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发展区北部沿海经济策划方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在本世纪的头几十年内,全国的经济发展都处在关键时期,寒亭区也不例外。面对新的宏观经济和国内外环境,寒亭的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应放在北部地区。为更好地发挥寒亭北部的带动优势,特制定本规划。
一、“寒北”概况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范围。
寒亭区北部沿海地区(以下简称“寒北”)位于渤海莱州湾南岸,东邻昌邑,西界寿光,是潍坊“三北”开发的中心地带。按照行政区划,“寒北”地区包括央子镇、泊子乡、南孙乡3个乡镇,总面积46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6.6公里,-2米以上滩涂7万亩,含86个行政村,人口7.2万人。开发范围指环渤海高速公路以北地区,主要包括央子镇和泊子乡北部的一部分,总面积285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人口1.14万。(以下所指的“寒北”地区,无特殊说明,均指开发范围)
(二)自然资源状况
“寒北”地区地貌由南向北,依次为滨海平原、滩涂、浅海。这里地处暖温带东部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土地和卤水资源丰富。“寒北”地区面积285平方公里,工业用地13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6%;高浓度卤区120平方公里,地下卤水含量13亿立方米左右,可开采量为11亿立方米。
(三)在寒亭区的经济地位
“寒北”地区(指规划范围)2003年完成GDP14.1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162万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599万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849万元。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32.4:57.3:10.3。开发范围内2003年完成GDP5.1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74万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647万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36万元。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9.5:84.9:5.6。
“寒北”地区总面积占全区的30.2%,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4%,2003年GDP占全区的15.5%,人均GDP4.6万元,是全区平均水平的472%。
二、开发背景
(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资本、技术和制造业纷纷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转移基地。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已经成为这种转移的重点。“寒北”现在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制造基地的计划已经启动,市委、市政府也做出了建设“三北”重化工基地的战略决策,这一些都在宏观上为“寒北”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面对周边省、市、区战略转移调整带来的激烈竞争,为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捷足先登、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加快发展。
(二)进入新世纪以来,东亚各国、各地区之间,特别是中、日、韩及港台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形成。山东半岛和环渤海地区是亚洲的高经济增长区。潍坊市地处这一地区的咽喉部位,而“寒北”又位于潍坊市北部沿海的中心地带。因此,“寒北”必须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积极创造条件,搭建产业转移平台,吸引日、韩、港台地区的资本、项目进入本地区发展。
(三)“十五”以来,我区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工业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张,但工业总量仍然偏小,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仍然偏低。近年来,国家土地政策紧缩,在南部实现工业的大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我们必须按照土地、资源、产业的发展实际,对寒亭区工业的在发展空间上进行重新定位。而“寒北”幅员辽阔,人口密度小,充足的工矿用地成为该地区吸引外来资本的重大优势。
三、开发的意义
以央子镇为中心开发“寒北”,对我区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可实现资源的集约式开发利用,从而将资源、地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寒北”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二是能使我区的工业布局更加合理,推动经济结构的转换,有利于城区的进一步发展。三是可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带,为全区经济和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供条件。
四、开发的基本条件
(一)开发“寒北”的有利条件。
——区位优势突出。“寒北”地处渤海莱州湾南岸,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水陆交通便利。省道新海公路、央赣公路在此交汇;大莱龙铁路在境内设有央子、潍北两站;建有两个5000吨泊位和一个滚装码头的潍坊港,现为国家二级开放口岸;筹划中的环渤海高速公路,将于2007年建成通车;北海路至潍坊北港的延伸工程也已经动工,
