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管理队伍建设工作意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管理队伍建设工作意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市场竞争包括资本、技术、资源和管理等各方面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因此,市场经济呼唤着企业家队伍的崛起、发展和壮大。

(一)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是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的需要。

当今世界,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经济贸易合作组织不断涌现和发展,人们的社会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由此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高涨。我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我国的经济已经完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当中,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将更广泛地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竞争。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但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因此,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这种新形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的观念,大力开发和建设一支懂业务、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

(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现状决定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了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批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就三支队伍建设而言,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还相对滞后,还没有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从总体上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就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而言,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年龄趋于老化,后继乏人,人才储备后劲不足;二是专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一方面传统专业人才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人才奇缺;另一方面,专业单一型人才比重较大,复合型人才奇缺,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三是整体素质不高,大多只是在长期的经营管理中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管理经验,没有系统的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大多是原来企业的供销人员或财务管理人员,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三)企业经营管理者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企业的兴衰成败根结底取决于人,而企业经营管理者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一方面,一名好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一名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不仅能够确保企业的人、财、物实现优化配置,发挥最佳效果;而且能够做出科学的符合企业实际的战略决策;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的要求,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加快改革步伐,推动经济发展,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显得越来越紧迫和重要。

二、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现状

调查表明,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是一个在经营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有着其自身成长规律的特殊群体。区目前的企业经营者队伍是伴随着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基本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计划经济时期、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双轨阶段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这支队伍很大部分是在改的实践中锻炼成长的“土人才”、“土专家”,他们中大多数是原单位的业务骨干。从总体上看,这支队伍具有强烈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敢闯敢冒,能谋善断,信息灵敏,成为区改革开放、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强烈的艰苦创业精神和敬业精神;充分体现了强烈的经营意识,敢于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搏击前进。

同时我们看到,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加入世贸的客观要求,按照新一届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十件实事”、“四个硬仗”的总体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从企业经营者队伍的人才总量构成上看,高层次和较高层次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在为企业创造有利于政策引人,待遇留人的外部环境方面受到一些政策制约,也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吸纳高精尖人才的政策措施,1998年至今从外县区引进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共计28人,无一例高级职称,有中级职称的3人,这与快速发展的区经济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引进的搞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才及高层次的复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更是较少,显现出较高层次学历、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紧缺的局面。在被调查的14户企业的厂长、经理中,高级职称1人,仅占7%;大专学历以上的4人,占29%;其余均为中专以下文化程度。

(二)从人才结构看,不够合理。从年龄结构看,调查的14家企业的厂长、经理平均年龄为45岁,其中年龄在45岁以上的占了8名。构成企业经营者队伍的主体多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批厂长、经理;90年代涌现出来年龄在35岁左右的企业厂长、经理只有一名,面还不够广,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才断层现象。从文化程度看,在调查的14名厂长、经理中初中及以下的6名,高中文化的4名,大专文化的4名,且无一人正规大专院校毕业。

(三)从人才发展培养的角度看,企业经营者队伍后继乏人。据对14家企业的调查统计表明,目前,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平均年龄45岁,30岁一40岁的6人,30岁以下没有,40岁以下的副厂长、副经理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5人,无一人系正规院校毕业。特别值得忧虑的是,在这次调查中,60%的企业在培养新一代经营者方面无打算,只有两户企业有培养目标,四户企业还在考虑。

(四)从管理机制上看,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需要。现有国有企业经营者,绝大多数是企业转制前政府或企业主管部门任命的厂长、经理。企业基本上是实行董事长、总经理一身兼。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手段还相对落后,思想观念还没有与市场经济同步,凭经验主义的比较多,按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实行管理的较少,国营企业管理中家长制作风比较严重,民营企业家族化管理还比较突出。全区企业经营者队伍的现状,一方面是由于这支队伍中很大部分是企业原来的供销业务员和财务工作者出身,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只有实践经验,没有管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与企业的经营体制和经营规模对经营人才的选拔,任用机制有关。对现有人才的使用、培养、知识更新等方面缺乏力度和长远打算,投入不够,没有使现有管理人员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有机结合,没有把管理提高到是一种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对一些高层次人才引不进、用不好、留不住,没有充分发挥政策引人,待遇留人,因地制宜用人的优势。同时,在一些民营企业中封闭的家族化管理方式也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大批中小型企业向高层次的发展和优秀年轻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脱颖而出。

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一)强化以人为本观念,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市场经济表象是产品竞争,实质是人才竞争,是企业经营者之间素质和能力的竞争。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企业经营者队伍,是保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纠正企业转制后,对企业经营者队伍放任不管的错误认识和倾向,转变目前普遍存在的“管不着,也没法管”的观念,积极探索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和完善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育、引进、激励、监督机制,真正把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当作发展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制定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掌握一些对本地、本部门的经济发展有影响的企业和企业经营人才名单,建立定期不定期的党委、政府领导与企业经营者联系对话制度,加强相互间的了解。这方面各级党委、政府与企业主管部门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1、改进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选拔任用方式,实观委任、选任、聘任、竟任等多种方式并举。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选择企业经营管理者。国家对国有大型或重要行业的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采取委任或选任的方式以保证企业按照国家规定运行。对于其他企业,,不论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都要逐步推行聘任制和竞争上岗,把选择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权力还给企业和市场。

2、健全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要实现由市场机制配置企业经营管理者,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加快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的建设步伐。要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的信息搜寻、资质评价、咨询推荐、职业培训等功能,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信息库,对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行入库管理,建立业绩档案,全面记录经营业绩,定期向社会公布,从而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作用。

3、逐步实行企业经营管理者持证上岗制度。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持证上岗,是推进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有必要成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质评价中心,通过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资质认定,接受市场的挑选,让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市场的风浪中经受考验,不断成熟。

