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实施五情五进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探索与实践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实施五情五进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探索与实践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实施五情五进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探索与实践

沐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幅员面积140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97%。全县辖19个乡镇、196个村、1589个农经社,人口2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04万人,绝对贫困人口6000余人。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967元,比全省和乐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低263元和578元。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沐川县委、县政府大胆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变革农村工作模式,动员全县各级干部带着激情、热情、真情、实情、挚情,把政策、项目、科技、信息、温暖送进千家万户,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对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树立亲政爱民执政新理念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今年,中央和省委分别以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和《关于做好失地无业农民安置工作的通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决心。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核心是增收。沐川县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人口占86.1%,农村经济欠发达,农民收入水平低且增长速度缓慢,严重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了探索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推进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纷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走村串户,开展调查研究,并向干部群众发放《沐川县经济发展建议意见调查表》上万份。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政策不清、项目短缺、科技滞后、信息闭塞、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是制约沐川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于今年初作出了《实施“五情五进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决定》,以此作为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指导沐川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要求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满怀激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方法;满怀热情,想为农民所想,急为农民所急;满怀真情,真真切切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满怀实情,以务实勤勉的工作作风,实实在在为农民办实事;满怀挚情,执着地为发展农村经济不懈追求。真切地体现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思想,真切地体现对农民平等、互助、友爱和谦让的人文关怀,真切地激发农民发展经济奔小康的强烈愿望和致富动力。

二、与时俱进,创新方法,探索解决“三农”问题新途径

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实施“五情五进”工程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五情”是前提,“五进”是措施,增收是核心。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全面推进,取得实效,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的“五情五进”工程实施领导小组,设立了“五情五进”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制定了《沐川县“五情五进”工程实施方案》、《沐川县“五情五进”工程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机制,确保“五进”工作有序推进。

政策进万家。政策是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农民增收的前提。组建县乡政策宣讲小分队,深入村、组、农户宣讲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和《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与“三农”有关的政策和法律,以及县上出台的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今年以来,全县1819名干部参与宣讲,开展宣讲活动1700多次,直接听讲群众15万余人次,印发“政策进万家”宣传资料10万余份。结合沐川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五万农民工培训工程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性文件,为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落实农业税下调3个百分点的减税政策,全县减免农业税381.43万元,及时兑付种粮补贴129.67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减负23.2元。兑现退耕还林补助金2541万元。

项目进万家。项目是帮助农民增收的核心和基础。县委、县政府加大对农民增收项目的研发、引进、储备和推广力度。依托永丰公司、县食品公司、一枝春茶叶集团公司、裕农淀粉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户大力发展具有沐川特色的畜牧、林竹、茶叶、药材等种养业项目和农产品加工项目。今年,涉农部门组织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的各类无公害种植业示范基地11个,面积5639亩;新建肉兔、山羊养殖基地6个,养殖兔、羊2万多只;发展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104户,其中出栏150头以上的大户35户,有力地辐射带动了种养业的发展,农民增收支柱产业基本形成。目前,全县拥有林竹135万亩,茶叶6.5万亩、金银花1.4万亩、黄白姜1.2万亩。1-9月,全县出栏生猪12.8万头,同比增加2.03万头,增长18.8%;出栏山羊2.7万只,同比增加0.9万只,增长51.3%;出栏肉兔26.2万只,同比增加21.8万只,增长5倍。在抓种养业项目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县劳务输出4.13万人,同比增加2800人,其中境外劳务输出增加304人。大力扶持项目实施,加大支农资金投入,着力解决农户缺少项目启动资金的问题。今年政府农业预算支出达到1054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县农村信用联社为近4万农户投放农业贷款5479万元。项目进万家实施以来,帮助农户实施增收项目211个,有一个以上增收项目的农户达38874户,占全县总农户的88.7%。

