化,完善居住区的降低噪声、场地保水、小气候调节和空气净化等生态功能,实现自然、建筑和人的和谐统一;三是拓展旧小区综合改造的内涵,按照“戴新帽、穿新衣、换内胆、整环境、降能耗、节资源”的要求,稳步实施上下水管材、智能化安防、围护结构、保温节能和节水设备的改造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断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

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打造*房地产品牌

“十五”期末,我区共有开发企业195家,其中:一级资质10家,二级资质17家,三级资质16家,另有从事项目开发的境外企业集团9家,随着新项目档次的不断提升和存量项目的开发完成,低资质开发企业的业务范围将越来越小。

“十一五”期间,要根据本区房地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提高入市门槛、提供高效服务等途径,积极吸引资金实力雄厚、资质等级高、信誉好、业绩优和有知名企业家领衔的国内外著名企业集团参与*的开发建设,致力创造能够代表*中心城区水准的*房地产品牌。房地产开发建设方面,要在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质量、景观塑造、市政配套以及总体策划包装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利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营造具有*特色的房地产品牌;房地产经营管理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中介和国际著名咨询机构,进一步繁荣本区二手房市场,并提升本区房地产业的集聚度和总体水平;物业管理方面,要健全物业管理项目的招投标制度和物业管理收费的分等定级制度,要引进有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水平和品牌的物业管理企业,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推进居住物业管理的规范化、社区化和人性化进程,创建一批国家级的优秀物业管理大厦和居住小区,形成*物业管理的品牌。

七、“十一五”房地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根据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房地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完成“十一五”期间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重点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㈠强化产业发展规划管理

房地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不仅对房地产业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其它产业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为实现房地产业发展目标,今后要强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管理工作:一是根据*市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在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做好房地产业发展专业规划的编制和深化细化工作,包括“十一五”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等;二是要根据宏观经济发展、宏观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情况,适时对各种专业规划进行调整;三是抓好各种专业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规划一经确定下来,应该严格执行,并确保规划实施的连续性。

㈡健全房地产开发机制

“十一五”期间,我区将基本完成旧区改造任务,并围绕“一带三区”的功能布局重点实施包括外滩一体化、世博园和轨道交通在内的多项重大工程建设。为突破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难题,要继续加快完善房地产开发机制。一要以全面推行拆迁事务公开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职能,加快拆迁管理方式转变,积极探索动迁房源筹措、动迁队伍管理、突出矛盾化解和弱势群体帮困的长效机制;二要健全土地管理运作机制,建立项目全过程跟踪和项目竣工土地验收制度,探索推行土地租赁制度;三要拓宽投融资渠道,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绩优企业上市、项目开发合作和设立专项资金(如老大楼保护基金等)等途径,积极吸引外来资金,缓解改造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四要按照“政府组织、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探索建立老大楼保护性开发新机制,指定区属房地产企业集团或成立置换公司专门从事老大楼的置换开发,并可通过建立专项基金,实施政策聚焦,逐步解决等改造资金不足、项目协调难度大等问题。

㈢逐步完善商务功能配套

针对我区商务楼功能配套不全、商务区集聚效应不够的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逐步完善商务功能配套。对新建商务楼项目,应以甲级写字楼和高档商务楼为主,对楼宇的建筑规模、硬件设施、装饰装修、商务配套和软件服务等标准严格把关,以培育市场制高点,形成集聚和辐射效应;对老大楼项目,应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建筑风貌予以保护,对其内部设施和设备进行更新、完善,并改善其周边区域的市政设施、交通组织和生态环境,以满足现代商务之一切需求;对已建成商务楼,要优先对商务楼集聚区的公共环境如停车、绿化和交通组织等进行改善,并完善酒店、餐饮、商业、娱乐等商务功能配套,以方便客户的商务活动,提升商务楼宇的品质和租金水平。

㈣提升住宅建设整体水平

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为载体,以创建“四高”优秀小区为抓手,不断提升住宅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首先,要通过“四高”优秀小区创建、“四新”技术集成应用、智能化小区建设和住宅全装修实施,不断提高新建住宅的科技含量;其次,要加强住宅建设的全程跟踪和全覆盖管理,做到提前介入,超前服务,推进“四高”优秀小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再次,要规范住宅建设配套管理,完善居住区的市政、公建设施配套,针对广大市民不断增长的休闲娱乐需求和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实际,在居住小区合理配套休闲、娱乐和老年活动设施。

㈤不断优化房地产投资环境

随着区域间竞争的加剧,投资环境已成为投资者优先选择投资的关键。“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投资环境,充分展示*作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形象。一是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强化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加大行政执法监察力度,促进市场行为的规范化,为房地产投资、开发和经营行为提供有效保障;二是建立房地产市场诚信体系,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组织开发企业和经纪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购房、售房活动;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㈥逐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住房保障体系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针对我区人口密度高、人均居住水平较低的实际,今后要逐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并对低收入家庭实现租金减免,逐步建立面向最低收入家庭的多层面、多渠道住房保障体系;二是建立市、区两级政府扶持和产权人部分出资的资金筹措机制,加大旧住房综合改造和整治力度,不断完善旧住房的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三是探索建立面向低收入动迁户的住房租赁新机制。

㈦加强产业发展的政府导向

房地产业发展与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等因素密切相关。为确保房地产发展目标定位的科学性、客观性,必须注重经济、社会和房地产业发展的研究,以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走势,为政府导向提供依据。首先是宏观经济和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研究,对经济发展周期、房地产发展周期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对目标定位适时进行修正;其次是房地产业发展与相关产业(如建筑、金融和贸易等)发展关系的研究,以合理控制房地产业发展规模,促进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再次是房地产市场供求量、供求价格和供求关系的研究,以合理控制开发节奏,避免出现投资过激和过快的行为,实现房地产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