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科技厅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13年,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关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号)文件和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的安排部署,遵循“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的总路径,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圆满的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我局代市委市政府编制完成“全市科技大会暨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大会”的主体文件——《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代拟稿)、《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规划(2011年——2020年)》(讨论稿),正式颁布实施《市“十二五”科学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规划》,完成《市科技资源·项目·团队引进指南》、《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送审稿)的编制工作,起草编制《市“十百千”科技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市科技局以科技创新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为我市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启动了“贵安新区”科技创新先行先试政策研究,得到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充分肯定。为争取国家部委对我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大力支持,在把市列入第二批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试点、“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以及组建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重大项目和事项上获得了科技部的大力支持。
(二)组织科技项目申报,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围绕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重点科技项目66项,资助资金6105万元,其中,重大科技专项9项,资助资金2311万元;今年共组织我市企事业单位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000多项,争取国家扶持经费11880万元,市本级科技计划立项592项,总投入近10亿元,下达资助金额9005.85万元;我市8个高新技术领域项目进入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与“863计划”,获得科技部立项支持,共计获得6104万元。完成了2013年国家“863计划”项目申报培训与组织申报工作,并推荐国家铝镁电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铝电解强磁场环境下特种机器人与焊接工艺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等10项(含高新区2项)到科技部。
(三)深入实施科技金融,实现科技服务体系的新突破
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申报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取得积极进展。制定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方案(2011-2015年)》,出台《市星级信用科技企业培育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组织成立火炬信用评价服务有限公司、火炬科技成果评估交易服务有限公司两家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与银行、招商银行等八家银行共同搭建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贷款合作平台,目前科技贷款合作平台共获授信68亿元,实际贷款近25亿元;会同银行、建设银行开展了5家“科技支行”试点,积极探索“科捷贷”等融资创新产品。截至目前,在科技金融计划的支持下,市共引进参与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资金近15亿元(不含银行贷款),组建各类科技金融服务机构20家,累计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各类融资服务近70亿元。
(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
2013年开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工作,推荐50家以上家优秀企业参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育了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按国家科技部要求,组织新材料、电子元器件、军民结合(装备制造)、动漫数字内容等四个产业基地顺利通过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复核;2013年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630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0%左右。完成《市高新技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编写工作,健全和完善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组织一批科技型企业申报省创新型企业和市市级创新型企业,新增30家市级创新型企业、13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另有3家企业参与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评审。
(五)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我局大力扶持农业类科技项目,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其中现代农业与农村科技计划项目40个,科技扶贫项目6个;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建设项目11个,其中市级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试点)3个、示范基地(建设试点)8个;低碳科技计划项目2个,重大农业科技专项1个。完成“特色食品产业现代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工作,挂牌成立了火炬生科特色食品技术研究开发工程中心;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累计培训农村科技人员、科技大户、农民3300人次;开展“农村科技疑难问题诊疗行动“,引导科技特派员解决14项影响制约农业增产、农民致富、农村繁荣的技术难题。
(六)加大民生科技应用推广,支撑社会管理创新
针对当前“两湖一库”治理的科技需求,立项实施了《流域土壤磷素动态变化、释放机制及流失风险评价》等3个科技项目;下达了“硅系合金烟尘分离提纯粉体新材料矿物外加剂掺合料新技术”、“G模式的低碳社区示范推广”等低碳计划类项目二十余项,支持了资金400万。培育了海天铁合金磨料有限责任公司、山野环保发展公司等6家低碳科技示范企业;在乌当区碧水人家和王岗村以及灵半山社区实施“低碳社区试验研究和示范建设”项目,引导和促进了小区居民低碳生活观念和低碳消费意识的形成。以民办非企业的创新模式组建了现代药业研究院和当代健康产业与养生科学研究院。
科技支撑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工作取得实效,我局制定了《科技支撑社会管理创新十条措施》,发挥科技在加强和创新我市社会管理工作中的支撑和示范作用;组织实施“公安执法车辆移动视频图像无线传输技术研究”等项目,并建成了省首个妇女儿童多功能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市公安局、市审计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等部门立项实施“互动式交通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等12个科技项目,提升和创新基层服务管理水平。
(七)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
2013年,全省新增4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大力支持市内7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上升为国家级。对原成立的107家市企业工程中心进行考核认定并更名,共计35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认定并授牌,新认定了市标准气体物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市大气细粒子与大气污染化学重点实验室等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构建了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对接平台、评估交易平台、转化应用平台,以及科技成果资源数据库、科技成果转化网等“三台、一库、一网”服务体系;挂牌成立的大学科技园和师范大学科技园成为省级大学科技园,打破了市乃至省大学科技园数量上零的突破。全面完成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二期)的建设。2013年科学技术奖评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6项。为强化科技计划资金对成果转化应用的引导作用,新设了科技成果转化奖,并评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八)开展科技宣传和科普教育,营造良好科技发展氛围
为加强科技宣传和科普教育,我局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等相关工作,组织筹备了“科技活动周开幕式”、“中国科技创业大赛分会场启动仪式”、“创新要素对接会(药业专场、IT专场等)”、“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宣传了科普知识,同时也为企业创业、推广提供了便利条件;2013年共举办10期“科技大讲堂”系列活动,累计培训我市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才近3000人次;与市委组织部联合组织举办了“市领导干部科技创新专题培训班”;为适应防灾减灾工作新形势,增强全市科技工作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防灾减灾意识和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我局制定并出台了《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和《市地震应急预案》。
(九)实施人才引进,构筑科技领军人才高地
深入实施“1020”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了威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国内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支持了吉深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0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人才培养;遴选了高新新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等50名青年优秀人才开展重点培养。为推动我市政产学研深度结合,推进科技特派员计划项目立项工作,通过项目支持的方式向园区、企业、农村、社区派驻科技特派员,共下派122名科技人员,其中农村23名、社区8名、园区11名、企业80名。
(十)加强科技系统作风效能建设,实施阳光科技工程
为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对局机关效能建设专项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进一步创新党务公开工作,完成了“市科技服务和党务政务公开短信平台”建设。同时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局机关各处室、下属各单位按照现行法规和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对工作岗位的职责权力进行了梳理,结合具体业务工作对廉政风险点进行了排查,并在局网站和宣传栏中同步进行公示;为实施阳光科技工程,我局制定了《2013年市科技计划项目评审方案》,对本年度的申报项目采取以网上评审为主,会议评审为辅的评审方式,保证专家独立评审,保证项目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