科技进万家。科技是推动农民增收的动力。采用“专家+龙头企业+农户”、“专家+农技推广机构+农户”、“专家+专合组织+农户”等形式,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涉农部门抓培训,搞示范,加快优势农产品开发,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建立科技兴农示范片2000多个10多万亩,种、养业科技普及率达71%。建立县乡科技小分队36支,在全县19个乡镇建立“流动农民学校”和“田间学校”,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办到村组,把培训课上到田间地块。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万元,对3000多农民工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642期,培训农民7.8万多人次。发放“科技便民连心卡”,把科技人员姓名、服务项目、联系电话发放到农民手中,接受群众咨询1.1万余人次,解决技术难题1250项。

信息进万家。信息是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的桥梁。加快实施农村电视“村村通”工程,投资260万元,架设了沐川至高笋、黄丹、茨竹等乡镇的光纤电视主干线,城乡电视普及率达89.5%。发挥涉农部门的信息主渠道作用,培养以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中介组织等为主的农村市场信息员队伍。全县19个乡镇开通了农经网、党政网,建立信息栏425个,将信息网络延伸到了乡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今年以来,农产品供求、劳务输出等各类信息3.2万多条,开展信息咨询2.5万余人次。

温暖进万家。温暖是密切党和政府与农民血肉联系的纽带。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级部门分别联系1个乡镇、1-3个贫困村,机关干部每人联系1-2户贫困户,实施结对帮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建立和完善农村特困家庭救助体系,实行建卡救助管理。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提高“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并实行按月施保,将农村80户193人“两无”人员纳入城市低保。投入200多万元为150多户受灾户规划建设住房。全县发放春夏荒救济资金43万元、粮食30吨,干部群众捐款捐物价值24万元,救助特困户2610户5500多人,帮助6000多绝对贫困人口解决了生产生活困难,救助贫困学生233人。

三、求真务实,创新业绩,“五情五进”工程取得新成效

沐川县实施“五情五进”工程近一年来,在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上取得了初步成效,显示出了蓬勃生机和发展活力。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政策、项目、科技、信息、温暖送进千家万户,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了粮增产钱增收目标。全年粮食产量比去年增加4666吨,增长6.1%。1-9月,全县农民现金收入实现1446元,同比增加366元,增长33.89%。

促进了干群关系改善。实施“五情五进”工程以来,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精力主要放在了基层,由过去的管理者、指挥官变为真心实意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服务员、战斗员,县级干部三分之一的时间工作在农村,涉农部门和乡镇干部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在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块,解决各类问题3000多件,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了诚信政府、服务政府的良好形象。

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实施“五情五进”工程,政府加强各部门、银企、政企协调力度,兑付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征地拆迁补偿费600多万元,排查解决农村各类遗留问题60余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46起;群众信访案件比过去明显减少,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高笋乡静云村村民李桂强是老上访户,十多年不交农业税,在实施“五情五进”工程中,乡村干部与他结成一帮一对子,通过交心谈心,为他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带去增收项目,使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如今,他不仅不再上访,而且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动交清了多年欠交的农业税;在他的带动下,静云村已于9月底提前完成全年税收入库任务。为了让县委、县政府真实了解基层和群众的困难,县委、县政府建立信息“直通车”制度,在全县聘请了23名社情民意信息员,发给他们一定的补贴,让他们提供的信息直达县委、县政府领导,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促进了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提高。县乡村三级党的组织是党的生命的细胞,是党在基层工作的坚固堡垒,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焊接点”,因此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声誉和执政能力。为把政策、项目、科技、信息、温暖送进千家万户,县委、县政府以深化构建学习型县域工作为载体,全面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机关等9大类学习型组织,增强干部的学习力和认知力,使更多的干部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适应工作需要。同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工作监督、约束、考核机制,增强了干部的执行力。通过“五情五进”工程的实施,各级干部执行党的政策的能力、发展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增强,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实践证明,坚定不移地实施“五情五进”工程,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的现实需要,是转变干部作风,打造服务政府,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只有带着激情、热情、真情、实情、挚情,把政策、项目、科技、信息、温暖送进千家万户,才能切实做好农村工作,才能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