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油料生产发展工作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食用植物油是城乡居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抓好油料生产,对于稳定食用植物油市场、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油料生产效益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全市油料种植面积持续下滑,产量徘徊不前,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不断扩大,已直接影响到全市城乡食用植物油的有效供给。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市油料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给,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陕政办发〔〕15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促进油料生产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工作思路与发展目标
按照立足自给为主、外调为辅,加强宏观调控,确保市场稳定供给的总体要求,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油料生产发展的工作思路是:搞好规划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夏秋油料生产并举,大力培育油料产业基地,稳步扩大油料种植面积,着力改善品质,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发展目标是:力争到末,全市油料种植面积25万亩以上,亩产提高到120公斤,总产达到3万吨左右。
二、加大油料生产扶持力度
(一)加快油料生产基地建设。期间,全市建设9个油料生产基地县,重点加强良种繁育,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高油料综合生产能力。一方面要尽快恢复性扩大秋播油菜种植面积,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推广油菜套种、移栽、地膜栽培等技术,力争秋播油菜种植面积恢复到20万亩;另一方面要建立油葵、胡麻等油料生产基地,开发利用山区及渭北旱塬夏闲地,种植油葵等小油料5万亩。
(二)促进油料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一批生产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油脂加工企业,在主产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产销订单,开发低芥酸菜籽油及油葵精深加工产品。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继续扶持各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活动,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油料生产组织化程度。延长油料产业链条,利用油饼、豆饼等优质蛋白饲料发展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
(三)积极开展油料作物保险试点工作。按照中省部署和要求,逐步将油料作物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并给予保费补贴,降低油料生产风险,稳定农民种植收益。
三、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一)提升油料生产科研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全市科研优势,加快建设油料作物育种技术平台和新品种产业化基地,加强相关配套技术集成创新,培育高产、优质、高油、多抗的油料新品种,不断提高油料生产水平。
(二)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积极推广油料重大技术和优良新品种。重点推广“双低”油菜、高产油葵新品种,加快普及油菜地膜覆盖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市县农业部门要建立油料高产示范展示区,加强技术培训,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三)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积极支持油料播种、收获机械研究和开发,结合机械作业调整油料品种选育目标,推进油料生产机械化,切实解决油料生产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问题。
四、完善食用植物油市场调控体系
(一)建立地方食用植物油储备制度。按照省政府要求,我市要建立1000吨市级食用油储备,其产生的利息及保管和轮换费用标准,按照中央储备油标准执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市级食用油储备的组织实施和后续管理工作,增强政府对市场调控的能力。各县区也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食用植物油储备,确保关键时候不脱钩、不断档。
(二)加强对食用植物油市外采购工作的管理。要加大市外食用植物油采购工作力度,落实责任,并鼓励企业积极采购,实现市内食用植物油供求总量平衡,维持食用植物油市场稳定。
(三)建立油料和食用植物油产销预警体系。加强油料和食用植物油信息分析和预警,建立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采集系统,及时生产、进口、流通等信息,引导生产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各级粮食部门要对油料及食用植物油产销情况开展定点跟踪调查,准确上报生产、流通、出口、库存等相关数据,搞好信息引导工作。要加强食用油应急网络体系建设,各级财政要对应急网点的建设给予资金扶持,确保应急网点的落实和正常启用。
五、加强对油料生产的组织领导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抓好油料生产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对油料生产的领导。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扶持和促进我市油料生产在短时期内有较快发展。进一步加大市场调节和监管力度,完善应急预案,科学引导社会消费,做好组织调运工作,保障食用植物油供应。切实加强食用植物油市场准入管理和质量监督检测,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确保我市食用植物油安全。同时,要严厉查处违法经营、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散布虚假信息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确保我市油料生产、供应及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