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贸局规划服务发展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扩量提质,调优增效,推动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始终将工业经济作为立区之本,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在“扩大总量、提升质量,优化结构、增强效益”上有新提高。今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是确保工业增加值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25%,工业经济效益良好。
在拓展平台上下功夫,提升园区的支撑力。坚持长远规划与近期建设并重,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和产业布局,按照“适度负债、自求平衡”的思路,积极探索园区投入和管理的新机制,加快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业园整体功能,力争新开发园区面积1000亩,基础设施投入1亿元。坚持量与质并重,切实提高园区开发集中度、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年内力争园区招商到位资金3.5亿元,努力把园区和功能区打造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发展工业的主要阵地。
在扶优扶强上下功夫,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加快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扶优扶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启动实施“135”工程,今年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家、超5000万元企业3家、超1000万元企业6家。大力扶持税源型、科技型、创新型和外向型中小企业,进一步在要素和政策上给予倾斜,促进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推动工业经济规模化、专业化,形成特色产业群。
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提升品牌的助推力。引导企业建设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大技改投入,争取新增市级以上新产品5个。把推动自主创新和实施品牌战略相结合,积极争创市级以上名牌,以名牌整合产业,以名牌增强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促进企业裂变发展。
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提升服务的原动力。进一步抓好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坚持以“硬措施”优化“软环境”,吸引投资者、支持建设者、鼓励创业者,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
(二)咬定项目,投资拉动,着力增强发展新后劲。始终把项目作为“总抓手”,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为跨越式发展注入后劲。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是20.47亿元;招商引资的目标是力争协议利用资金12亿元以上,实际到位资金6.3亿元以上。
横向协力,在项目工作水平上求突破。抓建设促进度。把项目实施进度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有意向的项目抓跟踪签约,正式签约的项目抓开工建设,开工建设的项目抓竣工投产,着重推进42个重点建设项目、28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重点技改项目、1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和10个生态重点项目建设。抓前期促储备。以思路出规划,以规划带项目,加大投入,加强对接,做细前期,精心包装,建成大中小互补、长中短兼顾的项目库。抓机制促服务。坚持和完善决策咨询协调服务制度、领导联系项目制度、例会检查制度、反馈通报制度、督查制度和考核制度,以制度和服务推进落实,力争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建得快、效益好”。
外向拓展,在招商引资实效上求突破。坚持务实招商,加强重点区域定点招商,组织专业小分队招商,突出到杭甬温台和义乌等省内产业发达、民资集聚之地招商。坚持招商引资与壮大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深化“山海协作”工程,积极参加重大招商活动,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和一批效益明显、税收贡献大的好项目。在提高工业招商比重的同时,推动农业招商、服务业招商的全面进展。加强外经贸工作。发展外贸出口企业,壮大外贸出口主体,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重点扶持加工贸易、农产品出口,加快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开发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挖掘潜在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内向激活,在破解要素瓶颈上求突破。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突出抓好土地和资金等要素保障。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科学调整土地利用规划,保证项目建设用地。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宅基地复垦工作,着力盘活低效用地和存量土地,完善征地办法,不断提高供地率,力争新增耕地3875亩,获取建设折抵指标2790亩。筛选一批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努力争取专项资金,积极吸纳民间资金,拓宽项目建设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项目融资洽谈会制度,促进银企协作。发挥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作用,努力缓解资金短缺。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用产业化培育特色、用工业化提升农业、用城镇化带动农村、用市场化促进增收,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今年农业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6%。
坚持规划带动,推进区域布局优化步伐。以“十一五”规划为龙头,结合乡(镇)街区划调整,进一步修编完善城乡一体化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加快“十一五”规划的16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力求规划更具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农村建房的规划指导,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违章建房整治工作。探索规划管理新机制,推行规划公示制度,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坚持工农互动,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步伐。全面实施特色农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重点对柑桔、畜禽、蔬菜、水产、竹木等五个市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特色产业采取政策扶持等措施,新建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3万亩。着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力争新增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市级以上3家,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力争50%以上的村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行业协会。适时启动农产品物流、木材等交易市场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结合市场需求,提高素质培训的针对性,着力培育新型农民,逐步实现从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促进本地用工和就近就业。
坚持城乡联动,推进一体化建设步伐。围绕把传统村落改造成农村新社区,进一步加大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建设力度,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赤膊墙”整治、联网公路、河道清理、千万农民饮用水、绿化示范村、农村沼气等系列工程建设。坚持突出重点、分层推进的原则,以经营的理念加快集镇建设。全面推进以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提高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移风易俗,积极开展送科技、医疗、电影、演出、图书等下乡活动,推动城市文明辐射农村,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全国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推进社区“四化”建设,形成绿化养护和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提升市民素质。
(四)商贸兴区,拓展领域,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深入实施“商贸兴区”战略,把推进第三产业持续发展作为繁荣城乡经济的重要举措。今年第三产业的目标是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商贸物流业求“旺”。以打造四省边际物流集散中心为目标,加快上洋专业市场的三期建设,争取启动百家塘现代商贸中心建设。做好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着力引进大型超市,推进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深入实施“连锁超市、放心店”工程,改善城乡消费环境,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努力促进文化、交通等服务性消费的增长。
