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济走势预测及经济展望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年初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突出加快发展主题,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紧紧抓住工业化核心战略和大开放主战略,围绕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快速发展地区”的目标,积极进取,扎实工作,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市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国民经济在去年高位景气水平基础上,呈加快增长的态势。
全市经济社会承接了去年以来良好的发展形势,1—9月份,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06.27亿元,同比增长13.3%。1-10月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今年以来继续对种粮农户实行各种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深化和完善农村各项改革,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农产品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据统计,1—9月份全市共实现农业总产值8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8%,完成农业增加值52.8亿元,增长5.6%。“十五”时期,年均增长6.5%,高于“九五”时期4.1个百分点。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790.8万亩,比上年增加11.9万亩。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可达53亿斤,比上年增加近7000万斤。二、渔业生产、效益同步提高。我市在提升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同时,继续加强水产良种体系建设,高品质水产品所占比重逐年增加。1—9月份,水产品总量为21.8万吨,比上年增长6%。新确立渔区建设示范点15个,水产养殖面积同比增长4.7万亩,达到94.8万亩,产量达到13.6万吨,增长5%,其中特种水产品2.65万吨,增长13.91%;新增农业企业80家,达到2296家;确定新农村建设试点村1100个,新增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300万元,各试点工作相继启动并初显成效。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281.1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2.18元,增长9.2%。
二、工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近几年来,我市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效显著。工业经济高位运行,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7.44亿元,同比增长19.0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20.5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5.77%,同比增长6.83%;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8.34亿元,同比增长20.67%,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31.93%,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9.1亿元,同比增长18.14%,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68.07%。
从企业运行效益情况看,全市工业产销衔接仍然保持较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9.23%,在全省列第一位,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9.25%,在全省列第二位。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2.14亿元,同比增长54.7%,实现利润总额3.71亿元,同比增长104.52%。
开放型经济势头良好,园区经济加快发展。1-10月,全市新引进项目703个,实际引进市外资金107.71亿元,全市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1.61亿元,同比增长54.62%;实现利润总额9.34亿元,同比增长81.74%;实现税金9.41亿元,同比增长46.69%。今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项目和意向项目共有60多个,意向投资额达6亿多美元;组团参加了“*中国*(香港)经贸活动周”经贸洽谈活动,签约30个项目,意向合同资金5.9亿美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实现平稳增长。近几年来,投资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保持了较高的增幅,但总体趋势是高位回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已由2002年、2003年85%以上的增幅,回落到60%左右。1-10月份,我市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94亿元,同比增长50.44%,占全省的比重为11.84%,增幅比去年同期放缓了4.13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加快了19.1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二位。从行业分类看:农、林、牧、渔业投资增幅最快。1-10月份,全市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2.48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38.3%;工业完成投资80.39亿,比去年同期增长80.95%,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44.3%,房地产业完成投资37.06亿,比去年同期增长34.17%,,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20.5%。
四、在较平稳的市场环境下消费需求持续升温。1-10月份,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始终保着平稳运行的态势,市区消费价格指数为101.40%。在市场物价总水平平稳运行的状况下,随着居民收入快速增加、消费环境明显改善、消费结构升级加速,消费需求持续升温。全市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9.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31%,在全省列第3位,占全省的比重为11.28%,。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主要有:
分地域看,城市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34.55亿元,同比增长15.82%;县城完成49.58亿元,同比增长16.97%;县以下农村完成45.86亿元,同比增长15.9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完成零售总额115.6亿元,同比增长16.32%;餐饮业完成12.1亿元,同比增长19.14%。
五、外经外贸稳定发展。今年1-10月,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实际引进市外资金2415065万元,同比增长32.67%。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14345万美元,同比增长59.5%;1-10月,全市进出口总额14164万美元,其中出口12983万美元,同比增长23%。
六、财政收入较快增加。1-10月,全市财政总收入33.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7%;一般预算收入21.38亿元,增长21.1%,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了2.7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10位。
七、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1-10月,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378.69元,增长16.9%,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781.2,同比增长26.95%.
