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工业规划发展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发展回顾和宏观背景
(一)“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宏观背景
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为加快我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从国际背景看,经济全球化继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跨国公司投资活动日益频繁,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为*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提供了空间,成为我市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的重要机遇;从国内看,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厚实,今后5年将是以汽车、住房等消费为引导的稳定增长期,产业结构明显升级,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日渐增强,为*的产业升级扩张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从省内看,随着*湾跨海大桥、*温高速铁路、*温高速公路复线等项目的兴建,温台沿海和长三角核心区的联系将更加便捷,整个浙东南沿海地区的联系趋于加强,长三角地区间的经济协作将更为密切;从*看,将大力提升集群产业和发展滨海工业,以经济转型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沿路经济向滨海集群经济转变的条件日趋成熟。这些都有利于*更快地融入长三角,更好地接受上海等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将本地产业融入到长三角分工协作体系中,分享其集群效应和规模经济。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挑战:全球经济已进入贸易争端频发时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强化,中国将承受更多的贸易摩擦,主要靠低价进行出口竞争的我市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保障措施和专门针对中国设立的特别保障措施等贸易壁垒将更为频繁;从国内看,当前国家将土地供应政策作为最重要的宏观调控实施政策之一,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而我市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需新增相当大数量的工业用地需求,土地指标极为紧缺;国家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今后将继续对具有丰富廉价劳动力、更接近原材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的西部地区实施大开发,对重工业基础和科技人才力量比较雄厚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振兴战略,这对*制造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并促使*的一些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部分民间资本向西部地区转移;*本地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继续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将持续增大,制造业的低价成本优势进一步缺失。这都要求*加快产业的调整升级,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十五”时期发展回顾
“十五”以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经济资源严重紧张的外部条件下,我市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化解要素制约影响,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和发展领域,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十五”是我市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工业化实现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迈进,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步入新的历史起点。20*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6564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9.39:53.04:37.57,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23.6:55.3:21.1,城市化率达51%以上,按照国际工业化进程标准判断,我市已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五”期间工业总量规模显著增长,2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分别达165.7亿元、57.9亿元,分别比*年增长1*.8%和63.6%。“十五”期间工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8%,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市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技术、资金等要素投入,以高强度的投入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58.87亿元,其中工业性投入累计182.1亿元,年均增长47.7%,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重工业占比重逐年上升,工业结构逐渐从以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主向重型化结构演变,“十五”期间规模企业重工业比重提高了12.7个百分点,20*年达到47.2%,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达61.4%;形成了摩托车及汽摩配件、泵与电机、鞋帽服装、炊具与金属制品、船舶制造、塑料制品等六大支柱行业,“十五”期间支柱行业持续快速增长,对工业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20*年,六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产值677.9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80.4%;规模上工业企业由*年的434家增加到1106家,上亿元企业由11家增加到66家,规模上工业总产值从130.3亿元增加到397.3亿元,年均增长25%,占全部工业比重从35.5%增加到46.7%,规模效应逐显。
——产业集群化水平明显提升。“十五”期间,全市制造业以块状经济为依托,以专业化分工协作和社会化功能配套为支撑,突出延伸产业链、发展大企业和打造区域品牌优势,初步构建了小型水泵、空压机、汽摩配件等若干个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现代制造业发展趋势的机电产业集群形态。太平、城东、箬横和城南的汽摩机电,泽国和大溪的泵与电机,松门、石塘和滨海的船舶修造,泽国、横峰、城北、大溪和温峤等地的制鞋业,泽国的新型建材,大溪的注塑,温峤和城西的工量刃具,松门和石塘的水产加工,新河和箬横的服装帽业等,都已形成了全国性的专业化生产基地。20*年,全市工业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区块达到10个,其中50亿元以上3个,30-50亿元2个,10-30亿元2个,总规模超过全市工业的80%。
