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活动方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意见》精神,切实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招生组织、考试录取、教学管理等工作,进一步明确有关任务和要求,保证培养工作顺利有序进行,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培养目标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为目标,通过2-3年的专科层次的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热爱农业和农村工作,熟悉党的农业农村政策,掌握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综合素质好、管理能力强的农村基层干部。
二、培养方式和承办院校
“一村一名大学生”主要采取现代远程教育、函授、自学考试等不脱产学习形式进行,同时适量举办全日制普通脱产班。按照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养任务由熟悉农民教育特点、有符合农村农业生产实际的涉农教育专业和相关的教师、教学设备和实践基地等必需的基本办学条件的高等院校承担。
(一)全日制脱产班
全日制脱产班由有涉农专业和相应的师资力量的高等院校举办。为满足脱产班的培养需要,在现有5所院校(长江大学、*生物科技职业学院、襄樊职业技术学院、荆楚理工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新增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二)不脱产班
不脱产班主要有远程教育、函授教育和自学考试三种形式。其中,以远程教育形式举办的不脱产班主要由省电大系统承办;以函授形式举办的不脱产班主要由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和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新农学院承办;以自学考试形式举办的不脱产班主要由*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承办。为便于管理和工作指导,原则上每个市、州确定一种不脱产教育形式。具体的办学形式,由各市、州委组织部会同教育、农业部门与经审批同意的承办院校协商后,报省委组织部备案。
三、招生规模及考试录取
(一)招生规模
根据全省的培养需求,2008-2010年,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共招生18856人,其中,不脱产形式培养15968人,主要由各市、县负责组织。省属高校成人招生计划由省教育厅在省属高校成人招生计划中单独安排,华中农业大学的成人招生计划由该校向教育部申请。脱产形式培养2888人,主要由省里负责组织,招生计划由省教育厅、省发改委每年在全省高职高专招生计划中单独安排。
(二)招生对象
“一村一名大学生”主要招收具有高中(含职高、中专同等学历)文化程度、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脱产学习的35岁以下)、政治素质好、身体健康、有培养前途的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具体招生对象的产生,坚持个人自愿、组织推荐的原则,由各市、县的组织、农业、扶贫部门组织选派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各承办院校负责报名登记、初审,农业部门负责资格审查。
(三)考试录取
1、远程教育。省电大按照中央电大的要求组织学员参加入学测试,每年春秋两季入学,学制2年半,学员修完规定课程和学分,颁发中央电大远程教育大专学历文凭。
2、函授教育。学员参加全国成人高考,省教育厅组织单独划线和录取工作,秋季入学,学制3年。学员修完规定课程和学分,颁发成人教育大专学历文凭。
3、自学考试。学员按照相关规定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即可毕业,颁发自考大专学历文凭。
4、全日制脱产班。由省委组织部会同省教育厅、农业厅、扶贫办组织报名,由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组织考试和录取,考试和录取时间与普通高考同步。每年秋季入学,学制2年,学员修完规定课程和学分,颁发普通全日制大专学历证书(具体报名、考试、录取办法另文通知)。
四、专业和课程设置
各承办院校在省教育厅、省农业厅的指导下,按照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和新农村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和实际,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根据农村实际,全省可开设种植、养殖、加工等3大类专业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养专业。其中,种植类专业包括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林业技术等课程;养殖类专业包括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特种动物养殖、饲料与动物营养、水产养殖技术等课程;加工类专业包括茶叶生产加工技术、食用菌生产加工技术、农产品深加工等课程。
“一村一名大学生”各专业实行学分制,毕业学分由各校确定。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应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三大部分。各个环节要充分体现实际实用的要求,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公共课要统一开设与农村、农业生产实际相适应的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市场营销、农村经济管理等;实践课包括生产实习、综合实训和毕业作业等,可结合当地科教兴农的实际进行,要求学员将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综合应用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课程学习完毕,学员应结合所在村组经济发展情况,撰写一份创业计划书或村镇发展规划。
脱产班和不脱产班的学员在学习期间,应参加由劳动、人事部门组织的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和技能认定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
五、教学组织与管理
各承办院校要高度重视“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将其列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并确定相关部门负责该“计划”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要制定《“一村一名大学生”专业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报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和省教育厅备案。
(一)教学计划
各承办院校应根据我省农业产业结构和高等教育的特点及人才培养要求,科学制定满足“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目标要求的、实用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制定教学计划中,要坚持特色办班原则,根据生源地产业发展需要,针对农民学员的特点,突出教学计划的针对性,不得照搬照抄普通高职高专的教学计划;要坚持适用性原则,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加强实践性教学;要坚持开放性教学原则,结合解决学员生产实际问题,交叉进行课堂理论教学和实习基地实训。
(二)教师队伍
各承办院校要整合教师和院系资源,根据“一村一名大学生”课程设置要求,选派政治思想素质好、师德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具有丰富的农村农业教育专业实践经验、专业技能强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要注重从农技推广单位、科研单位、农业龙头企业中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和实训,满足“一村一名大学生”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实习实训基地
各承办院校要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将其纳入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整体规划。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实训基地的作用,同时根据“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作的需要,与当地种、养、加企业和大户联系,采取依托行业、校企合作等形式,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四)教材建设
各承办院校要加大“一村一名大学生”教材建设力度,避免直接采用或拼凑采用大学本科、高职高专的教材。要组织老师在充分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农业生产状况和学员的实际,编写理论适合、针对性强、反映地方特色、跟踪生产与技术发展趋势,具有实用价值的教材,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创新意识的教材体系。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和电化教学的作用,逐步建成与“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要求和发展规模相适应的图书、声像资料和电化教学体系。
六、学员管理
各承办院校要加强对“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员在校期间的日常管理,根据国家对大学生日常管理的统一要求,结合农民学员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规章制度。
要参照高职高专、函授教育学籍与管理规定,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实际,制定学籍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学时安排可实行弹性学制。根据农村工作实际和各院校的基础条件,对脱产大专班学员可根据农时季节采取集中学习休假和安排农忙假;函授面授应安排在农闲时节,确保工学兼顾。
要加强脱产大专班学员的日常管理,建立班主任指导下的班委会负责制,选派政治觉悟高、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针对农民学员思想状况,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注重实效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加强学员思想政治工作。在学员中建立健全党、团组织,按照有关要求经常开展党、团组织生活。要重视不脱产班学员的日常管理,加强与各地组织、农业、教育部门的协商,制定面授教学点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集中学习时的学员管理工作。
为充分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优秀学员激励机制,每年评选一定数量的优秀学员进行奖励,所需经费由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负责。
七、组织实施
各承办院校要主动加强与有关市、县组织、农业、教育、扶贫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共同研究制定本地“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作方案,及时研究解决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要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和学员在校表现通报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强化教学组织实施,制定所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大纲,加强对所属教学单位的教学工作指导、监督和检查,统一组织命题、制卷、考试、巡考及评卷工作,并进行试卷抽样及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等工作。考试形式可以灵活掌握,要加强对实践环节的考查。要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质量评估体系,保证教学质量。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省教育厅将聘请专家成立“一村一名大学生”专家委员会,对各承办院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予以公布,具体评估指标体系由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省教育厅另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