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创新社区党建载体的思考与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随着城市管理重心不断下移,社区建设和管理力度的加大,社区党建这一“大党建”的概念也呼之而出,加强社区党建迫切摆在各级党工委议事日程上来,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成为我们面前新的课题。近年来,我们莫愁街道工委努力顺应形势,更新观念,立足社区,整合资源,齐抓共建,积极探索和实践党建社区化建设的路子,努力开拓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一、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是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前提
社区党建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注重研究新情况,把握新特点是我们工作的第一步。在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社区党建必须紧紧围绕“社区”的共性和特性,立足社区,来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思路。
社区党建的区域性。由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逐步削弱,人对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使得“单位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社区人”,社区正逐步成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社区工作的面越来越广,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这就要求社区党建必须牢牢把握区域人群的思想实际,服务于区域建设的中心任务,形成强烈的区域性的特点。街道工委作为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更新观念,增强政治敏锐力,坚持从区域特性出发,增强党建工作的渗透力和覆盖面,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社区党建的共融性。社区正逐步成为党和国家建设的基础阵地。社区功能的全面发展,促使社区党建工作在组织、管理、建设上有新的突破。逐步实现从封闭式管理向协调、服务的方向转变,从条块分割的组织方式向条块结合的网络化方向转变,从依靠党组织自身力量的活动方式向整合社区资源的方向转变。促进社区组织成员党建工作的相互协调、相互渗透,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融合性。在实践工作中,我们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以社区为纽带,以共促共建为支点,进行资源整合,形成整体的合力。
社区党建的差异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新旧体制的碰撞,外来务工经商的党员、下岗党员、新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在社区党员队伍中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形成了流动性大、不易管理的差异性,打破了原有的以离退休党员为对象的基层党建格局。这是城市和经济发展条件下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特性,也是社区党建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针对群体的差异性,我们注重从强化组织建设入手,杜绝工作中的盲点和“白区”;同时,坚持注重实际,积极引导,在管理形式和手段上求新求变,进行多样化的尝试,从而发挥不同群体党员的积极作用。
二、建立机制、健全网络是夯实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
积极探索实践的党建工作新机制。一是构建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依托莫愁地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以社区党建为纽带,打破隶属关系的局限,形成条块结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促进横向交流,促进协调统一,形成整体合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强化目标责任管理机制。实施“软目标”和“硬考核”,将党建和经济、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实行“三结合”,实施目标责任管理,落实考核奖惩制度。街道工委注重抓好目标分解,与各基层支部签订责任书,与社区单位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形成责任明确、分工负责、层层落实的管理体系。三是建立双向互动的交流机制。通过党建联席会例会、年会和思想政治工作交流会以及工作情况反馈表等多种形式,集工作通报、信息反馈、交流研究、确立目标为一体,把共建和共促结合起来,克服条块局限、组织松散的矛盾,加强了横向沟通,促进了相互协作,从信息的互动进一步发展到工作上的互动。
建立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一是夯实基础,着力抓好社区居民党支部的建设。在社区居委会全部成立了独立党支部,实现了“一居一支”的目标,并利用基层体制改革的机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年轻党员充实到党支部书记队伍,为社区党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抓住热点,加强特殊人群中的党组织建设。在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经济组织中出现了原单位、现单位、社区“三不管”党员。针对这一问题,先行在条件成熟的新经济组织中成立非公经济党支部,对于暂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则选派党建政治指导员。建立流动人口党支部。为“口袋党员”找到了家。三是面向社区,强化共建网络建设。以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为龙头,大力加强社区共建组织、队伍的建设,形成组织建设的网络化,成立社区精神文明协调委员会、社区青少年协调委员会、社区工会、社区工商联、社区业余党政校等组织,发挥各自特点,实现优势互补,有效地推动工作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入展开,促进工作网络化建设,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合力。
三、整合资源、深化特色是推动社区党建的有效途径
