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骆驼祥子观后感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骆驼祥子观后感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骆驼祥子观后感

掩卷沉思,如鲠在喉。阅读完《骆驼祥子》,我不由得百感交集,一个农民出身淳朴善良、逆势而进的汉子,在社会的大染缸里经历了岁月和世事的淘洗,在希望与失望中挣扎反抗,最终没有抗争过命运而落魄到惨死街头。分析祥子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与周围人际关系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本质的变化同样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蜕变。

笔者认为:祥子的遭遇首先应归罪于当时万恶的社会制度,从祥子历尽三年的艰辛而买到属于自己的车子时那份激动和对美好前景的向往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思想、有抱负、有追求。文中描写祥子买到车后“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这时候的祥子,由于盼望已久的心愿得到满足,激动得“哆嗦、想哭”,高兴到不知所措的地步,将人与车看得同样重要,这样的描述使我们可以揣摩到人物的性情和心理,可以感受到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这就为以后祥子的颓废堕落埋下了伏笔,作者故而制造了一种意境上的强烈反差,以引发读者的共鸣。随着人物遭遇的不断出现,祥子从最初的追求上进到与整个世界随波逐流,所以文中提到“外面的黑暗渐渐习惯了,心中似乎停止了活动,他的眼不由的闭上了。不知道是往前走呢,还是已经站住了,心中只觉得一浪一浪的波动,似一片波动的黑海,黑暗与心接成一气,都渺茫,都起落,都恍惚”,这时的祥子由于一系列生活的变故,已经改变了初衷,不再是执着追求的最初形象,变得徘徊和迷茫,进退两难不知所措,从这种对比上可以使读者深深体会到祥子从积极上进到颓废堕落的痛苦心理历程,从而将社会制度促发的个人改变这样一个现实呈现在读者面前,文中虽然没有直接说明社会如何使祥子发生变化,但通过这样的对比白描式的写法,将一个悲惨的旧社会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让读者感受到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即使是再完美的东西也将变得残缺不全,这也正是作者文笔及写作匠心的独到之处,同时表明了社会制度是决定人性的基础因素。

如果说万恶的社会制度是造成祥子人性蜕变的根源,那么,冷漠的人际关系则是促使祥子堕落的直接动力。在那样的现实生活中,人们都追求金钱利益,让金钱束缚住了手脚甚至于思想,从而产生了“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这样的悲剧。兵匪的鞭子,杨先生的盘剥,刘四爷的臭骂,孙侦探的明抢和洋大夫的冷漠,这一系列的人际关系加上车接二连三的被人夺走、虎妞惨死和小福子上吊以及老马头倒毙使祥子的愿望“象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最后导致“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昔日“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的祥子,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文中这些情节的描写均以社会制度下形成的人际关系作为衬托,以祥子的亲身经历作为主线,通过描写祥子在社会环境的迫使下逐渐发生变化,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即在人吃人的剥削社会中由于人情冷漠、世态炎凉而导致人性的变化。同时也可以这样理解,由于片面的追求金钱利益,使人们的手脚受到了严重束缚,因此,完全丧失了一种可贵的人际互助精神,进而必然导致了人性的泯灭或沉沦。

古人有云“人之初性本善”,然而,决定人性的不单单是具备一个好的心态,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也是决定人能否健康文明生活的重要因素。正如文中所说的:“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这句话的微妙之处在于将祥子的蜕变从祥子本身的因素中解脱出来,而归罪于社会环境因素,进而阐述了人作为社会的微小细胞,只有在健康的整体中才能够发挥有效的能动作用,只有形成了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才能够在互帮互促中实现共同发展。毋庸置疑,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由最初健康向上的积极形象蜕变为一个社会的弃儿,其本意并不是在阐明一个人的人生历程,而是以祥子这样一个人物为载体,烘托出一种社会氛围,从而引发读者的深思。文中没有刻意去描写社会的黑暗,而是通过人物和环境来逐渐地烘托,但能够使读者一看就心知肚明,这也正是作者的意境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