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幼儿园道德建设整治方案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幼儿园道德建设整治方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幼儿园道德建设整治方案

各中小学、幼儿园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决策,紧密结合我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注重实效,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为核心,抓住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的关键,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德育体系,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把我区中小学(幼儿园)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工作目标

按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围绕学前儿童和小学低龄段的学生重点抓好道德启蒙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小学高段和初中学生重点进行以责任感为主要内容的品德教育,高中学生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共同理想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总体要求,健全不同学龄阶段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把手责任制,理顺工作关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健全课程体系,抓实“两课”教学,做好学科教学渗透,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德育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的作用。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教育,努力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工作内容和措施

(一)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1.全面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在中小学“两课”中增加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并选派优秀教师授课,选好和增补其他学科能够体现民族精神的教材;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要积极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学科教学过程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适时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2.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传统道德教育资源,有主题、成系列地开展好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充分挖掘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的时代内涵,坚持用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的事迹教育学生。结合未成年人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让这些精神体现在每个未成年人身上;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校园宣传媒介、校园环境、走廊环境、教室环境等教育渠道和阵地,从身边可以感知的事物开始,常年开展知我柯城、知我*、知我祖国的教育,增强未成年人对家乡和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及责任感。

3.做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组织和教育工作。学校要结合每年9月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接国庆节等活动,提前筹划、精心准备,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掀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高潮。

4.与有关机构和组织紧密配合,帮助学校和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共同搞好夏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经典诵读等活动。中小学校要做好学生外出活动的安全教育,把学生安全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二)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5.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精神,把诚信教育作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6.结合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等活动,尤其在各种考试之前,采取多种形式,在中小学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

7.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创建文明学校、诚信学校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教育。

8.在中小学大力倡导、推行诚信作业,诚信考试。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坚决杜绝中小学考试作弊、替代作业等不诚信现象,避免部分学校教育活动的形式主义倾向。

(三)加强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9.组织好中小学领导、教师学习、宣传、贯彻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今年秋季开学后,各中小学要结合新生入学、学生返校,集中对学生进行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10.中小学校要把执行新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经常性工作。小学重点进行讲文明、讲礼貌、爱劳动、爱集体的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学重点进行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在中小学普遍开展诚信教育,培养中小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

11.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循序渐进地开展自律教育活动。要将学生遵守《守则》、《规范》的情况,并作为学生评优条件之一。

(四)发挥中小学德育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

12.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研究。坚决贯彻国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开全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开展法制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教学研究,推动学校德育类课程的开发。

13.深化教学改革,实施生活德育。中小学的德育教育,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学生作为道德学习的主体,把德育有机地融入到学生的整个生活之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学生的切身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14.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或兼职教师的配备,兼职教师必须有相关专业学历,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

有条件的学校要着手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工作,心理咨询室要配备具有心理咨询资格证书或经过教育部门专门培训的专职教师以及常规的咨询条件。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要把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列入德育工作议事日程,努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水平,减少和杜绝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与伤害。

15.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减少课程门类,降低课程难度;教学过程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和乐趣的过程;加强课堂教学的质量监控,推进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保证小学、初中学生每天8小时睡眠和不少于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16.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到教育工作中,做好学校少先队辅导员选拔工作,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认真组织好入队、入团、入党、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等与青少年成长密切相关的活动,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严格执行初中每年20天、高中每年30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支持开展健康有益的夏令营活动。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德育研究性学习,提倡开展志愿者活动,推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

17.推动高中青年业余党校的普及。根据实际情况,在部分高中先行试点,总结业余党校的组织管理、教学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经验和规律,逐步做好普及工作。

18.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对学生上网要进行正面引导和合理监控。有条件的学校要向中小学生开放本校的网络设施,吸引学生在校参加网上活动,引导学生远离不良网络内容影响,帮助中小学生提高对上网的自我调控意识与能力。学校党委要全面负责校园网的安全,落实校园网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网络文明意识和网络道德习惯。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9.认真做好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狠抓师德师风教育,继续开展全区学校“群体师德创优”活动。坚持师德教育“一票否决”的教师任职机制,对违背师德、师德败坏的教师严惩不贷。继续做好师德建设先进学校、师德标兵和师德骨干的评选和表彰,以在教师队伍中掀起“人人讲师德、人人当骨干”的正面导向氛围。

