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转移农村富余劳力的作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作为武汉新型城区,全区农村拥有71.8万亩耕地,21.8万亩水面,18万亩山林,仍有18.7万农户,74万农民,34万劳力。农村人均仅有0.97亩田地,0.29亩水面,0.24亩山林,共计只有1.5亩农业资源。面对增收致富任务和人多田地少的现实,##区在严格执行中央、省市系列惠农政策的同时,并不满足于政策的直接实惠,深入展开了一场农村富余劳力向非农业发展、向非农村转移、向非农民转变持久战。
一、现状
在外务工的16.6万农村富余劳力,常年务工的11.7万人,占农村劳力的34.4%。从务工人员结构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年龄集中在17~40岁之间,其中25岁以下的41.96%,25~40岁的42.76%。10.5%的具有职校学历,79%的是初、高中毕业生;从分布的区域看,本区安置27.78%,其中街镇就地转移22.03%。向区外省内输出44.25%,主要集中在以武汉市为主的周边城镇。向省外输出27.78%,主要分布于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等地区。向境外输出也有突破,目前已有2例;从从事的行业看,主要从业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建筑建材、工业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餐饮、商贸运输等,其中建筑建材业25.3%,工业机械业16.3%,食品餐饮业16.1%,纺织服装业14.2%,商贸运输业7.6%。
二、特点
动态分析##农村富余劳力转移趋势,呈现以下特点:
(一)由低收型向高收型转变。打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在免费食宿的条件下,区内月薪400元、市内月薪600元、市外月薪800元的岗位,外出劳工人员托人找,抢着干。如今,即便是在电视台用工信息,也很少有人问津。从劳力输出和统计部门了解到,去年,常年外出务工农民年人均纯收9089.73元,占此类农户户平总收入的64.87%,比3年前提高了1/3。据此测算,打工这个无资金投入、无环境污染的产业,为##年创收10多亿元,相当于2004年全区财政收入的2倍。打工增收,成为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动力之一。
(二)由季节型向常年型转变。人多地少的先天不足,驱使劳务输出,打工经济的比较效益,吸引农民打工。资料显示,一年有半年以上在外务工的占70.5%,比5年前提高了20.5个百分点。
(三)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几年来,区委、区政府组织加大先培训、后输出,再培训、再输出力度,技能型劳务输出比例大幅提高,当年比历年提高了20%左右,去年比历年提高22.5%。据统计,5.6万建筑业农民工,常年务工约2.96万人,已经取得技能等级证书、专业技术职称的8390人,占28.3%。经调查,区技校1998年以来培训输出的6380人,已成为高级技师或技术能手的,就有1560人,占输出人数的24.5%。在他们看来,自觉钻专业,考职称,拿学历是“必修课”,主动争技术岗,干技术活,吃技术饭是新时尚。
(四)由打工型向创业型转变。精明、文明、开明的##“打工仔”、“打工妹”,用自己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努力实现由“蓝领”向“白领”过渡、由“士兵”向“将军”转变,涌现出一大批车间主任、项目经理、公司老总。据走访调查,目前在汉施工建筑企业,农民工出身的企业经理或项目经理占九成。9106名区技校毕业生中,已诞生了180位经理、老板。北京凯艺玩具公司从班组长,到车间主任,全部是##籍员工,其中19人入党,9人就地成家立业。昔日,孤身一人外出打工,如今携妻带子回家探亲,有的还开回了小车。
(五)由自发型向自觉型转变。《外来妹》时期,迫于生计,外出当“打工仔”、“打工妹”,打工者自卑的心里,时常流露难言的苦涩,谦称“在外讨饭”。近些年来,壮大的队伍、丰厚的收入、开阔的眼界,铸就了打工这个新兴职业。如今,问他们在干什么,“在打工!”脱口而出,理直气壮,有的甚至自豪地戏侃:全国人在打工。打工,成为上班、创业的代名词,“淘金”,是外出打工的理想和追求,他们由过去被动接受岗位挑选,渐渐主动挑选岗位。只要机会合适,都争先恐后,自觉投入其中。
(六)由无序型向有序型转变。前些年,亲戚带朋友、熟人带老乡,自然输出十分普遍。随着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农村富余劳力输出工作,政府引导、部门组织、中介参与、职业培训,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输出格局逐渐明朗。区劳动力市场、仓埠民间服装学校、民办“震宜”职介所,每年成功推介4000多人就业。仅去年,区委、区政府实施“阳光工程”、“扶贫计划”、“春风行动”,依托技校、商校、企校、农广校、二职高等培训基地,定点培训,定向输出3960人,占当年新增输出人员的32.9%。全区有序输出率达到6.8%,是上年的1.8倍。
