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全面提升党建水平工作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县委围绕基层党建工作求突破、上水平,积极实施“党建精品工程”,深入开展“两壮大、三服务”、“结对帮扶、城乡共建”和“三联三帮”活动,打造党建工作新品牌。
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围绕发展抓党建
着眼于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促进农民增收,以产业为基础、以行业为纽带,打破地域限制,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实现了党组织在产业链上的覆盖最大化、设置最优化、功能最强化。目前,在全县猕猴桃、草莓等合作社中建立产业党支部13个,产业党小组33个,产业党员253名,惠及农户1.8万户。按照“建管并重”原则抓好产业党组织的规范运行,建立支部工作、学习、发展党员和服务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等一套完备的制度。及时落实产业党组织活动阵地和经费,明确产业党组织的职责,做到建立一个支部,建成一个堡垒,树立一面旗帜。
产业党组织围绕推动产业发展,积极开展“两壮大、三服务”活动(壮大主导产业、壮大党员队伍;“三服务”即服务产业发展、服务社员、服务农民群),实施党员“一帮一”、“一带一”,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创先争优。通过在产业基地建立党组织,在种养殖等产业链条上建立党小组,从技术指导、标准化经营到市场销售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形成辐射带动效应,有力地促进了主导产业优化和提升产业附加值。
目前,建成了3个万亩猕猴桃连片产业带,4个5000亩连片基地,47个“一村一品”重点村,猕猴桃栽植面积增加到21.7万亩,户均3.2亩,被命名为“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和“中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一县一业”格局形成。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80元,高出省平均水平1775元,增幅29.7%。
创新活动载体——推进城乡党建一体化
着眼于统筹城乡党建,开展“结对帮扶、城乡共建”活动,精心从县级部门筛选123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全县123个农村党组织结成“一对一”帮扶共建对子,扎实落实五项帮扶措施和“六个一”帮扶任务,推动村级经济的发展。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通过进村入户宣讲党的惠农政策,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多渠道向农村党员群众提供产业发展和就业信息,帮助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积极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村级公益事业发展协调资金,努力从政策、科技、信息、项目和资金等五个方面形成帮扶合力。“六个一”即定期深入帮扶村为党员群众讲一次党课,开展一次联谊活动,开展一次扶贫捐助活动,走访慰问一次生活困难党员,送一批图书或文化娱乐健身器材,举办一次科技培训,协助帮扶村争取一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展计划局为帮扶村争取农发工程项目资金30万元,民政局通过积极落实灾后重建、危房改造、安身工程等项目,为帮扶的营头镇董家山村沿山的37户危房户,三年分批解决了住房问题。
“结对帮扶、城乡共建”活动,整合城乡党建资源,优化城乡党建资源配置布局,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党建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活动开展以来,县级部门党组织共为123个村协调争取项目39个680万元,整修村间道路16公里,组织129名县管拔尖人才、高级技术人才送医下乡33次,送文化教育图书和健身器材3739件价值13万多元。县级部门在结对村建立调研实训基地35个,培养锻炼机关干部300多名。通过“联创共建”,94个村(占全县村总数76.4%)实现了升级晋档目标,被评为市升级晋档活动先进县。
创新帮扶模式——建立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新机制
着眼于促进党内和谐,开展“三联三帮”活动,确定3+1帮扶模式,即:1名农村困难党员由1名科级党员领导干部、1个村党组织和1名农村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共同帮扶,从帮产业、帮就业、帮生活三个方面形成帮扶合力,力争通过3—5年共同努力,使其尽快脱贫。每年对农村困难党员重新调查摸底一次,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安排200名县乡党员领导干部、200名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与200名农村生活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签订帮扶协议书。党员领导干部、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分别从资金、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帮助发展产业。通过推荐免费参加技能培训,积极帮助就业。每年“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集中走访,平时定期走访慰问,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对于特别困难的,镇村两级组织及时上报民政部门予以救助,协调将其纳入“低保”对象,县委组织部启动困难党员帮扶基金进行救助,坚持做到“知党员所想、解党员所难、帮党员所需”。
“三联三帮”活动激发困难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构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新机制。活动开展以来,县乡党员领导干部走访慰问困难党员1200多人次,送慰问金76多万元,落实低保金18.6万元,捐款102万多元;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帮助新栽猕猴桃2000亩,大樱桃160亩,红提葡萄面积500亩,发展大棚蔬菜150亩,养殖小区2处,使90%的困难党员家庭有了主导产业;县镇村三级党组织帮助120人实现了就业,60%的困难党员家庭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