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业局发展农产品加工管理方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达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科技支撑,将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并纷纷投入大量科技资金,开发高新的加工技术与设备。我国科技部在“十五”、“十一五”期间都设立了农产品加工科技专项,进行大宗农产品的加工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制攻关。
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并已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具成长活力的产业之一。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170亿元,出口贸易值6.59亿美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50余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44.6%。全市基本形成了以水产品腌渍与速冻;蔺草制品开发;蔬菜速冻、脱水与腌渍;水果与竹笋罐头加工;竹材深加工利用与竹工艺品开发;禽肉与蛋制品深加工;裘皮鞣制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体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尽管我市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及先进省市相比,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不相称。主要表现为加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薄弱,加工设备条件差,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加工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群度不高。组织实施农产品加工科技专项,依靠科技创新,突破和转化一批制约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具有我市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和设备,是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遵循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围绕我市九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大力开展水产品、果蔬、茶叶、竹类、禽蛋等特色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加工、包装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农产品专储、专运、冷链运销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活性物质提取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建设,引进良种,开发配套生产技术。加快构建农产品加工科技产业链,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开发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培育和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科技企业,形成完善的、充分体现宁波特色与优势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体系,为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发展目标
基本建成适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体制完善、机制灵活、支撑有力的农产品加工科技支撑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成果转化和推广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技术和商品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从目前的0.5∶1提高到1∶1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40%以上。在水产品、果蔬、林特产品、禽蛋深加工等9个具有优势的领域,突破20-25项关键技术,开发5-10个加工关键设备,培育10-15个名牌加工产品,其中水产品、蔬菜和罐头加工等部分领域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发展重点与主要研究领域
(一)重点研究领域与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1.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海水鱼、贝类腐败菌控制栅栏技术,优势腐败菌数据库和数学模型;鱼类保鲜过程生化特性变化规律,新型、高效、安全的保鲜剂;海洋鱼类腥味形成机理及脱除技术;海洋低值鱼类高值化加工、生食水产品微生物控制、贝类净化及精深加工、藻类深加工等关键技术及装备;水产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技术。
2.特色果蔬鲜切与加工技术
采后果蔬品质变化规律和货架期延长技术,品质评价技术;传统特色腌制蔬菜安全生产、超市净菜生产、出口蔬菜品质提高、中式蔬菜快餐生产、果蔬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及装备。
3.畜禽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畜禽产品加工、蛋品加工、消毒奶无菌灌装、畜禽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及装备;乳品成分、体细胞数、抗生素及霉菌毒素快速分析技术与装备。
4.大宗林特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竹笋品质变化规律和货架期延长技术,品质评价技术,竹笋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及装备;名优绿茶制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茶叶加工过程中茶色、香、味保持关键技术,中低档茶叶综合加工利用。
5.粮食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年糕半自动化加工技术;真空年糕品质提高技术,散装年糕货架期延长技术;方便快速年糕、新型年糕系列制品加工技术。
6.林产品深加工技术
竹子、蔺草产品的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技术,用于建筑工程、木结构住宅、室内装潢、日用品等的竹、蔺草制品及工艺品;竹、蔺草制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
(二)中试、示范和成果转化
1.水产品保鲜与加工
重点转化先进的鱼糜、鱼粉加工生产技术;水产品保鲜技术;海洋低值鱼类高值化加工技术;生食水产品微生物控制技术;清洁贝类加工技术;坛紫菜深加工技术及保健食品。
2.果蔬产品保鲜与加工