(七)由个体型向整体型转变。个人外出,带动举家外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因父母外出务工,携带子女全家外迁。据区农经部门调查,农村土地二轮延包以来,全区5600多户外迁,迁出2.4万人,占全区农村人口的3.2%,腾出承包耕地3.57万亩,占全区承包耕地的4.9%。另一种是经培训输出的农家子弟,大都跳出了“农门”。如:徐古镇成兴寨村成学3兄妹、李集街张店社区曾荷霞二姐弟等,从区技校毕业生,被“三星”等外企录用,人均年薪万元以上。输出一人,盘活一家,影响一片的农村劳力转移链,正在带动子女在外就业安家,父母随之料理家务的连锁效应。
三、作法
为了实现劳务输得出,企业用得好,员工站得稳,收入上得来,##采取的措施是:
(一)用活政策鼓励输出。一是用活培训政策鼓励输出。抓住市、区实施“阳光工程”、扶贫培训等有利条件,创造性地实行街镇组织、部门审核、财政拨款、学校培训、农民受益的运作流程,将培训补助定到人、补到校,吸引农民参加培训,支持学校组织培训,鼓励多培训、多输出。去年培训输出3960人,兑现培训补贴62万元,其中补贴培训40万元,免费培训22万元,完成示范培训目标任务的198%。二是用活“延包”政策鼓励输出。无论是在当初开展“延包”,还是当前完善“延包”,始终保留外出务工人员对原承包耕地的正常经营权、合法处决权,鼓励放心外出务工。三是用活教育政策鼓励输出。留守子女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尤其是假期教育问题,令留守外出务工父母牵肠挂肚。团区委等部门,以贯彻《未成年人道德思想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既立足本职工作,又放大职能效应,首创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暑期学校、开设假期流动课堂,组织专业人员免费培训留守子女,讲授做人、安全、文明、卫生、法制等知识,及时补上父母应承担的家庭教育课,着重培养留守子女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习惯,让在外务工人员安心务工。
(二)订单培训外向输出。抓输出,先抓培训,抓培训,先抓订单,##“反弹琵琶”抓输出。以区技校为代表,##劳务培训机构围绕实现劳务输出“长”、“高”、“稳”,坚持以劳务市场为参照系,以培训订单为风向标,捕捉用工信息,狠抓订单培训,在组织劳务输出实践中,探索出以“三定”为核心的##模式:培训前定订单。利用亲情、乡情和友情等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发函询问、上门拜访,推介##技工,寻找合作伙伴,签订培训订单。目前已与112家大公司、名企业签定订单,与其联烟,建立紧密型诚信供求关系。其中在华的世界500强企业就有30多家,如日本“富士”、韩国“三星”、德国“西门子”、荷兰“飞利浦”等,;培训中定标准。结合“三特”实际,培养“三新”人才,输出“四会”员工。即:结合员工的必备特长、企业的个性特点和文化特色,推行“普通话+英语+计算"机操作+专业特长”教学模式,必修“普通话+英语+计算机操作”,主攻专业技能,开展模块式教学,使受训人员全面了解和基本熟悉新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成为会做人、会生活、会学习、会发展的技术能人、熟练员工,达到“零适应期”上岗的培训标准。此培训标准受到用工单位的青睐和支持。日本富士施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全国仅确定2个指定培训点,##区技校就占其一,并在此设立奖学金,已出资10多万元,奖励265名出色受训人员;培训后定去向。将输出的主渠道定位于沿海地区、合资企业、跨国公司。在具体组织输出时,严把出口关,基本做到“六不送”:规模不大的企业不送,后劲不足的企业不送,执行《劳动法》不好的企业不送,拖欠工资的企业不送,科技含量低的企业不送,脏、险、苦、害的企业不送。“三定”模式的推行,使##区技校创造了培训就业率和就业满意率2个100%的奇迹,全区劳务输出逐步跳出“外出—返乡—再外出—再返乡”的怪圈,正在步入“订单—培训—输出”的轨道。