——境内土地和矿产资源优势显著。“寒北”规划面积285平方公里,工业用地13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6%。“寒北”幅员辽阔,人口密度小。在当今土地政策紧缩的大形势下,充足的工矿用地是“寒北”吸纳外资的重大优势之一。其次,境内卤水资源丰富,高浓度卤区120平方公里,地下卤水含量11亿立方左右,可为项目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经过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寒北”地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基础,特别是工业基础。境内已开发盐田113万公亩,年产原盐350万吨左右,占全国的1/10;溴素生产厂10家,年产溴素2万吨左右,占全国的1/4;盐及盐溴化工企业80余家,工业总产值达到39860万元;部分产品的生产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基础设施初步配套。以央子镇区为中心的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区内道路四通八达,水利设施完善,“引峡济寒”管道直达镇区,建有库容量500万立方的平原水库一处。电力设施比较完善,建有35KV变电站3座,110KV变电站2处。通讯设施齐全,程控电话与国际联网,移动、联通达到无缝覆盖,电信小灵通基站已经投入使用。
(二)开发“寒北”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困难。
“寒北”地区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今后该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些远远不能适应全市“三北”开发的步伐,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淡水资源缺乏。“寒北”是我区淡水缺乏最严重的地区,随着全市“三北”开发的不断推进,该地区工业和生活用水会逐年增多,淡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会日益突出。二是前期开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由于“寒北”开发起步比较晚,加上建设初期资金投入少,相关基础设施尚不具备承接大项目的能力。三是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依然存在。随着“寒北”的开发建设,大批项目开始落户这一区域,用电负荷开始增加。而现有的电网结构,已不能满足用电负荷的增长和供电可靠性的需要。四是行政管理体制还须进一步理顺。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管理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从而导致产生了较多的利益争端和管理成本。五是初期投入高。建设成本较高;地面附着物(主要是盐田)的补偿费较南部高。六是自然环境较差。该地区基础条件差,冬春风沙大,土地碱化严重,绿化成本高。
五、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际产业、资本战略转移的良好机遇,适应市委、市政府“三北”开发的要求和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寒北”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政府推进、市场主导的建设道路。以建设生态工业城市为目标,坚持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并举,以发展工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城镇服务功能和吸纳能力,通过“园区拉动、外资带动”,引进一批有带动优势的重化工项目,使“寒北”成为寒亭区乃至潍坊市的经济隆起带和全市“三北”重化工业基地的中心区,为实现寒亭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功能定位:以潍坊港及大莱龙铁路为依托,以卤水资源为基础,以物流和重化工产业为重点,以北海路商贸带为带动,建成潍坊北部新兴的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滨海小城市。
(三)总体发展目标。
1、发展目标。经过15年左右的发展,在“寒北”地区形成一个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三北”地区中心城市。
(1)经济总量目标:2005—2007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40%左右,到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亿元;2008—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35%左右,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亿元;2011—2020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20%左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亿元。
(2)产业结构目标:2007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9:85:6;2010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6:87:7;2020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5:82:13。
2、实施步骤。“寒北”开发按近、中、远三期分步实施。
2004—2007年:在完成规划的基础上,对“寒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施工建设。同时,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项目进区发展。到2007年,在该地区力争达到基础设施完备、服务设施齐全。
2008—2010年:在基础设施完备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资本、技术的引进,以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煤化工等为主导产业的化工业区基本形成,以滨海旅游为重点的旅游业初具规模,该地区的人流、物流大幅度提高。
2011—2020年:产业迅速聚集、规模进一步扩大,地区主导产业集群优势突出,形成一批在各产业领域有知名度的企业和品牌。对整个寒亭区的经济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得到改善,逐步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化工基地。
六、产业选择和建设布局
(一)产业选择
1、以卤水为原料的卤水化工业系列。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有的卤水资源为在“寒北”发展以卤水为原料的盐溴化工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寒北”地下卤水不仅含有丰富的钠、氯、钙、镁、钾等元素,而且还含有经济价值更高的碘、锂、铀等稀有元素。“十五”期间,这一地区的盐溴化工得到了迅速发展,原盐产量占全国的1/10,溴素产量占全国的1/4。以盐、溴为原料的化工产品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为进一步发挥卤水的资源优势,下步的发展思路是:对地下卤水形成综合开发利用体系,一水多用,加大技改力度,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氯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逐步在“寒北”初步形成一个上下游产品成链,资源封闭循环、综合利用的盐溴化工基地。
