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县灾后重建方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入汛以来,我县多次遭受暴风雨袭击,引发了严重的内涝、山体滑坡、风雹等自然灾害,全县8乡(镇)普遍受灾,人民生命财产受到较大损失。为切实做好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精神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百色市重灾县恢复重建工作指示精神,切实做好今年我县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为灾区人民服务,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二、工作目标
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关要求,我县当前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必须实现三大目标:一是要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孩子们新学期有学可上;二是要保证水毁房屋在明年春节前完成修复和重建,保证新学期灾民子女能按时上学;三是要尽快恢复灾区生产,努方实现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三、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我县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确保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目标的实现,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灾情核查组、恢复重建规划组、后勤保障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由申彩林同志任主任,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灾情核查组、恢复重建规划组、后勤保障组分别由相关的县领导兼任,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
四、工作步骤
(一)灾情核查。时间7月1日至20日。从县直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纽成核查组深入灾区,对受灾农户因灾缺粮、缺衣少被、房屋倒塌、损坏、水毁农田及其他基础设施因灾受损情况作进一步核实并造册登记,为恢复重建提供准确的依据。
(二)恢复重建规划。时间7月21日至8月31日。
重建工作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统一规划设计,在沙里瑶族乡龙化村双龙屯、伶站瑶族乡浩坤三合屯、下甲乡河洲村分洲屯、大陆村平里屯、加尤镇下伞村伞里屯等5个重灾屯建设灾民新村。
二是对面上的倒塌民房,按照当地实际进行适当的补助建设。
三是对因灾损坏的学校校舍、水利渠道、乡村公路、水库等基础设施,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由各业务主管部门做好规划重建工作。
(三)恢复重建。时间9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完成倒塌房屋、受损民房及其他受损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恢复重建要按照“几个一点”的办法做好资金筹措,即以受灾户自力更生为主,辅之以社会力量捐助一点,亲朋好友帮助一点,县、乡政府帮助一点的办法组织进行,确保恢复重建工作顺利完成。
五、措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灾民,为了灾民的一切”的抗洪救灾理念,坚持以民为木,为民解困,切实加强对灾民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要认真落实救灾土作责任制,实行领导分工负责,把抗洪救灾、重建家园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各工作组要深入到各乡(镇)、村、屯受灾点,帮助和指导受灾群众做好恢复重建工作,做到恢复重建任务不完成工作组不离村。
(二)部门配合,各司其职。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切实抓好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民政部门要加强汛期值班工作,及时掌握灾情,确保灾情上报及时、准确,确保救灾措施落实到位,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财政部门对各级安排的救灾应急资金,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及时安排下拨。
水利防汛部门要密切关注水情、汛情,加强汛情监测,严密防范,及时发现、排查和消除灾害隐情,确保堤防、水库和防汛工程安全,同时纽织做好对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工作,保证农业生产用水安全。
气象部门要做好天气预测预报及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工作,发挥气象防灾减灾作用。
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汛期地质灾善的应急调查和监测预报,指导群众及时疏散避险。
粮食部门要及时做好救灾粮的调运工作。
农业部门要深入生产第一线,组织群众抓好抢收、晚稻种子、肥料、农机具供应,保证晚稻能及时播种。要指导、帮助灾沤群众做好恢复农业生产的各项工作,开展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
教育部门耍及时组织好灾区水毁校舍的恢复重建工作,保证灾区正常的教学秩序。
卫生部门要做好灾区防疫防病工作,确保灾区不发生疫病流行。
交通、电力、通讯部门要及时组织力量抢修被毁坏的公路、桥梁和电力、通讯杆线等设施,保证恢复重建物资调运畅通无阻、及时到位,确保灾区供用电需要和信息畅通。
宣传部门要加强对抗洪救灾、重建家园工作的宣传,鼓舞士气。其他部门也要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配合,扎实做好灾后生产自救和恢复重建工作。
(三)加强替查,保证实效。要建立监督制度,对灾后恢复重建各工作环节进行督促检查,对那些恢复重建措施不力、进度缓慢而导致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生产自救、恢复重建工作被动的,要通报批评;对因措施不
力,导致灾区发生非正常现象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通过督查,增强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意识,使之自觉抓紧抓好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确保灾区生产正常,经济增长,生活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