——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十五”期间,我市实施科技强市战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传统产业改造为目标,着力引导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5年来企业技术开发费累计支出16.6亿元,占销售收入比重比2001年上升1.8个百分点;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2家,其中国家级3家,列入国家火炬计划12项,通过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验收8项,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20*年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5.4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9.5%,比2001年上升8.5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国家级、省级新产品产值81.10亿元,新产品产值率20.0%;钱江、爱仕达等17家企业建成了省级技术研发中心,15家企业建成了*市级技术研发中心,建成了大溪水泵检测站、泽国空压机检测站、箬横汽配检测站等一批产业集聚区质检机构,其中水泵项目被命名为省级质检中心,并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品牌兴市战略有力推进。“十五”期间,我市实施“质量立市”、“质量兴市”和“品牌兴市”战略,着力推进全市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特色集群产业和优势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先后获得“中国小型泵业名城”、“中国小型空压机之都”、“中国水泵出口基地”、“中国空压机出口基地”、“中国小型电机出口基地”等区域行业品牌称号。培育了钱江、爱仕达、鑫磊、宝利特、利欧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到20*年底,全市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国家免检产品14个,省著名商标19件,省名牌产品20个,国际商标注册600多件,*市级以上品牌产品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达28%。初步形成了以品牌促发展,以品牌树形象,以品牌增实力的发展道路。
——经济开放度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我市实施经济外向战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手抓,逐步形成了以有形市场为依托、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相结合的销售网络,全市拥有特色专业市场20多个,规模企业普遍建立了遍及全国及世界的销售网络体系。全市外贸自营出口从*年的1.48亿美元跨越式地增长到20*年的10.01亿美元,年均增长46.5%,出口总量年年居*第一。出口商品达1500多个品种,遍布世界14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结构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调整,机电行业的出口优势逐步彰显,占全市自营出口比重上升为20*年的39.02%。全市外贸依存度、出口依存度上升到27.3%和26.56%,成为拉动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
“十五”是我市工业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但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不足:经济粗放增长的格局尚未改变,一直未能摆脱高投入、低技术、低效益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产业层次整体偏低,能源、土地、人才要素制约严重,资源利用率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弱,没有形成产业的深度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还不完善,制造业发展水平整体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低端;工业结构高度化不够,低附加值工业比重过高,高加工度产业成长缓慢,高技术产业占经济总量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尚需加速;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太平等城区街道和泽国、大溪等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远超过东部沿海和南部各镇;政府引导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手段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质量提升为基础,以规模经济为支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好中求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速工业现代化进程。
(二)发展目标
进一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集聚发展,拓展外向,提升层次,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品牌培育、规模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等各个方面取得新成就,发展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国内一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机电业制造基地。
——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0年总量达1690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0年总量达1000亿元。
——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十一五”期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制造业技术改造投入年均增长约27.5%,五年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615亿元,其中设备投资占比重70%以上;打造汽摩配件、泵与电机等一批先进制造业基地。
——规模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实施“135”工程,培植壮大一批有成长性的骨干龙头企业,到“十一五”期末全市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家,超50亿元的企业3家,超5亿元的企业50家以上。上亿元企业200家以上,规模企业1500家。新组建股份有限公司10家以上,新增上市企业5家。
——科技创新能力有突破性提升。建立8个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新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以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家,*市级以上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5家。
——品牌兴市战略得到深入实施。“十一五”期间,打造一批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品牌,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20个,浙江省著名商标20个,浙江省名牌产品20个。
——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20%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
三、区域布局
依托现有城镇及工业区块,逐步构筑“一个平台,两大产业区”的制造业分布格局。“一个平台”是指以*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制造业综合服务与创新平台,“两大产业区”分别为“西部产业提升区”和“东部产业拓展区”。
