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区党建经验材料 党旗社区飘扬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社区党建经验材料 党旗社区飘扬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社区党建经验材料 党旗社区飘扬

甘棠街道六角石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居民区,社区党支部是在2001年整合社区的基础上产生的。辖区面积0.05平方公里,下辖21个居民小组,有居民1544户,总人口3992人,辖区党员147人。近几年来,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指导和帮助下,在实施社区党建“三三四”模式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多方联动,激发出社区党员、居民群众、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夯实了社区党建的基础,社区党员和居民组织为他们的“娘家”。六角石社区先后被江西省评为“人民调解优秀委员会”、“市学习型先进单位”、“市计划生育优秀单位”,“区社区建设名星社区”,连续五年被评为区“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一、夯实基础,党员的聚凝之家

在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上,采取四种方式加强了对社区党员的管理。一是对流动党员进行“协管”,制定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建立流动党员档案,努力做到“三知”:知去向、知现状、知思想。对流入本社区的党员,动员他们参加社区支部的活动;二是动员居住在社区的一些党员把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并做好居住在社区的待职毕业大学生党员、复退军人党员、分流下岗失业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三是对组织关系留在原单位的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实行社区和单位“共管”,社区党支部委派专人与退休职工党员进行定期联系,建立“退休干部职工党员联系册”,通过个别谈话、家庭走访、电话、书信等联系方式,全面掌握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在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情况,并征求他们的对社区建设的建议和意见;四是积极探索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的有效途径,以党员活动室为基地,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如何争当先锋,为社区建设作贡献”等专题教育培训活动,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服务意识。社区党支部,帮助张巧表、李德江等26名下岗职工联系到了新的就业单位。支部书记张宝华,居委会副主任、共产党员李金花、张淑芬带头落实党员“一帮一”活动,分别与困难户涂雪平、王富年、赵焱森结成对子,定期到联系户家里走访慰问,与他们交心谈心,时常送去大米和衣服等,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二、以人为本,居民的贴心之家

社区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落实到基层,使广大居民群众相信党、依靠党,我们努力贴近居民,从为居民办好每一件小事做起,形成为居民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工作特色,做居民的贴心人,用党心凝聚民心,做到有情必知,有求必应,有难必帮。

一是做到有情必知。我们规定了有情必知的五必访、五必问、五必记的“三五”工作标准。“五必访”是指,党支部要做到对新迁居民家庭必访、支持社区工作的领导必访。规定每个社区干部每月必须走访50户居民家庭,同时做好笔记。通过五个必访,不但随时了解居民的实际情况,而且沟通联络了感情,还可以及时帮助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五必问”是指党支部要求在社区干部要经常通过同居民随意的谈心、聊天,问寒问暖,做社区的有心人,倾听社区的党员和居民群众要求什么?关系什么?随时掌握社区的工作动态,做到“每月户籍变动情况必问,遇到共建单位必问,碰到社区统战对象必问,70岁以上老人情况必问,再就业上岗人员情况必问。“五必记”是,党支部要求社区干部要十分注意收集、记录整理、分析社区的各种工作情况,做到“下岗待业情况必记,困难家庭情况必记,解难设想措施必记,居民互助服务必记,走访家庭情况必记”使党支部工作有基础、有条理、说得清、做得明。

二是做到有求必应。社区党支部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想方设法满足居民提出的各种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想,认真规划和建设社区便民、利民设施,设立和开展为民服务的项目。几年来逐步办起了老年人活动室、医疗点、再就业服务中心等公益设施,基本形成“小修小补不出社区、小毛小病不出社区,一般咨询不出社区”的为民服务新格局,不断扩大社区居民群众的受益面。由于我们社区是老城区,存在下岗工人较多、物业管理不全等一些问题,所以我们主动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将下岗工人的基本情况逐一登记,建立资料,同时根据他们的需求为他们联系工作。去年,百岁坊附的有三栋楼的居民由于物业管理不善,造成很长时间用不上水,居民意见很大,想集体上访,我们得知后,修缮公司进行沟通,及时解决了居民用水,又防止了居民上访,维护了社区稳定。