2、煤化工、石油化工系列。目前看,这两种产业的优势并不明显:当地没有煤炭资源、产业基础为零;“寒北”地区虽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储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但是,大莱龙铁路的开通延伸以及与神黄铁路的对接、港口的扩建,境内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都为煤炭和石油的运输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3、以仓储、交易、配送为重点的物流业。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我们加入WTO以后,商品物流配送越来越爱到生产厂家和商品销售商的重视。潍坊市确定的三大物流中心,其中之一就是位于“寒北”地区的,以潍坊港为依托的物流中心。这一产业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处女地,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物流业必将成为推动“寒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4、以沿海旅游为重点的旅游服务业。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喜人的发展,但是寒亭北部的沿海旅游业正刚刚起步,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世界各地正积极加大对旅游的投入与开发。而寒北借助港口和滨海优势,必将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5、加工工业。
(二)建设布局
根据“寒北”的开发现状,本着合理布局、功能明确、减少污染、方便实施的原则,对“寒北”用地功能进行统一规划,基本形成“一港二带六区”的规划格局。
1、一港:即潍坊港,是渤海莱州湾航道唯一不受拦门沙影响的港口。已建成两个5000吨级散装纯碱专用泊位、两个3000吨普通泊位(含一个3000吨滚装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197万吨,现为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港区办公楼、服务楼、供淡水工程和通讯工程已建成启用。两个万吨级码头的可行性研究已经通过交通部一航院组织的专家论证;申报一类口岸已由省政府上报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的工作正陆续展开。潍坊港经营状况良好,2003年完成吞吐量282.5万吨,预计今年吞吐量将达到290万吨,已成为环渤海经营形势最好的港口之一。“寒北”的开发和发展必须以港口为依托,建设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重化工产业为重点,物流园区配套的现代化新港城。
2、二带:指在“寒北”地区沿北海路和新海路形成两条经济产业带。北海路产业带:南起潍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北至潍坊港,东至央赣路,西至白浪河,作为北海路产业带的控制区。重点发展食品、农畜产品工,纺织服装、造纸包装、生物制药等产业,逐步发展成为连结市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走廊。重点发展环渤海高速环岛、工业加工区、央子镇区等地的沿路商贸业。新海路产业带:为整个“三北”开发的东西向经济大动脉。“寒北”开发要依托这个有利条件,建成东西向的产业经济带,重点发展崔家央子村、物流园区,与北海路产业带共同形成“寒北”地区的“十”字经济隆起带。
3、六区:指依托现有基础,形成区域性的六个大的功能区。
(1)工业加工区。在现有央子镇区的南邻,建设工业加工区,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形成“潍北“地区新兴的工业园区。现有10多个项目落户该区,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基础。该区规划控制面积约15平方公里。
(2)重化工工业区。该区重点发展卤水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等重化工业。规划控制面积约25平方公里,分两期实施,一期位于新海路以北,繁华路以南,西至草场路,东到虞河,规划控制面积约14平方公里;二期位于繁华路以北,西至白浪河,东到虞河,规划控制面积约11平方公里,
(3)物流园区。在崔家央子村东,草场路西侧,以新海路为轴心,建设物流园区。依托境内发达的交通网络,重点发展建设原材料和产成品的集散中心、商贸配送中心及市场交易型物流中心。该区规划控制面积约12平方公里。
(4)北海旅游区。该区紧邻潍坊港,以沿海滩涂为依托,建设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项目区,形成新的旅游景点,带动我区北部旅游产业的发展。该区规划控制面积约1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滨海湿地生态游、海上游、沿海银田游”等项目。
(5)商贸居住区。以央子镇区为中心建设商住办公区。该区东到白浪河,西至崔家河,南至繁华路,北至海王路,规划控制面积约17平方公里。依托现有资源,把它建成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滨海城市,逐步形成10—20万人的规模。
(6)特色养殖区。主要发展以近海养殖、沿河养殖、零星养殖为重点的水产养殖业。一是位于北部沿海的浅海养殖捕捞区,主要从事滩涂贝类养殖和浅海捕捞。二是央子南部,泊子、南孙北部的卤淡水养殖区。主要发展卤淡水养虾和工厂化大鲮鲆养殖。
另外,在开发区的南部以及泊子乡北部,有部分可耕地,根据国家“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土地政策,在保护好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适合北部发展的特色生态农业。
(三)基础设施
“寒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路、水、电、热、绿、坝等六个方面。
1、路网建设。整个区域规划形成“六纵连六横,一环绕寒北”的交通大格局。
六纵:指区域南北向形成6条交通干道。白浪河东西两侧各3条。其中4条向南延伸至潍坊市区及寒亭城区。规划道路红线在40米以上。
六横:指在区域东西向形成6条交通干道。连结昌邑及潍坊海化区,规划道路在30米以上。
一环:指在整个区域内形成连结各个主干道的外围交通线,使和各个功能区连为一体,方便人流、物流的有效整合。
另外,在环渤海高速公路以南,规划建设一条连接冯横路、北海路、央赣路的东西向高标准公路。
(各个功能区有自己内部的交通格局,在各功能区的详细规划中将进一步阐述)