(一)综合服务与创新平台。以*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布局上强化生产服务和高技术导向,以发展总部经济、技术研发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和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在全市产业布局中担当创新服务角色。依托太平、城东等中心城区,建成融信息、金融、法律、咨询、物流等现代生产服务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制造业服务平台。
(二)西部产业提升区。以大石一级公路、泽太一级公路、*温高速铁路为纽带,形成以*市工业园区(原*市工业城)、泽国城镇工业区块、大溪城镇工业区块和新河城镇工业区块等四个区块构成的西部产业提升区,主要布局汽摩配件、泵与电机、鞋帽服装、新型建材、注塑等产业集聚发展。其中*市工业园区重点布局汽摩配、机电、新材料、高科技等产业,并积极向高附加值产业方向拓展,成为与中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工业新城和城市新区。
(三)东部产业拓展区。以沿海高速公路、大石松一级公路、太龙一级公路等为纽带,整合上马工业集聚块、松门东南工业集聚区、东海塘围垦区南片工业区块和滨海镇北部工业区块,构筑东部产业集聚区,充分利用沿海滩涂和港口条件,形成以海洋经济为特点的产业布局。以推进东部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主体任务,完善和提升箬横城镇工业区块和城南中心工业区块的档次和品位,叠加形成大东部产业拓展区。主要发展船舶制造、汽车及配件、装备机械、建材和海洋水产品加工等产业。
四、发展重点
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要求,提升和拓展以汽摩及配件、泵与电机、机械装备、炊具及厨卫设备等为主的机电产业;大力培育船舶制造、新型建材、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改造提高鞋帽服装、塑料制品、食品加工、工艺品等传统轻工产业。
(一)提升和拓展机电产业。
1、摩托车、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按照强强联合、整体推进的要求,改造提升摩托车制造工业整体水平,拓展和提升电动车、沙滩车等特种摩托车制造业,大力发展汽车主要零部件产业,培植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成为国内主要的普通摩托车、特种摩托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到2010年,摩托车、特种车及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其中摩托车整车年工业产值60亿元,产量150万辆,整车出口40万辆。基本形成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载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成1个国家级摩托车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中心。
①摩托车整车:主要发展电喷式摩托车、大排量摩托车和高附加值特种摩托车,按照个性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重点发展电动摩托车、电油混合动力摩托车、代用燃料摩托车、摩托艇、越野车、赛车等整车延伸产品。继续发挥钱江摩托国际国内两个研发中心的技术优势,加大科研投入,形成国际一流的摩托车、特种车设计、研发、试验、制造和检测中心,促进摩托车制造工业整体提升,以高端技术突破国际高端主流市场,全方位培育摩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世界级的摩托车制造业基地。
②汽车零部件:坚持以核心零部件产业为主线,促进零件附件全面发展,以高档轿车、重型汽车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发汽车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驱动系、转向系、制动系、悬挂系部件和汽车空调、汽车电器电子产品,形成国内乃至国际重要的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
③摩托车零部件:准确把握全球摩托车产业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产品定位,按照集群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发展目标,走产学研联合之路,积极推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着力提升零部件产业。重点开发环保型、节能型发动机、电喷和催化转换产品、联合防抱死制动系统、进排气可变产品等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零部件,打造成为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摩托车零部件配套基地。
2、泵与电机制造业。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研发能力,以改善装备、工艺、测试技术水平为突破口,走“精专特新”的发展路子,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力推进产业集聚整合,壮大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内外较高知名度的泵与电机制造与出口基地。到2010年实现年销售收入390亿元,其中出口比重占1/4,建立若干个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创*市级以上品牌超过40个。
①水泵:以品牌兴业为发展方向,巩固提升农用潜水泵和螺杆泵产品在国内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区域品牌效应,着力推进水泵制造业整体质量提升,坚持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重点开发多级泵、屏蔽泵、耐腐蚀泵、化工泵、散射泵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泵类系列。加强产学研联合,着力推进传统产品换代更新,应用机电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加大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积极采用集成优化设计技术,努力降低制造成本,不断提高水泵制造业整体水平。
②空压机:立足“做强微型、突破大型、开发新型”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拓展空压机产品规格品种,重点突破以工业、工程配套为主体的大型空压机系列产品,主要开发动力用往复式活塞压缩机、动力用螺杆压缩机、涡轮压缩机等高技术产品。提升现有空压机的质量和品位,通过改造和嫁接等途径,促进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向智能一体化方向转型,重点开发应用于医疗、化工、家电、汽车等行业的各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微型空压机,逐步形成大、中、小、微各种型号全面发展的空压机制造基地。
③电机类产业:把握国际制造业重心逐步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凭借*扎实的机械工业基础,充分发挥钱江、中马、利欧、明华、鑫磊、大丰、长江、兴益等企业的机电制造优势,发展高档园林机械、电焊切割设备、高级娱乐器材、风机电器、小型发电机等电机类延伸产业,通过引进技术、合资嫁接等途径,扩大规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不断延伸产品链,努力打造国内重要的电机类产品制造与出口基地。
3、机械装备制造业。适应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充分发挥工业流水线、气动电动工具、工量刃具、机床等特色机械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大力培育新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装备产品,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仪器仪表、高档模具、大型成套技术装备等装备工业,形成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群体优势,为制造业技术装备的更新升级提供设备支持。
①工业流水线:提升松门的流水线制造业群落,加强企业间的专业分工与协作,加大对高技术产品的研发,满足产业升级对高档次流水线的需求。培育一批具有带动效应的骨干企业,打造行业品牌,保持*流水线制造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努力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工业流水线制造基地。