20.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班主任教师队伍。各中小学要选派和吸引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优秀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要在学校形成人人争当班主任、个个能当班主任、能够当好班主任的好风气。要为班主任的培养、进修创造条件,帮助广大班主任学习和掌握工作中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工作的水平。开展中小学班主任技能训练、比赛,使班主任在教学、班级管理、师德师风、德育活动等方面得到培训和提高,培养一大批德艺双馨、学生喜欢的优秀班主任。要对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在岗位津贴、学习进修、职称评聘和表彰奖励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21.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日、教育月活动。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每年9月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9月20日的“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和各类传统节日活动形成制度化、长效化的活动机制,确立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教育主题,统筹安排。各校要依据自身实际和学生特点,集中开展时事政策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科普教育、安全教育、预防教育及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2.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先进的文化感染人、教育人。通过开展校徽、校歌、校训及校园绿化、美化方案征集评选等活动,校风、班风、学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校园环境德育化,全面提升中小学校文化品位。分别面对小学、中学,组织好每两年一次的“校园文化先进学校”和“文明学校”评选和复评。

23.大力开展文体教育活动。要结合新课程改革,在日常教学中落实教育内容,逐步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定期举办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节、体育节。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对于具备艺术特长的学生在升学中要有所体现。

24.中小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时,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所提供的便利条件,用丰富的社会德育资源教育学生。

(七)部门合作,实施四个“未来工程”

25.实施未成年人救助和指导工程,由教育部门和卫生、共青团等部门紧密配合,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使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对未成年人的危机状况实施有效的指导和救助。

26.实施农民子女进城就学扶助工程,配合市政府户籍“零门槛”政策和市教育局教育“零门槛”政策的实施,建立、健全农民子女进城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和机制,在收费、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到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7.实施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管理工程,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司法、共青团等部门紧密配合,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帮教,切实抓好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

28.实施扶残帮弱助学工程,广泛开展面向残疾儿童、少年的助学活动。关注特殊及弱势家庭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实际帮助。

(八)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制度

29.做好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日常考核评价工作。以日常行为表现评价为主,以知识评价为辅,根据具体考核内容,采取自评与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社区评相结合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全区中小学校建立“中小学生德育卡”,真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德育实践情况,并把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核结果作为学生升学和评选先进的重要指标。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1.组织广大干部、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决策,开展“领会精神、寻找差距、创新形式、改进措施”的学习教育活动。把广大干部、教师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精神上来,牢固树立德育为首、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观念。

2.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长德育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和相应的考评、奖励机制。今后校长的任用和教师的晋级、评优,都要把德育工作业绩作为重要依据。要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监督和保证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各中小学校要制定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3—5年规划,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3.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切实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区教文体局在近期重点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上,今后每年至少研究此问题两次;中小学校教师一年至少要利用4次以上(每次半天)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时间集中学习,并有学习心得。学校要对教师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展示及共享。

4.教育督导部门要结合每年的学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把中小学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情况,作为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5.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根据本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二)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投入

6.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不断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投入,并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建立并切实落实德育工作专项经费,确保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大活动、队伍培训、设施建设及教科研等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级网络建设

7.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落实家长开放日,建立学校与家庭和社会“定期沟通”制度,通过“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把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中小学校应主动与社区加强联系,共同建立社区内未成年人成长情况资料库,及时了解和掌握未成年人在社区的思想道德建设情况。

8.中小学校要主动与文化市场管理和执法部门联系,通报学校周边环境建设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文化市场和周边环境的监管工作,协助开展“网吧”专项整治工作。中小学校要正确引导学生共同创建优良校园周边环境,严禁中小学生进入社会网吧。

11.要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共同组建一支校外辅导员队伍。有条件的学校要聘请1—2名相对稳定的“五老”辅导员。

(四)加强科学研究

12.加强学校德育教科研队伍的建设,及时推广德育科研成果。由区教文体局教研室牵头,结合新课程改革,组织教师进行德育课题研究,积极推进德育课程改革。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到德育课的课程教学中;对网络道德、生态道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等德育热点问题继续加强专项研究,并将科研成果及时推广到德育工作第一线。建设好区、校两级德育教科研队伍,积极参与对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各种需要、各种问题的调查和研究,为我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