八、金融运行平稳。1-10月,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35.04亿元,比年初新增54.37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31.88比去年初增加42.84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30.45亿元,比年初新增33.97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工业贷款为49.61亿元比年初增加3.33亿元。
*年国内外环境分析
*年国内外环境总体上仍然有利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从国际经济环境看,美国经济有所放缓,欧洲经济稳定增长,日本经济继续回升,东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世界经济有望保持增长势头。
从国内看,随着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继续增强,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国际资本加速转移,将继续拉动经济较快增长,并将持续较长时期。*年,汽车、住宅等消费热点增长势头虽有所减弱,但拉动经济增长的趋势不会逆转;受中国市场吸引和投资成本低等因素影响,国际资本将进一步向中国转移,有利于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这些有利因素仍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在全球化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我市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我市具备参与全球化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潜在优势:其一,我市是*乃至东部与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随着浙赣铁路电气化、景婺黄(常)高速公路的相继通车,发挥着承东启西、辐射周边的区位优势,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给包括我市在内的内地城市带来了产业转移、资金引进、扩大贸易、发展旅游等机遇,将更有利于我市融入“长、珠、闽”三角经济圈。而且,随着最近几年我市在交通、水、电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上的投资,硬件环境不断改善;其二,我市有着坚实的工业基础,机械加工、有色金属、建材等实力比较雄厚,有能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第三,我市地理位置上比邻浙江和福建,相对而言与国际市场距离较短;第四,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以及省将我市列为四个重点发展城市之一,将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们在看到成绩和有利条件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尚未根本改变,依然存在经济总量不大,支撑经济发展优强企业少;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小,实力不强;城镇化水平偏低,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偏小,发展后劲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偏低,消费结构升级不快;“三农”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人才资源不足;产业集中程度和技术水平比较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在发展环境、体制环境、人居环境等还存在不足,并面临来自国(省)内外市场竞争和其它地区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
*年上饶市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综合分析,在正常年景下,*年我市经济将保持较快发展。初步预计,经济增长速度有望达到14%左右。
1.一产增长5%左右。*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序幕正式拉开,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已取得一定成效,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有利于农业稳步增长。
2.二产增长16%左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0%左右。
3.三产增长13%左右。在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的带动下,目前全市餐饮、旅游、通讯等现代生活服务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年,国家宏观层面将更加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支持力度将会加大。此外,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也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扩张。
4.规模以上投资增长50%左右。*年,国家将会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和能源、交通等领域投入力度,有利于我市争取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扩大投资规模;围绕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些政策法规将陆续推出,将给企业更大的投资自主决策权。
5.消费增长17%左右。2004年以来,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速,消费需求已进入新一轮的高增长平台。*年,全市消费需求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首先,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重点,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将陆续出台,为我市消费增长提供重要保障;其次,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启动,农村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将为全市消费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6.出口增长19%左右。*年,世界经济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国内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这些都给我市扩大出口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年出口需求也面临人民币升值压力、外贸摩擦继续升温等诸多挑战。
7.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左右。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国家继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粮食价格可能会出现小幅回升。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程加快,主要公共服务产品进入提价通道,物价上涨压力加大。但是,由于整个商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市场物价短期内也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通过分析,*年国内外环境还是有利于我市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主要经济指标预测见附表。
政策建议
一、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调动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继续巩固农村说费配套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保障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在完善防洪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力度。提高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农业抗灾减灾的能力。推进农业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运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建设。对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改造、公共卫生、农村能源建设等工程实施倾斜。建立健全农村民主管理等工作。以先进实用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大力发展“打工经济”,积极有序地组织和引导农民外出务工,进一步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地向城镇转移。着力稳定农业生产资料和大宗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进一步改善农民收入结构,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第二产业发展水平
培育优势企业集团。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依托核心企业,发展关联配套产业,延长产业链。大力培育和建设一批带动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项目,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鼓励优势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
逐步形成支柱产业集群。强化关联性产业、企业、项目在空间、地域上的集聚,加强企业之间专业化分工合作,提高上下游产品之间的配套链接程度,尽快形成以机械、建材、食品、有色、纺织服装、医药化学六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效应。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合理配置政府科技资源并有效引导社会科技资源,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嫁接、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形成初具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三.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确保投资较快增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牢牢把握当前国际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资本转移的新趋势、新特点,把承接国内外产业和资本向我国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同推动全市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结合起来,主动走出去,积极吸引境内外投资者来我市投资,力争利用外资持续较快增长。同时,办好开发园区,创新招商方式,在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改善投资环境,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做强旅游商贸业,壮大服务业。
1、要充分发挥我市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形成具有上饶特色的旅游产品,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观光、休闲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快捷、舒适、方便的交通网络。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进程,为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进入我市旅游业创造条件。强化旅游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能,加强旅游市场监督管理。
发展商贸流通业。要加大开拓城乡市场,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以消费品、生产资料、农产品及居民生活服务主要内容的现代商品市场体系。
做大房地产业,改善入居环境。抓住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加快的机遇,大力推进房地产业的发展。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形成以普通商品房为主体,以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为保障,以中高档商品房为补充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以满足不同收入家庭住房需求。