②气动电动工具:按照“做大、做强、做精、做特”的发展思路,重点培育瑞丰五福、大江实业、洛克赛等一批骨干企业,充分发挥规模优势,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增加花色品种,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重点发展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功能多的气动电动工具系列产品和特种工具产品。到“十一五”期末,形成以高档气动、电动工具为主线,相关产品全面发展的气动电动工具制造业基地。
③工量刃具:依托工量刃具专业市场辐射功能,培育一批能引领工量刃具产业高精端方向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建设温西工量刃具交易中心,形成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工量刃具专业市场,以市场带动产业集群的整体提升,逐步形成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工量刃具制造业基地。
④机床:按照“重培育、扶规模、促提升、抓发展”的发展思路,重点培育大众精机、西菱台钻等一批骨干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含量。在巩固小型机床制造基础上,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精细加工机床。提升泽国五金机床交易市场的规模和档次,形成省内最大、国内一流的机床设备专业市场,依托市场优势,拉长机床制造产业链,形成集群优势。
4、炊具及厨卫设备制造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爱仕达品牌为依托,坚持走精品化、多样化的发展路子,加大新材料应用和新技术开发力度,拓展厨房、卫浴设备产业。重点开发个性化、人性化、电器化、智能化、节能环保型的高档炊具与厨卫设备产品。到2010年,厨卫设备制造实现规模化突破,年工业产值超过4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出口创汇1.8亿美元,年均增长30%以上。炊具及厨卫设备的技术装备和研发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一流水平,建成一个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
(二)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1、船舶制造业。以松门、滨海、石塘三大造船基地为依托,以造船产业为主线,修船和船舶配套产业为辅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加大对现有船舶工业的改造,大力推进船舶新基地建设,扩大造船规模,加大出口力度,通过提升造船档次,延伸造船业产业链,打造“中国民营船舶制造业之乡”等区域品牌,形成船舶修造业区域特色优势,成为国内重要的中小型船舶建造基地。重点发展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工程船和杂货船等主要船舶产品,着力开发游艇项目和船舶核心部件产品,形成松门、滨海、石塘三个现代造船总装模式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具有企业集聚效应的特色船舶配套产业体系。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出口创汇3-4亿美元,实现税利25亿元,形成190万载重吨以上的船舶制造能力和10万吨以上的修船船坞坞容能力。
①造船业:按照现代造船模式的总体要求,着力提升现有制造流程和工艺水平,扩大吨位级别,重点开发2-5万吨级船舶建造能力,坚持“两高(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三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船型)”的发展方向,提高中小船舶产品的技术水平,大力推进游艇等高附加值特种船舶产业的延伸。在巩固和提高渔船修造能力等同时,积极拓展提高万吨级船舶坞修和船舶改装业务能力。
②船舶部件制造业:通过对现有船舶零部件企业的整合和提升,加大技改投入,不断提高企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促进现有船用五金、电器、甲板机械等产品实现质的提升,大力推进船舶零部件产业的延伸,重点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船用部件产品,逐步形成生产、开发为一体的船舶零部件集散配套基地,实现年产值超过30亿元。
2、新型建材制造业。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精品化、系列化、规模化生产为目标,发展绿色、新型建材,到2010年,新型建材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60亿元,平均年递增30%左右,其中新型铝箔涂装板材、新型铝塑装饰板材等新型建材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力创3个以上国内或国际知名品牌。
①新型装饰材料:以泽国为中心构建1平方公里的集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新型装饰材料生产基地。充分发挥隆标、三丰、大元等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扩大新型铝箔涂装板和新型铝塑装饰板材的生产规模,通过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开发高档宾馆住宅用装饰材料、保温隔热板材、防火板、防水密封材料和外墙抗腐板等环保型、节能型新型装饰材料,打造成为行业内领先的新型装饰材料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
②新型墙体材料:发挥松门、箬横一带的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群体优势,加大技改投入,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墙体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改造,扶持一批符合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要求的新型墙体材料企业,按照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群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发展多孔砖、水泥标准砌块砖、发泡灰砂砖、建材黏合剂、保温隔热材料等新型墙体材料。
3、高新技术产业。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相结合,走产学研联合的发展道路,重点培育适合*实际的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机械、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高新产业。
①光机电一体化:重点开发应用数控数显、柔性制造技术、精密制造技术、高精度高性能传感与测量检测技术等光机电一体化先进制造业和关联产业。
②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产业基地,开发风能、核能海水淡化等各类新能源和节能产业。
③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陶瓷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高分子材料、特种纤维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产品,着力在新材料开发上获得突破性进展。
④生物医药:加强对海洋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重点开发海洋医药、生物保健品、生物分子材料和诊断试剂等产品。
⑤环保机械: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环保机械技术,开发污水和废水处理成套设备、除尘脱硫设备、机动车消声和尾气净化产品、噪声污染控制材料与产品、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等环保产业。
⑥电子信息:培育发展数字电视、移动视音频产品、新型通讯设备和基础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积极寻求与国内外IT企业的合作,开发嵌入式软件与系统、行业应用软件、企业管理软件、电子商务平台等各类软件和系统。
(三)改造和提高传统轻工产业。
