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区研发投入建议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区研发投入建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市区研发投入建议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市新城、工业园区、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市洋河新城,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虽保持了较快增长,但与全面达小康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引导全社会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意识,自觉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实现“十二五”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1.5%的目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主体地位

(一)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应不低于销售收入的2%,对未达到此标准的企业,市级科技、人才、新兴产业等各类专项资金一律不予支持,不予推荐申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等项目,不享受科技优惠政策。

(二)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建立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引进和培养创新团队和科技型企业家,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骨干企业。充分用好省委、省政府支持的有关政策,积极招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来宿落户和投资发展。组织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科技小巨人”企业。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研发投入体系,大力发展创业投资、科技小额贷款、科技担保公司等投融资机构,支持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创业风险投资、科技担保等金融工具和手段,开展股权质押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鼓励科技型企业涉足资本市场,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四)深化产学研合作。围绕苏北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产业重大创新载体的建设,深化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引进和共建一批与我市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研究院、研发中心,支持高校院所在我市建设一批技术转移中心、成果产业化基地,提升对研发项目的承载能力。积极发展校企联盟,广泛推进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和共建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

二、强化政府研发投入引导作用

(五)加大财政科技经费引导投入力度。市、县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要分别达到3%、2%。市、县财政经费对科技的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一般性支出增长幅度2-3个百分点。探索财政经费更加有效的使用方式,充分发挥财政科技经费重要引导作用。

(六)落实企业研发投入优惠政策。加大科技政策宣传,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优惠政策,确保企业上报研发投入的加计抵扣政策兑现。各级、各有关部门对企业上报的科技开发项目凡真实可行、研发台帐清晰合理的,要加强指导和审核,缩短退税流程,激发企业积极性。

(七)加强行政引导。各县、区要对各类企业的研发投入提出明确要求,并列入统计考核。凡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奖补资金,必须严格用于企业研发支出。

三、建立健全全社会研发投入统计机制

(八)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列入动态监测的大中型企业,要安排专人负责台帐记录、研发投入统计和上报工作。各县、区科技局、统计局负责所属区域内列入动态监测的大中型企业数据审核、上报工作,确保所报数据的及时准确无误。市科技局、市统计局对每季度上报数据要加以分析研究,并适时公布。

(九)建立培训机制。市科技局要会同市统计局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统计工作的培训力度,完成首轮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合格证,确保企业一个不漏、人员一个不少。每年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不定期组织专门培训。

(十)开展统计工作考核和奖励。制定《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统计工作考核评比办法》,主要考核各县区统计、科技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研发投入统计工作,对全社会研发投入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四、建立健全全社会研发投入的考核机制

(十一)市委、市政府将全社会研发投入完成情况列入对县、区党政主要领导考核指标,市政府对各县、区政府和各开发区(园区、新城)管委会进行专项考核。对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发投入也将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各县、区也要把此项指标列为对乡镇和相关部门的考核指标,层层分解目标和工作任务,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十二)推动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本地区工作推进措施,确保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