社区党建工作网络化建设,促进了社区资源的凝合,为社区党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治资源。单位的党员进一步向社区延伸,走向社区、关注社区、参与社区、形成了强大的人才优势,成为社区建设中的先锋骨干力量。
充分发挥党员的旗帜作用。一是建立社区党员责任区。社区党员突破党组织隶属关系的局限,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服务活动,共同担负起社区建设的责任,通过定区域、定任务、定制度,参与辖区内宣传教育、社会治安、卫生创建、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党员在责任区内一方面起到治安监督员、卫生保洁员、舆论宣传员、信息反馈员的作用;另一方面广泛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要求和意见,成为党组织密切联系社区广大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二是开展争做“三合格”党员活动。在社区在职党员中广泛开展在岗位上是一名合格的工作人员,在社区是一名合格的市民,在家庭是一名合格的家庭成员的“三合格”活动,把岗位建设、家庭建设和社区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八小时延伸到八小时之外,使在职党员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自身的责任义务,自觉参与到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楼幢、文明小区的创建活动中,在创建文明社区、“学雷锋、树新风”便民服务、推进“家庭文化工程”、社区广场文化体育周等活动中,处处活跃着社区党员的身影。在职党员用自身的行动在社区中树立起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三是开展创建党员先锋楼活动。创建党员先锋楼是深化社区党建的标志性建设和重要举措。党员向社区群众亮出身份、住址、电话,实施公开挂牌服务。根据自身的特长,确定服务项目、时间,从身边的、邻里间的小事、实事做起,充分体现了党员政治上排头兵、行动上带头兵的积极作用,促进了“团结、友爱、奉献、进步”的良好社区风气的形成。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党建中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和核心作用,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社区单位、社区居民的向心力,充分体现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
发挥区域共建的整体优势。一是本着资源共享、思想共育、文明共创的原则,先后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等基地以及青年志愿者、红领巾志愿者等十支志愿者队伍,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广场文化周、普法宣传等十大活动,推动文明社区的建设。二是家庭文化推进工程。街道工委围绕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开展“一、二、三、四、五”家庭文化工程建设,针对汉北街小区知识分子集中,居民整体素质较高的特点,因势利导,使该小区文化建设初具规模,基本达到了每个家庭拥有一个书橱、二份报纸、三百册图书、四种健身器材、五盆花卉,95%的家庭拥有了电脑,促进了地区居民热爱读书,崇尚知识新风尚的形成。三是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街道工委在社区党团组织中发起了“扶贫助学”活动,通过牵线搭桥,南京审计学院等个人和单位慷慨解囊,使社区18名单亲、特困家庭子女得到了资助,以实际行动教育、影响、带动群众。
四、发挥优势、推动两个文明建设是搞好社区党建的最终目的
加强社区党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握发展的脉搏,全面、深入地开展社区政治思想工作来影响人、凝聚人、带动人,有力地促进了“团结、文明、进步”社会风气的形成,为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社区党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工作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也是开展社区各项工作的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依托于共建共促的社区氛围。在社区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03年引进税源单位102家,其中注册在100—500万的有19家,有效地增强了区域经济的实力。社区党建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和有效的依托。
社区党建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街道工委依托社区教育,提高居民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与海军电子工程学院共建文明小区、共办业余党政校,设立拥军教学奖励基金,已成为双拥工作的“名牌栏目”。各高等院校在街道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援助站。审计学院成立了1000多人参加的青年志愿者协会,该协会还与街道签订了双向协议书,除此以外,工委在街道业余党政校的基础上,成立了社区党校,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培训下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社区党建为社区建设和管理提供有力保证。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事关千家万户,任务十分繁重,需要社区方方面面的理解与支持。我们注重把社区党建工作渗透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小区出新、老城改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中,既务虚、又务实。去年小区出新、街巷整治、“红二楼”拆迁,街道工委通过社区党支部广泛发动社区党员,要求党员居民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带头拆除违章,在党员行动的带领下,今年凤凰街劲顺小区、海棠里、莫愁新寓社区绿色人居创建工作中,社区党支部的深入动员发动,246处搭建多年的违章,全部由居民自行拆除,创造了小区出新工作中“无强拆”的先例。
新的时期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又要结合时代特点赋予其新的内涵,认真思考研究,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深化社区党建工作,整合优化社区资源,发挥共建共促的整体优势,使社区党建为两个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