1、鞋帽服装业。以产业集群化、品牌化、精品化的发展路子,按照扶优劣汰、整合提升的总体目标,着力提升鞋帽服装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以龙头企业为主导,整合泽国、横峰、城北、大溪、新河、箬横、温峤、城东等地的鞋帽服装业集聚区,打造产业品牌,形成冷粘鞋、注塑鞋、旅游鞋、凉鞋、童鞋、工艺鞋、沙滩鞋、羊毛衫、帽类等一批特色产品加工生产和出口基地。对鞋类企业进行整合提高,鼓励应用新材料,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从生产注塑鞋为主向粘胶、真皮鞋为主转变,从贴牌制造逐渐向自创品牌转变,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从低小散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转变。逐步建立以行业技术中心为龙头、骨干企业技术中心为框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鞋帽服装制造业基地。
2、塑料制品业。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优势龙头企业,全面提升产业的层次,在大溪和松门一带,打造以日用和包装塑料制品为主的特色塑料制品生产基地。开发高档日用塑料制品,提升日用塑料制品档次,扩大产品出口。发展工程塑料制造,重点是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电子电气、建筑、包装、医疗等行业配套使用的塑料制品,特别是开发和扩大汽车、摩托车塑料配件生产,提高我市汽摩行业的塑料配件自给率。努力扩大塑料模具制造规模,带动塑料产业的发展提升。到2010年,塑料制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保持年平均增幅15%,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5家以上。
3、食品加工业。利用本地渔业、农业资源优势,发展以水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加工技术水平,推进鱼类、贝类加工体系的建立,以“精专特新”为发展方向,开发休闲、营养、保健类高档水产食品。运用先进的海洋生物技术,开发海洋药物和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水产加工产品。充分发挥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利用当地农特产品资源优势,培育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农业龙头加工企业,逐步形成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4、工艺品制造业。以特色发展为导向,重点发展珍珠饰品、石雕、船模等产品,把工艺品生产与发展本地旅游业结合起来,开发新产品。积极扩大工艺礼品出口规模,提高附加值。
五、对策措施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十一五”期间要着重围绕自主创新、结构优化、大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服务、品牌发展、对外开放、循环经济等方面,实施以下对策措施。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坚持科技兴市战略,走自主创新之路,着力推动制造业发展由主要靠资金和物质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一是进一步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大力推进总部经济建设,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创办研发分支机构、检测机构和实验室等,形成产学研为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积极落实自主创新激励政策。进一步完善重大科技资助机制,支持具有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和研发,促进高新技术项目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进程,重点支持1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全面升级。“十一五”期间争取实施省级以上创新项目10个。三是推进行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在提升现有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和创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组建技术中心为突破口,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以行业技术中心为先导、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创新研发体系。四是推进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面向块状经济,发展一批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的科技研发中介服务机构,重点抓好摩托车技术开发与检测技术平台、水泵综合性能测试平台、空压机技术与检测平台、船舶设计技术平台、工量刃具检测技术平台、鞋类设计与检测技术平台、注塑行业检测平台、海洋药物开发与测试技术平台等八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依托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中小企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技术进步,加强区域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
(二)加快投资结构调整,为制造业发展夯实升级基础。
加强生产力科学布局规划,引导企业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切实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一是以继续加大投入来推进结构调整。贯彻实施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投资增长机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全方位多渠道筹措资金,保持制造业的高强度装备投入,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二是以淘汰落后促进腾笼换鸟。全面贯彻工业投资导向目录,鼓励发展符合产业投资政策、能够形成比较优势、并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依照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淘汰不符合国家和本地产业投资政策、技术水平低并对环境有污染的产业,着力促进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以节约、集约利用为原则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切实体现“有保有压”原则,注重产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和衔接,积极推进工业项目用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挂牌交易制度。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和经济密度,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三)整合提升产业集聚区,为制造业发展构筑承载平台。
坚持“统一规划、联动建设、集聚开发、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继续加强全市工业集聚区的规划、整合和提升,到2010年集聚区实现工业产值达到全市的70%以上。一是加强工业集聚区规划。按照“东西并进、整体跃升”的战略目标,对全市工业集聚区实施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全面提升西部工业区块,拓展整合东部沿海工业集聚区建设,实现制造业和生产要素的跨区域优化配置。二是加快工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在工业集聚区的规划统筹、组织机构、土地指标、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必要的政策扶持与保障,确保建设有序推进、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快道路、水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聚区设施综合功能,提高其承载力和集聚度。加快标准厂房建设,扶持初创企业发展。三是把建设工业集聚区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群紧密结合起来,将工业集聚区建成各具特色、层次多样、优势互补的产业新区。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园和产学研联合开发基地,使之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集聚地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孵化器。