建筑房产业求“活”。积极引导市民形成住房梯级消费观念,努力营造房地产业持续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建筑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和监测,强化调控,确保供需总量动态平衡。鼓励企业提升整体实力,参与城中村改造等建设项目。抓好石室、*、*等城郊休闲生态居住区和集镇房地产的开发。
特色旅游业求“精”。以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以打造四省边际旅游集散地为目标,依托区位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发展具有*特色旅游业。坚持建设与促销并重、观光与休闲并举,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快完善“一片五带”旅游景点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农家乐休闲游档次。积极参与区域旅游协作,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强行业管理,不断提升旅游质量与效益。
新兴服务业求“特”。壮大成长性强、就业容量大的社区家政、社区便民利民、社区中介等社区服务业,探索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业态,促进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发展会展经济和楼宇经济。
(五)关注民生,整体推进,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新格局。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办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最迫切的事业,积极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根本在人才。研究制定促进科技创新政策,完善工业科技110、网上技术市场等科技平台,提高科技贡献率。继续实施教育“四项工程”和“万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从今年秋季开始,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编制实施人才规划,大力培养和引进紧缺适用专业人才,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深化卫生事业改革,提升卫生医疗水平,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管理网络、服务网络、监督网络。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等难题。启动省级文化先进区和体育强区创建,依法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高度重视国防建设,巩固和扩大“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继续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关心支持妇女、儿童、老龄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做好人民武装、审计、统计、档案、外事、侨务、台务、民宗等各项工作。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高度重视“4*0”人员、城镇大龄人员、特困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大力开发各种适合下岗失业人员特点的就业岗位,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形成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新机制。全年计划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建立5个社区“就业超市”,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0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保基本、相协调、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高效率”的目标,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建立和完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巩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成果,积极探索供养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实现历年被征地人员应保尽保、新征地人员即征即保,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注重生态保护开发。深入实施生态建区战略,努力争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按照省市环保责任书要求,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整治工作。坚持资源保障与节约利用并举,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全面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努力提升全民法律素养,抓好执法队伍建设,维护司法公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能力。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初始状态。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健全群防群控网络体系,严厉打击各类严重犯罪活动。切实做好防范和处理“”等反邪教工作。加大农村“三防”力度,落实防灾减灾举措。
(六)转变职能,提升素质,树立人民政府新形象。
发展的重任、人民的厚望,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快政府自身建设,为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强化依法行政能力。深入学习贯彻《公务员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依法规范行政程序和行政行为,努力提高运用法律等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方面。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实行政府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与派和工商联的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强化改革创新能力。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力求破解难题有新思路、推动发展有新举措。坚持从体制、机制创新中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各项综合改革,把政府管理职能切实转变到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把财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倾斜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
强化狠抓落实能力。正确决策的成效取决于狠抓落实的力度。始终把实干作为成事之基和兴业之本,大力弘扬雷厉风行的作风,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立说立行,扎实工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实际摸实情,开拓创新出实招,尽心尽职干实事。大力弘扬敢于碰硬的作风,不回避问题和困难,以坚韧的毅力,克难攻坚。大力弘扬一抓到底的作风,紧紧围绕确定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全面推动工作落实。
强化防腐拒变能力。积极推进教育、监督、制度三者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加大行政监察力度,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财经纪律,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勤俭办一切事业。全体公务员必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作风,立足岗位,奉献事业。
按照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要求,突出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实事:
1、推进素质培训。完成2万人次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任务,转移就业9000人。继续开展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培训。
2、继续抓好下山脱贫。完成下山异地搬迁350户1200人。
3、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3000平方米,完成5所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
4、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新建供水管道23.5公里,解决双港、*、*、*等乡镇街1.45万人的饮用水问题。
5、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年内完成无公害柑桔基地建设15万亩。建成无公害蔬菜标准化基地5000亩,年内完成2500亩以上。
6、推进村庄整治及环境优美村建设。全面开展40个村庄整治,进一步创建10个环境优美村。完成双港垃圾中转站建设,已建成的7个垃圾中转站和146个垃圾收集点投入正常运行。完成九华、华墅、沟溪、*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就地分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
7、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完成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辅助用房主体工程建设,启动花园卫生院医疗综合楼主体工程建设。
8、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体系建设。建成“连锁超市”4个,行政村“放心店”覆盖面达到80%。
9、加快城中村改造。实施铁路*)迁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对部分保留村进行环境整治。
10、加快集镇建设。加快*古街建设,启动*集镇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