2、给水系统。“寒北”地区的淡水供应主要依靠引峡济寒、引黄引青、南水北调工程。下步应以第一平原水库为主,扩建给水厂,向各个规划功能区内送水;在港口附近拟建海水淡化厂,在河北岭子村西修建第二平原水库,库容1000万立方,同时配建第二给水厂。
3、排水系统。结合“寒北”新区建设,在商贸区东北、白浪河西岸建设污水处理厂,在物流园区西北部预留污水处理分厂用地。以规划的“四横”为基础,在白浪河内修建2-3道蓄水坝,坝路合一,将处理后的水在河道内储存,进一步净化;同时,吸取流域内净流,即能形成景观,也可补充地下水源,又能向南回提,用以灌溉农田或作中水之用。
4、电力通讯系统:现有两处110KV变电站,三处35KV变电站。随着“寒北”的开发,用电负荷会急速增加。2005年在河东站东北6公里处新建110KV海滨变电站;2007年在央子镇与昌邑龙池间新建220KV变电站,35KV河东变电站由自备站改为公用变电站;2007年新建热电厂一座,出线至110KV蔡央变电站并网运行;2010年,泊子、南孙变电站升压至110KV运行。南孙站和蔡央站之间架设110KV联络线。通讯方面,2005年新建百万吨1400端换点1个,改造丰台、新立村、西利渔、百万吨等架空交换点;新建ADSL(宽带)节点10个,扩容1000端口,光缆接入达到800户;新建RAIU(小灵通)控制器4套,基站50个。2006年-2007年新建两个2400端换点;ADSL扩容1500端口,RAIU优化基站20个。
5、热力系统:在工业加工区、重化工业区、物流园区分别建设热电联产项目,完善供热网络,实行统一供热,逐步取消自备锅炉。
6、绿化:根据北部地质水质特点,本着适地适树、见缝插绿、见缝插景的原则。沿环渤海高速建设防护林带;在条件较好的南部发展经济林带及丰产林;沿河流及防潮坝形成宽窄不等的绿化带,既美化环境,又改善气候;沿主要交通干道建设道路绿化带;在各功能区建设休闲公园、景点,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7、防潮坝: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按五十年一遇的标准,对北部防潮堤进行整修加固,提高防潮能力,到2020年底前实现闭合防潮。同时对防潮坝加宽加高,形成坝路合一,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绿化带和观光景点,使防潮坝成为防潮、通车、旅游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堤坝。
七、主要政策措施
“寒北”开发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必须制定相应措施,保证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对“寒北”开发的认识。“寒北”开发事关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是全区的“一盘棋”。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抓好协调,增强全区上下参与“寒北”开发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开发合力,真正把“谋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发展“寒北”落到实处。
(二)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寒北”开发建设的突破口,必须立足区位、资源、交通优势,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突出招商重点,形成经济发展“洼地”,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特别是对全区发展有带动力的大项目,更要实行“一事一议”的特殊政策。同时,积极拓展民间投资领域,多种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到“寒北”的开发建设中来,从而形成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三)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一是区委、区政府和海化区前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寒北”的开发有一定的适应性,但随着开发进程的加快,必须要及时的清理和废止一切不利于“寒北”发展的政策,并制定新的政策来适应“寒北”开发的需要,从政策上向“寒北”倾斜。二是现有的“寒北”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供排水、电力、污水处理等还不能适应“寒北”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需要。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除海化区加大投入外,还需逐步建立起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全区上下的共同关注和支持海化区的发展。三是区直各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把在“寒北”的工作职能定位在服务上。各职能部门要在“寒北”设立分支机构,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各乡镇也要围绕“寒北”发展的大局,积极向“寒北”提报项目、引资金。
(四)加强卤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卤水资源是“寒北”开发建设的优势。但目前,仍存在着地下卤水无序开采的现象,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生态环境也构成了威胁。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按照科学规划、依法管理、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控制卤水的无序开采,使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五)切实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充足的工矿用地,是“寒北”地区吸引外来资本、技术进入的优势条件之一。但随着项目有进入,用地紧张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充分合理的利用土地的原则,合理核算进区项目用地,坚决杜绝“圈而不建、多圈少建”的现象发生。
(六)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又是技术创新的决定性资源。市场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因此,为促进“寒北”的快速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积累,要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加强人才培养和企业职工的培训,努力创造一个引进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