三是做到有难必帮。社区的许多事是小事,也是大事。这些小事做好了,也就是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社区有个残疾人叫张立珍,没有工作,就业无门,大夫年老多病,生活的困境一度令她灰心、消沉、社区党支部了解这一情况,立即帮助她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并安排到社区当起了卫生监督员,生活有了着落,张立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同时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和社区现有的85名特困家庭和14名残疾人都结成帮困对子。特别是市委副书记林兴富与我们社区的盛广荣、殷俊国两家特困户结成“一帮一”对象,经常到他家中走访慰问,送钱送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居民申传为佳话,也正是有了像林书记达样的领导率先垂范,较好地带动了其了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帮扶活动,使社区真正实现了“不让一个老人受屈,不让一个穷孩子辍学,不让一个贫困家庭挨饿,不让一个下岗职工失去生计”的目标。

三、建立机制,社区是居民服务之家。

随着“两级政府,三级管哩,四级网络”的社区工作新体制、新思路的确定和形式,社区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依靠社区干部几个人的工作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区工作的发展要求,关键是耍发挥社区每一位成员的作用,尤其是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于是,我们支部一班人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以“四个双向”为抓手,切实加强社区党员的队伍建设,发挥好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一是双向认识。社区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繁琐工作,大事是大,小事也大,这些大大小小的家事、杂事维系着每家每户。党支部、社居委的几个人再热心,再尽力,只能是杯水车薪,要靠居民大家热心,齐心,才能势众力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了,把群众带动起来,社区的事就好办了。有了这样的认识,于是我们分头到社区党员家庭及党员所在单位宣传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恳切地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使这些党员和党员所在单仕都认识到:社区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文明程度提高了,得益的首先是居民自己。同样居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了、心情舒畅了,就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尽心尽责,得益的是社会,是单位本身。

二是双向联系。党员队伍管理好了,就有战斗力;管理不好,就缺乏战斗力。为此,我们把这些同志的情况登记造册,根据区委组织部的要求,向每位在职党员发放一本《报到证》和“四卡”,上面有党员在社区参加备种活动和社区的日常表现记录栏等等。由此建立了在职党员所属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员支部双向联系的渠道,规范了社区在职党员的管理。同时在社区设有公示栏,公布社区党员的情况,每户党员的家门上还张贴上《党员之家》的标牌,党员们走进社区,就能自然产生一种荣誉感,更有一种责任感,促进在职党员做“全天候”党员,在八小时以外也能自觉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王晓玲是国棉一厂的在职党员,她主动在社区报到,并积极为社区想办法、出点子,发挥自己从事团的工作的优势,与社区党支部一起经常组织社区团员、青少年志愿者开展“假日雏鹰”、“红领巾助残”等主题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是双向服务。党支部组织、发动社区党员参与社区的管理,建设和服务,不能搞“指令型”,只能提倡“志愿型”。我们社区党支部一贯以真心换人心,努力做好社区党员的服务工作,为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创造条件;在日常生活中为他们排忧解难,关心他们子女入托、读书、就业,帮助他们请家教、请保姆、请医生、请钟点工,从而与他们建立了感情,沟通了思想,大大激发了他们和他们单位的领导回报社区的积极性。于是这些单位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为社区改造、建设、创造文明社区、安全社区做出了贡献。我们还特别、尊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每次拟订社区的工作目标,召开社区议事会时,都要请一些同志一当“内参”,定期向他们汇报社区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不失时机地让这些同志在社区这块精神文明的天地里找到自已第二个舞台,党支部努力为他们“唱好戏、搭好台”。如在抗非典的战争中,为了阻隔疫情输入,辖区100多名党员主动请缨,有的义务担当信息员,有的对外来人员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有的宣传防非的科普知识,70多岁的老党员赵玉兰,退休不退岗,积极发挥余热,自觉担负起维护环境清洁、报告外来人口、社区日夜巡逻的任务,被居民亲切地称为“不拿工资的党员干部”,党员用真情奉献社区,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非典无情人有情”,社区34户孤老人、残疾人、特困户收到了党支部及辖区党员送

来的消毒液与宣传品,党组织的关情义一次送到了弱势群众的手中。

四是双向反馈。党支部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仕的党组织对党员的情况进行双向反馈,实行单位—家庭—社区“一条龙”的考核机制,单位里要提干、晋级、评先进、发展入党,现在都习惯先到社区党支部听取意见。党支部也把在职党员在社区中的先进事迹、好人好事及时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并且及时在社区内进行宣传表彰,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