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方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方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教育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方案

为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强化义务教育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43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促进和谐*建设的意见》(*政[20*]3号)以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政[20*]16号)精神,区政府决定从20*年起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发展,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城区学校消除大班额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落实了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政策,全区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方面,仍然存在投入责任不够明确、经费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九”成果的巩固,既不利于我区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意义十分重大。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宗旨的重要举措;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必然要求;是科学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快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和谐贵池建设的有力保证。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二、我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逐步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省、市、区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一)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1、今年我区实施“两免一补”的具体要求:一是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含杂费、信息技术教育费、城区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费,即20*年省制定的“一费制”杂费标准),所免除的资金由区级以上政府财政补助解决。农村小学生为173元/生/年;农村初中为233元/生/年(农村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费全年按一学期计算);城市小学生1-3年级为212元/生/年,4-6年级为256元/生/年,初中为330元/生/年。二是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省里下达我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数小学生为4856人,初中学生人数为2471人,特教学生958人。免费提供教科书学生指标数已于20*年下达到学校,由学校根据学生贫困家庭情况与村(居)委会、镇(街道)商定。三是补助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区政府提供资金来源,其标准为:对贫困寄宿生每生每天补助1元,全年按239天补助,补助金额239元。

2、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义务教育经费补助方法:中央和省核定义务教育补助经费时,以20*年度教育事业统计学生数计算,待中央和省下拨补助经费时,区教育局、财政局按当年教育统计报表中学生数和补助标准,计算补助资金下拨到学校。

3、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20*年义务教育收费要求: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收费管理的紧急通知》(教内电〔20*〕11号)精神,不得乱收费。

4、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后,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5、加强学校预算、决算管理。学校预算是指学校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学校决算是指学校执行年初编制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包括执行情况的分析报告,对下年度财务计划提出意见。学校预算管理的总体要求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预算的内容要全,要把学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日常经费和保证事业发展的经费全部纳入预算。二是预算的数据要实,收支标准要符合国家的规定,各项收入的来源要可靠、稳定,支出要有政策依据,确保收支平衡,不留缺口。三是预算的安排要细,每项收入、支出要预算到具体项目,落实到具体部门、人员。四是预算的执行要严,要保证学校的每项经费支出都严格按批准的用途使用,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实施新机制后,学校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完善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加强学校财务管理,推行财务公开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的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教育经费。

(二)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20*年,在免除学杂费的同时,按我省农村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小学每生每学年1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15元)增加对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所需资金由省以上解决。城市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小学每生每学年3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45元)由市、区解决。各级财政原预算内安排的农村、城市中小学公用经费继续保留,在原有投入不减少的基础上,结合财力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中小学公用经费拨款。

(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省里根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校舍生均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测定各地每年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由中央和省级按照5:5比例共同承担。

省政府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并积极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从20*年起,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全区20*年底前形成的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对20*年底前的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通过集中改造完成以后形成的危房,纳入区级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予以解决。

(四)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中央继续按照现行体制,对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省级财政将继续加大对财力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对一些学校以往通过收费方式解决教职工符合国家和省政策规定的津补贴(尤其是农村教师津补贴),从20*年元月份起,区政府已解决农村教师津补贴中的交通费、开放城市费、市长基金计115元。

三、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步骤

我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20*年春季学期起,分年度逐步实施。

1、20*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全部免除杂费,并补助公用经费。

2、2008年,进一步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具体办法待省另行制定)。

3、2009年,中央出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在省承担农村义务教育所需资金之后,市区两级共同承担城市义务教育所需经费。

4、20*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

四、加强领导,确保全面完成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十分艰巨且紧迫。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扎实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要成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各项组织实施工作。区直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二)落实部门责任,强化资金管理。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义务教育仍然实行“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区直有关部门要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积极承担义务教育管理责任。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完善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推行中小学财务公开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教育经费。全面清理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政策,坚决杜绝部门对学校、学校对学生的乱收费。

(三)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中小学编制管理,坚决清退不合格和超编教职工,提高中小学师资水平。推行城市教师、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制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中小学教科书的选用管理,严格控制中小学教科书的种类和价格,推行教科书政府采购,逐步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育公平,防止教育资源过度向少数学校集中。

(四)齐抓共管,强化监督检查。区直有关部门要把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与投入情况及时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区财政、教育、物价、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贫困学生界定、中小学收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把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通过齐抓共管,真正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成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阳光工程。

(五)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要重视和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宣传工作,制订宣传方案,广泛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进行深入宣传,为改革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