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装备管理发展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各镇(街道)中小学、市直属学校、完全中学,各民办学校:
一、贯彻落实装备标准,进一步明确教育装备使用的效益目标
1、严格按照《*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提升和完善中小学实验设备、设施水平,抓好学校实验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加强和完善图书馆(室)和体育场(馆)及各功能室的建设和教学器材的配备,加大学科器材的配备力度。高度关注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完小的信息技术教育,启动省第二期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学校教育装备使用的效益目标:
(1)各校要充分利用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以实验探究为核心,切实开展实验教学,开齐开足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做的实验,真正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演示实验开出率达95%以上,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达90%以上;要积极创造条件,在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2)各校要充分利用新课程配套多媒体设施。全市农村教师必须做到“六会”,即会计算机操作,会使用视频展台,会操作投影仪或背投设施,会制作电子教案,会自制PPT教学课件,会运用网络资源。教室新课程多媒体设施使用每周不少于20课时,教师应用层面不低于80%。
(3)各校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室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优化课堂教学。课余时间要向学生开放计算机室、电子阅览等功能教室。设备使用时间每周不少于20学时。
(4)各校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和电教教研工作,做到“校校有课题,人人都参与”。各校要出台激励性与约束性相结合的措施,促使教师参与实验与电教教研活动,特别是要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切实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大力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达到以研促用、以研促教、以研促提高的目的。
(5)启动新一轮校园网提升改造工程,推进数字化校园工程建设。各校要按照《*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完善校园网软硬件配置,提升软硬件档次,逐步建立数字校园的各种应用系统,完善数字校园的功能,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
(6)大力开展书香校园工程建设,发挥学校图书馆(室)为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服务功能。对学生要开展阅读指导,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利用图书馆(室)终身学习习惯,提高图书的借阅率。借书处和阅览室开放时间每周不少于20小时,有条件的学校图书馆还要向农村向社区开放,为建设学习型城市服务。
(7)各校要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充分利用音、体、美器材,积极开展体艺训练活动,确保每周教学日有3至4天课外体育活动和1至2天课外文艺活动,每次课外文体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二、充分认识教育装备工作的重要作用和面临的问题,切实增强提高装备使用效益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教育装备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的物质和技术保证,是学校不可或缺的办学条件之一。在我市深入实施“新农村教育”,提前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努力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和谐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我市借助教育明星乡镇、教育强镇、教育基本现代化镇、教育强市创建活动和新课改,全面推进教育装备投入,中小学教育装备总值已近2.4亿元。总体呈现出教育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教育装备管理得到加强,教育装备使用效益逐步显现等好现象,但普遍存在教育装备校际之间不平衡,城区学校教育装备远远好于农村学校;各类装备配备不平衡,近几年比较重视现代教育装备配备,常规实验仪器、体育器材等配备相对薄弱;教育装备经费投入不够科学,缺少维护维修经费;重配置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一些学校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甚至有个别学校对一些已配备一段时间的教育装备,一直未拆箱使用;一些学校一些教育装备未纳入固定资产管理,报损制度不健全;一些学校的图书馆(室)长时间不开放,图书出借率低;一些学校的实验室长期不使用,积尘多、霉气浓;一些学校的危险物品管理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这些问题已经制约着我市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阻碍着全市教育装备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各校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强化管理,确保教育装备使用效益
1、创新手段,加强过程管理。一是各校要建立一支由分管校长牵头,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教育装备应用督查队伍,坚持不定期地对学校各项装备的使用情况开展检查,并定期分析使用情况;二是建立《装备使用记录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室、计算机室、多媒体设施等各类装备使用情况开展“周统月报”过程管理手段,加强过程监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监管装备使用情况;三是各校要把现代信息技术、新课程配套的多媒体设备、实验室、图书馆(室)等专用功能教室的使用效益纳入教育教学工作考核体系;四是要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作为年度考核、评职的依据。
2、规范建设,加强质量监管。教育设施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师生的安全和教学效果。各校要强化质量、安全意识,严格执行质量和安全标准,并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师生的安全。坚决杜绝劣质产品或无标产品进入学校;各类专用功能教室和系统集成项目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参与建设,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此外,各校在购置设备时,要从实际出发,既要体现其科技先进性,也要坚持实事求是,防止盲目攀高、不切实际。
3、规范管理,确保实验室的科学利用。一是规范制度管理,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规范环境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三是规范仪器管理,使各种仪器、药品得到科学利用;四是规范帐目管理,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符,确保学校资产不受损失;五是规范档案管理,为今后实验室工作储备丰富资料。
4、加强管理,切实发挥图书馆(室)功能。各校要严格按照省定标准,加强对图书工作的管理,逐步实现管理计算机化、网络化,努力做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要深入开展书香校园工程建设,采取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增加师生的阅读机会,充分发挥图书的使用效率,想方设法发挥图书馆(室)的功能作用。
5、健全机制,确保校园网高效运转。各校要建立健全规范的校园网运营维护机制、信息审核机制、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值班联络等机制。要采取技术与行政手段并举的办法严格管理教师上网行为,杜绝上班时间网上聊天、玩游戏、炒股票等行为,切实提高校园网络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管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益。此外,要高度重视搞好供电保障、避雷防护、数据备份、网络安全防护等日常工作。
四、建立健全教育装备经费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技术装备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拓宽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的来源渠道。各校要将教育装备经费逐步纳入预算内经费列支,切实落实教育技术装备的运转经费。
2、科学测算、确保装备正常使用。在考虑经费投入时,各校不能只关注教育装备的初期投入,特别是对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维护、维修和更新等费用,要有一个科学的测算,确保教育装备正常使用。各学校要根据省定装备标准,每年提出配备方案,列出配备计划,在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集中采购,分步实施。
五、进一步加强教育装备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1、各校要根据学校的规模,设立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机构,凡规模在二十个班以上的学校要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中心”(简称“中心”),“中心”应由一名校领导分管,“中心”具体负责实验、电教、网络中心、图书馆(室)、音、体、美、劳、卫等教育技术的装备、教学研究等工作。
2、各校要注重对实验教师和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积极鼓励和支持相关人员参加进修培训。要切实改善实验教师和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落实待遇,在职务聘任等方面与其他教师同等对待。要将专(兼)职信息技术教师所从事教育设施设备管理、维护、资源收集、整理等工作折算成课时,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