重点转化柑桔罐头加工节水与自动化生产技术;新型出口蔬菜加工节水、节能、清洁化加工技术;新型出口脱水蔬菜产品及新型蔬菜软包装产品;超市蔬菜、蔬菜中式快餐加工技术。
3.畜产品保鲜与加工
重点转化传统特色畜禽产品、蛋品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奶制品电子鼻识别、检测、检验、监控技术体系。
4.大宗林特产品保鲜与加工
重点转化中低档茶叶新型产品及茶叶天然食品添加剂技术;鲜笋保鲜技术;竹笋精深加工技术。
5.粮食产品加工
年糕半自动化加工技术;散装年糕货架期延长技术;新型年糕系列制品加工技术。
6.林产品深加工
重点转化高稳定性耐湿热竹材复合板集成加工技术;防霉、防腐、防虫、阻燃、漂白、染色等竹、蔺草制品深加工技术;竹、蔺草工艺系列产品及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
三、重点项目
1.海洋鱼类腥味形成机理及脱除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2-3种海水鱼类,包括1-2种中上层鱼类、1-2种养殖鱼类,研究海洋鱼类腥味形成机理及主要腥味物质成分;研究海洋鱼类腥味物理、化学、生物脱除研究及集成技术,开发海洋鱼类无腥产品。
预期目标:探明海洋鱼类腥味形成机理及主要腥味物质的成分;获得1-2种海洋鱼类腥味脱除的集成技术;开发1-2种无腥海洋鱼类产品,并建立中试示范生产线;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2.海洋中上层鱼类高值化加工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鲐鱼、鯷鱼等海洋中上层鱼类的脱脂、脱色技术,低压渗透技术,传统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新颖、风味化海洋中上层鱼类新产品。
预期目标:开发出新型海洋低值鱼制品1-2种,并建立国内先进的中试或规模化示范生产线;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3.蟹、贝类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宁波市特色腌制生食水产品微生物控制技术,包括咸泥螺、红膏炝蟹、蟹糊等,控制生食水产品微生物并达到GB10136标准要求。研究缢蛏、褶牡蛎、泥蚶等品种的微生物净化技术,净化对贝类品质的影响及改善净化贝类品质的技术,净化贝类保活保鲜技术。
预期目标:产品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建立腌制生食水产品生产线1条及贝类净化生产线1条,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4.海水经济鱼类保鲜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海水经济鱼类微生物分布变化,建立优势腐败菌数学模型,研发腐败菌控制栅栏技术;研究海水经济鱼类保鲜过程生化特性变化规律,研发新型、高效、安全的集成保鲜技术,开发海水经济鱼类保鲜产品。
预期目标:开发海水经济鱼类保鲜产品2-3个,建立年加工能力1000吨的示范生产线1条;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5.藻类业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紫菜、浒苔、龙须藻等主要大型藻类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及其在主要加工过程中的动力学变化规律,活性物质的功能与安全性评价;研发藻类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开发藻类活性饲料、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坛紫菜干品生产工艺改进技术及装备。
预期目标:构建紫菜、浒苔、龙须藻等主要大型藻类的加工特性和成分数据库,探明主要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在其主要加工过程中的动力学变化规律;创建千亩级坛紫菜养殖及加工规模示范基地2个;探明2~4种活性成分的结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开发活性成分明确、安全性高功能性食品2~4种,并建立示范生产线1条;获国家发明专利2-3项。
6.鱼粉环保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鱼粉生产过程中臭气有组织排放工艺技术,鱼粉生产过程中臭气的物理、化学脱除技术,优化鱼粉环保生产工艺,研制配套设备,改善鱼粉生产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预期目标:建立年加工能力1万吨的鱼粉环保示范生产线1条,鱼粉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污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7.甲壳素环保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蟹虾壳生产甲壳素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分离、鉴定及菌株保存技术,优化生物法生产甲壳素发酵工艺及关键技术参数;开发甲壳素生产副产物的分离及相关产品,研发物生物法生产甲壳素的集成技术及相应装备。
预期目标:生物法生产的甲壳素品质和得率不低于酸碱法;COD绝对排放量减量≧0.5吨/吨甲壳素;BOD排污减量≧1吨/吨甲壳素;废水回用≧80%;直接生产成本≦1万元/吨甲壳素,建立中试示范生产线1条,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8.采后果蔬保鲜、物流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柑桔、杨梅、茭白、西兰花等主要特色果蔬的品质变化规律,建立果蔬品质评价体系;研究果蔬货架期延长技术,建立果蔬贮运及物流过程中的保鲜技术及质量控制技术。
预期目标:建立一套采后果蔬保鲜、贮运关键技术的优化集成新工艺及果蔬物流示范线2条,物流期间品质损耗率小于10%;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9.柑橘罐头现代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推广柑橘罐头加工节水技术,开发柑橘罐头生产剥皮机、分瓣机,建立柑橘罐头自动化生产示范生产线;研究柑橘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开发高值化利用产品。
预期目标:建立柑橘罐头加工用水回用示范工厂和示范生产线,节水40%以上;建立柑橘罐头自动化生产示范生产线1条;开发1-2个柑橘副产物高值化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10.蔬菜现代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开发传统特色腌制蔬菜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超市净菜、蔬菜中式快餐食品关键技术及配套设备,建立加工蔬菜节能、节水、清洁化示范生产线;研究蔬菜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技术。
预期目标:开发超市净菜5-6种、蔬菜中式快餐食品3-4种、副产物高值化利用产品1-2种,并建立年加工能力1000吨的示范生产线1条,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11.现代奶品加工保鲜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消毒奶的无菌灌装和保鲜技术装备,浓缩液态奶、免疫乳制品、低乳糖奶制品的加工技术;开发奶品电子识别技术与装备。