(三)多方联动就地输出。对于愿意离土,但难以离乡的农村富余劳力,立足于“短”、“平”、“快”,着力于整体联动,“就汤下面”,就地转移。一是供需互动。着力推动“做大产业吸纳劳力、输出劳力做大产业”的良性循环。一方面,根据资源特点,建农业产业园,上农产品加工项目,兴纺织服装、钢铁机械等板块,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需求。另一方面,发挥劳力优势,组织富余劳力充实蘑菇生产、蘑菇加工、服装加工、建筑、建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大和延伸劳动密集型产业链。徐古蘑菇产业规模2002年120万平方米,转移劳力几百人,现在生产规模达422万平方米,生产规模扩大3.5倍,带动发展120个采料专业户,54个经销专业户、120个运菇大户,年吸纳周边地区剩余劳力12000人次进棚打工。二是培训促动。建立多层次、适用型、较灵活的培训网络,拓宽培训领域。鼓励各具特色的培训学校发挥各自的特长,实施培训就地转移。支持区二职高搞活办学方式,着重培训种养大户,致富能人;支持农广校培训重心下移,重点现场培训中年农村富余劳力,实现就近转移,打工创收;支持商校承接培训项目,着重培训农村困难户子女,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家;支持区企校、仓埠缝校、汪集驾校重点培训熟练工人、技术能手,帮助务工农民适应打工岗位,促进培训与转移对接,供求与需求对路,劳力与岗位对口。三是中介推动。充分发挥区劳动力市场的职介主渠道作用,同时,鼓励社会创办职介机构,参与职业推介服务,搞活推介机制,凝聚推介合力。区劳务机构定期深入新开工项目,走访新投产企业,摸清用工需求,掌握用工动态,收集用工信息。1994年以来,在区内推介安置1.8万人次。民办职介组织##“震宜”职介所先推介,后收费;不成功,再推介,不收费;不成功,不收费,年推介农村富余劳力400余人,成功实现就地转移。
(四)跟踪协调服务输出。一是资助转移。在组织实施“阳光工程”、扶贫培训计划、境外就业输出过程中,以困难农民工为重点,采取补贴、免费、担保等办法,及时帮助解除困难,排除障碍,助其成功输出,甚至圆海外就业梦。2001年,区技校担保,外方出资,成功输送2名毕业生赴美国艾福尔公司新加坡分公司就业。二是“返修回炉”。突出输出落岗人员,组织再培训再提高,“充电加油”。全区近4年有900余进城务工人员经过“返修回炉”,执业能力得到提高。区技校近6年免费“回炉”360多人,实现了再推介、再安置。三是情结纽带。子女出门,父母担忧,打工在外,挂念家人。受区委、区政府委派,区劳务输出部门、培训输出机构,往返于内外两地,穿梭于劳资双方,牵起打工人员与其家人之间的亲情交流之线,搭起员工与老板之间的感情沟通之桥。深入细致的延续工作,浇灌出情感交融的劳资关系,令家人放心,“打工”安心,老板舒心。北京凯艺玩具公司是##长期劳务合作伙伴之一,因区劳务输出部门提供周全、细致的服务,加上员工的出色表现,近10多年,年年吸纳##民工,曾一次性吸纳300多人,现对##籍员工情有独钟,结下难解之缘。今年初,公司老总亲自来##,拿出近7万元,盛情宴请新老员工家属,感谢老员工,吸纳新员工。
(五)营造声势诱导输出。一是举办大型招聘洽谈会,定期组织供需见面。借“春风行动”契机,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组织用工、务工双方面对面,相互交流,双向选择,促其“心连心”,“手牵手”。今年已组织2场。在3月旧街开展的武汉市第二届(##)农村富余劳力转移就业洽谈会上,集中45家招聘单位,组织12371个就业岗位,291条招聘信息,发放15580份宣传资料,当天5366名求职人员进场登记,当场录用378人,还有1634人与用工单位达成用工意向。二是制作电视专题片,深入宣传成功经验。几年来,劳务输出部门、新闻媒体单位携手,先后上十次拍摄制作系列电视专题片,全方位聚焦成功打工者融入当地,成家立业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充分展示成功打工者的风采,极力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激发广大富余劳力外出务工的热情。三是开辟固定电视宣传栏,及时用工信息。区劳务输出机构每年投资几万元,与区电视台建立“空中劳务市场”,平均每3—4天分布一期用工信息,年均100余期,引导农村富余劳力有序转移。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六)维护权益保护输出。部门整体联动,依法维权,保驾护航。区总工会、区妇联、区残联等群团组织,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单位,及时促其成立相应维权机构,如区总工会在徐古食用菌协会中成立行业工会,有效地维护了民工权益。司法机关为困难民工积极开展司法援助,为民工撑起“保护伞”,充当“保护神”。区法院开辟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对民工维权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一站式”服务。2003年12月1日,区法院依照省高院《关于适用简单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3小时圆满审执一起工伤赔偿案,##籍民工巴某因工伤获赔30.5万元。去年,该院受理民工维权案53件,审结率100%,并减免困难民工诉讼费1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