(四)实施大企业优先培育,为制造业发展搭建支撑载体。
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一是以“135”工程为抓手,实施大企业优先培育。本着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加强管理、规范组建的原则,加快出台并健全完善“135”工程大企业培育发展政策体系。成立培育发展大企业工作协调机构,制订重点发展大企业的入选标准并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创新对大企业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体制。建立市领导联系协调、工作例会、信息收集反馈、情况通报等服务制度体系,确保工程的启动和顺利实施。二是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按照“上市一批、培育一批、改制一批”的总体思路,制订企业上市规划,落实企业上市措施,大力培育后备资源,稳步推进企业上市。引导企业采取购并、联合、控股等方式实施资产重组,实现产业链上的低成本扩张。三是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步伐。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探索完善内部激励机制,激发企业活力,形成一批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五)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制造业发展培育新增长点。
重视中小企业集群在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的作用,通过贯彻实施《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引导中小企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技术含量,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形成与大企业大集团相配套、相协作的中小企业群体,提升集群竞争优势,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一是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中小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和服务,加快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开展培训和信息咨询,培育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二是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按照“有偿使用、良性循环、公开透明、加强监督”的原则,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贷款贴息补助。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逐步扩大担保范围,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三是加强重点行业协会建设。在全市机械装备、泵与电机、食品加工等行业中,建立健全一批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业协会,健全工业经济联合会、船舶工业协会、鞋革业商会等现有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应对国际贸易纠纷、增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利益等方面的作用。
(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制造业发展构建良好资源环境。
以企业为主体、工业集聚区为平台,着力推进节能、节电、节水、节材和综合利用等五方面重要举措,构建节约型、绿色型、清洁型的工业循环经济体系。一是促进循环经济型集聚区和循环经济型企业建设。以最终实现集聚区废物零排放为目标,高起点规划新建工业集聚区,调整完善已建工业集聚区。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推动工业企业采用节能、节电、节水、节约原材料的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能耗、物耗、水耗,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二是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强化政策导向,加大监察力度,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和完善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把节能和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工业用水定额管理,依法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测管理,大力降低能耗、水耗。促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应用,抓好垃圾发电、废旧金属和废旧电器的回收利用,提高社会再生资源利用率。
(七)推进产业品牌建设,为制造业发展增显竞争优势。
实施“品牌兴市”战略,努力打造一批全国著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明显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区域品牌,逐步实现从“*制造”向“*创造”跨越,到“十一五”期末品牌经济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0%以上,基本实现品牌大市目标。一是扎实推进质量提升工程。将以质取胜的经营方针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引导企业借鉴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强化标准化、计量、质量检测等技术基础建设,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推进国内外各类先进认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推进品牌培育工程。二是大力提升骨干企业品牌。重点打造摩托车汽车及其零部件、泵与电机、空压机、炊具等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国家级品牌,着力发展塑料制品、制鞋业、海洋食品等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品牌,努力培育船舶制造、新型建材、工量刃具等潜力型品牌,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仪器仪表、机械装备等产业的品牌建设。三是创建区域品牌。依托块状经济优势,提升“中国小型泵业名城”、“中国小型空压机之都”等区域品牌知名度,不断推进区域品牌、行业品牌和专业商标基地建设,促使区域、行业、企业与品牌良性互动,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八)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加大企业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实施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培养引进工程、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等人才重点工程,建立多层次的企业人才开发体系。进一步完善非公企业人才政策,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切实抓好各类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中高级技术人才。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和职工岗位培训,努力造就一支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到2010年,初步建立一支数量比较充足、专业比较齐备的人才队伍,民营企业人才总数7万人以上,占全市人才总数的比例超过55%,高技能人才占技工总数的比重提高到15%以上,为先进制造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九)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制造业发展拓展内外空间。
