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学校的治学理念、精神面貌和办学特色等,是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有效措施。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8号)、《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教基〔*〕5号)和市教育局的指示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关于深化“荣辱观”教育和深入开展“四知”教育活动的要求,经教育局党委研究,决定将*年定为“校园文化建设年”,下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绿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人文校园,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热情,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工作目标:通过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力争把全县各所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各项制度完善、师生关系融洽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校。

(二)具体工作目标:

1.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把“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和深化“四知”教育活动,内化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为,使之自觉崇尚真善美,憎恶假恶丑,抵制低级趣味,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2.促进校园文化精神和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使师生进一步认识学校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办学特色以及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学校硬件设施为载体的物质文化和以师生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校风,形成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正确的舆论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向上、求学奋进的热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各学校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规范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校园文化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从而造就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的人才,使学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高层境界。

三、活动内容

校园文化是学校环境、规章制度、文化氛围、活动形式等要素的总和,各学校、幼儿园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校园精神不但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还应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

1、大力加强校风建设。校风体现着一个学校的优良传统、精神风貌。各校要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校风表现出来,如通过创作校歌,编辑校报、校刊和制作校风宣传牌等形式,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励。同时,还可通过建立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史、校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2、努力营造优良的教风。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各学校、幼儿园要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逐步形成以“爱生”和“敬业”为核心的师德规范。教师要以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治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通过普访与多访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形成,赢得学生的尊敬、家长的支持、社会的理解。学校一方面要使教师投身于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之中,促进教师之间更多的合作;另一方面,要把教师列入学习者的行列,使教师认识到既有教的义务,又有自我学习的责任,把学校当作是自己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岗位培训,征订教育刊物,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活动,定期编发教育信息,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努力学好本领。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载体灵活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举止文明、尊重师长、勤奋刻苦、博学善思的优良学风。

(二)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各学校应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绿化、净化、美化校园,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起到教育作用。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主要是做好绿化、美化工作。学校环境建设要提高文化品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各校要完善学校绿化措施等,尽快拿出科学、切合实际的方案。

1、校园的绿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花坛、钵花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布局合理、搭配协调,营造花草葱荣、绿树成荫、清爽优美、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要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组织全校师生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努力使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

2、校园的净化:大力加强学校的卫生保洁工作。校园净化要从校长做起,教师带头,全面治理校园内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办公室、教室、实验室等教育场所,寝室、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都要干净,还要保持通知栏、阅报栏和各种宣传窗的整洁、有序。师生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无乱扔纸屑、杂物现象,使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文明和谐,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要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开展“卫生标兵”、“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等评比活动,提升校园环境建设水平。

3、校园的美化:学校的各种标牌设置都要美观、精致。走廊、过道和室内,要饰以与环境相协调的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名家字画、本地名人名家简介,或师生的书画、美工作品等。挖掘、保护校园内或校园周边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熏陶和思想感染。

4、校园的语言文字:要结合“推普周”活动的开展,大力推广普通话,使之成为校园语言。校园内使用文字要规范,如校风、校训、标语、警句等。保护操场、爱护绿化等各种提示牌,要使用诗一般的语言,在提醒学生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避免使用“禁止”、“不准”一类的生硬词句。

5、校园环境的知识化:要充分挖掘学校的各种资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加强多方面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通过板报、橱窗等图文并茂的科普宣传,实验楼里生物标本的展览,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旁挂的精致小牌,教室里学生自办的学习园地,举办知识竞赛等方式,使学生在受到艺术美的熏陶的同时,学到丰富的知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活动设计要体现通俗性、高雅性、益智性和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活动内容要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再现和表现校园文化精神。

1、从学校实际出发,组织好诸如校园艺术、体育、科普等各种融趣味性、思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文娱活动。充分利用好“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设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活动技能,规范学生的言行,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2、从学校特点出发,组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如成立文学社、书画社、合唱团、舞蹈队、球类队,举办文艺表演、校园音乐会、组织小制作比赛、扎实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才艺大赛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3、精心组织各种学生集会,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学生集会包括校会、国旗下讲话、班会、团(队)会以及节日庆典等,要根据不同集会的不同特点和要求,精心、规范地组织,使每一次集会都能够使学生激动不已,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受到启发和教育。

4、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和图书室,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要办好学校图书馆(室),在增加藏书量的同时,更要重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放阅览室,尽量开设阅览课。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利用讲座、演讲、征文、校园读书周(月)等形式,推动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5、多渠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开展一次全员绿化美化净化校园活动、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组织一场运动会或体育单项竞赛、开展一次经典古诗文和美文的诵读活动、组织召开一场心理健康报告会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努力营造健康、优美、富有教育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条件的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和闭路电视、校园网站等媒体作用,同时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基地的建设,从而保证学校教育活动的全方位开展,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才的制度环境。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学校师生行为的准绳,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和良好校风形成的根本保证。各学校、幼儿园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精神。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要按章办事、不徇私情,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要改进不科学的管理办法,清理和废除旨在卡、压、罚的规章制度,提倡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保障措施

1、成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为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领导,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有效地协调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建、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局面,强化校园文化的管理,有效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经局党委研究,成立王宝栋同志任组长,王建国、王广民、王金善、刘玉奎、王秋良同志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此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股。各中小学、幼儿园也要成立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切实保证该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2、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各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它建设结合起来,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3、建立检查验收和总结通报制度。各校组织活动要及时与教育股联系,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不同季节、节日,不定期地检查验收各学校活动开展情况并及时总结通报。

4、将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学校评估。今年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专项评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学校(或示范学校)评选活动。以后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学校评估。

5、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教育局计划组织中小学校长到学校文化建设较好的地区学习考察,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提升活动质量。

五、活动安排

按照既重形式更重实效的原则,*年校园文化建设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年4月)。各学校、幼儿园紧紧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召开会议,进行动员,组织师生广泛开展大讨论,征集意见。通过讨论、征集,使广大师生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晰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广泛讨论、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学校实际、凸显学校特色、科学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或实施细则,具体方案有:校园绿化方案、净化方案、美化方案、学风建设方案、教风建设方案、制度完善及建设方案、档案建设方案,各类活动计划安排等。制定方案既要符合本校实际又要体现特色,各个方案要将目标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各学校于4月10日前将方案、细则上报教育局教育股。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年4月-*年11月)。各学校、幼儿园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本校方案细则,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深入扎实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各校在活动中要研究细、考虑全,真正做到规划科学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工作责任到位、人员落实、经费落实。活动情况要及时总结上报教育股。

第三阶段:学习交流阶段(*年10月)。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教育局拟定于*年10月份组织召开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推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全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年12月底)。年终,教育局将组织人员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评估验收。验收结果分优秀学校、达标学校与不达标学校,不达标学校必须限期整改,优秀学校经教育局审批,命名为“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学校”,并表彰奖励先进单位或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