预期目标:建立年加工能力1000吨的消毒奶的无菌灌装示范生产线1条,开发新颖奶制品2-3种,建立奶制品电子鼻识别、检测、检验、监控技术体系,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12.茶资源增值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名优茶加工中揉捻、提香新技术,开发相关加工设备;研究茶制品色、香、味保持关键技术;研究中低档茶叶高值化加工技术。
预期目标:开发茶叶新产品2-3种,解决名优茶加工中揉捻、提香关键技术,建立名优茶加工、保存新技术体系;建立年加工能5000吨的中低档茶叶高值化加工示范生产线1条,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13.竹笋产品保鲜与精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研究竹笋采后品质变化规律研究,建立竹笋品质评价和保鲜技术体系;研究竹笋货架期延长技术,贮运及中短途贮运保鲜技术及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研究竹笋加工关键技术,开发竹笋产品。
预期目标:建立竹笋品质评价体系,开发竹笋新产品3-5个,建立年加工能1000吨的示范生产线1条,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14.年糕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年糕半自动化加工技术研究及装备开发;研究真空年糕品质提高技术,研究散装年糕货架期延长技术;开发方便快速年糕、新型年糕系列制品。
预期目标:开发新型年糕制品2-3种,散装年糕保质期7天以上,建立年加工能力1000吨的年糕示范生产线1条,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15.竹子、蔺草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建筑工程、木结构住宅、室内装潢、日用品等的竹、蔺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竹、蔺草产品防霉、防腐、防虫、阻燃、漂白、染色等高效无毒的生物或化学处理技术研究;竹材纤维化、塑化、表面密实化技术研究;开发现代竹、蔺草工艺新产品,研究加工副产高值化利用技术。
预期目标:开发防霉、防腐、防虫、阻燃、漂白、染色等竹、蔺草产品3-4种,开发竹、蔺草工艺新产品和综合利用产品10个以上,并建立示范生产线;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四、创新平台建设
以科技支撑发展、改善创新环境、提升研发水平为目标,加快构建适合我市农产品发展需求和资源高效共享的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重点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扶持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1.重点实验室
继续加强对市农产品加工、市海洋药物与健康食品等加工领域的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支持重点实验室引进创新型人才,改善实验室科研条件,承担市级重大科技项目。鼓励重点实验室与加工企业合作,以产学研的方式组建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平台或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面向我市主要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新技术、新产品。
2.企业研发中心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以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培育创建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凡经认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享受市高新技术企业同等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传院校开展科技合作,以产学研的方式组建企业研发中心或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围绕水产品加工与活性物质利用;竹、蔺草制品开发;速冻、脱水与腌渍蔬菜加工;水果、竹笋罐头加工;禽肉与蛋制品深加工等特色领域,支持创建10-15个具有一定规模、设备先进的企业研发中心或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五、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管理
由市科技局牵头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领导本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协调处理专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有关企业要积极参与专项的实施,实行市县联动、部门互动,共同组织实施专项中的重大、重点项目。领导小组下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总体方案和实施计划的制订,各项目的组织评审、咨询和项目承担单位的遴选,指导监督重点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开展项目的中期评估和绩效考核。专项中明确的重点项目在组织方式上实行课题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本着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以择优委托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2、加大科技投入
加大全社会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科技投入,着力改善投融资环境。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农产品加工科技专项的资金投入。市科技三项经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将作相应安排,支持本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也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支持本地区开展的重点项目。建立以企业为投入主体的科技创新与投入体系,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科技投入,凡申请承担本专项中科技项目的企业,要求企业科技投入经费不低于财政科技投入的经费。
3、促进人才培养
建立农产品加工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坚持把培养、凝聚优秀人才作农产品加工业科技专项的重要内容。把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创新平台建设与科技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专项的组织实施,在我市科研院校、推广机构、特色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中,形成一批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开发与应用推广方面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