实施“开放强市”战略,完善外贸激励政策,大力培育出口主体,增强企业自营出口能力,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一是推进外贸结构调整转型。提高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充分发挥传统出口产品的优势,不断提高传统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二是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建立健全出口主导行业应对技术壁垒、反倾销和产业损害预警的工作机制,积极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和协调职能,有效应对更为频发的国际贸易摩擦。三是引导优势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支持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获取国际知名品牌和先进技术,不断提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四是争取在“引进来”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创新引资方式,扩大引资平台,推行“零土地”招商,大力引进对我市产业升级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大企业,实现产业和外资的紧密对接。深入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引导*籍企业家回乡创业。
六、保障体系
着力完善政策保障、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等软、硬环境,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一)政策保障体系
按照新兴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加强产业政策的支持保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完善和实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产品导向目录,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大力扶持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重点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进一步健全产业扶持政策,在生产要素、专项基金、用地指标、行业协会、会展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135”规模企业培育扶持政策、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考核评估体系、重点企业考核制度、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循环经济政策、非公企业人才政策、扶持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等专项政策,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快推进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
(二)基础设施保障体系
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交通、港口、能源、环保、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硬环境。加强交通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温铁路、沿海高速公路和石松一级公路建设,实施104国道、76省道复线工程建设,提高城乡、区域之间交通能力。创造条件,克服干扰,加强电力设施建设,建设220KV温峤、东海等输变电工程和110KV浦头、琛山、东林等输变电工程,构建以500KV塘岭变电所为电源点,220KV、110KV为骨干的坚实电力网架。加快港口建设,建设龙门港形成3个1000吨、1个500吨级的货运码头,使龙门港成为功能完整、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港口。加强工业集聚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强城市燃气管网和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建设。积极打造大容量、高速率、智能化的信息网络平台,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三)生产性服务业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专业市场、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商务咨询、质量认证、信息与软件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形成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聚合力。提升泽国五金机床交易市场、温西工量刃具交易中心、横峰鞋革市场、塘下废旧钢材市场和松门、石塘水产品贸易基地等本地产业依托型专业市场,推进专业市场的整合和功能创新,提升区域化和国际化程度,带动集群产业发展。金融部门继续深化改革、强化服务,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环境,鼓励创新金融工具和融资方式,发展保函和贸易融资等业务,按照行业和企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服务,竭力破解工业企业融资特别是中小企业和造船企业融资问题。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构筑与制造业发展及综合运输体系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依托产业优势,扩大会展业国内国际合作,做精做强体现本地产业特色的专业品牌会展,形成较强的产业带动效应。
(四)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按照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加快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转变,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跟踪分析经济运行态势,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状况,正确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和生产经营行为,综合运用各种政策资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形成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以确保发放、扩大覆盖和完善制度为重点,加快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项目,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积极倡导诚信经营,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营造有利于工业经济良性发展的市场经济秩序。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管理方式,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