4、加强对企业后备人才队伍的选拔培养。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一些素质不高、不适应要求的人员会不断被淘汰,而一些优秀人才也将随着机制的完善而不断脱颖而出。但优秀人才的涌现需要有一支庞大的后备队伍作支撑。因此,加强对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才市场选人的优势,扩大选人视野,把那些素质较好、潜力较大、市场需要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选拔出来;另一方面,要树立人才培养投入是最具有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生产性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企业后备人才队伍的系统培训,加快企业后备人才的成长步伐。同时,要建立企业后备人才库,对后备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实绩考核!不符合条件的要及时调整出后备队伍,实行优胜劣汰,保证后备队伍的质量,为发展壮大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提供充足的、高素质的后备军。

(二)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从目前全区情况看,部分国有集体企业资产的产权关系尚不十分明晰,有的企业尚处在将“大锅饭”改为“锅饭”的水平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营者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为此,要深化企业转制工作,对国有、集体企业要进一步明晰产权,将国有、集体资产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来,鼓励经营者持股经营,增加经营者对企业拥有的资产股份份额,使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和资产拥有者的利益有较高程度的相关性。对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要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倡导对经营者的业绩实行奖励,以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要帮助民营企业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引进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宣传和倡导企业社会公开招聘经营者,构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运作机制,逐步冲破企业家庭化管理模式。

(三)努力营造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它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更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1、改革企业人才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大力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利于企业优秀人才公平竞争、脱颖而出的管理办法和制度措施。要变单一的行政性的直接管理为以法律的、经济的、市场的手段为主的间接管理;要冲破“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人才壁垒,做到人才为社会所有,使各类人才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在各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合理交流、合理使用,拓宽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产出渠道;要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市场化提供法律保障。

2、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与企业经营管理者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逐步实行企业经营管理者年薪制、期权制;要尊重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劳动,可以试行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经验转化为资本入股的方式,实现持股经营;对做出较大贡献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可以增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金,·同时,要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给予重奖。二是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和鼓励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创业、发展。三是要为企业经营管理都Dj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在解决住房、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3、加强舆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要强化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起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本身就是一种稀资源,就是生产力的舆论环境,提高全社会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社会价值的认识;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企业家精神,树立企业家的崇高形象,形成人人尊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处处爱护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社会环境,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四)健全培育机制,做好对现职和后备经营人才的培养工作。

目前的企业经营者绝大部分是八十年展成长起来的,大部分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和现代管理知识培训,因此,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导入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于帮助他们完成从感性到理性,从粗放到有序,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的转换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

1、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培养质量。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有不断学习进取的优良素质。加强教育培训,要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拓展培训的深度。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经营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企业经营者进行培训的质量档次也要逐步提高,可以邀请一些国家、省级著名经济学家或学者来讲授经济形势、经营方略,这部分专家的信息量很大,对于帮助企业经营者拓展视野,开阔思路,扩大信息量很有好处。同时,要积极鼓励企业经营者进行学历深造,有计划地选送一部分企业经营者到高等院校进行培训。

二是注意培训的层次性。要根据企业经营者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的高低,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实行分层次的培训。对一些规模大、管理上一定层次的重点骨干企业的经营者,可请国家、省级专家学者讲授经济形势、经营方略,对一般的企业经营者可请省市级专家讲座,分出各个不同的层次,不要搞“一刀切”。

三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不同行业的企业经营者对知识的需求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加强对经营者的教育培训,要根据不同的行业,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做到“有所学”与“有所不学”。培训的同容要切合企业经营者的“兴奋点”,才能使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是讲究培训的时间和方法。对企业主要经营者的培训必须坚持“短、频、快”的原则,以每月半天、一天为宜,方法上可以采取专家讲座与师生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对企业副厂长、副经理等后备人才,可以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的方式,但要注意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同时要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强调统一规划,防止多头培训。

2、加强企业经营者外出学习考察,特别是出国学习考察。组织企业经营者外出学习考察,使企业经营者学习外省、市和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了解行业国际国内信息,同时也能使企业经营者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自加压力,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培养提高,不断超越自我。政府要尽可能简化企业经营者出国(境)学习考察的审批手续,鼓励企业经营者加强横向间的学习考察。

(五)完善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激励方式,倡导和激励企业经营者树立事业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一是建立优秀企业家或优秀企业经营者评选制度,充分肯定企业经营者的劳动成果和对社会的贡献,激发和满足他们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二是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政治地位。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思想素质好、经营业绩突出的经营者进入人大、政协;三是聘请有贡献的企业经营者担任政府经济咨询委员会成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参政议政的机会,在社会经济方面的重大决策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四是推荐经营业绩突出的经营者评选县(市)级以上劳动模范,适当增加企业经营者在劳模中的比重。五是对有突出贡献的厂长、经理等经营者要给予奖励。

(六)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良好的社细良务机制,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促进经营者的健康成长。

1、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体系。要充分发挥党委会、职代会、工会“老三会”及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新三分”的作用,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对不合格的企业经营者,根据有关程序,对其进行罢免和改选。

2、发挥有关部门的作用,搞好联合监督。重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以及工商、财税等经济部门的监督作用,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及时了解情况,以有效防止企业经营者的违法违纪行为。同时要积极发挥审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规范、监督、服务企业经营者方面的作用。

3、创造积极的舆论环境。新闻单位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经营者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维护企业经营者的声誉,在全社会形成关心、爱护、崇尚企业经营者的氛围。

4、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各部门要少干预、多服务,认真治理乱收费、乱摊派,尽量减少重复的·检查、参观、评比活动,使经营者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好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